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做個丈夫
書名: 甘地自傳作者名: (印)M.K.甘地本章字數: 1710字更新時間: 2016-03-14 14:12:22
我結婚那段時間,曾發行過一種僅售一派士[1]還是一派[2]的小冊子,具體價格我記不清了,上面常常討論一些夫妻之愛、節儉、童婚之類的話題。一看到這種小冊子,我都會從頭到尾地翻看一遍,并習慣性地忘掉那些我不喜歡的東西,只挑我喜歡的事情去做。這些小冊子中反復提到,作為丈夫應該對妻子忠誠一生,這個觀念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追求真理是我天性使然,加之年紀尚小,對她不忠對我來說絕無可能。
然而,忠于妻子的想法也產生了不幸的后果。我對自己說:“如果我發誓忠于妻子,那她也理應如此。”這一想法讓我變成了一個善妒的丈夫,我輕易地把妻子忠于丈夫的義務轉化成了對她提出諸多要求的權利,并時刻警惕著,要求妻子必須保持忠誠。我沒有任何理由懷疑妻子的忠貞,但是嫉妒讓我完全喪失理智。那時我時刻關注她的去向,未經我允許,不得擅自外出。我們為此爭執不休。事實上,這樣的規定形同監禁,而卡斯特白絕對不是那種可以忍下這種事情的女孩,她清楚地表示,她想要隨時隨地,想去哪兒就去哪兒。我管得越多,她就越我行我素,我也越生氣。于是我們兩個新婚的孩子開始天天冷戰,誰也不理誰。現在回想起來,在這件事情上,卡斯特白完全沒錯。我怎么可以限制一個內心坦蕩的女孩子去神廟參拜,或是去會見朋友呢?如果我可以要求她這樣做,那她是不是也可以反過來這樣要求我呢?這些道理我現在都清楚,但是當時我只想著要行使丈夫的權利!
讀者們請不要誤以為我們的婚姻是一場永無天日的苦難。我之所以這么苛刻,完全是出于愛情,我想讓她成為一個完美的妻子,度過純粹的一生,學習我學習的東西,并且分享我的生活和思想。
我不知道卡斯特白是否有這樣的想法。她不識字,生性簡單、獨立、堅忍、寡言少語,至少在我面前是這樣的。她沒有對自己的無知感到不安,在我印象中,我學習的熱情也從未激發她的興趣。我猜想,這些愿望不過是我自說自話罷了。我只愛她,我希望她也能如此,不過,即使她并非如此,也沒什么好難過的,至少我是愛著她的。
必須承認,我非常喜歡她。上學的時候也總是想著她,一直盼著夜幕降臨,回家和她見面。短暫的分離都是煎熬。常常已經夜深人靜了,我還在和她東拉西扯,讓她無法入睡。如果不是強烈的責任感的話,我如此沉溺于愛情,很有可能因病早逝或者生不如死。每天早上,我都要早起寫作業,因為我絕不能接受自己撒謊。現在想來,這真是我免于繼續沉迷下去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前文提到過,卡斯特白不識字。我很想教她,但是愛欲讓我完全無暇旁顧,她不想學,而且教的時候已是深夜。我從不敢在大人面前看她,更不要說和她說話。當時,卡提亞華德擁有一套無用、奇怪且野蠻的閨閣習俗,有的今天還保留著。總之,各種情況都不利于教學的進行。我必須承認,年輕時教導卡斯特白的嘗試大都是不成功的。等我從欲望的迷霧中清醒過來,也早已投身公共事務,再無余力了。我還請過家庭教師來教她,最后也以失敗告終。時至今日,卡斯特白只能勉強寫些簡單的信件,認幾個基本的古吉拉特字。我深信,如果我對她的愛沒被欲望占據,讓她克服厭學情緒,那她現在一定早已是一個有學問的女人了,因為我相信,為了純潔的愛情,萬事皆有可能。
前文中提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它或多或少讓我從愛欲的泥沼中解脫出來。此外,還有一件事也值得一提。無數的例子使我確信,神靈終將拯救那些動機純潔的人。在印度社會中,父母不允許幼年夫妻長期待在一起,這一制度或多或少抵消了童婚的弊端。一大半的時間,年幼的妻子都待在自己家中,我和卡斯特白也是如此,也就是說,我們婚后最初五年,也就是從我十三歲到十八歲期間,我們倆在一起的時間加起來不超過三年。每當我們待在一起差不多到六個月的時候,她父母就會叫她回家。當時,這召喚是非常不受歡迎的,但確實拯救了我們兩個。十八歲那年,我去了英國,我們也因此度過了一段長時間的分居生活,這對我們彼此身心成長都有益。即使回印度以后,因為我總是往返于拉吉克德和孟買之間,我們待在一起的時間也幾乎從未超過六個月。應邀遠赴南非之后,我發現自己已經可以控制肉體欲望了。
注釋:
[1]派士:pice,印度舊時的貨幣單位,四派士等于一安那,十六安那等于一盧比。
[2]派:pie,印度舊時的貨幣單位,三派等于一派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