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經濟法律關系(6)

還有學者認為建立和完善經濟法律責任制度是提高經濟法制定質量、保證經濟法實施的需要。[19]我國在經濟法的制定和實施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還存在不少問題。原因之一是,有些經濟法規范性文件規定了經濟法的權利和義務,但是沒有規定或沒有明確地、全面地規定違反經濟法義務的不利法律后果,從而使關于經濟法權利和義務的規定得不到強有力的實施,嚴重影響了經濟法的實施效果。所以,建立和完善經濟法律責任制度有利于提高經濟法的制定質量,并保證經濟法得到有效的實施。

(三)經濟法律責任制度的分類

在確定了經濟法律責任制度的含義和意義之后,從不同角度可以對經濟法律責任制度有不同的分類。

根據經濟法律責任制度的產生依據及其實現方式的特點,可以分為一般經濟法律責任制度和特殊經濟法律責任制度。前者是指法律一般地規定經濟法律關系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普遍適用于某一類主體或關系,其優點是操作方便,有利于經濟法律關系主體的能動性、創造性和主動性的發揮,缺點在于不可能事無巨細,面面俱到;后者則是指由個別契約、章程或專門法規等來規定某一種具體的責任制度關系,如我國的《中國人民銀行法》,其優點是:權利義務較為明確、具體,采取契約或協議形式的能夠突出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平等地位,當事人不易濫用權利或怠于履行義務,發生糾紛較容易得到解決,缺點是為具體地確定權利義務的成本較高,耗時費力,易導致短期行為。[20]這種分類方法體現了一般法與特別法的區分。

根據經濟法律責任制度發生與法律上具有獨立人格的組織內部或者外部,可以將其劃分為內部經濟法律責任制度和外部經濟法律責任制度。前者隸屬于組織內部的經營管理制度,如財務責任制、內部承包責任制等;后者則發生于不同的經濟法律主體之間,如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責任制關系等。

根據財產因素和組織管理因素在經濟法律責任關系中的不同側重,可以分為經營管理責任制和組織管理責任制。前者突出財產因素,以財產因素為主導,法律關系主體通過對財產的支配或運營來實現責任目標,如國有主體經營管理國有資產的責任制;后者側重于組織管理,以組織管理因素為主導,注重組織體系內的分工合作,如經濟管理目標責任制等。這種劃分可以針對具體經濟關系的特點選擇適當的權義設置方式,[21]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經濟法公法與私法兼具的屬性。

由此可見,從不同的角度對經濟法律責任制度的分類有所不同,關鍵在于劃分的意義和目的,以及各種分類會帶來的法律后果和實際效果。

問題與思考

1.論經濟法律關系的要素。

(2006年上海財經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經濟法學專業試題)

2.簡述經濟法主體的含義和種類。

(2002年中國人民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經濟法學專業試題)

3.論經濟法主體及其權利結構。

(2001年北京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經濟法學專業試題)

4.名詞解釋:經濟法管理主體。

(2007年中國人民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經濟法學專業試題)

5.論社會中介組織的功能。

(2007年上海財經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經濟法學專業試題)

6.概念比較:經濟權利與經濟職權。

(2004年華東政法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經濟法學專業試題)

7.名詞解釋:經濟法責任。

(2004年華東政法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經濟法學專業試題)

8.談談你對經濟法律關系的理解。

9.論經濟法律關系的主體。

10.談談你對經濟法律關系內容的看法。

11.試分析經濟法律行為的內涵與外延。

12.論經濟法律責任的獨立性。

13.論經濟法律責任制度的意義。

延伸閱讀

經濟組織法[22]

1.原則

所有經濟組織的基本思想是企業家和其他經濟人代表的普遍利益的合作,與國家相對,是公眾、國際組織或者其他利益的代表。因為經濟組織大多數按照民主方式組織,人們稱之為“經濟民主”。在德國,這個概念卻沒有得到徹底踐履。經濟的自我管理排除以這種方式決不能取得成功,即消費者不再受到某種歧視。從經濟組織的委員會制造出類似產物十分容易,在它們當中特定利益或者利益結合被得到貫徹或至少形成決議,而代價則是沒有或不甚充分的第三方代表,即消費者。在法國還遵循計劃化的陳舊方式的歲月里,“計劃民主化”也是一個現實的題目。人們必須批評說,在政治民主中一個輔助性“經濟民主”是不允許的。經濟民主調控新產生的獨特問題,其解決應該在議會納入可以被評估的利益沖突的視野。這并不妨礙在間接國家管理意義上以委托管理的適當方式也委托給專業的經理委員會,拾起經濟專業知識能夠為國家所利用。

2.社團組織的經濟自治作為國家間接管理

(1)目標。這種通過經濟社團組織的經濟自治間接國家管理的目標在于,利用經濟自身的力量致力于經濟問題的調控(按照輔助原則)。自我管理受到法律的監督,部分也受到國家的專業監督和政治上合法機構的監督。

(2)法律形式和種類。法律形式通常是公司社團,公法法人團體比較罕見,幾乎沒有公法財團。

3.自治管理與國家管理的合作

自治管理與國家管理的合作,通常是被推薦的方式,是一種更為寬泛的經濟自治管理。因此可以看到諸如《內河航運法》第22條之規定,所謂貨運委員會在確定運輸費時與交通部合作。并不是所有的資質管理法律形式在法律上以這種方式披有“走廊政治”的外衣,它們通常以私人協會法律為依據行事。這種自治管理委員會最重要的有德國工業聯盟(BDI)、聯邦雇主協會(BDA)、德國工業和貿易代表委員會(DIHT)、私有企業共同體(ASU)和德國工業聯盟(DGB)。

4.協會

這個意義的協會是試圖對行業利益的立法和管理施加影響的企業組合。此外,協會“對內”維護其成員諸如信息、培訓之類的共同利益。這些協會通常是按照私法組織起來的,不能行使行政管理職能。不過通過法律使之代理行政管理職能是被許可的。人們由此稱之為“受托協會”,行使間接的行政管理職權。協會有時也會被賦予行政管理權,因而成為行政性行為。但是協會的本質不是管理,而是內外信息的溝通。為達到此目的,協會組織被國家頻繁利用。其影響也被國家所規制。為此,本質上有四個形式:

——在行政當局或自治管理機關派遣代表,特別是同業公會;

——食品生產的市場協會,其首先要為國家行政管理提供信息;

——在各部中的科學顧問;

——其他聽證。

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問題在于德國議會、特別是聯邦各委員會缺乏“事實根基”。盡管有可能成立調查委員會,但它僅被限制于查明、調查那些“必要的證明”。調查委員會僅調查事實,特別是為立法做準備,這在憲法上并未規定。因此經常缺乏為立法的重組的事實信息。所以協會給各部提供材料,政府提交立法提案,而議會又對這些隨同一并提交的材料略施敷衍性補充。在這種情形下,聯邦委員會本身在它的各委員會里之被限制于控制過分的間接性材料。正是這樣,聯邦委員會中的主動立法是相對罕見的。如果憲法上的障礙能夠被取消,則調查委員會就可以增加,影響聯邦委員會的協會注冊便可不必具備。正是由于議會的弱點,聯邦經濟委員會也在這個領域被拒絕,因為它有可能以其信息優勢擊敗立法者。不過人們如果對議會提供了必要的事實基礎,特別是在經濟領域方面,那么所建議的聯邦經濟委員會為此亦屬多余。

[1] 張文顯:《法理學》,193頁,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2] 陳婉玲:《經濟法責任論》,46頁,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5。

[3] 孫國華、朱景文:《法理學》,338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4] 楊紫煊:《法律責任與經濟法責任定義辨析和本文的見解》,載《經濟與法》,2003(12)。

[5] 楊紫煊:《國家協調論》,406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6] 漆多?。骸督洕▽W》,101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7] 劉瑞復:《經濟法學原理》,197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8] 史際春、鄧峰:《經濟法總論》,216頁,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9] 漆多?。骸督洕▽W》,79~81頁,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

[10] 呂忠梅、陳虹:《經濟法原論》,228頁,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11] 劉瑞復:《經濟法學原理》,198~200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12] 張守文:《經濟法理論的重構》,433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3] 陳婉玲:《經濟法責任論》,275~278頁,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5。

[14] 張守文:《經濟法理論的重構》,459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5] 楊紫煊:《國家協調論》,411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16] 潘靜成、劉文華:《經濟法》,120~121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17] 史際春、鄧峰:《經濟法總論》,218頁,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18] 同上書,224頁。

[19] 楊紫煊:《國家協調論》,410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20] 潘靜成、劉文華:《經濟法》,122~123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21] 史際春、鄧峰:《經濟法總論》,229~230頁,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22] [德]沃爾夫岡·費肯杰:《經濟法》(第二卷),張世明譯,138~142頁,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康市| 克什克腾旗| 平湖市| 遂川县| 两当县| 汤原县| 宜昌市| 东乡| 海门市| 合江县| 江达县| 滦平县| 交城县| 内丘县| 庆阳市| 时尚| 环江| 台南市| 无棣县| 靖安县| 顺义区| 科尔| 牟定县| 宜章县| 阜宁县| 积石山| 梁山县| 建湖县| 贡嘎县| 西乌珠穆沁旗| 安陆市| 兰州市| 台山市| 广南县| 宣城市| 林芝县| 建宁县| 谢通门县| 镇平县| 抚宁县| 菏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