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0章 唐解元一笑姻緣(1)

三通鼓角四更雞,日色高升月色低。

時序秋冬又春夏,舟車南北復東西。

鏡中次第人顏老,世上參差事不齊。

若向其間尋穩便,一壺濁酒一餐囗。

這八句詩乃吳中一個才子所作,那才子姓唐名寅,字伯虎。聰明蓋地,學問包天,書畫音樂,無有不通,詞賦詩文,一揮便就。為人放浪不羈,有輕世傲物之志。生于蘇郡,家住吳趨。做秀才時,曾效連珠體,做《花月吟》十余首,句句中有花有月。如“長空影動花迎月,深院人歸月伴花”; “云破月窺花好處,夜深花睡月明中”等句,為人稱頌。本府太守曹鳳見之,深愛其才。值宗師科考,曹公以才名特薦。那宗師姓方名志,鄞縣人,最不喜古文辭。聞唐寅恃才豪放,不修小節,正要坐名黜治。卻得曹公一力保救,雖然免禍,卻不放他科舉。直至臨場,曹公再三苦求,附一名于遺才之末。是科遂中了解元。

伯虎會試至京,文名益著,公卿皆折節下交,以識面為榮。有程詹事典試,頗開私徑賣題,恐人議論,欲訪一才名素著者為榜首,壓服眾心。得唐寅甚喜,許以會元。伯虎性素坦率,酒中便向人夸說:“今年我定做會元了。”眾人已聞程詹事有私,又忌伯虎之才,哄傳主司不公,言官風聞動本。圣旨不許程詹事閱卷,與唐寅俱下招獄,問革。

伯虎還鄉,絕意功名,益放浪詩酒,人都稱為唐解元。得唐解元詩文字畫,片紙尺幅,如獲重寶。其中唯畫,尤其得意。平日心中喜怒哀樂,都寓之于丹青。每一畫出,爭以重價購之。有《言志》詩一絕為證:

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

閑來寫幅丹青賣,不使人間作業錢。

卻說蘇州六門:葑、盤、胥、閶、婁、齊。那六門中只有閶門最盛,乃舟車輻輳之所。真個是:

翠袖三千樓上下,黃金百萬水東西。

五更市販何曾絕,四遠方言總不齊。

唐解元一日坐在閶門游船之上,就有許多斯文中人,慕名來拜,出扇求其字畫。解元畫了幾筆水墨,寫了幾首絕句。那聞風而至者,其來愈多。解元不耐煩,命童子且把大杯斟酒來,解元倚窗獨酌。忽見有畫舫從旁搖過,舫中珠翠奪目,內有一青衣小鬟,眉目秀艷,體態綽約,舒頭船外,注視解元,掩口而笑。須臾船過,解元神蕩魂搖,問舟子:“可認得去的那只船么?”舟人答言:“此船乃無錫華學士府眷也。”解元欲尾其后,急呼小艇不至,心中如有所失。

正要教童子去覓船,只見城中一只船兒,搖將出來。他也不管那船有載沒載,把手相招,亂呼亂喊。那船漸漸至近,艙中一人,走出船頭,叫聲:“伯虎,你要到何處去?這般要緊!”解元打一看時,不是別人,卻是好友王雅宜。便道:“急要答拜一個遠來朋友,故此要緊。兄的船往那里去?”雅宜道:“弟同兩個舍親到茅山去進香,數日方回。”解元道:“我也要到茅山進香,正沒有人同去。如今只得要趁便了。”雅宜道:“兄若要去,快些回家收拾。弟泊船在此相候。”解元道:“就去罷了,又回家做什么!”雅宜道:“香燭之類,也要備的。”解元道:“到那里去買罷!”遂打發童子回去,也不別這些求詩畫的朋友,徑跳過船來,與艙中朋友敘了禮,連呼:“快些開船。”

舟子知是唐解元,不敢怠慢,即忙撐篙搖櫓。行不多時,望見這只畫舫就在前面。解元吩咐船上,隨著大船而行。眾人不知其故,只得依他。次日到了無錫,見畫舫搖進城里。解元道:“到了這里,若不取惠山泉也就俗了。”叫船家移舟,去惠山取了水,原到此處停泊,明日早行。“我們到城里略走一走,就來下船。”舟子答應自去。

解元同雅宜三四人登岸,進了城,到那熱鬧的所在,撇了眾人,獨自一個去尋那畫舫。卻又不認得路徑,東行西走,并不見些蹤影。走了一回,穿出一條大街上來,忽聽得呼喝之聲。解元立住腳看時,只見十來個仆人,前引一乘暖轎,自東而來,女從如云。自古道:“有緣千里能相會。”那女從之中,閶門所見青衣小鬟,正在其內。解元心中歡喜,遠遠相隨,直到一座大門樓下,女使出迎,一擁而入。詢之旁人,說是華學士府,適才轎中乃夫人也。解元得了實信,問路出城。

恰好船上取了水才到。少頃,王雅宜等也來了。問:“解元那里去了?教我們尋得不耐煩!”解元道:“不知怎的,一擠就擠散了,又不認得路徑,問了半日,方能到此。”并不提起此事。至夜半,忽于夢中狂呼,如魘魅之狀。眾人皆驚,喚醒問之。解元道:“適夢中見一金甲神人,持金杵擊我,責我進香不虔。我叩頭哀乞,愿齋戒一月,只身至山謝罪。天明,汝等開船自去,吾且暫回,不得相陪矣。”雅宜等信以為真。

至天明,恰好有一只小船來到,說是蘇州去的。解元別了眾人,跳上小船。行不多時,推說遺忘了東西,還要轉來。袖中摸幾文錢,賞了舟子,奮然登岸。到一飯店,辦下舊衣破帽,將衣巾換訖,如窮漢之狀。走至華府典鋪內,以典錢為由,與主管相見。卑詞下氣,問主管道:“小子姓康名宣,吳縣人氏,頗善書,處一個小館為生。近因拙妻亡故,又失了館,孤身無活,欲投一大家充書辦之役,未知府上用得否?倘收用時,不敢忘恩!”因于袖中取出細楷數行,與主管觀看。主管看那字,寫得甚是端楷可愛,答道:“待我晚間進府稟過老爺,明日你來討回話。”是晚,主管果然將字樣稟知學士。學士看了,夸道:“寫得好,不似俗人之筆。明日可喚來見我。”

次早,解元便到典中,主管引進解元,拜見了學士。學士見其儀表不俗,問過了姓名住居。又問:“曾讀書么?”解元道:“曾考過幾遍童生,不得進學,經書還都記得。”學士問是何經。解元雖習《尚書》,其實五經俱通的,曉得學士習《周易》,就答應道:“《易經》。”學士大喜道:“我書房中寫帖的不缺,可送公子處作伴讀。”問他要多少身價。解元道:“身價不敢領,只要求些衣服穿。待后老爺中意時,賞一房好媳婦足矣。學士更喜。就叫主管于典中尋幾件隨身衣服與他換了,改名華安。送至書館,見了公子。

公子教華安抄寫文字。文字中有字句不妥的,華安私加改竄。公子見他改得好,大驚道:“你原來通文理,幾時放下書本的?”華安道:“從來不曾曠學,但為貧所迫耳。”公子大喜。將自己日課教他改削。華安筆不停揮,真有點鐵成金手段。有時題義疑難,華安就與公子講解。若公子做不出時,華安就通篇代筆。

先生見公子學問驟進,向主人夸獎。學士討近作看了,搖頭道:“此非孺子所及,若非抄寫,必是請人。”呼公子詰問其由。公子不敢隱瞞,說道:“曾經華安改竄。”學士大驚。喚華安到來,出題面試。華安不假思索,援筆立就,手捧所作呈上。學士見其手腕如玉,但左手有枝指。閱其文,詞意兼美,字復精工,愈加歡喜道:“你時藝如此,想古作亦可觀也!”乃留內書房掌書記。一應往來書札,授之以意,輒令代筆,煩簡曲當,學士從未曾增減一字。寵信日深,賞賜比眾人加厚。

華安時買酒食與書房諸童子共享,無不歡喜。因而潛訪前所見青衣小鬟,其名秋香,乃夫人貼身服侍,頃刻不離者。計無所出。乃因春暮,賦《黃鶯調》以自嘆:

風雨送春歸,杜鵑愁,花亂飛,青苔滿院朱門閉。孤燈半垂,孤衾半敧,蕭蕭孤影汪汪淚。憶歸期,相思未了,春夢繞天涯。

學士一日偶到華安房中,見壁間之詞,知安所題,甚加稱獎。但以為壯年鰥處,不無感傷,初不意其有所屬意也。適典中主管病故,學士令華安暫攝其事。

月余,出納謹慎,毫忽無私。學士欲遂用為主管,嫌其孤身無室,難以重托。乃與夫人商議,呼媒婆欲為娶婦。華安將銀三兩,送與媒婆,央她稟知夫人說:“華安蒙老爺夫人提拔,復為置室,恩同天地。但恐外面小家之女,不習里面規矩。倘得于侍兒中擇一人見配,此華安之愿也!”媒婆依言,稟知夫人。夫人對學士說了。學士道: “如此誠為兩便。但華安初來時,不領身價,原指望一房好媳婦。今日又做了府中得力之人,倘然所配未中其意,難保其無他志也。不若喚他到中堂,將許多丫鬟聽其自擇。”夫人點頭道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钟山县| 鹰潭市| 盐池县| 微博| 搜索| 祁门县| 手机| 江永县| 淄博市| 界首市| 太白县| 姜堰市| 庆城县| 大竹县| 互助| 邵阳县| 明溪县| 唐山市| 崇左市| 正安县| 怀宁县| 万年县| 庆阳市| 盐边县| 和田县| 邹城市| 顺平县| 天祝| 大连市| 惠州市| 松原市| 紫云| 兴文县| 新巴尔虎左旗| 昭平县| 庆城县| 库尔勒市| 秦皇岛市| 保亭| 辽源市| 桃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