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國學概論(7)

浙東派最重要之人物為章學誠。其重要之著作,為《文史通義》,[論文之語,固頗切當,然于文學上之價值并不高。其要乃在史學。]其大功,在發明1.史料與作成之史非一物;2.儲備史料,宜求其豐富,著作歷史,則當求其簡;3.記注、比次,各為一事。吾國史學,有三名著:(1)劉知幾之《史通》;(2)鄭樵之《通志序》;(3)章學誠之《文史通義》。(1)為始講史法者;(2)為擴充史之內容者;(3)則確立史學與他學之界限,闡發史學真相者。必史籍稍多,乃想及講史法;必人須之知識漸進步,乃覺史之所載為不備;必學問之內容,愈積愈豐富,乃感覺分種之必要。三先生之著作,恰代表史學進化之三階級,亦時勢使然也。

章氏對于漢、宋學及文學之意見,其結論頗近桐城派(義理、考據、辭章三者不可缺一),此無足深論。而其“六經皆史”之說,實由其對宋學之見解而來;此說能了解者頗少,致多誤會,請一論之。

六經皆史者,章實齋對于宋學末流空談心性之反動;固謂圣人不以空言立教,因之謂六經皆史。然在考證上,其說卒不能成立:蓋執狹義之史(史官所載往事)為史,則六經除《書》與《春秋》之外,明明非史。若將史之義推而廣之,謂一切故事之職掌,皆關涉史官;則如釋學問,凡以文字記之者,何一不可目之為史;將史官之外無他職,而推原古代學術出于官守者,亦除史官而外,更無原本矣,有是理乎?章氏于六經皆史之說,引證論斷,多屬支離;《易》無可說,乃至牽涉歷法,則更不足辨矣(所引者,皆后人以歷法附會《易》之辭,非作《易》時歷已發達至此程度也)。后來祖述章氏之說者,大抵不能離“學術必資記載,記載專職諸史官”一觀念,非此則六經皆史之說,不能主持也。至近世之章太炎,則因受此觀念之影響,專認史官所記者為史(其余即非金石證亦認為價值大減);于是罵康有為為妄人。[章氏之論謂:“……如是沒丘明之勞,謂仲尼不專著錄。假令生印度、波斯之墟,知己國之文化綿遠,而欲考其事,文獻無征;然后憤發于故書,哀思于國命矣?!保ā秶收摵狻罚而不知論史材、史官所記,與傳說、神話及他種著述,各有其用也。其又一反動,則為胡適之、顧頡剛一派。胡氏專取《詩經》《楚辭》為史料。顧氏初亦宗之;后雖漸變其說,而仍目古史官所記者為偽造(如世系事。于此問題,章太炎辨古史官所記與神話非同物,卻不錯):皆不免固執一說,而未能觀其會通也。

中國近代之思想家

顧炎武。發明有亡國(今所謂王朝)、有亡天下(今所謂國家、民族)之說,為民族主義之先驅。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中《原君》《原臣》兩篇,為民權主義之先驅。

然此大體上仍不能出宋學之范圍,泛覽理學家之書多者自知之。

俞正燮。亦一考據家。但深知古今社會之異,古之并不足尚?!豆锼阮惛濉贰洞娓濉分?,此類作品甚多。在思想方面,非他家可及。

但此亦不出漢學之范圍。因漢學家中,亦時有能見到真際者,但不如俞氏之多而且透徹耳。其與近代思想關系最密切者,當首推龔自珍。(自珍與魏源并稱。在學問方面,自珍遠不如源之切實;以思想論,則源不如自珍之恢奇)梁啟超謂近代之思想家,最初無不受自珍之影響,且多好之甚深;此事實也。大抵今文經說,多有與后世普通思想異者,故思想瑰奇者多好焉。莊(存與)、劉(逢祿)已微啟其端,至龔、魏而大,至康有為而極。若王闿運、廖平,則流于荒怪,乃走入旁門,不足道矣。但廖氏分別古書源流派別之法,確系極精;其自己所立之說雖荒怪,而此方法在古史研究上,將來必能放一異彩也(現在蒙文通頗能用之)。[前人僅知以古書之整部,言其學問派別。而廖氏知古書之不盡純,乃就其一章一節而分別之;此其所以勝于前賢也。]

康有為之學問,體段頗大??凳现枷耄猿梢幌到y。其所用其資料者,則(1)西漢以前經學家之微言大義;(2)佛學;(3)理學;(4)又雜以西洋之科學、歷史、政治制度、社會風俗等。康氏最富于六經皆我注腳之精神;其所取為資料者,不過取為資料,以佐吾說而已;或非其說之真相也?!凳显强紦摇,F在,有從考據方面,采取其說者,如顧頡剛、錢玄同;有從考據方面駁斥之者,如錢穆。于康氏價值,均不能為增損。

康有為之思想,自成一體段。彼視天下終可達于太平,而其致之必以漸;乃以《禮運》大同、小康及《春秋》三世(據亂而作,進于升平,再進于太平)之說佐之。其對于宗教感情之熱烈,及其論修察克治之精嚴,則其精神,得諸佛學及宋學。其重視物質(有為著《物質救國論》),則其得諸近代歐化之觀感者也。有為之為人也,富于理想,而于眼前之事實,認識不甚清楚。觀其后來竭力反對對德宣戰,且固執民主政體,必至爭端,因之牽入復辟案中可知。

其弟子梁啟超,世與其師并稱為康、梁;實則性質與其師大異。啟超之為人也,博學多通,而自己并無心得。但于各種學術,(1)能多所通曉;(2)且能觀其會通;(3)又能援引學理,以批評事實。故其言論,對一般之影響甚大。

與康、梁同時者,尚有一譚嗣同,著有《仁學》一書;其思想之體段,亦頗偉大。但立說太幼稚,太雜亂,蓋因早死,其思想未能成熟也。

此外近代有思想者,尚有一章炳麟(亦名絳),其人之思想,并不偉大,亦不精深,但極刻核,遇事皆能核其真相,不但就其表面立論;故不牽于感情,震于名聲,如其所作《代議然否論》,是其一例。又有嚴復,論事亦主核實,近于炳麟。要之,近代之思想家,康有為近墨家、儒家、陰陽家,梁啟超近縱橫家,章炳麟、嚴復近法家。此外徒讀故書,販譯新說,自己并無心得,皆不足稱為學也。

西學輸入以后中國學術曾受何等影響?此當以根本改變吾人之思想者為限。若忠實翻譯,或引伸發論,則仍是他人之學術也。以吾觀之,中國學術思想,受西洋之影響者,有下列數問題:(1)受科學之影響而知求真;(2)不責實用;(3)知分科之當務細密:此皆方法問題。在主義上,其初“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之說,固不足論。后來偏重政治;實則西洋政治學說,與中國并無根本異點。其最后能改變中國人之思想者,達爾文之《種源論》,馬克斯之《資本論》;此兩書本非只講一種學問,其影響,可使各種學問之觀點,皆因之而改變者也。(凡學問,必如此,乃可謂之偉大。但此等大發明,多系時代為之,非盡個人之聰明才力也)[《種源論》盛于民國前十余年至民五六年,自強之觀念,由是普遍于中國?!顿Y本論》盛于民五六年至今日,由是而得認識社會組織(社會之組織,各有不同,皆隨環境而定,并無優劣之分)。至于其他西洋有名之學說,若“四度空間”等,則以不合中國學術之個性,未能有影響于中國(四度空間為物理學上最有價值者,而于哲學上則平;中國哲學之發達,遠勝于物理學;故其說亦鮮有注意者矣)。學術之事,窮極則復;茍于其窮時,有一新學術輸入,而愜心貴當,則遂假而用之,不復勞自己進行新發現。故設西洋學術不于是輸入,中國學術亦自將另起一新局面。此猶玄學之后,適有高深之佛教輸入,而學者不復旁求矣。]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山县| 东兴市| 台州市| 七台河市| 昌都县| 潮州市| 罗山县| 东安县| 措美县| 连江县| 高邑县| 来凤县| 临沂市| 竹北市| 东兰县| 永修县| 大方县| 乐都县| 内黄县| 宝鸡市| 青州市| 曲阳县| 卢氏县| 夏津县| 广东省| 平原县| 五台县| 叶城县| 鄄城县| 珲春市| 阿瓦提县| 南康市| 湖州市| 沙雅县| 基隆市| 周口市| 衡阳市| 柘城县| 佳木斯市| 河间市| 安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