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古埃及文字和文學

約公元前5000~前3000年

中國大事記:

仰韶文化繁榮。首先發現于河南澠池仰韶村,因而得名,分布廣泛、延綿時間很長。

大約在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人就發明了文字,稱為“象形文字”,意為“神圣的雕刻”。后來,在公元前后的幾個世紀里,希臘人、羅馬人相繼統治埃及,希臘語逐漸取代古埃及語。這樣,在整個中世紀和近代,象形文字成了一種不再被人們應用的文字。直到公元1799年,法國的拿破侖率軍侵略埃及,他的士兵在尼羅河口的羅塞塔上看到一塊石碑。這塊石碑是用古埃及象形文字及其草書體、希臘文3種文字對照寫成的,文中歌頌了國王托勒密五世的功績。

古埃及象形文字約有700個。一個詞要用音符、意符和部首3種字符組成。古埃及語中表音符有24個,實際上是24個輔音字母。這套音符后來傳入腓尼基,成為腓尼基字母的一個重要來源。

隨著文字的發明和使用,古埃及人又用植物的漿液制成墨水,用削尖了的蘆葦管做筆,用尼羅河口三角洲一帶生產的蘆草制成紙。中王國時期開始普遍使用這種紙作為書寫材料。

古代埃及的文學作品大多使用這種紙草文卷。從保存下來的文卷中可以看到,古代埃及文學作品的內容十分豐富。作為最早的文學作品之一的神話,由于受埃及人思想觀念變化的影響,埃及神話呈現出變異的趨勢,其故事情節經常發生變化。

古王國和中王國時期是埃及文學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以教諭文學作品最多,大都是些“預言”“箴言”“訓誡”之類的文獻,如《對美里卡拉王的教諭》《聶菲爾列胡預言》《伊蒲味陳辭》等。這些作品都具有實用性、啟發性和娛樂性,旨在規定和引導人們的道德觀念,以達到鞏固社會秩序的目的。

古王國時期出現大量文學作品,其中散文和詩歌很豐富。如《辛努哈特歷險記》講述大臣辛努哈特因受叛亂事件的牽連而逃到國外,后來得到法老的寬容才得以回到故鄉的故事。作者刻畫了辛努哈特的思鄉之情和落葉歸根的喜悅。又如《一個能說會道的農夫》敘述了一個農民向法老申訴凄慘境遇的故事,帶有歌功頌德的意味,標榜法老伸張正義。

新王國時期,古埃及文學又得到新發展,散文的故事情節更加離奇、曲折,藝術性很強,思想深刻,已具有現實主義的韻味。

◎用象形文字寫就的祭祀紙草——《亡靈書》中的一章

《亡靈書》是用莎草紙、皮革或亞麻布制成,并飾以各色漂亮的花邊。埃及人相信,死人下葬時陪葬一本《亡靈書》,可保證死者的靈魂得以再生。在葬禮上,僧侶須誦讀此書,然后隨死者入墓。

主站蜘蛛池模板: 紫云| 固安县| 民丰县| 安宁市| 稷山县| 苏尼特右旗| 个旧市| 牟定县| 利川市| 兴安盟| 鄱阳县| 军事| 吉木乃县| 寿光市| 景泰县| 遂平县| 大足县| 辽阳县| 秦安县| 嘉黎县| 嘉荫县| 济源市| 安陆市| 安宁市| 西贡区| 醴陵市| 日照市| 老河口市| 桃源县| 施秉县| 揭东县| 兴化市| 西吉县| 茶陵县| 定陶县| 阿拉善右旗| 阿尔山市| 泊头市| 临潭县| 蕉岭县| 张家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