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經濟法的實現(3)

我國的立法程序以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立法程序和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的程序為代表。根據憲法和全國人大組織法、全國人大議事規則、全國人大常委會議事規則和立法法的規定,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立法程序是:(1)法律案的提出;(2)法律案的審議;(3)法律案的通過;(4)法律的公布。我國《立法法》也規定了地方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等規范性法律文件,提出、審議、表決和公布的程序?!读⒎ǚā穼鴦赵旱牧⒎ǔ绦蜃隽嗽瓌t的規定:(1)行政法規的起草;(2)行政法規草案的提出;(3)行政法規的決定;(4)行政法規的公布。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規章制定程序條例》對行政法規和規章的制定程序作了具體規定。

立法技術是人類長期立法實踐的智慧結晶,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可以使法律規范的表達形式與內容相符合,便于對法律的遵守和適用。立法技術集中體現于規范性法律文件的起草中,好的立法技術應使規范性法律文件準確、清楚、連貫、簡潔地表述立法者的意圖,其一般要求是:(1)確定性;(2)合法性;(3)無矛盾性;(4)聯系性;(5)邏輯性;(6)有限度性;(7)簡明性。[4]

立法也應當遵循一定的原則,《立法法》規定了立法的基本原則:(1)憲法原則;(2)法治原則;(3)民主原則;(4)科學原則。

(二)經濟法制定的概念

學者們對經濟法制定的概念認識比較統一,給出的定義雖然表述不統一但含義基本相近。[5]根據法理學對法的制定的定義,可以對經濟法的制定作相應的定義:經濟法的制定,是指有權國家機關依照法定的職權和程序,運用經濟法的立法技術,制定、認可、修改和廢止經濟法范疇內的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動。前一個“制定”是蓋指,應以廣義理解,包括狹義的“制定”和認可、修改、廢止在內;后一個“制定”以狹義理解?!皣覚C關”也有廣義、狹義兩種理解:狹義的國家機關僅指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及其常設機關;廣義的國家機關不僅指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及其常設機關,還包括其他有權制定規范性法律文件的國家機關。

另外,有學者提出軟法的概念,且有法國學者弗朗西斯·施尼德(Francis Snyder)的經典描述,認為軟法是原則上沒有法律約束力但有實際效力的行為規則。一般認為法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體現統治階級意志并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規則體系,也稱硬法。軟法則是相對于硬法而言,是硬法之外的法。經濟軟法即經濟硬法之外的法。程信和教授認為,國內層面經濟軟法的表現形式有公共政策、民間規則、專業標準和交易習慣;在國際層面經濟軟法則表現為超國家法的國際非正式規范,以主體劃分,經濟領域的國際軟法主要有國際組織的某些文件(如《發展權利宣言》、《世界自然憲章》、《巴塞爾資本協議》等)以及國家之間的某些文件(如國家間發表的聯合聲明等)。在適用范圍上,首先,經濟軟法適用于公共治理。經濟法是以公法為主導,公、私法相融合的法律形態,因此,軟法適用于經濟法發揮作用的公共治理領域。其次,經濟軟法還適用于私人治理。經濟領域的私人治理,主要指各種經濟組織內部的經營管理關系和勞動關系。另外,硬法、軟法往往體現于公共治理和私人治理相結合的領域。[6]因此,如果在經濟法中加入經濟軟法的概念,經濟法制定將不再局限于有權機關對于法的制定,還包括各種自律規則、行業標準等的制定,經濟法制定的主體也將更為復雜,經濟法制定的范疇大為拓展。但是經濟軟法的范圍和界限較難把握,目前學界還沒有明確的界定標準,因此,對于經濟軟法的科學性、有效性等仍需進一步探討,故筆者有關經濟法制定問題的探討均指狹義的法的制定。

二、經濟法制定的主體及權限

根據我國憲法、立法法和相關組織法等的規定,有權制定經濟法的國家機關如下。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經濟基本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大制定的經濟法以外的其他經濟法;在全國人大閉會期間,對全國人大制定的經濟法進行部分修改,但不得同該法的基本原則相抵觸。目前我國尚未制定經濟基本法,但多數學者建議應制定《中國經濟法綱要》作為我國經濟法的基本法。[7]我國主要的經濟法法典制定工作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完成的,如《反不正當競爭法》(1993年)、《消費者權益保護法》(1993年)、《票據法》(1995年)、《證券法》(1998年)、《反壟斷法》(2007年)等。

(2)國務院根據憲法和經濟法律,規定經濟法行政措施,制定經濟法行政法規,發布相關決定和命令。國務院各部、委根據經濟法律和國務院的經濟法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權限內發布相關命令、指示和規章。如國務院制定和修改的行政法規有:《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2008年)、《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09年)、《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1年)等;國務院發布的相關決定和命令有:《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的決定》(2011年)、《國務院關于修改〈工傷保險條例〉的決定》(2010年)、《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國發[2010]32號)、《國務院關于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2005]38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關于發行新版人民幣的命令》(國發[1987]39號)、國務院令第459號——廢止《國務院關于對農業特產收入征收農業稅的規定》和《屠宰稅暫行條例》等。國務院各部、委發布的相關命令、指示和規章有:商業部關于協助農業部門做好豬禽疫病防治工作的指示((64)商食字第484號1964年4月1日)、國家電監會關于加強電力企業班組安全建設的指導意見(電監安全[2012]28號2012年5月18日)、國家林業局關于印發灌木能源林培育利用指南和無患子原料林可持續培育指南的通知(林造發[2012]129號)等。

(3)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在不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經濟法規,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如《湖北省湖泊保護條例》(2012年5月30日湖北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上海市產品質量條例》(2012年4月19日上海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三次會議通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境保護條例》(2011年)等;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大常委會,可以擬定本市需要的地方性經濟法規草案,提請省、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審議制訂,并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備案:如《無錫市太湖新城生態城條例》、《貴陽市勞動保障監察條例》(2012年)、《本溪市就業促進條例》(2012年)等。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相關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如《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城市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條例》、《果洛藏族自治州城鄉商品交易市場管理條例》、《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城市水污染防治條例》等。

(4)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和行政法規制定經濟法規章。縣以上人民政府的下屬部門可以發布命令和指示。如《安徽省車船稅實施辦法》、《貴州省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管理辦法》、《南寧市價格調節基金管理辦法》等。

(5)經濟特區的授權立法,詳見下文。

三、經濟法制定的程序

經濟法制定的程序是指有權制定經濟法的國家機關在制定經濟法的活動中所必須遵循的法定的步驟和方法。

(一)經濟立法的程序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經濟法的程序

(1)起草。長期以來我國經濟法的起草工作大多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法制工作委員會委托國務院有關部委組成經濟法起草小組負責草擬,對較為重大、涉及面廣的有時委托一個綜合部門牽頭,由若干部委共同組成的起草小組負責。近年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法制工作委員會較多地發揮法學專家的作用,將一些重要法律委托法學家組成的起草小組負責草擬,有時甚至組成兩個專家起草小組,或一個專家小組和一個政府機關小組,引進競爭機制,以提高法律草案的質量和防止片面性。以反壟斷法的起草為例,2004年2月商務部將與工商總局共同起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送審稿)》報國務院。鑒于反壟斷法的重要性,國務院法制辦邀請全國人大財經委、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工商總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社科院的負責同志成立了反壟斷法審查修改領導小組,并由上述有關部門、單位指派專人參加工作小組??紤]到反壟斷法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技術性,國務院法制辦還從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科院等教學、研究機構聘請了10位法學、經濟學專家組成專家小組最終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草案)》。此外還開始嘗試將法律草案公布,向全社會征求修改意見,以體現立法的民主性要求。[8]雖然對此種民主立法的實際效果學界多有批評,但畢竟已經開始了有益的嘗試。

(2)提出草案。經濟法草案起草完畢,就應交由有提案權的機構或人員根據法律規定向立法機關提交,使該草案進入立法機關的會議議程,成為立法機關會議進行審議的對象,這就是經濟法草案的提出。根據我國憲法、立法法和其他相關法律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提出屬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職權范圍內的法律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一個代表團或者30名以上的代表聯名,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屬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范圍內的法律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10名以上聯名,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屬于全國人大常委會職權范圍內的法律案。我國的經濟法草案一般由國務院草擬,所以一般由國務院提出。

(3)審議和通過。經濟法草案的審議是指立法機關對列入議事日程的法律案按照法定程序進行審議和討論。根據我國《立法法》規定,對于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交的經濟法草案,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是否提交全國人大審議,決定提交審議的法律案由全國人大主席團將其交預備會議討論后列入全國人大審議議程。審議時,一般由提案人說明草案的立法目的、基本精神與主要內容,然后交給各代表團分別討論;法律委員會根據各代表團的討論意見對該草案進行審議,并提出修改意見;然后舉行主席團會議,由法律委員會作審議報告,如有重大分歧,由主席團會議進行討論并通過表決方式形成主席團意見,提交大會審議表決。

審議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的草案,由委員長會議或先由各專門委員會討論后交委員長會議決定是否列入常委會議事日程。常委會對列入議事日程的草案,在審議時先由提案人作說明,再由常委會分組討論,最后交由常委會會議討論。

立法機關通過審議,對草案是否通過作出表決,根據我國法律規定,議案須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常務委員會過半數同意始得通過。

(4)公布。經濟法草案獲得立法機關通過后,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決定,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的方式公布。

2.有立法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經濟法的程序

《立法法》第68條的規定,地方性法規案、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案的提出、審議和表決程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參照本法第二章第二節、第三節、第五節的規定,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規定。

地方性法規草案由負責統一審議的機構提出審議結果的報告和草案修改稿。

第69條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由大會主席團發布公告予以公布。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由常務委員會發布公告予以公布。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報經批準后,由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布公告予以公布。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經批準后,分別由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布公告予以公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洪县| 曲阜市| 凤阳县| 辉县市| 涟水县| 岳普湖县| 泸定县| 江华| 阿拉善左旗| 博客| 崇义县| 莫力| 河曲县| 黑龙江省| 安陆市| 英德市| 九龙城区| 遂宁市| 夏邑县| 竹溪县| 清丰县| 鹤壁市| 大庆市| 永靖县| 伊宁市| 沾益县| 惠州市| 汝阳县| 公主岭市| 九龙城区| 宜州市| 庐江县| 平谷区| 北流市| 顺平县| 泸州市| 进贤县| 东丽区| 甘孜县| 梨树县| 岐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