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5章 飛虎歸周見子牙

詩曰:

左道旁門亂似麻,只因昏主起波查。

貪淫不避彝倫序,亂政誰知國事差。

將相自應歸圣主,韓榮何故阻行車。

中途得遇靈珠子,磚打傷殘枉怨嗟。

話說黃滾膝行軍門請罪,見韓榮口稱:“犯官黃滾。特來叩見總兵。”韓榮忙答禮曰:“老將軍,此事皆系國家重務,亦非末將敢于自專,今老將軍如此,有何見諭?”黃滾曰:“黃門犯法,理當正罪,原無可辭。但有一事,情在可矜之列,望總兵法外施仁,開此一線生路,則愚父子雖死九泉,感德無涯矣。”韓榮曰:“何事分付?末將愿聞。”黃滾曰:“子累父死,滾不敢怨。奈黃門七世忠良,未嘗有替臣節。今不幸遭此劫運,使我子孫一概屠戮,情實可憫。不得已肘膝求見總兵,可憐念無知幼稚子罪在可宥,乞總兵放此七歲孫兒出關,存黃門一脈。但不知將軍意下如何?”韓榮曰:“老將軍差矣!榮居此地自有官守,豈得徇私而忘君哉!譬如老將軍權居元首,職壓百僚,滿門富貴,盡受國恩,不思報本,縱子反商,罪在不赦,髫齔無留,一門犯法毫不容私。解進朝歌,朝廷自有公論,清白必竟有分。那時名正言順,誰敢不服?今老將軍欲我將黃天祥放出關隘,吾便與反叛通同欺侮朝廷,法紀何在,吾與老將軍皆不可免,這個決不敢從命。”黃滾曰:“總兵在上,黃氏犯法,一門良眷頗多,料一嬰兒有何妨礙?縱然釋難,能成何事?這個情分也做得過。‘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將軍何苦執一而不開一線之方便也,想我黃門功績如山,一旦如此,古云:‘當權若不行方便,如入寶山空手回。’人生豈能保得百年常無事?況我一家俱系含冤負屈,又非大奸不道,安心叛逆者。望將軍憐念,舍而逐之,生當銜環,死當結草,決不敢有負將軍之大德矣。”韓榮曰:“老將軍,你要天祥出關,末將除非也附從叛亡之人,隨你往西岐,這件事才做得。”黃滾三番四次,見韓榮執法不允,黃滾大怒,對二孫曰:“吾居元帥之位,反去下氣求人!既總兵不肯容情,吾公孫愿投陷阱,何懼之有。”隨往韓榮帥府自投囹圄,來至監中。黃飛虎忽見父親同二子齊到,放聲大哭:“豈料今日如老爺之言,使不肖子為萬世大逆之人也。”黃滾曰:“事已到此,悔之無益。當初原教你饒我一命,你不肯饒我,又何必怨尤!”不說黃滾父子在囹圄悲泣。且表韓榮既得了黃家父子功勛,又收了黃家貨財珍寶等項,眾官設酒,與總兵賀功。大吹大擂,樂奏笙簧,眾官歡飲。韓榮正飲酒中間,乃商議解官點誰。余化曰:“元帥要解黃家父子,末將自去方保無虞。”韓榮大喜:“必須先行一往,吾心方安。”當晚酒散。次日,點人馬三千,把黃姓犯官共計十一員,解送朝歌。眾官置酒與余化餞別,飲罷酒,一聲炮響,起兵往前進發。行八十里至界牌關,黃滾在陷車中看見帥府廳堂依舊,誰知今作犯官,見物傷情,不由淚落。關內軍民一齊來看,無不嘆息流淚。

不說黃家父子在路,且言乾元山金光洞有太乙真人閑坐碧游床,正運元神,忽心血來潮。看官,但凡神仙,煩惱、嗔癡、愛欲三事永忘,其心如石,再不動搖。心血來潮者,心中忽動耳。真人袖里一捏,早知此事:“呀,黃家父子有厄,貧道理當救之。”喚金霞童兒:“請你師兄來”。童兒至桃園,見哪吒使槍。童子曰:“師父有請。”哪吒收槍,來至碧游床下,倒身下拜:“弟子哪吒有。不知師父喚弟子有何使用?”真人曰:“黃飛虎父子有難,你下山救他一番。送出汜水關,你可速回,不得有誤。久后你與他俱是一殿之臣。”哪吒原是好動的,心中大悅,慌忙收拾,打點下山。腳登風火二輪,提火尖槍,離了乾元山,望穿云關來。好快!怎生見得,有詩為證。詩曰:

腳踏風輪起在空,乾元道術妙無穹。

周游天下如風響,忽見穿云眼角中。

話說哪吒踏風火二輪,霎時至穿云關落下來。在一山崗上看一會,不見動靜。站立多時,只見那壁廂一枝人馬,旗幡招展,劍戟森嚴而來。哪吒想:“平白地怎就殺將起來?必定尋他一個不是處,方可動手。”哪吒一時想起,作個歌兒來。歌曰:

吾當生長不記年,只怕尊師不怕天。

昨日老君往此過,也須送我一金磚。

哪吒歌罷,腳登風火二輪,立于咽喉之徑。有探事馬飛報與余化:“啟老爺,有一人腳立車上作歌。”余化傳令扎了營,摧動火眼金睛獸出營觀看,見哪吒立于風火輪上。怎見得,有詩為證。詩曰:

異寶靈珠落在塵,陳塘關內脫真神。

九灣河下誅李艮,怒發抽了小龍筋。

寶德門前敖光服,二上乾元現化身。

三追李靖方認父,秘授火尖槍一根。

頂上揪巾光燦爛,水合袍束虎龍紋。

金磚到處無遮擋,乾坤圈配混天綾。

西岐屢戰成功績,立保周朝八百春。

東進五關為前部,槍展旗開迥絕倫。

蓮花化身無壞體,八臂哪吒到處聞。

話說余化問曰:“登風火輪者乃是何人?”哪吒答曰:“吾久居此地,如有過往之人,不論官員皇帝,都要留些買路錢。你如今往那里去?乞速送上買路錢,讓你好趕路。”余化大笑曰:“吾乃汜水關總兵韓榮前部將軍余化,今解反臣黃飛虎等官員,往朝歌請功。你好大膽,敢撓路徑,作甚歌兒。可速退去,饒你性命。”哪吒曰:“你原來是捉將有功的。今往此處過,也罷,只送我十塊金磚,放你過去。”余化大怒,催開火眼金睛獸,搖方天畫戟飛來直取。哪吒手中槍急架相還,二將交加,一場大戰。往來沖突,一個七孤星,英雄猛虎,一個是蓮花化身的,抖擻神威。哪吒乃仙傳妙法,比眾大不相同,把余化殺得力盡筋舒,掩一戟揚長敗走。哪吒曰:“吾來了。”往前正趕。余化回頭,見哪吒趕來,掛下方天畫戟,取出戮魂旛來,如前來拿哪吒。哪吒一見笑曰:“此物是戮魂幡,只何足為奇。”哪吒見數道黑氣來奔,哪吒只用手一招,便自接住,往豹皮囊中一塞。大叫曰:“有多少?一搭兒放將來罷。”余化見破了寶物,撥回走獸,來戰哪吒。哪吒想:“奉師命下山來援黃家父子,恐余化泄了機,殺了黃家父子,反為不美。”左手提槍擋架方天戟,右手取金磚一塊,丟起空中,喝聲:“疾。”只見五采瑞臨天地暗,乾元山上寶生光。那磚落將下來,把余化頂護上打了一磚,打的俯伏鞍鞒,竅中噴血,倒拖畫戟敗走。哪吒趕了一程,自思:“吾奉師命來援黃家父子,若貪追襲,可不誤了大事。”隨登轉雙輪,祭一塊金磚打得眾兵星飛云散,瓦解冰消,各顧性命奔走。哪吒只見陷車中垢面蓬頭,厲聲大呼曰:“誰是黃將軍?”飛虎曰:“登輪者是誰?”哪吒答曰:“吾乃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門下,姓李雙名哪吒。知將軍今有小厄,命吾下山相援。”武成王大喜,哪吒將金磚磕開陷車,將眾將放出。飛虎倒身拜謝。哪吒曰:“列位將軍慢行。我如今先與你把汜水關取了,等將軍們出關。”眾人稱謝:“多感甚德,立救殘喘,尚容叩謝。”各人將短器械執在手中,切齒咬牙,怒沖牛斗,隨后而行。

且說余化敗走回汜水關來,火眼金睛獸,兩頭見日走千里,穿云關至汜水一百六十里。韓榮在府內,正與眾將官飲酒作賀,歡心悅意,談講黃家事體。忽報:“先行官余化等令。”韓榮大驚:“去而復返,其中事有可疑。”忙令:“進見。”正是:入門休問榮枯事,觀得容顏便得知。忙問曰:“將軍為何回來,面容失色,似覺帶傷?”余化請罪曰:“人馬行至穿云關將近,有一人不通姓名,腳登風火二輪,作歌截路。末將會面,要我十塊金磚方肯放行。末將不忿,與他大戰一場。那人槍法精奇,末將只得回騎,欲用寶物拿他。方才舉寶時,那人用手接去。末將不服,勒回騎與他交兵,見他手動處,不知取何物,只見黃光閃灼,被他把末將頸項打壞,故此敗回。”韓榮慌問曰:“黃家父子怎樣了?”余化答曰:“不知。”韓榮頓足曰:“一場心苦,走了反臣,天子知道,吾罪怎脫!”眾將曰:“料黃飛虎前不能出關,退不能往朝歌。總兵速遣人馬,把守關隘,以防眾反叛透露。”正議間,探事官來報:“有一人腳登車輪,提槍威武,稱名要七首將軍。”余化在旁答曰:“就是此人。”韓榮大怒,傳諸將軍上馬:“等吾擒之。”眾將得令,俱上馬出帥府,三軍蜂擁而來。哪吒登轉車輪,大呼曰:“余化早來見我,說一個明白。”韓榮一馬當先,問曰:“來者何人?”哪吒見韓榮戴束發冠,金鎖甲,大紅袍,玉束帶,點鋼槍,銀合馬,答曰:“吾非別人,乃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門下,姓李名哪吒,奉師命下山,特救黃家父子。方才正遇余化,未曾打死,吾特來擒之。”韓榮曰:“截搶朝廷犯官,還來此猖獗,甚是可惡。”哪吒曰:“成湯氣數該盡,西岐圣主已生,黃家乃西周棟梁,正應上天垂象。爾等又何違背天命,而造此不測之禍哉!”韓榮大怒,縱馬搖槍來取。哪吒登輪轉槍相還,輪馬相交,未及數合,左右一齊圍繞上來。怎見得,好一場大戰!

咚咚鼓響,雜彩旗搖。三軍齊吶喊,眾將舉槍刀。哪吒锏槍生烈焰,韓榮馬上逞英雄。眾將精神雄似虎,哪吒像獅子把頭搖。眾將如狻猊擺尾,哪吒似攪海金鰲。火尖槍猶如怪莽,眾將兵殺氣滔滔。哪吒斬關落鎖施威武,韓榮阻擋英雄氣概高。天下兵戈從此起,汜水關前頭一遭。

話說哪吒火尖槍是金光洞里傳授,使法不同,出手如銀龍探爪,收槍似走電飛虹,槍挑眾將紛紛落馬。眾將抵不住,各自逃生,韓榮舍命力敵。正酣戰之間,后有黃明、周紀、龍環、吳謙、飛彪、飛豹一齊殺來,大叫曰:“這去必定拿韓榮報仇。”且說余化沒奈何,奮勇催金睛獸,使畫桿戟殺出府來,兩家混戰。哪吒見黃家眾將殺來,用手取金磚丟在空中,打將下來,正中守將韓榮,打了護心鏡,紛紛粉碎,落荒便走。余化大叫:“李哪吒,勿傷吾主將!”縱獸搖戟來取。哪吒未及三四合,用槍架住畫戟,豹皮囊內忙取乾坤圈打來,正中余化臂膊,打得筋斷骨折,幾乎墜獸,往東北上敗走。哪吒取了汜水關,黃明等六將只殺得關內三軍亂竄,任意剿除。次日,黃滾同飛虎等齊至,到把韓榮府內之物,一總裝在車輛上,載出汜水關,乃西岐地界。哪吒送至金雞嶺作別,黃滾與飛虎眾將感謝曰:“蒙公子垂救,愚生實出望外。不知何日再睹尊顏,稍效犬馬,以盡血誠。”哪吒曰:“將軍前途保重,我貧道不日也往西岐,后會有期,何必過譽。”眾人分別,哪吒回乾元山去了。不題。

話說武成王同原舊三千人馬并家將,還在一路上曉行夜住,過了些高山凸凹蹊嶇路,險水顛崖深茂林。有詩為證。詩曰:

別卻朝歌歸圣主,五關成敗力難支。

子牙從此刀兵動,準被四九伐西岐。

話說黃家眾將過了首陽山、桃花嶺,度了燕山。非止一日,到了西岐山,只七十里便是西岐城。武成王兵至岐山,安了營寨,稟過黃滾曰:“父親在上,孩兒先往西岐,去見姜丞相,如肯納我等,就好進城。如不納我等,再作道理。”黃滾曰:“我兒言之甚善。”黃飛虎縞素將巾,上騎行七十里至西岐。看西岐景致,山川秀麗,風土淳厚,大不相同。只見行人讓路,禮別尊卑,人物繁盛,地利險阻。飛虎嘆曰:“西岐稱為圣人,今果然民安物阜,的確舜日堯天。”飛虎夸之不盡,進了城,問:“姜丞相府在那里?”民人答曰:“小金橋頭便是。”黃飛虎行至小金橋,到了相府,對堂候官曰:“借重你稟丞相一聲,說朝歌黃飛虎求見。”堂候官擊云板,請丞相升殿。子牙出銀安殿,堂候官將手本呈上。子牙看罷:“朝歌黃飛虎乃武成王也,今日至此,有什么事?”忙傳:“請。”子牙官服迎至儀門拱候,飛虎至滴水檐前下拜,子牙頂禮相還,口稱:“大王駕臨,姜尚不曾遠接,有失迎迓,望乞勿罪。”飛虎曰:“末將黃飛虎,乃是難臣,今棄商歸周,如失林飛鳥,聊借一枝。倘蒙見納,黃飛虎感恩不淺。”子牙忙扶起,分賓主序坐。飛虎曰:“末將乃商之叛臣,怎敢列坐丞相之旁?”子牙曰:“大王言之太重。尚雖忝列相位,昔曾在大王治下,今日何故太謙!”飛虎方才告坐。子牙躬身請問曰:“大王何事棄商?”武成王曰:“紂王荒淫,權臣當道,不納忠良,專近小人,貪色不分晝夜,不以社稷為重,殘殺忠良,全無忌憚,施土木陷害萬民。今元旦,末將元配朝賀中宮,妲己設計誣陷末將元配,以致墜樓而死。末將妹子在西宮,得知此情,上摘星樓明正其非,紂王偏向,又將吾妹采宮衣,揪后鬢,摔下摘星樓跌為齏粉。末將自揣,‘君不正臣投外國’,此亦禮之當然。故此反了朝歌,殺出五關,特來相投,愿效犬馬。若肯納吾父子,乃丞相莫大之恩。”子牙大喜:“大王既肯相投,竭力扶持社稷,武王不勝幸甚!豈有不容納之理。”傳出去:“請大王公館少憩,尚隨即入內庭見駕。”飛虎辭往公館,不表。

且言子牙乘馬進朝,武王在顯慶殿閑坐。當駕官啟奏:“丞相候旨。”武王宣。子牙進見。禮畢,王曰:“相父有何事見孤?”子牙奏曰:“大王萬千之喜,今成湯武成王黃飛虎棄紂來投大王,此西土興旺之兆也。”武王曰:“黃飛虎可是朝歌國戚?”子牙曰:“正是。昔先王曾說,夸官得受大恩,今既來歸,禮當請見。”傳旨:“請。”不一時,使命回旨:“黃飛虎候旨。”武王命宣至殿前,飛虎倒身下拜:“成湯難臣黃飛虎愿大王千歲。”武王答禮曰:“久慕將軍德行天下,義重四方,施恩積德,人人瞻仰,真良心君子。何期相會,實三生之幸。”飛虎伏地奏曰:“荷蒙大王提拔,飛虎一門出陷阱之中,離網羅之內,敢不效駑駘之力,以報大王。”武王問子牙曰:“昔黃將軍在商,官居何位?”子牙奏曰:“官拜鎮國武成王。”武王曰:“孤西岐只改一字罷,便封開國武成王。”黃飛虎謝恩。武王設宴,君臣共飲,席前把紂王失政,細細說了一遍。武王曰:“君雖不正,臣禮宜恭,各進其道而已。”武王諭子牙:“選吉日動工,與飛虎造王府。”子牙領旨。君臣席散。次日,黃飛虎上殿謝恩畢,復奏曰:“臣父黃滾,同弟飛彪、飛豹,子黃天祿、天爵、天祥,義弟黃明、周紀、龍環、吳謙,家將一千名,人馬三千,未敢擅入都城,今駐扎西岐山,請旨定奪。”武王曰:“既是有老將軍,傳旨速入都城,各各官居舊職。”西岐自得黃飛虎,遍地干戈起,紛紛士馬興。不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廊坊市| 达日县| 易门县| 富民县| 河南省| 民丰县| 广平县| 康定县| 苗栗县| 文水县| 团风县| 新和县| 叶城县| 青河县| 墨竹工卡县| 邵武市| 余姚市| 松江区| 临海市| 霍邱县| 文水县| 佳木斯市| 溧阳市| 新巴尔虎右旗| 茶陵县| 兰西县| 武山县| 炉霍县| 余姚市| 黔西| 邓州市| 东阳市| 阳西县| 焉耆| 依兰县| 澄江县| 梅州市| 金塔县| 左云县| 襄樊市| 红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