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現代社會,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壓力也越來越大,諸如失眠、頸肩酸痛、心悸、月經不調等文明病逐漸浮現,加之現代人飲食不規律、疏于節制而造成體質趨向陰陽不調,大病小癥一一出現。因此,近年來興起了一股天然養生熱,而順應先人頤養之道的經絡穴位按摩,尤其受到人們的推崇。
在中醫養生觀念里,人們的日常生活宜順應四季、陰陽、天地、經絡走向等養生原則來進行,否則將容易生病,依循經絡運行,搭配穴位按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身體的各種不適。人體的穴位遍布全身,從頭頂到腳尖都有治療疾病的穴位,例如:按壓中府穴對于長期郁悶不樂,心情煩躁,時時感到胸悶氣短的人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久坐辦公室的白領,常有肩膀酸痛、頸項僵硬的問題,某些穴位可以針對單一疾病做治療,并可調整全身生理功能,強身健體;當壓力巨大、想減輕疲勞時,按摩風池穴和神門穴可達到安眠效果,能放松緊繃的神經。
人體正經正穴達300余處,主治癥狀及對人體保健功能雖看似通用,實際上在細節之處卻各有不同。盡管穴位按摩對人體病癥確有效果,但取穴位置是否到位、配穴治療是否正確、力度按壓是否合宜,皆關乎人體性命安危。由按壓來刺激穴位反射區,輕則出現酸、麻、脹的感覺,重則會出現發軟、疼痛的感覺。如用示指指腹垂直按壓迎香穴,有輕度酸麻感覺,是正常現象;但是如果輕輕一碰,即感到疼痛難忍的話,就說明你的鼻子有病變,需要立即就醫。這是通過按摩作用于相應的經絡、血管和神經所發生的綜合反應。穴位及反射區表皮的冷熱粗細、硬塊腫痛和色澤等,都可以成為人體健康狀況的參考,因此,具備正確的經絡穴位按摩常識,不僅能自救亦可救人。
為了讓讀者更好地利用經絡穴位養生保健、按摩祛病,本書為讀者提供了快速可查的特效按摩方法。從基本的循行路線入手,詳細講解經絡上穴位的位置、取穴技巧、對癥治病以及特效按摩的方法。你可以在人體經絡、穴位演示圖解上學會精準取穴、放心按摩,解決難以判斷按摩穴位準確位置的困惑。另外,本書還為讀者介紹了與經絡學說相關的基本知識,包括十二經脈的分布規律、與五行的關系、飲食對經絡的影響等,內容豐富實用,操作簡便易學,是家庭必備的自療養生書。
希望本書能讓讀者學會最簡單、最實用、最有效的按摩方法,通過按摩使身體各臟器功能達到平衡,保持氣血通暢,抵御外來疾病,維護身心健康。本書在編寫的過程中,由于時間倉促,編者水平有限,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廣大讀者斧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