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恐龍時代地球的變化

恐龍時代的地球與現在的地球迥然不同。從那時候起,新海洋形成了,大陸改變了位置,新山脈從平地隆起。這些都是由組成地球表面的巨型巖石——板塊的運動所引起的。

這些山是喜瑪拉雅山的一部分。喜瑪拉雅山沿著今天的印度與中國邊界分布。

□ 漂移的大陸

地球由不同的地層組成。板塊組成了地球的表面或者說地殼,它覆在地幔的上面。地幔的一部分是熔融的,它們在不停地運動,帶動上面的板塊。板塊的移動速度大約每年5厘米,但經過數百萬年的時光,這足以令大陸漂移一段極遠的距離。在恐龍生活的年代,這些大陸所在的位置與今天大不相同。

□ 運動的山脈

在恐龍存活的時候,今天的一些山脈還尚未形成。比如說,喜馬拉雅山脈在恐龍滅絕500萬年之后才形成,是由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相互碰撞產生的。地殼產生褶皺隆起,從而誕生了世界上最高的山脈。像這樣由兩個板塊碰撞而形成的山脈被稱為褶皺山。

圖中地球的各個板塊和諧地結合在一起。為了表示板塊下面的地幔,我們將一個板塊移到了旁邊。

這張示意圖表示兩個板塊在海底發生碰撞的情形。一條深深的裂縫,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海溝,在兩個板塊之間形成。

□ 海洋的改變

板塊運動也改變了海洋的形狀和大小。當兩個板塊在海底相互碰撞時,其中一個板塊會被擠到另一個板塊底下,并在那里融入到地幔中。而在其他地方,板塊與板塊互相漂離,產生裂縫。巖漿從裂縫處溢出,并把它填滿,從而加寬了海洋。

□ 化石證據

化石可以幫助我們推測大陸是如何漂移的。古生物學家們經常能在幾個被海洋分離的大陸上發現同一種動物的化石。之所以該種動物分布在各個大陸,是因為這些大陸在它們存活的時候是連在一起的。

這是一具棱齒龍化石。這種化石同時在北美洲和歐洲被人發現,表明歐洲和北美洲曾經是相連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宿松县| 吉安县| 纳雍县| 长沙市| 霍邱县| 建昌县| 太谷县| 襄樊市| 望江县| 神池县| 鄂尔多斯市| 新建县| 克山县| 柳州市| 上林县| 南宫市| 大化| 东兰县| 芒康县| 昌图县| 耒阳市| 泰宁县| 德兴市| 郸城县| 康保县| 中牟县| 九龙县| 漳平市| 武穴市| 郯城县| 镇宁| 通海县| 罗城| 宁安市| 丹巴县| 孝感市| 平湖市| 四平市| 莱西市| 东光县| 阿尔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