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為人處世(5)

【將欲敗之,必姑輔之;將欲取之,必姑與之】出自《戰國策·魏策》。意為:若想把敵人打敗,不妨先暫且給他一點幫助;若想得到東西,不妨先給他點東西。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從后言,古人之所誡也】出自《三國志·蜀志·蔣琬傳》。意為:人心各不相同,就像人的面貌各不相同一樣;古人所警惕的是那些當面聽從,而背后又反對的人。

【不以人所短棄其所長】出自《三國志·吳書·諸葛恪傳》。意為:不因為別人的缺點就否定其身上的優點。

【凡論人,必先稱其所長,則所短不言自見】出自《資治通鑒·晉紀》。意為:評論一個人,一定要先品評其長處,這樣其短處即使不說也可以知道了。

【君子與易由言,耳屬于垣】出自《詩經·小雅·小弁》。意為:君子一定不要輕易講話,小人正把耳朵緊緊地貼在墻上。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出自《詩經·大雅·蕩》。意為:別人給了我一個桃子,我一定要送給他一個李子作為回報。

【一解市頭語,便無鄰里情】出自唐代元稹《估客樂》。意為:一旦懂得了如何做買賣,就連鄰里之間的情分都不管了,只管一味賺錢。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出自明代吳承恩《西游記》。意為:即使只做了一天的老師,也要一輩子像對待父親那樣去侍奉。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出自明代吳承恩《西游記》。意為:給別人打開方便之門,也就為自己的以后打開了方便之門。

【人沒傷虎心,虎沒傷人意】出自明代吳承恩《西游記》。意為:人如果沒有傷害老虎的心思,老虎也就沒有傷害人的念頭。

【冤家宜解不宜結】出自明代馮夢龍《古今小說》。意為:眼前的仇怨應該設法化解,不要一再追究;否則冤冤相報,循環相爭,永遠沒有止盡。

【人面不看看佛面,平人不施施僧人】出自明代馮夢龍《醒世恒言》。意為:不看人面也要看佛面,即使不愿助人,也該救濟那些念佛的僧人。該句意在勸人行善。

【奉勸人行方便事,得饒人處且饒人】出自明代馮夢龍《醒世恒言》。意為:勸人心腸要寬厚,能饒恕人的地方就饒恕人;做人不要太刻薄,給人方便就是給自己方便。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出自明代馮夢龍《醒世恒言》。意為:走過遙遠的路程,就能知道馬兒的腳力;人們相處長久,就能看出一個人的心地。

【自家好處掩藏幾分,這是涵蓄以養深;別人不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渾厚以養大】出自明代呂坤《呻吟語》。意為:自己的優點要掩藏幾分,這是含蓄低調,可以使自己更深沉;別人的短處要掩藏幾分,這是厚德寬容,可以使自己的胸懷更加寬廣。

【問安問侍者,不問病者,問病者非所以安之也】出自明代呂坤《呻吟語》。意為:向病人問安時應該打聽那些侍奉病人的人,而不應直接去問病人本人,因為問病人本人并不能讓問安者更安心。

【知彼知己,不獨是兵法,處人處世一些少不得底】出自明代呂坤《呻吟語》。意為:知彼知己,不僅僅是兵法如此,為人處世也是一點兒都不可少的。

【使人有面前之譽,不若使人無背后之毀;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人無久處之厭】出自明代陳繼儒《小窗幽記》。意為:讓人當面表揚自己,不如讓人不在背后詆毀自己;讓人在初交之時就產生好感,不如讓人與自己長久相處而不厭煩。

【良心在夜氣清明之候,真情在簞食豆羹之間。故以我索人,不如使人自反;以我攻人,不如使人自露】出自明代陳繼儒《小窗幽記》。意為:在深夜清涼寧靜的環境中,才容易看出一個人是否擁有善良正直的本心,但真實的感情卻在簡單的飲食中顯現。所以與其不斷要求他人改正,不如讓其進行自我反省;與其去抨擊他人,不如讓他自行暴露其過錯。

【剖去胸中荊棘以便人我往來,是天下第一快活世界】出自明代陳繼儒《小窗幽記》。意為:去除胸中容易傷害他人與自己的棘刺,才能更好地與人交往,這便是天下最快樂的事了。

【市恩不如報德之為厚,要譽不如逃名之為適,矯情不如直節之為真】出自明代陳繼儒《小窗幽記》。意為:施舍給別人恩惠,不如報答他人的恩德來得厚道;獲取好的名聲,不如回避名聲來得安閑;違背常理地自命清高,不如坦誠本分做人來得真切。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塵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達?處世不退一步處,如飛蛾投燭、羝羊觸藩,如何安樂】出自明代洪應明《菜根譚》。意為:立身處世倘若不能站在更高的境界,就像在塵土里拂拭衣服和在泥水中洗滌雙腳一樣,怎么能出人頭地呢?為人處世倘若不懂得謙讓容忍,就像飛蛾撲火和公羊用角撞竹籬笆一樣,又怎么能夠擺脫困境,使自己的身心感到安樂愉快呢?

【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故君子當存含垢納污之量,不可持好潔獨行之操】出自明代洪應明《菜根譚》。意為:一塊污穢的土地,正是能生長許多生物的好土壤;一條清澈見底的河流,往往不會有魚蝦繁殖。因此,有德行的君子,應該要有容納他人缺點和寬恕他人過失的氣度,絕不可以自命清高而孤傲獨行。

【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嘗。此是涉世一極安樂法】出自明代洪應明《菜根譚》。意為:在狹窄的小路上行走時,要留一點余地讓別人通行;在享用美味的食物時,要分一些給別人品嘗。這就是一個人立身處世求取安樂的最佳方法。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過則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則不可不忘】出自明代洪應明《菜根譚》。意為:我對別人有過恩惠時,不會經常掛在嘴上或記在心里,但如果是自己做了對不起別人的事,應當時時放在心上反思;別人對我有過幫助時要牢記在心里不能忘懷,而別人對我有過失時則應立刻忘掉。

【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陰私,不念人舊惡,三者可以養德,亦可以遠害】出自明代洪應明《菜根譚》。意為:不要責備他人所犯下的輕微過錯,也不要去揭露他人的隱私,更不要記恨別人以往的過失,能夠做到這三點,不但可以培養良好的品德,也能夠避免遭受意外的災禍。

【人之過誤宜恕,而在己則不可恕;己之困辱宜忍,而在人則不可忍】出自明代洪應明《菜根譚》。意為:別人有過失和錯誤應該多加寬恕,可是如果是自己有過失就不可以原諒;自己遇到困境和屈辱時應當盡量忍受,但若是別人遭到屈辱就要想方設法為他解決。

【寵利毋居人前,德業毋落人后,受享毋增分外,修為毋減分中】出自明代洪應明《菜根譚》。意為:追求名利時不要搶在他人前邊,積德修身時不要落在他人后邊;享受物質時不要超越自己的本分,涵養品德時則不要放棄分內應該遵守的標準。

【當著矮人,別說短話】出自清代曹雪芹《紅樓夢》。意為:在矮人的面前,不要說別人個子矮小之類的話。

【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出自清代曹雪芹《紅樓夢》。意為:(王熙鳳)表面上對人熱情如火,暗地里卻陰險如刀。

【求個良心管我,留些余地處人】出自清代王永彬《圍爐夜話》。意為:自己應有一顆善良的心,并嚴格要求自己不去違背它;留一些余地給別人,從而使他們也有容身之處。

【敬他人,即是敬自己;靠自己,勝于靠他人】出自清代王永彬《圍爐夜話》。意為:尊敬他人,就是尊敬自己;依靠自己,勝過依靠他人。

【富貴易生禍端,必忠厚謙恭,方無大患;衣祿原有定數,必節儉簡省,乃可久延】出自清代王永彬《圍爐夜話》。意為:富貴容易招致禍患,一定要忠誠厚道、謙遜恭敬地待人,才會避免禍患;衣食福祿本來都有定數,因此,一定要儉樸節省,才能使福祿長久。

【濟世雖乏貲財,而存心方便,即稱長者;生資雖少智慧,而慮事精詳,即是能人】出自清代王永彬《圍爐夜話》。意為:雖然沒有足夠的錢財去幫助他人,但只要處處與人方便,就是一位有德的長者;即使天資不夠聰明,但只要考慮事情周到細致,就能夠成為能力很強的人。

【一室閑居,必常懷振卓心,才有生氣;同人聚住,須多說切真話,方見古風】出自清代王永彬《圍爐夜話》。意為:悠閑獨處之時,一定要有振作奮進的心志,才會有蓬勃向上的生機;與人相處之時,一定要多說懇切正直的話,這才是古人處世的風范。

【但責己,不責人,此遠怨之道也;但信己,不信人,此取敗之由也】出自清代王永彬《圍爐夜話》。意為:只責備自己,不責備他人,是遠離怨恨的處世方法;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別人,是導致失敗的主要原因。

【律己宜帶秋氣,處世宜帶春氣】出自清代張潮《幽夢影》。意為:要求自己應該要有秋天的嚴厲,對待別人要有春天般的溫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交口县| 南华县| 琼结县| 北辰区| 枣强县| 区。| 五常市| 保定市| 武清区| 乌什县| 鹤山市| 卫辉市| 庄河市| 峨边| 宁南县| 黑龙江省| 吉木萨尔县| 宜兴市| 瓦房店市| 榆树市| 宜春市| 疏附县| 河津市| 洪湖市| 顺义区| 文昌市| 丹巴县| 青神县| 和平区| 通州区| 英超| 潜山县| 铅山县| 东乡县| 乌兰浩特市| 彭州市| 山阳县| 彰化市| 泸西县| 眉山市| 宝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