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大陸漂移的爭論說

16世紀末荷蘭學者麥卡托依據人類長期積累的地理資料,并結合地理大發現,繪制出一張世界地圖,是人類第一張繪制完整的世界地圖,由此,人們對地球表面的基本地理狀況有了比較準確的概念。許多人還因此對大陸形狀產生了興趣。自古以來地球上的陸地和海洋就是這樣分布的嗎?這種分布的形成過程具體情形是怎樣的呢?

1910年,30歲的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生病住院。有一天,他躺在床上對著墻上的一幅世界地圖出神。突然他發覺大西洋兩岸的輪廓非常吻合,而且非洲一邊的海岸線與南美洲一邊的海岸線凹凸相對,看上去就像一張被撕成兩半的報紙。一個美洲與非洲原來連在一起的念頭在他腦海里一閃而過,不過,他當時沒有去深究這個想法。

直到1911年秋,他從一個學術刊物上得知,美洲與非洲的某些生物是同種的。這個學術刊物還推測在兩個大陸之間有陸橋連著它們。這大大啟發了魏格納。他全面閱讀了當時的地質學與古生物學著作,經過仔細思考,他認為陸橋說是沒有根據的。他推測美洲與非洲原本就是一個大陸,后來由于美洲向西移導致兩者分開,才形成了今天的世界地理格局。為了證實這一想法,他從古生物學、地質學、古氣候學等多方面著手,深入研究考察,結果發現大西洋兩岸在對應的位置上有著對應的山脈、物種以及礦產。1912年魏格納發表論文,提出了“大陸漂移說”。三年后他出版了《大陸與海洋的起源》,這本書引起了地質界的轟動。

大陸漂移學說認為,在距今2億年前的古生代時期,世界各大陸是彼此相連的,即全球只有一塊名叫“泛大陸”(又稱聯合大陸)的原始大陸,泛大陸周圍的汪洋大海被稱為“泛海洋”。后來到了中生代,在地球自轉的離心力和天體的引潮力作用下,原始大陸被分成若干塊,這些分裂出來的大陸塊形成彼此分隔的大陸、島嶼。具體地說,美洲脫離了非洲和歐洲慢慢向西漂移,越漂越遠,這樣,它們之間就形成了大西洋;非洲原來有一半與亞洲相連,在漂移過程中,它的南端沿著順時針方向略有轉動,漸漸與印巴次大陸分離,在其中間便形成了印度洋;澳大利亞和南極洲則各自脫離了亞洲和非洲向南移動,分別形成了現在的澳大利亞和南極大陸。大陸板塊的漂移奠定了現今海陸分布格局的基礎。當然,各大陸可能還會繼續漂移,使將來的全球海陸布局與現在又大不相同。

麥卡托像

麥卡托(1512~1594),荷蘭人,16世紀偉大的地圖學家,1585~1589年出版了包括法國、德國、荷蘭、意大利和希臘等國的地圖集。

由于當時的人們對這個新學說存在種種疑問,而且這一學說也沒有解決大陸漂移的動力機制問題,因此,地質界廣泛抨擊魏格納的新思想。大陸漂移說沒幾年就銷聲匿跡了,人們也不再關注這個問題了。

隨著海洋地質研究和古地磁研究的深入,20多年后,魏格納大陸漂移學說又在新的理論基礎上重新獲得生命力。1954年,研究古代地磁學的英國物理學家布萊克特找到了大陸位移的直接證據。1961年,美國人赫茲依據磁性條帶是沿大洋海嶺對稱分布的這一新發現提出了地幔對流和海底擴張說。他設想大洋的海嶺是新地殼的誕生地,地幔中不斷地從海嶺當中的裂縫里流出來的物質凝結在海嶺兩邊,使海嶺不斷向外擴張,形成了一浪接一浪、后浪推前浪的運動方式。赫茲還認為,迄今為止這種運動仍在繼續進行,例如大洋底部的運動還處在這樣一種不斷更新的過程中。1965年,加拿大地球物理學家威爾遜提出“板塊構造理論”。他將全球分成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歐亞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南極板塊等6大板塊,地球板塊的運動是引起大陸漂移的主要原因。1968年,法國人勒皮雄提出,20來個大板塊組成了地球的外殼,但只有上面的6大板塊是最基本的。由這個板塊構造理論可以推知,整個地質時代,在地殼的不斷變化中,載著大陸的板塊都在不停地運動。

后來,大陸漂移學說不斷得到現實中更直接、更有力的證據支持。1984年5月21日,《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航天局的科學家5年來一直在十多個國家測量大陸漂移情況,他們通過激光和射電望遠鏡取得豐富的資料,研究發現:大西洋寬度每年擴大1.52厘米;加利福尼亞南北兩部分處于不同大陸板塊,它們以每年60厘米的速度相互擠壓;夏威夷和南美洲以每年5.08厘米的速度在靠攏,而澳大利亞和北美洲則以每年1.02厘米的速度漂離。科學家們認為,這些事實準確無誤地證實了大陸漂移學說。這樣,大陸漂移學說被繼承并不斷完善,最終形成了具有廣泛影響的“板塊構造學說”和“海底擴張說”。

不過時至今日,人們對這一理論仍不斷提出質疑。如一些科學家就持不同的觀點,認為“大陸漂移假說”以及相似的“板塊構造說”是以地球體積和地表總面積固定不變為前提的,是從對地殼變動的認識來分析問題的,因而有許多疑點無法解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州市| 江北区| 缙云县| 寿宁县| 曲靖市| 随州市| 西乌| 永和县| 罗山县| 修文县| 亚东县| 吉首市| 衡阳县| 淮安市| 馆陶县| 磴口县| 吉隆县| 龙州县| 诏安县| 偏关县| 颍上县| 晋州市| 吴旗县| 五指山市| 淮安市| 西林县| 河津市| 万盛区| 富阳市| 曲麻莱县| 沭阳县| 栾川县| 普兰县| 容城县| 绍兴县| 永康市| 十堰市| 梅河口市| 舞阳县| 连平县| 龙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