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為人處世(4)

【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出自《詩經·小雅·小旻》。意為:小心謹慎,就好像走近深淵旁邊,踏在薄冰之上一樣。

【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出自戰國屈原《九歌·少司命》。意為:人生沒有什么比活生生的別離更讓人悲傷的了,沒有什么比交到新的知己更讓人高興的了。

【久要不可忘,薄終義所尤】出自東漢曹植《箜篌引》。意為:多年要好的朋友不能忘記,交朋友有始無終是道義所不容的。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出自晉陶淵明《雜詩十二首》。意為:人一生下來,本來就像兄弟一般,又何必非要骨肉相連才算親呢?

【人生貴相知,何必金與錢】出自唐代李白《贈友人》。意為:人生最難能可貴的是找到知己,金錢又算得了什么呢?

【翻手作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出自唐代杜甫《貧交行》。意為:手心向上時就像云一樣聚合,手心向下時,又像雨紛紛落下,這么多輕慢友情的人還用得著一一列舉嗎?

【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出自唐代杜甫《徒步歸行》。意為:人生在世,交朋友不必區分老和少,也不必一開始就要求志趣相投。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出自唐代白居易《琵琶行》。意為:彼此都是困苦失意、流落異鄉的人,今日相逢,一見如故,又何必曾經相識呢!

【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知心】出自明代施耐庵《水滸傳》。意為:有緣的人即使遠隔千里有朝一日也能相見,沒有緣分的人就是坐在對面也不能成為知己。

【惺惺惜惺惺,好漢識好漢】出自明代施耐庵《水滸傳》。意為:人與人能惺惺相惜,只有英雄好漢才能互相欣賞。

【陽稱其善以悅彼之心,陰養其惡以快己之意,此友道之大戮也。青天白日之下,有此魑魅魍魎之俗,可哀也已】出自明代呂坤《呻吟語》。意為:以表面上說好聽話來討對方的歡心,但是內心里卻縱容自己的惡行而使自己得到某種快意,這是為友之道的大害。青天白日下,有這種魑魅魍魎般的惡俗,實在是令人悲哀呀!

【責善之道,不使其有我所無,不使其無我所有。此古人之所以貴友也】出自明代呂坤《呻吟語》。意為:勉勵朋友向善的原則是,不苛求他具有自己也沒有的優勢,不讓他丟掉和自己共同的長處。這是古人之所以看重朋友的原因。

【居不必無惡鄰,會不必無損友,唯在自持者兩得之】出自明代陳繼儒《小窗幽記》。意為:居住不一定非要避開壞鄰居,聚會也不一定非要避開不好的朋友,具有自我把握的人也能夠從惡鄰和壞朋友中汲取有益的東西。

【先淡后濃,先疏后親,先達后近,交友道也】出自明代陳繼儒《小窗幽記》。意為:先淡薄而后濃厚,先疏遠而后親近,先接觸而后相知,這才是交友的方法。

【智者不必仁,而仁者則必智】出自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意為:有智慧的人不一定講仁義,而重仁義的人卻一定有智慧。

【與朋友交游,須將他好處留心學來,方能受益;對圣賢言語,必要在平時照樣行走,才算讀書】出自清代王永彬《圍爐夜話》。意為:與朋友交往,一定要注意觀察朋友的長處,并認真領會,加以借鑒學習后我們才會有所收益;對于古代圣賢之士的言行,我們且不可敷衍了事,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遵循執行,只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體味到書中的教誨。

【誤用聰明,何若一生守拙;濫交朋友,不如終日讀書】出自清代王永彬《圍爐夜話》。意為:把聰明用錯了地方,還不如笨拙一輩子;隨意結交朋友,還不如整日在家閉門讀書。

【十分不耐煩,乃為人大病;一味學吃虧,是處世良方】出自清代王永彬《圍爐夜話》。意為:為人處世不能忍受麻煩,是一個人最大的缺點;任何事情都能抱著吃虧的態度,便是很好的處世方法。

【對淵博友,如讀異書;對風雅友,如讀名人詩文;對謹飭友,如讀圣賢經傳;對滑稽友,如閱傳奇小說】出自清代張潮《幽夢影》。意為:與學識淵博的朋友在一起,就好比是閱讀一本內容豐富的奇書;同風流儒雅的朋友在一起,就好比是閱讀名人的詩文創作;同嚴謹的朋友在一起,就好比在閱讀名人賢士所著的經傳;同詼諧風趣的朋友在一起,就好比在閱讀傳奇小說。

【有工夫讀書,謂之福;有力量濟人,謂之福;有學問著述,謂之福;無是非到耳,謂之福;有多聞、直諒之友,謂之?!砍鲎郧宕鷱埑薄队膲粲啊?。意為:有工夫讀書學習,堪稱是福氣;有能力接濟別人,堪稱是福氣;有學識著書立說,堪稱是福氣;沒有聽到是非之事,堪稱是福氣;有學識淵博、正直可信的朋友,堪稱是福氣。

【發前人未發之論,方是奇書;言妻子難言之情,乃為密友】出自清代張潮《幽夢影》。意為:寫出前人沒有發出過的議論,才稱得上是奇書;表達出妻子兒女說不出的感情,才能稱得上是密友。

待人之法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出自《論語·學而》。意為:我每天三次反省自身:為別人做事是否忠誠?與朋友交往有沒有不守信用?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都復習過了?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出自《論語·學而》。意為: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而是擔心自己不能了解別人。

【以德服人者,心中悅而誠服也】出自《孟子·公孫丑上》。意為:以德行讓人信服的,人們才會喜歡并且心悅誠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意為:尊敬自己的長輩,并推及到別人的長輩;愛護自己的孩子,并推及到別人的孩子。

【相形不如論心,論心不如擇術】出自《荀子·非相》。意為:要了解一個人,觀察他的外表不如了解他的內心,了解他的內心不如看看他的實際行為。

【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以言,深于矛戟】出自《荀子·榮辱》。意為:給人以美好的言辭,比布帛更能溫暖別人;而用惡語傷人比用矛戟刺人傷得還要深。

【心無結怨,口無煩言】出自《韓非子·大體》。意為:心里不結下怨仇,嘴上就不會說出憤懣的話。

【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難知】出自《韓非子·大體》。意為:不去吹開獸皮上的毛以尋找細小的毛病,不洗掉污垢以查找難以知道的東西。

【同事之人,不可不審察也】出自《韓非子·說林上》。意為:對于和自己一起干事的人,一定要進行詳細的考察。

【勝任之于善也,無小而不舉;其于過也,無微而不改】出自《淮南子·主術訓》。意為:圣賢之人,對于別人的長處,即使再小也不會不用;對于個人的過失,即使再小也一定會改正。

【或譽之,而適足以敗之;或毀人,而乃反以成之】出自《淮南子·人間訓》。意為:有的時候,贊美別人,卻反而壞了他的事;有的時候,誹謗別人,卻恰恰又促成了他的成功。

【上交不諂,下交不驕】出自西漢揚雄《法言·修身》。意為:與地位高的人交往不阿諛諂媚,與地位低的人交往不驕傲怠慢。

【樂人之樂,人亦樂其樂;憂人之憂,人亦憂其憂】出自唐代白居易《辯興亡之由策》。意為:為別人的快樂而高興,別人也會為你的快樂而高興;為別人的憂愁而擔憂,別人也會為你的憂愁而擔憂。

【聞毀勿戚戚,聞譽勿欣欣,自顧行何如,毀譽安足論】出自唐代白居易《續座右銘》。意為:聽到別人誹謗的話,不要憂懼恐惑,聽到別人贊揚的話,也不要欣喜若狂。要看看自己做得到底怎么樣,這樣,那些誹謗和稱頌還有什么可值得理會呢?

【江海不與坎井爭之清,雷霆不與蛙蚓斗其聲】出自元代劉基《郁離子》。意為:大江大河不會與廢井爭比清濁,響雷不會與青蛙蚯蚓比斗聲響。用來比喻大人物不會與平庸之徒爭比高下。

【不以一眚掩大德】出自《左傳·僖公三十三年》。意為:不因為一點小過錯就抹殺了一個人的大功德。

【違強凌弱,非勇也】出自《左傳·定公四年》。意為:見到強硬的就躲避,見到軟弱的就欺負,不算是勇敢。

【大德滅小怨,道也】出自《左傳·定公五年》。意為:既然別人對我有大的恩德,就不應該計較小的怨恨,這原本就是正確的道理。

【與不期眾少,其于當厄;怨不期深淺,其于傷心】出自《戰國策·中山策》。意為:給人東西,不在多少,而應當在別人正困難的時候給予;結怨不在深淺,而在于是否恰恰傷了他的心。

【古之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出自《戰國策·燕策》。意為:古時候的君子,即便斷絕了交情,也不會口出惡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坪坝区| 广平县| 正安县| 大丰市| 乌兰察布市| 道孚县| 张家界市| 安远县| 泰兴市| 江源县| 顺昌县| 东山县| 新宁县| 年辖:市辖区| 元氏县| 太和县| 双江| 星子县| 新竹市| 阜新市| 安平县| 怀宁县| 义乌市| 土默特右旗| 军事| 长汀县| 合江县| 永和县| 弥勒县| 镶黄旗| 金沙县| 靖安县| 万山特区| 明光市| 淅川县| 得荣县| 抚顺市| 色达县| 会东县| 筠连县| 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