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人去買生氣,買牢騷發,買憂慮,買精神負擔,準沒有一個人肯付錢??涩F實生活中,人們支付大段大段比黃金還寶貴的時間用來生氣,發牢騷,用來憂慮,背思想包袱的例子卻比比皆是?!?
“我們常常有猶豫的時間,有愁悶的時間,有氣憤的時間,有牢騷的時間,而沒有工作的時間,沒有為他人服務的時間,沒有總結工作或訂計劃的時間?!?
“如果一個民族的大部分人都任意揮霍時間,空耗時間,那這個民族勢必愚昧落后?!?
“一個民族只有真正樹立了‘一寸光陰一寸金’的觀念,才是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一個充滿活力的民族。”
“單提珍惜時間就是延長生命還不夠,還應該說,講究效率才是延長生命的最好辦法,也是趕超別人的最好方法?!?
“猶豫是時間的竊賊。如果認真計算一下,許多人的一生中,會有五六年的時間是被猶豫偷去的?!?
“效率感是人人都有的,區別在于有目的地培養的效率感要強一些,而自發產生、自然成長的要差一些。”
“從長遠的觀點看,一個有效率感的人和一個沒效率感的人,在事業上差距是極大的,特別是在當前知識陳舊率增長迅速、知識爆炸的形勢下,沒有敏銳的效率感是不可能搞好自學的?!?
“誰都有這樣的體會:在臨近考試的時候,個人的學習效率是往常的幾倍;在運動會的賽場上,在熱火朝天的工地上,人們的勞動量也是往常的幾倍。如果總能保持這樣一種學習、工作、鍛煉乃至娛樂效率,那么誰都會做出雙倍甚至幾倍于平常人的貢獻。”
“大腦這部機器處于競賽狀態時的效率,要比無競賽時的效率高得多。即使對學生毫無直接興趣的智力活動,因熱望競賽取勝而產生的間接興趣,也會使人忘記事情本身的乏味而興致勃勃地投入到競賽中去。”
……
2.持之以恒
魏書生數十年如一日堅持長跑,堅持寫日記,堅持讀書,堅持寫書,堅持講學,堅持帶班授課,堅持控制“三閑”……在他自己而言,總覺得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平凡中度過,可這些“平凡”的積累,是多么難得的毅力?試問有幾人能夠做到?這,就是自強不息的人生進取觀。
“人的責任在哪里?人的責任就在你堅守住內心深處追真、向善、求美、積極、樂觀、進取、勤勞的陣地,堅守再堅守,絕不放棄。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啊。”
“地球上這點兒事,明擺著,努力發展自己,干好自己的實事兒,少說點兒空話,少喊點兒口號……”
“少埋怨環境,多改變自我。人應學會自我更新,今天的我應該比昨天的我有新的認識、新的發現、新的能力。只有自己不斷更新了,世界在我眼里就總是新的?!?
“人是構成社會的因素,不能脫離社會。于是,必須正確認識自己所處的時代,以積極樂觀的態度來服務社會……我們有施展才華的機遇,‘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我們要把生活的攝像機,對準社會的光明面。人要經??吹酱竺?,才容易上進,有奔頭、有希望、有成績;人一旦做出成績,他才容易理解與其成績密切相關的環境,才容易抓住機遇,提高情緒,努力進取。‘要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
“多搶挑重提,少推卸責任”,“選擇積極角色進入生活”“每天點燃一盞思想的明燈”“注目國外科技動態”“了解國外學生怎樣學習”“五千萬年后的地球上”“三十五年后的班會”“站在月球上想到的”……魏書生千方百計引導學生開闊胸懷,積極生活,目光長遠,暢想未來,他自己也是這樣做的。魏書生還以未來學家的眼光說:“人類還處在青年時代,人類將來要走的路,比起已經走過的路來不知道要長遠多少倍。”他還說:“人既要看到自己的渺小,也要認識自己的潛力無窮?!蔽簳诮逃龑嵺`中把自己的歷史觀、人生觀、世界觀等方面的內容以及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宗教學等知識,滲透到教育和教學中去,因此,創造了遠遠超出語文教改的奇跡,凝聚著哲學家的頭腦、科學家的求實精神。他把自己放在高遠的時空中思考,又融入教育王國中去。“世界是我,我是世界”,這位具有詩人氣質的教育家,無疑是在和宇宙、歷史、時代進行心靈對話,無限地向“天人合一”境界攀升,這真是一種可貴的精神,一種自強不息的人生進取觀。
以哲學思想為背景,豁達自尊、自強不息的魏書生產生的教育影響已逼近永恒!
二、文化思想特色
文化化人。教師以文化改變自己,再以文化轉化學生。學生以文化獲得成長,又以文化奉獻社會。教育的本質是文化的傳承、弘揚、發展、創新。作為偉大教育家的魏書生,有著特立獨行的文化人格,他的文化思想也有著鮮明的特色。
(一)兼收并蓄、廣采博覽的文化學習觀
魏書生自小愛好讀書,這與他的家庭環境是分不開的。魏書生的父親叫魏景林,高小畢業,在縣城讀書時就曾作為全校三個學習優異的學生之一被保送到高等學校去學習深造,是疾病和出身這兩條繩索,把他捆在了交河又綁在了沙山,使他一輩子郁郁不得志。魏書生的母親叫李忠敏,她在教過鄉塾的父親的教育下,大概除了棋藝,琴書畫的技藝都出類拔萃。她讀過的文史哲各類雜書趕上了一個文科大學生讀過的書。就是這樣一對父母,在那個“白卷先生上大學”“手上的老繭就是上大學的資格”的年代,告訴孩子:別聽那胡說,上不了大學也得看書學習。盡管因為“文化大革命”和種種原因,魏書生沒能上高中就被一只無形的大手一窩端到盤錦地區新建農場插隊落戶,但博覽群書的興趣愛好使他最終超越學歷的局限,積淀下了立足社會所必需的思想儲備與文化儲備。父母在魏書生小時播下的讀書種子,成長為支撐他人生求知天空的參天大樹。
“文字休拘儒釋玄,但能有補即真詮”,對生命層次的提升而言,《后西游記》四十回開篇偈語中的這個句子說得很深刻。人類的文化文明,但凡能夠經過時光淘洗而長久存在的部分,總是對人的身心性命有所益處的。自小的經歷幫助魏書生形成了對待文化的兼收并蓄、廣采博覽的學習觀。論正規學歷,魏書生只受過完整的初中教育,但正是這個所受教育十分有限的魏書生,卻像母親一樣心靈手巧,書法繪畫唱歌跳舞做手工,包括居家過日子的細小雜活,他幾乎都能來上一手,并且他也像母親一樣善于自學,樂于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就文化閱讀而言,魏書生不但認真詳盡地閱讀《教育學》《心理學》《中小學班主任手冊》等中外與教育有關的論著,還讀《論語》《孟子》《老子》《莊子》等諸子百家著述,廣泛地閱讀《生活特異現象考察》《西方社會病》《釋迦牟尼傳》《金剛經》《名人傳記大觀》《國外科技動態》《生理學》《中國通史》《班級管理學》《世界通史》《西方哲學史》《國外科技動態》等各類書籍、雜志和蘇霍姆林斯基、夸美紐斯、凱洛夫、贊可夫、蔡元培、陶行知、羅素、皮亞杰等人的著作。這些閱讀為他的教學改革加足了燃料、蓄足了動力,吸收得多,文化修養自然深厚,廣收博采,為我所用,熔鑄百家,自成高格。不斷吸收人類文化營養,鑄煉出了魏書生特立偉岸的文化品格。
(二)內化外用、調心修身的文化實踐觀
文化化人。文化的作用在于轉化身心,改變氣質。魏書生在一次接受采訪時曾這樣對記者說過:“我小時候喜歡墨家,后來也看道家,所以出世的觀念和入世的觀念融在一起”。對于文化,對于讀書,魏書生堅持內化外用、調心修身的文化實踐觀。
1.釋道修心
對待釋道兩家和西方的基督等有宗教背景的文化,歷來都有四種不同的態度:一是宗教信徒式的虔誠狂熱以至于盲目迷信;二是學理式的探討分析解剖;三是基于淺薄的唯心唯物立場之辯而完全否定的態度;四是作為人類的文化遺產有選擇性地學習和繼承。魏書生應該屬于最后一種情況。佛家思想博大精深,包含出世和入世的學問。道家珍愛生命,注重養心養身養生??傊?,這兩家學說的主要功能在于幫助人們從心理觀念上超脫現實羈絆,解脫紅塵煩惱和負累。從魏書生個人的生活習慣和報告著述中,能夠看到他受釋道文化影響之深。
“少記起很多事,放下很多事,高高興興地拿起我們做的事,知其不可而為之。道家思想說什么,‘無為而無不為’,說得也是放下自己說了不算的事,才能夠拿起自己說了算的事?!兜赖陆洝纷詈笠痪湓捊惺裁??‘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為就是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不爭自己說了不算的事情啊?!?
“我說同學們、老師們,你想想看,有的人到廟里去燒香,說老佛爺保佑我升官發財,這不胡鬧嗎?老佛爺自己都不升官發財。大家知道釋迦牟尼,把王子的地位拋棄了,那么多財產繼承權都不要了。投身什么事業了?沒投身革命事業,但算來算去,是投身教育事業了?!?
“釋迦牟尼的職業,算來算去跟咱一樣,是老師啊。就是沒算過編制罷了。他就是進行人的心靈疏導工作的啊,解脫人的心靈啊。在這個很艱難的世道之中,我們如何守住心中的善?佛經卷帙浩繁,汗牛充棟,曬干了,要緊的就是8個字——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實際上就是這么回事?!?
“你說他過那日子,比咱難多了。大家知道,他直到晚年,還拿個碗,四處化緣,咱老百姓管他叫什么呀?不就是要飯的嗎?精神上大家說,他省心不省心哪?不省心啊,可不像咱們哪,咱有時候遇到不省心的,你看他那學生也不全聽話呀,有的學生,到他晚年還算計他——老師啊,能不能把您那個位置讓給我?佛陀說:阿南迦葉這樣的人我都沒讓給他,哪能讓給你提陀達多呢?提陀達多懷恨在心,在佛祖講經的路旁高山上放一大石頭,一看佛陀過來,把它推下來,想把佛陀害死,他好取而代之啊。佛陀是何等智慧之人,看在眼里,稍稍化解一下,避開之后,不嗔不怒,不怨不恨。大家想想看有時咱當個班主任,教幾個淘氣的學生,有兩天聽咱話,好了,過兩天反復了,咱傷心哪,你傷什么心哪?咱學生再壞有算計咱們的嗎?哪有啊?頂多這兩天不聽話了,咱做點工作,又聽話了,不就這么回事嗎?”
“提陀達多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啊,在佛祖講經的路上,安排了野象,朝著他奔跑,想把佛陀踐踏而死。佛祖又避開,化解之后,不怨不怒,不嗔不恨?!?
“其實佛學跟迷信沒關系,跟神沒關系,跟鬼沒關系,真正的佛學是徹底唯物的,這是真事??!真正的佛學是研究解脫每個人的,他認為什么呢?眾生是尚未覺悟的佛陀,佛陀不過是覺悟了的老百姓。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便在汝心頭,人人有座靈山塔,好坐靈山塔下修啊?!?
“其實,凡是延續至今,能夠站得住的,一些大的宗教,都有它的道理,都是真、善、美的,咱把人家有理的拿來,為我所用,您說是不是???咱別輕易罵人家,說這個迷信,那個鬼神,那不笑話嗎?說你不懂事是吧?真正馬克思主義者應該有能力尊重人類一切有價值的好的文化。”
“耶穌,一個木匠的兒子,他有什么呀?窮得要命,大家想想看,他的地位,那就更不用說了。他把父親的木匠給學會了,但沒有個固定的職業。非要說他的職業,到36歲上十字架之前,他也就定格在四個字——待業青年。他做得更多的工作,也是相當于佛陀,從事的是教育事業,也是一位老師。他呀,自己窮,還惦記著更多的窮人。自己缺少愛,但卻以大愛之心愛更多的人,想要解脫更多的人。耶穌宣傳的那一套啊,他是在不增加人的經濟成本,也不改變政治地位的前提下,給人帶來心靈上更多的寧靜和快樂,一種心靈的解放方式。所以他才感染那么多的人哪。你說,你要幸福,必須干個縣長才能幸福,那完了,那得多少人一輩子幸福不了啊,你說你要幸福,必須得進入中產階級,乃至大富翁的位置。大家說,那可能嗎?不可能啊,而他這個學說就是說,你不改變現有的經濟地位和政治地位,你信了,堅守了,內心深處的真、善、美,高高興興地做事情,所以他才改變了、感染了那么多人,那么多人才會世世代代地信他。他的學生也不都聽話啊,大家知道,耶穌是被誰出賣了?是被學生出賣了。咱比人家幸福多了,咱沒一個學生出賣我們,就該高高興興地以大愛之心愛咱的學生,于是就舒服了?!?
“其實佛學也是民主和科學啊,佛學的慈愛、平等,那不是民主嗎?佛學的佛、法、僧中,僧是佛與普通人之間的一個過程,那么就剩下佛和法了。佛是民主,法是科學,是制度啊。那么接下來,其實基督教也是民主和科學,博愛平等是民主,清規戒律是制度,歷數符合人心靈的規范行為,去制定那些規矩、制度,把真堅守著?!?
“實際上所謂禪宗,所謂佛學,也是要堅守,什么叫禪定啊?外不著相為禪,內心不亂為定?;浇讨v的也是這點事兒,咱們馬克思主義、共產黨講的也是,每個人守住自己的信念,什么信念啊?自由的、平等的、共產主義的信念。每個人都有這種信念,監獄里的犯人也有,也曾經希望地球上全人類平等,你不信,有一個算一個,你問監獄里的犯人,太希望大家全都平等,誰也不欺負誰,只不過有人欺負他了,他想法治人,治來治去,變成惡人了,這是真事。守住,守住,再守住,絕不放棄,有余力了,再拓展,拓展,再拓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