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班主任和學生(1)

  • 班主任與班級管理
  • 劉巖 王萍主編
  • 4820字
  • 2016-08-16 14:39:03

【本章學習提示】

班主任和學生是班級管理的主體,對班集體的建設發展和對學生健康成長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班級管理的核心內容之一。了解并掌握班主任相關知識,明確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的地位和價值。掌握學生的本質和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雙重角色,了解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對班級管理的適應,發揮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自理作用。

【本章學習目標】

1.班主任的職業角色和作用。

2.班主任的職業素質。

3.班主任了解班級和學生的方法。

4.學生的本質特點與身心發展特點。

5.學生的雙重角色與對班級管理的適應。

6.發揮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自理作用。

第一節班主任

一、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職業角色[1]

學校、班級是班主任工作活動的舞臺。在舞臺上,班主任總要扮演特定的社會角色,具有相應的角色心理。學生及其家長,以及社會上的人們也會從不同角度觀察、期待著班主任的適當行為,產生一定的角色期待。對于班主任而言,不斷強化角色意識可以幫助他們對班主任工作的地位、作用和價值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讓他們更具體地了解自己承擔了哪些任務,該以何種方式行事,應如何去影響全體學生。社會心理學家根據情感因素把班主任的角色作用分為三類八種:第一類班主任所扮演的是權威者,包括家長的代理人、知識的傳授者、集體的領導者和模范的公民四種角色;第二類是心理上的支持者,包括心理的治療者、朋友和知己兩種角色;第三類是消極作用的承受者,包括替罪羊和紀律的監督、執行者。[2]總體看來,班主任在日常教學活動和班務活動中多是集多種角色于一身,并在某些場合或某個時間會凸顯某種角色。教育生活的完整性和豐富性決定了班主任角色具有多側面、多色彩的特點,這里,我們著重分析班主任的以下幾種典型角色。

(一)管理者的角色

班主任扮演的是集體的領導者。學生的學習和其他活動都是按集體方式進行的。班主任必須意識到有效的教學往往與有效的領導相聯系,自己必須具有良好的領導作風、品質和才能。班主任也應該意識到,隨著學生年齡、年級和知識的增長,自己也應該尋求相應的最有效地行使領導職能的地位和方式。一個教師擔任了班主任,就必須承擔起班級管理者的責任。從班級計劃的制訂,班級活動的組織實施,到班級工作的監督檢查、總結評估都需要班主任付出艱苦的勞動。他們要管理好本班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同時還要教育指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努力使自己所帶的班級成為一個積極向上、秩序井然的優良集體。

(二)教育者的角色

班主任的教育者角色,具有不同于一般教師的特殊內涵。對班主任而言,教學不僅是一項單純的專業工作,而且是與班級教育緊緊聯系在一起的,教學的質量水平是支持班主任教育權威和人格影響力的內在基礎。現實表明,學生很難認同一個教學平庸的班主任。因此,班主任和所有科任教師一樣,必須從三尺講臺開始塑造自己的教育者形象。同時,班主任還要時刻不忘將教學工作與班級管理有機聯系在一起。這就要求班主任不僅要從教育教學的需要出發,還要從班級管理的需要出發,特別關心和理解學生在智力、情感、興趣、生理、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的差異,要盡量為不同稟賦的學生創造適合的發展空間,使學生的潛能特長得到最大限度地開發。此外,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班主任不能僅憑學生在自己課上的表現好壞去衡量學生的其他方面。也不能把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和行為貼上“笨學生”和“壞學生”的標簽,那樣會讓很多學生變得不自信,不僅導致他們在班主任所教課程的學習中患得患失,而且會讓他們對自身的其他各個方面產生消極評價。所以說,班主任作為教育者需要承擔起更多的責任和義務,他們需要從不同角度,用多種尺子衡量學生,對學生課上、課下、課內、課外的思想和行為負責,對學生完整的人格發展負責。

(三)服務者的角色

班主任工作也和它所屬的整個學校工作一樣,是一項服務性工作。班主任要牢固樹立為學生服務、為本班教育教學服務的思想。關心學生各方面的需求——思想上的、學習上的、身體上的、心理上的、生活上的,這種理念應是基于對學生的長遠發展、終身需要的考慮。班主任作為服務者,特別需要具有寬容的精神。新時期的班主任,面對的是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單親家庭子女、缺失家庭子女……這些獨特性更需要班主任以寬容之心對待學生。寬容不是放棄教育的權力,而是用一顆寬容的心去觸動、感悟、幫助學生,寬容的核心是以加強學生的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為原則,從而達到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目的。班主任的服務者角色,是考驗班主任意志和品質的重要角色之一。班級事務的瑣碎和嘈雜,讓大多數班主任或多或少感受到心力交瘁的滋味,班主任的工作似乎沒有邊界、沒有盡頭……這使得一些班主任淪為孩子們的“保姆”,安全問題、學習問題、生活問題等,全部向班主任壓下來。如何有效地定位和扮演班主任的服務者角色,一方面需要班主任在自己的各種角色中取得平衡;另一方面,班主任要盡可能對自己的班級服務性工作多做反思和總結,定時清理,抓大放小,學生能做到的班主任不必再做,引導學生自主管理。

(四)朋友的角色

在學生面前做嚴師是最容易的,也是最簡單的,但當教師用嚴酷的面孔把自己武裝起來時,距離學生也就遠了。對于班主任而言,如果想要和學生做朋友,而且又能保證教育教學的有效性和班級管理的有序性,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心理學家認為:教師讓學生通過語言把所有的感情——積極的、消極的,都表現出來,是對學生最大的保護,也是教師和學生交朋友的首要要求。為此,班主任要能夠“蹲下來”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蹲下來”需要班主任變換角色,快速、巧妙地在教育者、管理者、朋友三種主要角色之間不斷移動,否則是無法實現的。朋友的角色需要班主任呵護好兩顆“心”:一是真心。班主任在與學生相處時,不能高高在上、空洞說教,應以朋友的身份出現,站在一個朋友的立場上,考慮學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二是交心。學生需要知心朋友,但班主任教育者、管理者的角色容易與學生產生距離感,使得學生一般不會主動與班主任交心。因此,班主任應主動走近學生,和學生一起談學習、談人生、談一切可以交談的內容。

(五)協調者的角色

班主任作為一名協調者,其工作就是要弱化矛盾,減少摩擦,實現班級目標效益的最大化。一個出色的班級協調者應從三個方面做起:第一,協調本班學生與平行班學生的關系。本班與平行兄弟班級的關系,是班級工作中不容回避、也是比較棘手的問題,如教學問題、學生活動問題、不同班級間學生的矛盾摩擦問題等。作為一名班主任,要善于“一碗水端平”,有意識、有原則地處理這些關系,不分親疏,不偏不倚。第二,協調學生與科任教師的關系。首先,班主任要學會在學生面前或其他場合贊揚科任教師,使學生看到科任教師在教學之外的優勢,樹立科任教師的威信。其次,科任教師在班級管理方面有著班主任不及的優勢,班主任要善于借科任教師之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第三,協調學校管理者與班級的關系。這方面的協調工作可以著重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全校性活動的過程與結果,樹立參與意識;二是在班級利益和學校利益發生沖突時,班主任更應有廣闊胸襟,以大局為重,維護學校管理者的權威;三是同學校的管理者交流,主動聽取其對本班工作的意見并爭取其建議。[3]

(六)研究者的角色

班級管理的對象是一群生動活潑、個性各異的學生。如何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并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積極有效地教育好學生是一項非常復雜和辛苦的工作。這需要教師自覺地成為一名“教育行動研究者”——在實踐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學會如何去欣賞學生、研究學生,在學生人生的道路上不停地為他們鼓掌歡呼,為他們“加油”。欣賞學生、研究學生,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也能將瑣碎的班主任工作帶進一個完整、愉悅的世界。同時,班主任作為研究者的另外一項突出工作是要盡快縮短與學生之間的“信息差”。網絡數字化時代的來臨,豐富了學生的生活,但卻讓學生和班主任之間的共同語言越來越少。這是因為,學生對外界信息有著不可遏制的熱情和獵奇心理,而教師卻由于繁重的工作疏于對新信息的關注,如此一來,班主任與學生之間便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信息差。現實表明,班級管理的效果會隨著信息差的增大而減弱。這一現狀迫切要求班主任不僅要研究學生,還要研究學生的成長環境,尤其是環境中已介入學生生活的新因素,諸如大量存在的媒體信息等。班主任應揚長避短,縮短與學生間的信息差,利用自己的一切優勢資源來提高學生對新事物的鑒別、篩選、分析和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

二、班主任的地位作用

班主任面對的工作對象是青少年,他們在自己的一生中正處于長身體、長知識的關鍵時期,具有典型的獨立性與依賴性、自覺性與求成性等相互交錯的特點,處于不斷成熟的過程,變化性和可塑性很大。班主任工作不僅影響學生個人的成長,而且對整個班集體建設與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甚至會在某些學生身上永遠留下痕跡。因此,班主任工作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班主任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

班主任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與人生指導者,要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關注并幫助每一位學生獲得身心協調、有個性全面發展。班主任要關注學生的身體發育狀況,著力養成學生的健康心理及良好的生活、衛生、鍛煉習慣,科學安排一日作息時間,確保學生的活動時間與休息時間,組織學生鍛煉身體,正常參加體育課、課外活動,做好課間操、眼保健操,特別是對日趨嚴重的近視問題要采取綜合性措施著力解決。要通過各種途徑,做好青春期教育,針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差異,把握學生成長突發期的特點,有效地幫助每一個學生進入、度過青春期。重視心理輔導、心理咨詢,重視社會實踐活動,動員組織全體任課教師參與到對學生的健康引領上來。

(二)班主任是學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

班主任是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力量,要依據學校教育的整體要求,整合教育力量,明確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和方法,針對班級實際,對班級學生有目的地施加影響,使其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由于班主任特殊的角色地位,跟其他教師相比,就成為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力量,其主要工作是:①了解、研究學生。把握每一位學生的思想、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況與問題。②指導、組織、培養班集體。在班集體建設的過程中做好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③結合完成學習任務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做好引導、指導、誘導、輔導與教導的工作。

(三)班主任是推進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力量

班主任是推進課改、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力量,在班級這一陣地上,通過課堂教學主渠道、課外活動、環境熏陶,與社區教育、家庭教育相溝通,與生產、生活相結合等途徑,與任課教師協調一致地推動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的實施。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班主任要和任課教師以正確的教育觀、教學觀、教師觀、學生觀指導自己的言行,積極發掘和利用教材本身蘊藏著的素質教育因素,彰顯其傳遞人類文化遺產、科研成果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功能,為每一位學生個體素質的發展奠定基礎;班主任要利用自己與學生接觸溝通的優勢,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創設主動探究的良好氛圍;切實改革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發揮啟發式教學方法在發展學生身心素質方面的作用,從實際出發,努力做到最優化,不斷更新教學技術,全面發展學生的身心素質。

(四)班主任是溝通家長和社區的橋梁

班主任不僅要協調好各任課教師之間的關系,做好班級管理建設、學生教育引導,積極支持少先隊、共青團、班委會開展班級活動等工作,還應成為溝通學校、家庭、社會的紐帶,及時了解學生在家庭和社區的表現,引導家長和社區配合學校共同做好學生教育工作。

家庭教育是學生成長的重要因素,班主任應該主動與家長保持聯系。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現代通信工具,增強與家長溝通的即時性;另一方面,也要利用一切機會盡可能地與家長面對面地溝通交流,虛心傾聽家長的教育意見,最大限度地發揮家校教育的整合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昆山市| 东山县| 获嘉县| 托克托县| 黄石市| 石泉县| 蚌埠市| 合水县| 巴林右旗| 涟源市| 叙永县| 新龙县| 芦山县| 司法| 论坛| 泾阳县| 兴城市| 桐城市| 左云县| 凤城市| 新昌县| 娱乐| 巴南区| 丰镇市| 普安县| 老河口市| 潼南县| 上栗县| 张北县| 玉田县| 隆安县| 五峰| 日土县| 罗源县| 延安市| 二连浩特市| 永泰县| 新竹县| 保康县| 台中市| 彭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