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彩圖精裝)
- 李原
- 1724字
- 2019-01-02 19:44:49
去寺院聽晨鐘暮鼓,吃一頓齋飯
人生苦短,有多少個十年在庸庸碌碌的工作與生活中徘徊,常常會被這樣那樣的煩惱緊緊纏身。那么我們如何才能擺脫這些呢?我們唯有經常清洗自己的心靈,才會洗掉那些消極的、負面的情緒,從而讓積極的心態主宰自己的心靈。
怎樣才能清潔自己的心靈呢?建議大家去寺院聽一聽晨鐘暮鼓,并吃一頓齋飯。我們知道,走進寺院,我們總是帶著神圣又安寧的心,而且寺廟大都修建在山清水秀的叢林深處,當你置身在這種氛圍中,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會讓你覺得如此有靈氣,讓整個世界都顯得質樸、寧靜、祥和。

走在煙霧繚繞的佛殿前你可以什么都不必想,不管你有沒有信仰,但就在此刻,請帶著虔誠的心去仰視著殿內各種神靈,看著他們的神態各異,你會獲得一份平靜。耳邊的晨鐘暮鼓悠遠而富有節奏,和我們的心率保持著一致,此時,曾經被我們浮躁的情緒淹沒了的彼岸世界,從鬧市里抽離出來,變得觸手可及。其實它一直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只是不走近這樣一個地方,我們就不會停下來看清自己,也就無法觸摸生命的本真。
當我們感受過寺院的清幽后,也可以和那里的主人聊聊天,他們都是心如明鏡的人,懷著善心為來世積德。和這樣的人聊天,在巨大的反差里,你會看到真實的自己,在看清自己后,你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去寺院聽晨鐘暮鼓,吃一頓齋飯,這樣的心靈的洗禮,會給你帶來難得的祥和,讓未來的日子多一份安寧。
⊙中國著名的寺院
1.白馬寺:白馬寺為中國佛教的“祖庭”和發源地,屬于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河南洛陽城東10公里處,在漢魏洛陽故城雍門西1. 5公里處,古稱金剛崖寺,號稱“中國第一古剎”,是佛教傳入中國后第一所官辦寺院。它建于東漢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
白馬寺原建筑規模極為雄偉,但因屢經戰亂,數度興衰,古建筑所剩無幾。現有五重大殿和四個大院以及東西廂房。前為山門,山門是并排三座拱門。山門外,一對石獅和一對石馬,分立左右,山門內東西兩側有攝摩騰和竺法蘭二僧墓。五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盧殿。每座大殿都有造像,多為元、明、清時期的作品。毗盧殿在清涼臺上,清涼臺為攝摩騰、竺法蘭翻譯佛經之處。此外,還有碑刻40多方,對研究寺院的歷史有重要價值。
2.法門寺:法門寺位于扶風縣城北十公里的法門鎮。始建于東漢末年,發跡于北魏,起興于隋,鼎盛于唐,被譽為“皇家寺廟”,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圣地。
歷時3年建成的法門寺合十舍利塔高148米,有世界最高佛塔之稱,造型如同合十的雙手,中間鏤空部分是一座傳統形式的唐塔。塔前鋪設了一條長達1230米、寬108米的佛光大道,一些源于佛教經典題材的景觀小品及金色菩薩像點綴在大道兩側。大道兩頭分別是可容十萬人的朝圣廣場與山門廣場。
3.少林寺:少林寺建于北魏太和年間,少林寺,又名僧人寺,有“禪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剎”之譽。位于中國河南省鄭州市登封的嵩山,是少林武術的發源地,由于其坐落嵩山的腹地少室山下的茂密叢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
佛祖第28代弟子天竺僧人菩提達摩大師到中國,頗得北魏孝文帝禮遇,于此首傳禪宗而名揚天下。據佛教傳說,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在華以4卷《楞伽經》教授學者,后渡江北上,于寺內面壁九年,傳法慧可。此后少林禪法師承不絕,傳播海內外。
4.懸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的山西恒山的懸空寺,稱得上是奇妙的建筑,因為一般寺廟都建在平地上,但這座懸空寺卻是名副其實,建在懸崖峭壁上,懸在半空之中。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內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
懸空寺發展了我國的建筑傳統和建筑風格,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為“奇、懸、巧”三個字。
奇:建寺設計與選址,懸空寺處于深山峽谷的一個小盆地內全身懸掛于石崖中間,石崖頂峰突出部分好像一把傘,使古寺免受雨水沖刷。山下的洪水泛濫時,也免于被淹。四周的大山也減少了陽光的照射時間。
懸:全寺共有殿閣40間,表面看上去支撐它們的是十幾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實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完全是在空中懸著。
巧:體現在建寺時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狀態布置和建造寺廟各部分建筑,將一般寺廟平面建筑的布局、形制等建造在立體的空間中,山門、鐘鼓樓、大殿、配殿等都有,設計非常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