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德波林(5)

內在論者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是怎樣的呢?“物不能離開我們的意識而存在;‘我們總是把自己設想成力圖認識這個物的理性’。”經驗批判主義的同格與這種詭辯當然沒有任何區別。列寧曾正確地指出:“這一理論的詭辯是如此明顯,真叫人不好意思去分析它。如果我們‘設想’自己存在著,那么我們的在場是想象的,而地球在人出現以前的存在卻是真實的。人實際上不能成為地球的,譬如說,白熱狀態的觀察者,因而‘設想’人在那時候就在場乃是蒙昧主義,這正象我用下述論據來為地獄的存在作辯護一樣:我只要設想自己是地獄的觀察者,我就能觀察到地獄。”[31]

所有現代資產階級哲學都可以歸結為這種根本的詭辯,似乎自然界、物質不能離開思想而存在,這種詭辯乃是流行的幾乎所有哲學流派的核心或中心點。馬克思主義或唯物主義是與唯心主義的一切派別相對立的,它是在科學性以及否定一切神秘主義和唯心主義傾向(不管這些傾向的“體現者們”披著怎樣的外衣)方面嚴格徹底的、唯一的哲學派別。唯物主義與所有這些“花腔怪調”都是不相容的,它徹底拋棄了它們。無論現在還是將來,它都與這種歪曲馬克思主義和一般人類邏輯的現象進行斗爭。作為戰斗的唯物主義者的列寧,一向同那些“把非常接近于信仰主義的哲學灌輸給群眾”的人進行無情的斗爭。

總之,如果自然界存在于意識之前是正確的(這當然是正確的),那就是說,自然界是第一性的,而意識或理性(正如列寧正確指出的,它只是自然界的一小部分)則是自然界的產物,即是某種派生的和第二性的東西。如果證明沒有腦子就沒有思想,思想是高度組織起來的物質的產物,那就再一次地證明精神不可能是第一性的,它本身不能產生物質。唯物主義的出發點是承認永遠運動和變化的物質存在于我們的意識之外,而唯心主義如果徹底地說,一定會認為思想脫離大腦而存在,運動脫離物質而存在。實際上,“企圖設想脫離物質的運動,就是偷運脫離物質的思想”。但隨著物質的消失,思想也會消失;“隨著大腦和神經系統的消失,表象和感覺也消失了”,一切都消失了。

這樣,我們就順利地理解到哲學中的第二條基本路線,即認為精神或思想是第一性的唯心主義。但是,在現實中很難想象思想是脫離物質而存在的,因為任何人都沒有見過脫離神經系統和大腦的思想。因此,只能把存在著的一切都列入物質這個范疇之內,而物質是包括一切現象的最高的或最終的概念或實在。“當然,就是物質和意識的對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圍內才有絕對的意義;在這里,僅僅在承認什么是第一性的和什么是第二性的這個認識論的基本問題的范圍內才有絕對的意義。超出這個范圍,這種對立無疑是相對的。”[32]

關于時間和空間問題,列寧也和對待物質問題一樣,用同樣的唯物主義觀點加以說明。根據他的觀點,物質是反映于我們感覺中的客觀實在。物理學上的物質概念給我們提供了這種客觀實在的相對形象,物理學的一切學說都只是接近于客觀實在,它們根據人類知識的成就而不斷變化,所以必須把哲學上的物質概念與物理學上的物質學說區別開來。時間和空間的概念也是如此,在唯物主義者看來,它們首先不是理智的形式,而是存在的形式,也就是說,它們是客觀的“范疇”。“世界上除了運動著的物質,什么也沒有,而運動著的物質只能在空間和時間中運動。人類的時空觀念是相對的,但絕對真理是由這些相對的觀念構成的;這些相對的觀念在發展中走向絕對真理,接近絕對真理。正如關于物質的構造和運動形式的科學知識的可變性并沒有推翻外部世界的客觀實在性一樣,人類的時空觀念的可變性也沒有推翻空間和時間的客觀實在性。”[33]

我們人類的時空概念是一回事,它們是經常變化的;而實際的時間和實際的空間則是另一回事,它們是客觀存在的。我們的不斷發展和不斷變化的時空概念,并不是某種與實在的時間和空間無關的東西,恰恰相反,它們是實在的時間和空間的反映,并接近于客觀真理。如果認識論解決全部人類知識的起源、發生和意義的問題,那么,它對于時空概念問題也應該這樣回答:我們的時空概念的根源是客觀實在,是客觀的空間和時間。

列寧總是首先以一個政治家的身份講話,他十分痛恨一切這樣或那樣地、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信仰主義和加強反動思潮的言論,他諷刺地說:“既然時間和空間只是概念,那么創造它們的人類就有權利超出它們的界限,資產階級教授們就有權利由于保衛這種超越的合法性、由于直接或間接地維護中世紀的‘荒誕事情’而從反動政府領取薪金了。”[34]

有些人認為時間和空間只是人的概念,根據這些人的觀點,不是人存在于時間和空間之內,而是時間和空間存在于人之內。無論是康德及其信徒,還是馬赫及其擁護者,都同樣地持有這種唯心主義觀點。如果我們說時間和空間是人的“有組織的”思想的產物,或是說它們是許多感覺的、有條理的、和諧的體系或人的直觀的形式,無論在哪種情況下,我們所采取的都是唯心主義觀點。

相對主義與辯證法不同,它只看到可變的時空概念,而不能把它們與客觀實在聯系起來,不能把它們看作是相對地接近于客觀現實。因此,根據相對主義的觀點,每個相對的“階段”都變成了絕對,似乎包括整個的現實。誠然,馬赫為了反對康德而堅持空間和時間的概念起源于經驗,可是那就必須承認在經驗中我們得到的是客觀實在,也就是客觀的時間和空間,不然的話,就會產生矛盾,這就使馬赫及其信徒們陷入時間和空間的概念里而不能自拔。但是,“如果說時間和空間的感覺能夠使人具有生物學上合目的地判定方位能力,那也只有在這些感覺反映了人以外的客觀實在的條件下才能作到,因為,假如人的感覺沒有使人對環境具有客觀的正確的觀念,人對環境就不能有生物學上的適應”[35]。

“如果在時間和空間的相對的概念里除了相對性之外沒有任何東西,如果這些相對的概念所反映的客觀(=既不依存于個別人,也不依存于全人類)實在并不存在,那么為什么人類,為什么人類的大多數不能有時間和空間以外的存在物的概念呢?”[36]

總而言之,如果我們把相對的概念與客觀實在割裂開來,如果我們形而上學地對待它們,把它們與現實隔絕開來,那么我們不可避免地會陷入唯心主義。列寧滿腔熱情地和堅定不移地捍衛馬克思主義或唯物主義,使之不受任何歪曲。除了他為駁斥唯心主義觀點而引用的純理論的見解以外,列寧的哲學著作中的每一句話,都使人感覺到他是一位政治家,是一切剝削和一切僧侶主義的痛恨者,是為“受壓制的人民群眾”的利益而斗爭的熱情的戰士。對于最抽象的問題,他都從無產階級的利益和社會主義的發展的角度來加以考察,這是正確的。戰斗的唯物主義就是與人類“實踐”有著最密切的聯系的世界觀,它并不是某種單純“理論性”的東西,我們在下面就會看到,列寧是如何在每個哲學派別的后面都看到了反映階級斗爭的各種思想的斗爭。

把恩格斯關于人類時空概念的相對性的學說同時間和空間的客觀實在性割裂開來,這就是把馬克思主義這一完整的哲學變為“雜燴”。在列寧看來,這就是歪曲馬克思主義,倒向唯心主義、修正主義,走入工人階級敵人的陣營。而相對主義者的基本的理論錯誤就在于,他們把“人類的時空概念的可變性,即這些概念的純粹相對的性質,同下列事實的不變性混淆起來,這個事實就是:人和自然界只存在于時間和空間中,僧侶們所創造的、為人類中無知而又受壓制的群眾的臆想所支持的時間和空間以外的存在物,是一種病態的幻想,是哲學唯心主義的謬論,是不良社會制度的不良產物。關于物質的構造、食物的化學成分、原子和電子的科學學說會陳舊,并且正在日益陳舊;但是,人不能拿思想當飯吃、不能單靠精神戀愛生育孩子這一真理是不會陳舊的。否定時間和空間的客觀實在性的哲學,正如否定上述真理一樣,是荒誕的、內部腐朽的、虛偽的。唯心主義者和不可知論者的花招,正如偽君子鼓吹精神戀愛一樣,整個說來是偽善的!”[37]

把列寧關于物質、時間和空間的觀點概括起來,我們可以得出下列結論:我們借助于各種感覺器官感知物質現實、客觀實在。人類由于長期的歷史經驗和歷史發展,也就是由于實踐,從這些“相對的”感知中得出關于物質、時間和空間的抽象概念;這些概念并不是我們臆造出來的;恰好相反,它們是與不依賴于人類及其經驗的客觀實在相符的。“我們的‘經驗’和我們的認識正日益正確而深刻地反映著客觀的空間和時間,并日益適應它們。”[38]

唯心主義者不僅宣布時間和空間是主觀意識的形式,而且宣布規律性、因果性和必然性也是主觀意識的形式。唯物主義在這個問題上也持有完全相反的觀點,唯物主義者既然承認外部世界的客觀現實,當然也非常徹底地承認客觀規律性、因果性和必然性。在這個問題上,列寧也同恩格斯和整個辯證唯物主義一樣,把規律性和因果性在我們概念中的近似反映同作為我們的概念和任何認識的根源的客觀規律性區別開來。我們根據那些幫助我們認識外部世界的印象和感覺得出抽象概念。根據唯物主義的觀點,因果依存性存在于事物本身,或者更確切地說,它反映著各種實在事物間的一定的關系。但是,誰都曉得,馬赫主義者企圖“取消”因果性這個范疇,認為它是一種拜物教,并建議用“函數關系”來代替這個完全確定的概念。但是這已經完全是另一個問題了,正如列寧所正確指出的,這里關于客觀規律性的問題被偷換為用數學公式來表達這個規律的問題。“劃分哲學派別的真正重要的認識論問題,并不在于我們對因果聯系的記述精確到什么程度,這些記述是否能用精確的數學公式來表達,而在于:我們對這些聯系的認識的泉源是自然界的客觀規律性,還是我們心的特性即心所固有的認識某些先驗真理等等的能力。正是這個問題把唯物主義者費爾巴哈、馬克思、恩格斯同不可知論者(休謨主義者)阿芬那留斯、馬赫斷然分開了。”[39]

如果自然界本身不依從一定的規律性,如果“因果規律”只是我們心的特性,那么,為什么自然界要依從我們的理性呢?如果在原因和結果之間沒有必要的客觀聯系,那么為什么不是在結果以后才出現原因呢?為什么作為客觀現實及其規律性的重要“因素”的時間不能倒流呢?

實際上,唯心主義者在邏輯上采取“前”“后”可以倒置的觀點。在他們看來,我根本不一定要先出生然后才逐漸衰老以至死亡,我可以從臨終時開始我的生命,然后再逐漸到達出生。這種把整個世界、整個生命以及我們的全部實踐都倒轉過來的詭辯,是以和馬赫主義、休謨主義等同樣的認識論原則為基礎的。幸而實際上情況并不是如此,時光倒流,這可能發生在幻想中,發生在抽象概念的世界里,但不是在現實世界里。全部問題就在這里,請讀者想象一下,時間在倒流,因而無論歷史和自然界的全部過程也都在倒流。在電影中這是可能的,但在現實中問題就要復雜一些,很難想象用什么方法能使結果在時間上出現于原因之前。規律性和因果性也是如此。與這種觀點相反,唯物主義堅持在各種現象間,在先行的原因和后來的結果間,存在著客觀的、合乎規律的和必然的聯系。唯物主義是正確的,因為它以具體的和實在的現實為基礎,而唯心主義理論則只涉及最純粹的抽象和數學上的虛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肥市| 涞源县| 余姚市| 宁都县| 武强县| 华坪县| 巴林右旗| 右玉县| 虞城县| 雅江县| 兴安盟| 瑞金市| 靖西县| 库尔勒市| 南丰县| 新津县| 伊吾县| 平泉县| 辛集市| 晋中市| 加查县| 察隅县| 三穗县| 垫江县| 临朐县| 通榆县| 津南区| 新津县| 印江| 南木林县| 昌平区| 紫阳县| 宝兴县| 扎赉特旗| 扶风县| 栾川县| 安西县| 凌海市| 德江县| 鹤壁市| 尼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