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體使用手冊:彩圖白金版(彩圖精裝)
- 謝杏林
- 130字
- 2019-01-02 18:25:34
上篇 正確認識和使用身體
●人體是人類存在的物質基礎,是生命寄托之所在,是人類從事生產創造活動及精神活動所依賴的生物實體。擁有強健的體魄,才能擁有健康愉悅的生活,我們應該保護人體的功能,發揮人體的潛力,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這就需要我們能夠正確認識和使用自己的身體。
第一章 探索人體的重要性
◎人體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為健康高于一切。人類從出生到死亡不過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只有身體健康,才能發揮個人的最大實力,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收獲成功和幸福。為此,我們有必要徹底了解自己的身體,并認識到這對個人而言是多么的重要。
人體基本結構
人體是生命的載體,這一載體有著無比精密復雜的結構,各個組成部分既擔負著各自的職責,又通力協作,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對于這一奇妙的載體,你了解多少呢?

◎人體就像精密的齒輪,需要各部件之間的緊密配合才能正常工作。
1 細胞
人體中無論是堅硬的骨,還是柔軟的肌肉和其他內臟等,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人體結構、功能和生長發育的基本單位。其形態和大小千差萬別,它們處于不同的位置,并擔負不同的功能。如游離在血液中的血細胞是圓形的,密集在一起的上皮細胞是多角形的,而神經細胞則有著多而長的突起。人體中較小的細胞是紅細胞,直徑為7微米,人的卵細胞直徑可達120微米以上。一般骨骼肌細胞長達1~40毫米,而一種神經細胞竟長達1米以上。
2 組織
人體組織是由一些功能相似的細胞以及細胞間質構成的。細胞間質是指細胞與細胞之間的物質,如彈性纖維、膠原纖維、液體等。人體有4種基本組織,即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和神經組織。這4種組織是構成人體各器官和系統的基礎。
上皮組織。細胞排列緊密,細胞間質少,覆蓋在人體體表、管腔(如血管、胃、腸)和器官的表面,具有保護、吸收、分泌、排泄和感覺等功能,機體內外的物質交換都要通過上皮組織來實現。

◎分布在人體不同部位的上皮組織。
結締組織。結締組織包括疏松結締組織、致密結締組織、骨組織、網狀組織、脂肪組織、血液組織等。其廣泛分布于機體的內部,不直接與外界接觸,對維護機體的穩定性具有重要作用。結締組織的功能有聯結、支持、保護、防御、修復、營養及運輸等。
肌肉組織。肌肉組織主要由肌細胞構成,可以分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3種。骨骼肌多附著在骨骼上,平滑肌分布在胃、腸等器官,心肌分布在心臟。肌肉組織的作用是人體軀體運動、消化道蠕動、心臟血管收縮以及呼吸、泌尿、生殖器官等活動的動力來源。
神經組織。神經組織主要由神經細胞(又稱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組成,是構成神經系統的主要成分。神經細胞有感受刺激和傳導的功能。神經組織在體內分布廣泛,遍布于身體各部位的組織和器官,把機體的各部分聯系成為一個整體,主宰著機體的生命活動。
3 器官
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聯合起來,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結構,叫做器官。例如,人的腦、心臟、肺、腸等。這些器官一般由上述4種基本組織構成,并且以某種組織為主。器官的這種結構特點,是與它的生理功能相適應的。例如心臟,它的內、外表面覆蓋著上皮組織,里面主要由肌肉組織構成,結締組織和神經組織分布在其中,這種結構特點是與心臟具有血液循環的功能相適應的。

◎人體主要器官示意圖。
4 系統
一系列在結構和功能上具有密切聯系的器官結合在一起,共同行使某種特定的生理活動,構成了人體的系統。人體可分為九大系統,即:運動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循環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感覺器系統。
運動系統。運動系統是由骨、關節和骨骼肌共同組成的。運動系統構成人體的基本輪廓,起著運動、支持和保護的作用。

◎關節是運動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呼吸系統。呼吸系統是由傳導部和呼吸部組成的。傳導部包括鼻、咽、喉、氣管、支氣管和肺內的各級支氣管。傳導部的功能是過濾、濕潤和溫暖或冷卻空氣。呼吸部包括肺內細支氣管以下至肺泡的部分。呼吸部的功能是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呼吸系統既有呼吸的功能,又有運送氣體的功能。
消化系統。消化系統是由口到肛門的管道和開口于此管道的附屬腺體組成的。消化系統的功能是消化食物、制造營養、排泄廢物。

◎人體呼吸系統示意圖。
泌尿系統。泌尿系統是由腎、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組成的。泌尿系統的功能是調節體液,維持電解質平衡,排出體內溶于水的代謝物。
生殖系統。生殖系統是由內生殖器和外生殖器組成的。生殖系統的功能是分泌性激素,產生生殖細胞,繁殖下一代。
循環系統。循環系統是由心臟、血管、淋巴組織、淋巴管、淋巴器官組成的。循環系統的主要功能是運送血液、營養和淋巴液,參與體液的調節,保障人體各組織器官的代謝需要。
神經系統。神經系統是由中樞神經系統(由腦和脊髓構成)和周圍神經系統(由全身神經網絡組成)兩部分組成的。神經系統是人體內起主導作用的系統,控制和調節人體其他各系統的活動,使人以一個整體適應著不斷變化的內、外環境。
內分泌系統。內分泌系統是神經系統之外另一個與調節其他器官正常功能有關的重要系統。內分泌系統對人體的代謝、生長、發育、生殖等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
感覺器系統。感覺器系統是由遍布于全身的感覺神經末梢所形成的感受器和皮膚組成的。感受器的功能是將刺激轉化為沖動,并借感覺神經傳入中樞,經過中樞對傳入的神經沖動進行整合后,發出神經沖動,經運動神經傳至效應器,對刺激做出反應。

◎人體泌尿系統示意圖。
營養素
對人體健康起著重要作用的營養素主要有6類,即: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和水。這些營養素為人體提供能量,調節人體必需的生理功能,對人體的生長發育也起著重要作用,一旦缺乏某種營養素,可能會導致相關的疾病。

◎人體健康需要合理搭配營養,營養過多或不足都存在健康隱患。
1 蛋白質
蛋白質是生命的基礎,從單細胞到復雜的人體器官,都是由蛋白質這種基礎材料構成的。蛋白質主要存在于人體肌肉組織中,其余存在于血液、皮膚、軟組織、毛發、骨骼及牙齒中,約占這些組織的1/3。蛋白質產熱供給量占人體需要總能量的10%,所以成人每日需要攝入70~80克的蛋白質,而發育期的青少年則需攝入80~90克。在動物性食物(如肉類、蛋類、魚類等)及植物性食物(如豆類等)中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2 脂肪
脂肪是人體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分為類脂和中性脂肪。類脂包括磷脂和固醇類,中性脂肪又稱甘油三酯,廣泛存在于皮下、腹腔、臟器周圍及肌肉間隙中。脂肪約占人體體重的13%,女性高于男性。脂肪產生的熱量占人體需要總能量的16%~20%,成人每日需要量為50~70克,食入過多脂肪會增加消化系統負擔,而且容易患肥胖病和心血管疾病。脂肪的來源有牛奶、蛋黃、花生、大豆、芝麻、核桃等。
3 維生素
維生素是維持生命的要素,是一種維持人體生命健康所必需的低分子有機化合物。某些維生素是機體內某些酶的重要成分,而酶又是機體進行生化反應的催化劑。因此,沒有維生素就沒有人體的生命活動。維生素除參與人體最基本的新陳代謝活動外,還能增強機體解毒的功能,可提高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

◎維生素種類繁多,對人體也非常重要。
4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又稱糖類,是組成人體的成分。它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對維持身體的健康有明顯的作用。碳水化合物是最有效、最經濟的人體能量來源,進食后半小時即可產生熱量,是人體最主要的能量來源。一般成人每日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是480~600克。食物中的谷類、薯類、豆類、食糖、水果及蔬菜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
5 礦物質
礦物質由無機元素構成,占人體體重的4%。礦物質在人體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構造人體組織,使骨骼堅硬并可支持身體,同時,又存在于細胞、血液、神經、肌肉等組織中,構成人體的柔軟組織。礦物質溶于體液,可加強人體的各項生理活動,使人體得以維持相對平衡狀態。根據無機鹽在人體內的含量不同,可分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人體內的常量元素
人體內的常量元素主要有鈣、磷、鉀、鈉、氯、鎂等,其中鈣總量為700~1400克,磷總量為400~800克,主要存在于骨、牙齒和血清中。

◎人體內的礦物質雖然所占比重很小,但卻是人體必不可缺的組成部分。
人體內的微量元素
鐵、氟、硒、鋅、銅、鈷、鉬、鉻、錳、碘、鎳、錫、硅、釩等14種元素是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缺乏則影響人的生長、發育、生殖和壽命。
6 水
水在人體中約占體重的60%,分布于人體各組織、器官和體液中,并由皮膚及大小便排出體外,人同時又不斷地從體外攝取水分進行補充,從而使體內的水分得以維持平衡。水是營養素的溶劑,是代謝產物的溶劑和體內所有反應的介質。營養素的消化和吸收、物質的交換、血液的循環、新組織的合成、廢物和有毒物質的排泄都離不開水。此外,水還可滑潤關節、肌肉、體腔,保持皮膚的柔軟,調節人體的溫度,保護人體的組織和器官。一般成年人每日需水量為2000~3000毫升,可通過食物和飲水獲得足夠的水分。

◎水對自然界無比重要,對人也是如此。
血壓和脈搏
1 血壓
血管內血液對于血管壁的側壓力稱為血壓,也可以說是血液作用于單位面積血管壁上的壓力。我們平常所說的血壓是指動脈血壓。測血壓時,以血壓與大氣壓作比較,而以血壓高于大氣壓的數值表示血壓的高度。
心臟每跳動一次,稱為一個心動周期,由一個收縮期和一個舒張期組成。在每一個心動周期中,動脈血壓也會出現規則性的波動。收縮期動脈血壓的最高值稱為收縮壓;舒張期動脈血壓的最低值稱為舒張壓;收縮壓與舒張壓的差值稱為脈搏壓,簡稱脈壓,反映心動周期中血壓的平均值。平時,人們習慣把收縮壓稱為高壓,把舒張壓稱為低壓。正常人血壓應該是收縮壓12.0~18.7千帕,舒張壓8.0~12.0千帕。

◎常量血壓有助于了解身體的健康狀態。
世界衛生組織制定了血壓的新標準。理想血壓:<16.0/10.6千帕,正常血壓:17.3/11.3千帕,正常高值:17.3~18.5/11.3~11.8千帕,達到收縮壓18.6千帕和(或)舒張壓12.0千帕就是高血壓了(須連續2次以上)。
2 脈搏
心臟如同一個跳動的泵,有規律地把血射入動脈,動脈管壁隨著心室的舒張、收縮而出現節律性的搏動,這種搏動可沿著管壁傳播,觸診時能感覺到有節律的沖擊或輕叩,也被稱為脈搏。
脈搏的產生主要跟心臟的舒張和收縮及動脈管壁的彈性這兩個因素有關。

◎檢測脈搏同樣有助于了解身體的健康狀況。
脈率
脈率是指每分鐘脈搏的次數,正常情況下它與心率一致,與呼吸的比例約為4:1。
正常成人在安靜狀態下脈率為60~100次/分鐘。
當脈率微弱難以測得時,應測心率。脈搏會受許多因素的影響而發生一定范圍的波動。
年齡。一般新生兒、幼兒的脈率較快,成年后逐漸減慢,老年時稍微加快。
性別。女性比男性脈率稍快,每分鐘約快5次。
情緒。情緒變動可影響脈率。興奮、恐懼、發怒可使脈率增快,憂郁、鎮靜可使脈率減慢。

◎醫生在測試病人的脈率,脈率正常情況下與心率一致。
脈律
脈律即脈搏的節律性。正常脈搏的節律是有規則、均勻的搏動,間隔時間相等,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臟的功能。
脈搏的強弱。它取決于動脈的充盈程度、動脈管壁的彈性和脈壓大小。正常時脈搏強弱一致。
動脈管壁的彈性。正常的動脈管壁光滑柔軟,有一定的彈性。
臨床上有許多疾病,特別是心臟病可使脈搏發生變化。
因此,測量脈搏對患者來講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檢查項目。如果有什么異常請及時到正規醫院找專科醫生就診。
人體的能量分析

◎中醫講究的是陰陽調和及陰陽能量之間的相互轉換。
大家可能會注意到,中醫的診斷經常用到陰、陽、虛、實、血氣、火等字,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中醫把人體的能量分為“血氣”和“火”,“血氣”指的是一個人的正常能量,“火”則指人體儲存的能量,也就是我們透支體力時的能量來源。另外也用陰陽來代表這兩種能量,陰指儲存的“火”,陽指正常的“血氣”。“陽虛”指的是血氣略有不足;“陰虛”則是人體血氣不足到需要動用儲存的“火”;“陰虛火重”則說明不但動用儲存的“火”,而且還在大量透支;“陰陽兩虛”則代表“血氣”和“火”都已虧虛殆盡。
1 陽虛水平
血氣低于健康水平,造成血氣下降的原因很多,如睡眠太晚或長期營養吸收不良等。因此有外來的疾病侵入時,人體仍有能力抵抗,但是不像健康水平的人那樣可以很快地擊退疾病,而會在人體的各個器官出現各式各樣的癥狀。
2 陰虛水平
血氣下降的趨勢長期不能扭轉,血氣降至低于陽虛的下限,這就是陰虛。這個血氣水平的人,越晚精神越好,這是由于人體日常產生的“血氣”無法供應每天的透支,只好從人體原來儲存的“火”中提取。
3 陰陽兩虛水平
因陰虛的狀況繼續消耗能量,等到儲存的能量即將用盡的時候,也就是“火”快用完了,就到了“陰陽兩虛”的水平。這個時候人體為了取得必要的能量,會到肌肉里或其他部位,獲取能量,這就使人體經常處于疲倦的狀態。

◎中醫里的平衡代表著海闊天空,這意味著機體處于最佳健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