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 歷史的天空(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
- 徐貴祥
- 4969字
- 2016-06-23 09:49:25
一
比起韓秋云和陳墨涵,梁大牙和朱一刀的路就要走得輕松得多,他們的肚子里沒有多少學問,也就沒有那么多彎彎繞繞的心思。一邊趕路,梁大牙一邊給朱一刀講故事——
“從前,咱們藍橋埠有個老先生,是個畫畫的,別的不畫,專畫壽桃。他畫的壽桃有面盆大,方圓幾十里的人家做壽,都來買他的壽桃畫。可是這個老先生卻怪,一天只畫一張,不夠賣,要預先訂貨。老先生的兒媳婦不樂意了,跟老先生說,為啥一天只畫一張呢,多畫幾張不是多賣錢么?老先生說:你知道個啥?我一天只畫一張,賣的是一塊大洋,況且不是人人都能買上的,越是買不到,越是稀罕,物以稀為貴么。要是一天畫上十張八張,多了,誰也不稀罕了,一張畫恐怕賣不了十個銅鈿。兒媳婦聽了卻不當真,心想是老東西脾氣古板,自己打了主意,要把公爹的絕活學過來。有一天,老先生又關(guān)門畫畫,兒媳婦就趴在門縫上往里看,這一看可了不得,你猜猜她看見了個啥?”
已經(jīng)是三更時分了,曠野里朦朦朧朧,遠山的廓影依稀可見。朱一刀在半明半暗的月色中看著梁大牙的后背,有氣無力地說:“猜不出她看見了啥。”
“嘿嘿,”梁大牙咧開大嘴笑了,“老先生的兒媳婦這回算是開了眼界,她看見了她的公爹脫了大襠褲子,正蹲在腳盆旁邊泡屁股呢。”
“咦唏,那是個啥名堂?”朱一刀來了一點精神,憨憨地問。
梁大牙又笑了一聲,“那腳盆里裝的不是洗腳水,是兌好了的墨。老先生把屁股泡好了,也不站起來,就在原地挪個窩。地上有張草席子,席子上攤著一張宣紙。老先生拿穩(wěn)了架勢,往紙上一屁股坐下去,再站起來,一張壽桃就畫成了。”
“咦——唏!這畫畫得太邪門了。”朱一刀抽動鼻子,像是嗅著了什么不對勁的東西,圓圓的臉上擠滿了疑惑,又問:“這一下,老先生的兒媳婦該學會了吧?”
梁大牙又是齜牙一笑,說:“學是學會了,可是輪到她畫就不是那個樣兒了。”
“咋回事呢?”朱一刀估摸精彩的故事還在后頭,咂了咂嘴,等待下文。
可是,沒有下文,梁大牙的故事戛然而止。
前面的路口出現(xiàn)了一隊黑壓壓的人影,正在以極快的速度向這邊運動。
梁大牙看得分明,一把扯過朱一刀,鉆進了路邊的樹叢里。
果然是隊伍,行動顯得很倉促,有些亂糟糟的,有人肩挑,有人背扛,看樣子帶了不少東西。一行約莫五六十個人,急匆匆從東向西而來。走近了才聽見喘氣聲,間或聽見有人喊:“快,后面的跟上!”
梁大牙和朱一刀憋著氣,一動也不敢亂動。眼下雖然他們已經(jīng)知道這是中國人的隊伍了,可是中國人的隊伍多如牛毛,是好是歹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分得清楚的。分不清楚,就不敢貿(mào)然行事。
“大牙哥,像是國軍。”朱一刀趴在梁大牙的耳邊說。
“噢,”梁大牙猴著腰,賊乎乎地盯著路面,點點頭說,“像。”忽然又說,“他娘的,那人像是秦一飛。”說著眼睛就瞪大了,腮幫子倏然繃緊。
朱一刀驚問:“秦一飛是誰?”
梁大牙沒有吭氣,仍然目視前方,那顆突兀的牙齒咬在下牙上,咯咯作響。秦一飛是土匪姚葫蘆的表侄,從前在洛安州讀過書,后來到姚家圩子給姚葫蘆當管家,是姚葫蘆的重要心腹。“你給我把眼睛睜大一點,看著有沒有一個缺耳朵的人。”梁大牙惡狠狠地對朱一刀說,然后從褲腰里摸出一把尖刀。
姚葫蘆當年是梁大牙的老子梁山泡的把兄弟,倆人合伙做木材生意,姚葫蘆貪了昧心錢,被梁山泡削掉了兩只耳朵。后來姚葫蘆當了土匪,竟然派人把梁山泡兩口都殺了。自從日本鬼子打進了洛安州,姚葫蘆就跑出了凹凸山,聽說到什么地方當什么鳥毛灰司令去了,沒有想到今天在這里撞見了。狹路相逢,梁大牙分外眼紅,心里琢磨,一旦瞅準姚葫蘆,先手刃了老賊,報了殺父殺母之仇再說。憑他這一身功夫,月黑風高,不愁跑不脫。
不知是僥幸還是緣分使然,梁大牙在那支隊伍里沒有發(fā)現(xiàn)姚葫蘆。那支隊伍也沒有發(fā)現(xiàn)他和朱一刀。五六十人的隊伍行動起來迅疾無聲,看起來像逃命,飛天遁土一般,轉(zhuǎn)眼就沒有了蹤影。
鉆出樹叢,朱一刀拍拍屁股問:“咋辦?”
“啥咋辦?”梁大牙還在懵懂,反問道。
“咱們還往前走嗎?”
梁大牙想了一下,說:“當然還得往前走。”
梁大牙尋思,雖然沒有見著姚葫蘆,但是看見隊伍里那個人像秦一飛,這支隊伍八成是姚葫蘆的了。再一琢磨,這支隊伍急急如喪家之犬,八成是被什么人追著,說不定就是劉漢英的隊伍攆在后面。前幾年,劉團長的隊伍既打共產(chǎn)黨,又打姚葫蘆,要繳姚葫蘆的械,曾經(jīng)開過幾仗。跟在后面的假使是劉漢英的隊伍,那可真是老天有眼了,一來他從軍有路,二來他可以給劉團長的隊伍帶路去逮姚葫蘆,于公于私都是再好不過了。
可是朱一刀卻不這么想,朱一刀說:“這會兒過的是咱中國人,說不定攆他們的是日本人呢。再往前走,沒準要撞鬼。”
梁大牙一拍腰刀:“怕個卵子。是日本鬼子咱就跑,跑不脫咱就拼,拼不過就算了。不是要抗日嗎,砍頭不過碗大的疤,小腿一伸拉雞巴倒。你要是怕鬼子,盡可以回頭去攆姚葫蘆。但是咱們有言在先,往后再讓我撞上,你恐怕就成朱葫蘆了。”
朱一刀吸了一口冷氣,他知道梁大牙向來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他當然也清楚,梁大牙說話向來是作數(shù)的。朱一刀不敢繼續(xù)說三道四了,只得跟在梁大牙的屁股后面,悻悻地繼續(xù)往前走。約莫又走出二三里地,還是沒見有人追過來,亂糟糟的心里才踏實了一些。
走了一程,梁大牙氣壯山河地說:“朱一刀你把腰桿挺直了,別陰死陽活的。再走五里地,就到蓼城了。見到劉團長,咱先要一盆紅燒肉。”
經(jīng)過一路驚嚇,朱一刀就沒有梁大牙那么樂觀了,臉色沮喪地說:“鬼子都打到藍橋埠了,劉團長他們還能在蓼城嗎?說不定早就跑了。”
梁大牙想了想,說:“就算他們跑了,到了蓼城也好打聽他們的去處。”
朱一刀仍然信心不足,說:“找到了劉團長,他要不要咱們還是兩說。”
梁大牙有些光火,他最看不起光說泄氣話的娘娘腔,最討厭人家翻他的眼皮子。梁大牙一梗脖子說:“他憑啥不要?咱兩個壯漢去抗日,又不是去白吃飯,他歡喜都來不及,豈有不要之理。再說眼下吃沒東西吃,睡沒場子睡,這山野又冷得要死,家伙都凍縮了一大截,不去蓼城,又能去哪里?”
朱一刀可憐兮兮地嘆了一口氣,說:“大牙哥,道理我都明白,我只有跟著你走了。走吧,反正是你走到哪里我也走到哪里。咱倆是一條繩子上拴的兩只螞蚱,跑不了我,也跑不了你。”
梁大牙嘿嘿一笑,說:“這就對了。”
再往前走,實在是餓得心慌腿軟。到了這個節(jié)骨眼上,朱一刀才后悔起來。逃出藍橋埠那陣子,真不該聽陳墨涵的慫恿,跑到凹凸山來找甚么卵子隊伍。早知道要受這份死罪,還不如跟鄉(xiāng)親們一起跑河東呢。
梁大牙說:“還想聽故事么?”
朱一刀說:“能當飯吃么?”
梁大牙笑笑,說:“不能管飽,卻能解渴。”于是清了清嗓子,張嘴要講,卻又停住了,想了想才問:“前頭講到哪里啦?”
朱一刀皺著眉頭也想了想,說:“好像是講到兒媳婦看見公爹用屁股畫壽桃。”
“噢,對了。”梁大牙咂咂嘴,又津津有味地講了起來——
“這一下,兒媳婦快活了,自以為自己得到了家傳秘訣,學會了畫壽桃的竅門,回到房里就往洗腳盆里倒墨兌水,然后學著公爹的架勢,脫掉褲子泡屁股。泡了半個時辰,也往席子上挪,在宣紙上坐了一個屁股印。嘿嘿,別說,還真有些像。第二天,兒媳婦歡天喜地拿到街面上賣,可是賣了一個晌午也沒有人買。倒是有人來看她的畫,看完了,笑笑,就走了。兒媳婦心中納悶,都是一樣的貨色,怎么公爹的畫別人搶著買,咱的畫就沒有人要了呢?比起公爹,自己的屁股又嫩又白又厚實,印出的壽桃富態(tài)又圓滿,咋就偏偏賣不出去呢?于是就截住人問。起先人家不肯講,問急了,人家說了,這位大姐,你這壽桃畫得好倒是好,就是有兩個毛病,一是太肥,肉乎得淌油,怪膩味的;二呢,少了件東西。你看你家公爹的畫,壽桃中間還有個把兒,可是你這壽桃中間卻沒有把兒。”
朱一刀沒聽明白,迷迷糊糊地問:“兒媳婦的畫,怎么就沒有把兒呢?”
梁大牙回頭看了朱一刀一眼,說:“你真是個傻卵。你想啊,兒媳婦是個女人,褲襠里少了個物件,往下一坐,能坐出那個把兒么?”
朱一刀這才恍然大悟,想了一會兒,撓撓頭皮又問:“那位老先生和他的兒媳婦是誰呀?我怎么沒有聽說過藍橋埠有這么個人家啊。”
梁大牙聳聳鼻子,怪聲怪氣地笑笑,說:“是陳墨涵的爺和陳墨涵的娘。”
朱一刀起先還當是真的,齜著牙想了想,還是覺得不對勁兒,說:“不像。陳墨涵他爺是舉人,不是畫畫的。陳墨涵他娘是縣太爺家里的千金,也是不畫畫的。你這故事……怕是假的。”
梁大牙哼了一聲,嘿嘿一笑說:“狗日的陳墨涵不跟老子走一條道兒,老子編個瞎話窩囊他的爺和他的娘。”
二
直到天色啟新,東方已經(jīng)泛白了,梁大牙和朱一刀才摸進蓼城東門外的榆林寨。沒等他們?nèi)フ谊犖椋犖閰s先找到了他們——剛剛進寨,就被兩個莊稼漢模樣的人跟上了,兩桿硬火抵著屁股根,把他們送進一所農(nóng)家小院。押解他們的漢子管這里叫支隊部。
后來就來了一個官長模樣的人,頭上戴著坑坑洼洼的八角帽,梁大牙從前見過,那叫紅軍帽,可是官長身上穿的卻是灰色的八路粗布制服,二十多歲年紀,中等個頭,右肩斜挎著一個牛皮包,左肩上挎著一把盒子炮。
梁大牙認得幾十個字,瞇眼一看那官長臂上佩戴的小牌牌,頓時倒吸一口冷氣:媽那個——蛋!遇上八路了。
八路官長模樣的人倒很隨和,雖然沒有親熱的意思,但是臉上表情也沒有顯出敵意。八路官長在大方飯桌旁邊扯過一條凳子坐下,摸出一片舊報紙,一邊卷煙卷,一邊問話:“你們是干什么的?”
梁大牙是見過世面的人,此時并不怯乎,愣愣地看著八路官長,反問道:“你們是干什么的?”
八路官長抬起頭來,很注意地看了梁大牙一眼,說:“我們是八路軍凹凸山抗日游擊支隊。”
梁大牙點點頭,這才大大咧咧地介紹自己:“我是藍橋埠瑞泰米店的前門掌柜梁大牙,他是藍橋埠篾匠朱大財?shù)膬鹤又煲坏丁!?
“哦——,”八路官長噓了一聲,站了起來,說:“我說怎么看著眼熟呢,原來是梁大牙梁先生呵……”說著,就向梁大牙走了過來。
梁大牙有點意外,又有點得意,感到自己名氣很大,連八路軍官長都曉得。得意之中又有點犯糊涂——他的確想不起來自己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結(jié)識過眼前這位八路官長,便傻呵呵地問:“你是誰?”
“梁先生不記得啦,前年我在藍橋埠被人追捕,掛彩后,鉆進瑞泰米店,就是你梁大牙梁先生把我藏在條案下面,救了我一條命啊。”
梁大牙這才想起來,是有這么一回事。那時節(jié)他還以為那個人是個逃命的賊呢,沒有想到竟然是個八路軍的長官。
“梁大牙先生同情革命,有正義感,是我們不應(yīng)該忘記的。”八路官長又說。
梁大牙心里想笑,暗想,啥叫同情革命有正義感呢,咱梁大牙就是這樣的人,誰軟了咱拉誰一把,誰橫了咱踢他一腳。那天被追的是你咱幫你,被追的要是別人,咱也照幫不誤。還有,這位八路官長一口一個梁先生,叫得梁大牙多少有點難為情。自己琢磨,咱一個糴米糶糧的伙計,算什么先生呢?從小到大,咱只有一個名字,就是梁大牙。再一想,梁先生就梁先生吧,反正比叫梁大牙受用多了。
八路官長此刻已是笑容滿面了,讓人給梁大牙和朱一刀各上了一碗洛安州瓜片茶,然后問道:“二位這是要往哪里去呀?”
梁大牙一仰脖子,咕咕咚咚一陣牛飲,喝完,捋起袖子抹了抹嘴巴說:“我說長官,能不能給咱弄點飯吃?咱一天一夜沒沾水米了。”
八路官長一拍腦門,說:“我倒是把這茬子事給忘了。”扭頭向一位端著盒子炮的漢子揮了揮手。那漢子掖起盒子炮出了門,不多一會兒,便托著盤子端進來兩只粗瓷大盆和兩只藍花海碗,一盆蘿卜燉肉,一盆大米干飯。
跟著漢子進來的還有一個人,白凈面皮兒,個子不高不低,身子骨有點單薄,也戴著八角帽,胳膊上還挎著繃帶,有新滲出來的血跡。
八路官長跟白凈面皮兒打了個招呼,說:“張主任,你怎么出來了?別傷了風。”
那個被叫做“張主任”的白凈面皮兒說:“這點輕傷算什么,不妨事。”說著,向梁大牙和朱一刀看了看,問道:“新來的?”
八路官長說:“這兩位是我的老相識,這位梁先生還救過我的命,是條好漢。”
張主任“哦”了一聲,沖梁大牙和朱一刀點了點頭,便坐到長凳上,很有興趣地看著梁大牙和朱一刀。
梁大牙和朱一刀卻顧不上旁人了,連一句多話也不想說了,撲上前去,各自盛了冒尖一大碗,噼里啪啦猛往肚子里填。趁著吃飯的功夫,梁大牙動開了心思。他記得這位八路官長那次在藍橋埠掛彩,正是國軍劉漢英的隊伍打的,眼看他和姓劉的是仇人了,萬萬不可跟他講明自己要去投奔劉漢英。
吃飽喝足了,梁大牙對八路官長說:“藍橋埠被日本鬼子占了,大伙都跑了,咱們二人也是跑反。”
八路官長笑了笑,說:“藍橋埠人跑反都往河東跑。我看你二人晝夜兼程來蓼城,想必是要找劉漢英投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