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如今,得克薩斯的拉伯克已經成了名副其實的“世界棉花之都”,而周圍的棉花農場成為世界領先的T恤原料產地。拉伯克擁有世界最大的棉花合作企業以及全世界最大的棉籽油工廠,這一地區的產棉量接近全美國棉產的30%。得克薩斯科技大學位于城市的西邊,那里進行著目前最為先進的棉花研究。拉伯克還是國際棉花中心。這一地區的棉產大部分出口海外,棉花被裝上卡車或火車,從拉伯克運向位于美國各地的港口。而在這條成功的產業鏈的最底端并非種植園或佃農,也不是企業園區或家庭農場,而是像納爾遜和露西·雷恩斯夫婦這樣的人。第3章和第4章以2000~2008年在拉伯克和周邊地區的訪談為主要內容。Interviewees include Nelson, Ruth, and Lamar Reinsch; Wally Darneille, Bryan Gregory, John Johnson, Grady Martin, Joseph Tubb, Lonnie Winters, and Jack Kenwright of the Plains Cotton Cooperative Association; Don Harper and Ron Harkey of the Farmers Cooperative Compress; Randy Kennedy and Barbara Burleson of the Citizens Shallowater Cooperative Gin; Michael Henson, Levelland cotton grower; Craig Moore of PYCO; Kenny Day of the USDA Lubbock classing office; Roger Haldenby of Plains Cotton Growers; Professors Randy Allen, Dick Auld, Donna Davis, and Dale Duhan of Texas Tech Uni -versity; Ralph and Naomi Hoelscher, organic cotton growers; Kelly Pepper of Texas Organic Marketing Cooperative; and Craig Moore of PYCO Industries. In Washington, Hunter Colby, Stephen MacDonald, and Carol Skelly of the USDA were helpful on several occasions. I conducted telephone interviews with Dave Kinard of the National Cottonseed Producer's Association, Gail Kring of PYCO, Terry Townsend of the International Cotton Advisory Committee, and Ed Price of the USDA.

促使西得克薩斯的棉產業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獲得成功的原因絕非個別單一因素。棉花生產者為了保守遠離市場風險的傳統而長久地根植在一種制度中,而他們通過限制競爭所獲得的收益與通過競爭所獲得的同樣多。得克薩斯的棉花農場主通過機械化的應用、科學研究和公共政策一次性徹底解決了多年以來與棉花生產相關聯的勞動力市場風險問題。這些生產者們是發展現代化農業合作制度的領導者,即一種簡單而又卓越的組織形式,從棉籽油到藍色牛仔布,它使像納爾遜和露西·雷恩斯夫婦這樣的棉農能夠抓住棉花種植過程中每一個微小的價值。得克薩斯的棉農還善于影響政策,引導美國政府來承擔他們自己不愿承擔的包括價格風險以及拒付風險在內的商業風險。值得一提的是,雷恩斯夫婦和他們的鄰居甚至成功地控制住了得克薩斯野蠻的天氣。他們能夠呼風喚雨,甚至在陽光明媚的溫暖天氣里讓棉株凍在地里。

也許最重要的是,拉伯克是棉花生產“硅谷”的中心。拉伯克地區受益于農場主、私人企業以及大學和美國政府間高度共生和良性循環的關系。受過良好教育且擁有創業精神的農場主們對大學及企業里的研究事業做出貢獻,同時也從中獲益。美國農業部為農業研究和農場主提供資金、技術以及商業支持。貧窮國家的棉花種植者遭遇的多數挑戰并非來自納爾遜·雷恩斯的競爭,而是來自這種更大、更持久的相互聯系的良性循環,這才是得克薩斯州農場主重要的競爭優勢。與納爾遜的競爭已經很艱難了,而當納爾遜與得克薩斯州科技大學、孟山都公司以及美國農業部協作時,則又是另一回事了。


也許未經訓練的人很難看出來,但如果你仔細看得克薩斯州科技大學最初的校徽,可以發現由10朵棉鈴組成的一個“T”字,這10朵棉鈴中的每一個都代表了拉伯克周圍的一個產棉郡(見圖3-1)。的確,對這所大學校史有所了解的人會馬上指出,該大學的成立就是為了支持棉花種植和紡織業。如今,該大學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先進的棉花研究中心之一。與此同時,它還是個多元化的國立研究型大學,在眾多學術領域有著卓越的研究項目。

圖3-1 得克薩斯州科技大學最初的校徽

資料來源:Photo Courtesy of Texas Techsan magazine.

2002年,戴維·R.史密斯博士被任命為得克薩斯州科技大學的名譽校長。盡管史密斯在得克薩斯生活多年,但他俄亥俄州,畢業于康奈爾大學。這位新校長聘請的市場營銷顧問認為,這一地區以外的很多人都認為得克薩斯州科技大學與體育相關。史密斯認為得克薩斯州科技大學有必要向世界展示一個新的形象,以反映學校多元化的學術及科研成就。畢竟,現如今的得克薩斯州科技大學有的不僅僅是棉產業和橄欖球了。

名譽校長提議為得克薩斯州科技大學引入一個新的“視覺識別系統”。2005年5月,他向公眾推出了該大學的新校徽。新校徽上有一本打開的書和一把象征學者風范的鑰匙,更加突出了學術性。而為了體現學校的農業傳統,在校徽的底部點綴了一枝藤蔓,而棉鈴則從校徽上消失了。The proposed seal can be seen in Blackburn, Cotton Stripped from Texas Tech Seal, available at www.lubbockonline.com/stories/050505/loc_050505026.shtml.

不滿和抗議隨之而來。得克薩斯州科技大學世代校友都與棉花產業息息相關,他們是棉花場主、棉花貿易商、軋棉工人、棉花經濟人、棉花科學家或棉花出口商。人們開新聞發布會、市民大會、在博客里憤怒地抱怨。埃迪·史密斯是當地棉花合作社的主席,也是得克薩斯州科技大學的校友,先不提去掉棉鈴的事,他對校徽上增加的藤蔓也很不滿。(他向當地的報紙抱怨:“在我的棉田里,藤蔓就是雜草。”)Blackburn, Cotton Stripped from Texas Tech Seal.校友毫不動搖地堅持著他們的棉花傳統,而新任的名譽校長卻辯解說是時候讓學校與時俱進了。

這就是2007年年底時,美國平原棉花合作社的約翰·約翰遜給我講述的故事。

“最后怎樣呢?”我問。

“噢,現在他們消失了。”約翰告訴我。

“棉鈴?”

“不,”約翰說:“校長和他的市場營銷顧問。”

得克薩斯州科技大學的新任榮譽校長肯特·漢斯博士于2006年正式上任。漢斯也是得克斯州科技大學的校友,來自得克薩斯州迪米特,位于拉伯克西北90英里的小型棉花產區。從拉伯克開車直達那里,中途沒有信號燈。漢斯上任后的那期校友雜志Techsan的封面就是得克薩斯夕陽籠罩下開滿雪白色的棉鈴農田。

雖然我對國際貿易問題已思考多年,卻從未將受傳統影響且忠誠無比的大學校友當作比較優勢的基礎,但得克薩斯州科技大學就是這樣的:它關注棉花,而棉花也關照它。并且,得克薩斯的棉花仍能贏得全球市場。

如今看來,納爾遜和露西·雷恩斯夫婦似乎的確來到了一個福地。從50多年前來到這里后,他們每年都在種植棉花中度過,直到今天。雷恩斯的農場在良性循環中運轉得很好:機器、化肥、轉基因種子、合作社、大學研究以及政府計劃。2000年時露西不斷地和我說,現在他們可以歇歇了。而直到2008年,納爾遜才真正開始休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油尖旺区| 正定县| 钟山县| 图木舒克市| 岫岩| 阿合奇县| 南京市| 泰顺县| 怀来县| 开江县| 崇阳县| 西乡县| 安达市| 南江县| 盱眙县| 咸阳市| 三门峡市| 泸定县| 温宿县| 博野县| 寿宁县| 新密市| 洛宁县| 长子县| 建水县| 广水市| 龙陵县| 布尔津县| 锡林郭勒盟| 当涂县| 牡丹江市| 郸城县| 婺源县| 缙云县| 临沂市| 孙吴县| 安阳县| 河北区| 文山县| 独山县| 彝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