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頭到腳談養生全書(彩圖精裝)
- 游一行
- 4239字
- 2019-01-02 16:59:33
第三章 利用經絡養生——養生祛病不求人
●經絡由經和絡組成,經就是干線,絡就是旁支。人體有12條主干線,也叫作“十二正經”,還有無數條絡脈。經和絡縱橫交錯,在人體里構成了一張大網。
第一節 經絡是人體的活地圖
認識你身上的經絡地圖
經絡由經和絡組成,經就是干線,絡就是旁支。人體有12條主干線,也叫做“十二正經”,還有無數條絡脈。經和絡縱橫交錯,在人體里構成了一張大網。這張網就是人體的活地圖,它內連臟腑,外接四肢百骸,可以說身體的各個部位,臟腑器官、骨骼肌肉、皮膚毛發,無不包括在這張大網之中。下面就帶大家認識一下我們身上的這張“網”。
1.經脈——謹防身體旱澇災害
經脈是經絡的主體,分為正經和奇經兩類。正經有十二條,奇經有八條,如果說十二正經是奔流不息的江河,那么奇經八脈就像個蓄水池。平時十二正經的氣血奔流不息時,奇經八脈也會很平靜地正常運行;一旦十二正經氣血不足流動無力時,奇經八脈這個蓄水池中的水就會補充到江河中;如果十二正經氣血過多,過于洶涌,水池也會增大儲備,使氣血流動和緩,只有這樣,人體正常的功能才會平衡。
(1)十二經脈。正經有十二條,即手足三陰經和手足三陽經,合稱“十二經脈”,是經絡系統的主體。它們分別隸屬于十二臟腑,各經用其所屬臟腑的名稱,結合循行于手足、內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并依據陰陽學說,給予不同的名稱。十二經脈的名稱為: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

十二經脈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通過手足陰陽表里的連接而逐經相傳,構成了一個周而復始、如環無端的傳注系統。就像奔流不息的河流,氣血通過經脈可內至臟腑,外達肌表,營運全身。其流注次序如上頁箭頭圖。
(2)奇經八脈。奇經八脈是任脈、督脈、沖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的總稱。它們與十二正經不同,既不直屬臟腑,又無表里配合關系,其循行別道奇行,故稱奇經。其功能是:溝通十二經脈之間的聯系,對十二經氣血有蓄積滲灌等調節作用。
(3)十二經別。十二經別,是從十二經脈別出的經脈,主要是加強十二經脈中相為表里的兩經之間的聯系。由于它通達某些正經未循行到的器官與形體部位,因而能補正經之不足。
2.絡脈——警惕氣血交通堵塞
絡脈是經脈的分支,有別絡、浮絡和孫絡之分,起著人體氣血輸布的作用。
(1)十五絡脈。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各自別出一絡,加上脾之大絡,共計十五條,稱為十五絡脈,分別以十五絡所發出的腧穴命名。具有溝通表里經脈之間的聯系,統率浮絡、孫絡,灌滲氣血以濡養全身的作用。
(2)孫絡。從別絡分出最細小的分支稱為“孫絡”,它的作用同浮絡一樣輸布氣血,濡養全身。
(3)浮絡。在全身絡脈中,浮行于淺表部位的稱為“浮絡”,它分布在皮膚表面。主要作用是輸布氣血以濡養全身。
這樣一分析,人體經絡運行圖仿佛一張城市道路交通圖一樣,呈現在眼前,清晰明了,經絡就不是多么復雜的事情了。
經絡是合格的疾病報警器
前面我們講了,經絡是人體的活地圖,像一張大網一樣把身體的各個部位都包括其中了,所以身體哪里有病,這張網上就會有相應的鈴鐺響起來向我們報警求救。我們只要察看一下是哪條經的鈴鐺在響,就可以知道是哪個臟腑器官出了問題。這在中醫里有句術語,叫“諸病于內,必形于外”。
人可以通過經絡感能現象獲得疾病信息。因為經絡是聯系人體臟腑的橋梁。例如,心經屬于心臟,絡于小腸;肝經屬于肝臟,絡于膽;肺經屬于肺臟,絡于大腸;腎經屬于腎臟,絡于膀胱;心包經屬于心包,絡于三焦;胃經屬于胃,絡于脾;大腸經屬于大腸,絡于肺;小腸經屬于小腸,絡于心;膽經屬于膽,絡于肝;三焦經屬于三焦,絡于心包;膀胱經屬于膀胱,絡于腎等。陰經和陽經就這樣交通相連,成為縱橫交錯的網絡。如果身體上的哪個部位出現問題,相對應的經絡也會出現問題,也就是說,當臟腑功能失調,經絡就會出現堵塞,不通則痛,就會導致身體產生壓痛點。

◎人體很多疾病都能在經絡上體現出來,如果腎有毛病了,那么往往腎經就會出現異常。
經絡感能現象把內臟的病癥通過與之相通的經絡沿線反映出來,具體是出現酸、麻、脹、痛或熱感、冷感,或者是出現紅線、白線、痘疹帶、汗帶或其他感覺異?,F象,如過敏線、濕疹、痣等。據報道,甲狀腺癌患者在手術之前,經絡感能可到頸部甲狀腺區,手術后開始消失。用經絡測定儀是可以感覺腫瘤的。
經絡感能還存在著這樣的現象,即興奮的病如高血壓、甲亢、過敏性疾病及躁狂癥會增強敏感性,反之,抑制性疾病就會降低敏感度,如低血壓、甲狀腺功能減退癥、腎功能減退癥、抑郁癥等,可見經絡感能現象的個體差異很大。
另外,清晨剛睡醒狀態下可以加強對經絡感能的敏感度,所以如果清晨發現上述經絡感能信息,應去醫院進行檢查。
通過臉色看一個人的身體狀況也是經絡預測疾病的最好證明。因為心主血脈,其華在面,面部血脈豐盛,人身“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于面而走空竅”。也就是說,面部的色澤是血氣通過經絡上注于面而表現出來的,氣血的盛衰及運行情況,必定會從面色上反映出來。在中國,健康人的面色通常是微黃,紅潤而有光澤;如果紅潤而無光澤,說明身體血足,但缺乏運動;臉上有光澤但沒有血色,說明身體氣足,但睡眠不足。
臉色蒼白是貧血、慢性腎炎、甲狀腺功能減退等疾病的征兆;臉色發黃是脾虛的表現,如果突然出現臉色變黃,則很可能是肝膽“罷工”的跡象,急性黃疸型肝炎、膽結石、急性膽囊炎、肝硬化、肝癌等患者常會發出上述“黃色警報”;臉色發黑是腎虛的表現,應適當多吃一些補腎的食物,如核桃、黑芝麻、枸杞等。
人體的各個器官,每時每刻都在運行變化著,一旦發生疾病就會通過種種癥狀在經絡的行走路線上,向我們發出報警信號,如果我們能夠關注經絡,重視這些信號,就能夠及早預防和治療疾病,從而減少疾病對我們生命的威脅,保證我們的身體健康和正常生活。

◎如果臉色在一段時間里發黑,或著發黑后一直延續,那么就是腎虛了,應多吃一些補腎食物,如黑芝麻、黑豆、紫米等。
經絡就是用來“決生死,處百病”的
中醫認為經絡就是運行氣血的路線,它分布在全身的上下里外。如果說我們的身體是一座摩天大廈的話,那么經絡就是隱藏在大廈墻里的電線網絡。大廈燈火通明與否,全依仗這些電路,一旦電路出現故障,大廈就會陷入黑暗之中。人體也是如此,經絡不通,身體隨之會出現問題。
《黃帝內經》里對人體經絡的作用推崇備至,經絡是“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的根本。也就是說,人生下來、活下去、生病、治病的關鍵都是經絡,可以說是“決生死,處百病”。

◎在經絡上有很多穴位,這些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經絡的作用。
經絡的作用

經絡養生的常用辦法
經絡穴位養生法是運用針刺、艾灸、按摩等方法,刺激經絡、穴位,以激發精氣,達到調和氣血、旺盛代謝、通利經絡、增進人體健康等目的的一種養生方法。
1.針灸療法
這是通過經絡治病最直接的辦法,通過刺激體表穴位,疏通經氣,調節人體臟腑的氣血功能。針灸比較專業,普通人做不了,需要專業醫生的幫助才能施行。
2.按摩法
針灸療法比較難,但利用一些簡單容易操作的按摩手法來保健養生和治療常見病,普通人都能做,而且效果非常好。簡單有效的按摩手法有3種:
(1)點揉穴位。用手指指肚按壓穴位。不管何時何地,只要能空出一只手來就可以。
(2)推捋經絡。推法又包括直推法、旋推法和分推法。所謂直推法就是用拇指指腹或食、中指指腹在皮膚上作直線推動;旋推法是用拇指指腹在皮膚上作螺旋形推動;而分推法是用雙手拇指指腹在穴位中點向兩側方向推動。比如走路多了,雙腿發沉,這時身體取坐位,雙手自然分開,放在腿上,由上往下推,拇指和中指的位置推的就是脾經和胃經。脾主肌肉,推脾胃經可以疏通這兩條經的經氣,從而達到放松肌肉的效果。
(3)敲揉經絡。敲法就是借助保健錘等工具刺激經絡的方法。用指端、大魚際或掌根,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揉動,即為揉法。這種方法相對推捋來說刺激量要大些,有人甚至提出敲揉比針灸效果還好。
3.灸法
利用艾草給皮膚熱刺激的一種經絡刺激法。此法是一種補法,主要應用于慢性病的治療上。
在實施灸法的時候,先用一點水把皮膚弄濕,在穴位上放上上面所說的灸,如此艾草才容易立起來。然后點燃線香,引燃艾草,在感到熱時更換新的艾草。若沒有特殊狀況,一個穴道用上述的灸進行三“狀”到五“狀”的治療(燒完一次艾草,稱一“狀”)。
除了直接燃燒艾草,最簡單的灸療法是線香灸。準備一根線香,點上火,將線香頭靠近穴道,一感到熱,便撤離。一個穴道反復5~10次。

◎艾灸能疏通經絡、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經穴療法的注意事項
1.如何找準穴位
找穴位最重要的,就是找對地方。在這里,我們介紹一些大家都能夠使用的最簡單的找穴道的訣竅。
(1)找反應。身體有異常,穴位上便會出現各種反應。這些反映包括:
壓痛,用手一壓,會有痛感;硬結,用手指觸摸,有硬結;感覺敏感,稍微一刺激,皮膚便會很癢;色素沉淀,出現黑痣、斑點;溫度變化,和周圍皮膚有溫度差,比如發涼或者發燙;在找穴位之前,先壓壓、捏捏皮膚看看,如果有以上反應,那就說明找對地方了。
(2)記分寸。大拇指的指節寬度是1寸,把4指并攏,從指尖數的寬度就是3寸。比如,“足三里”這個穴位,找的時候只要從外膝眼處往下橫4指,然后再往外一橫拇指就找到了。

◎身體有異常,針灸相應穴位時會在穴位上出現各種反應。
2.學會利用身邊的器物
把五六支牙簽用橡皮條綁好,以尖端部分連續扎刺等方式刺激穴道;刺激過強時,則用圓頭部分。此法可出現和針灸療法相同的效果。
不喜歡針灸的朋友,可以用吹風機的暖風對準穴道吹,借以刺激穴道。這算是溫灸的一種。
體質虛脫的孩子,肌膚容易過敏,此時可利用柔軟舊牙刷以按摩的方式刺激穴道。
以手指作按壓的時候,想省勁一些的話,可以用圓珠筆代替。方法是用圓珠筆頭壓住穴道,此法壓住穴道部分的面積廣,刺激較緩和。
脊椎骨的兩側有許多重要的穴道,一個人無法刺激它們。如果有軟式棒球,即可輕易地達成目的。身體仰臥,將球放在背部穴道的位置,借助身體的重量和軟式棒球適度的彈性,使穴道獲得充分的刺激。
3.使用穴位時要注意
(1)刺激穴位要在呼氣時。呼氣時刺激經絡和穴位,傳導效果更快更佳。
(2)最好不要吸煙。香煙中所含的致癌物質很多,如果在穴位治療前抽煙,尼古丁一旦進入體內,就會造成交感神經緊張,血管收縮,血液循環不暢通,會影響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