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中國傳統哲學本體論中的“可道”形態(2)
- 中國傳統哲學本體論形態研究
- 茍小泉
- 4999字
- 2016-04-30 21:12:04
雖然儒家和道家應對現象世界的方式不同,但從探尋現象世界的規范性、確定性和秩序性的角度看,無論“名實之辨”還是“有無之辨”均具有一致的目的。儒家的“制名以指實”試圖以“正名”達到認識事物實在和本質的目的,道家的“有無相生”則似乎更突出對天地萬物的生成、本原及規律等認識,這與儒家對人、物或事的本體追問在目的上具有一致性。所以,在“可道”世界或經驗世界中,中國傳統哲學家共同的研究目標和對象均指向了對天地...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