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總序:馬克思與我們同行(2)

這些社會思潮、理論模式和研究范式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做了許多新的探索,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多維視野中的馬克思。其意義不僅表明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解存在著不同的觀點和流派,而且表明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已突破單一的模式,呈現出解釋的多元化格局;不僅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途徑,而且為解讀馬克思主義哲學文本提供了更多的方法。例如,盧卡奇和柯爾施的總體性方法啟示我們,要把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作為整體來把握,而不能簡單地把它分割為哲學的、政治經濟學的和科學社會主義的;阿爾都塞的癥候式解讀方法啟示我們,閱讀馬克思主義哲學不能停留在字面上,而要努力追蹤它的問題框架,發現表象背后隱秘的、被遮蔽的方面;呂貝爾、費切爾的文本解讀方法啟示我們,不僅要全面研究馬克思哲學在各個領域的思想特征,而且要深入研究馬克思著作中概念、范疇乃至思想的演變;德里達的解構式閱讀方法則啟示我們,即使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同一文本中也存在著張力和沖突,要善于思考其間的斷裂和縫隙;沙夫的“人的哲學”啟示我們,關注人的存在、人的自由和人的困境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內容,哲學研究應當探討不同歷史條件下人類所面臨的重大現實問題和理論問題,并使現實中的問題上升到哲學中的問題;科普寧的“認識論主義”研究方法啟示我們,認識不是盲目地跟隨客體,而是創造性地反映客體,如此等等。

毋庸諱言,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界關于人的價值和人道主義問題的研究,關于主體性和實踐唯物主義的研究,關于交往和社會本體論的研究,以及文化哲學、生存哲學、生活世界理論等等,從爭論的議題到基本的依據,都既有中國現實的基礎,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馬克思主義、東歐新馬克思主義的激發。90年代以后,中國學者“重讀馬克思”、“回到馬克思”、“走近馬克思”、“走進馬克思”一類的研究進路,都直接或間接地受到西方馬克思主義、馬克思學的影響。對于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馬克思學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我們不能采取簡單拒斥的態度,而應在批判它們錯誤的同時,對它們提出的重要問題和具有啟發性的思想進行反思,以擴大自己的理論視野。無論在哪一個時代,馬克思主義如果忽視對同時代理論成果的批判考察和借鑒,把自己同整個時代的文化背景和社會思潮隔離開來,就會由于孤立而走向枯萎。

在充分肯定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馬克思學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意義及其對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具有啟示性的同時,對它們的局限及其對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負面影響也應有清醒的認識。無論是西方馬克思主義、馬克思學,還是蘇聯模式馬克思主義哲學、東歐新馬克思主義,以及當代俄羅斯學者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都沒有也不可能達到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終極真理”狀態。它們的確看到了某些合理的事實,但往往又把這些合理的事實溶解在不合理的理解之中。即使是西方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的批評,在今天也更多地表現為文化批評、文學批評,乃至符號的、修辭的批評,由此一路狂奔和下滑,走向虛無和頹廢,并沒有為社會發展提供現實的指向。因此這樣的批評很難稱得上是對馬克思主義批判理論的繼承和發揮。更重要的是,自法蘭克福學派之后,西方馬克思主義和社會實踐無緣,在相當程度上成為書齋里的批判。正如佩里·安德森在《西方馬克思主義探討》一書中所說,這些學說“以自己密碼式的語言說話”,其“首要的最根本的特點就是,它在結構上與政治實踐相脫離”。而德里達在蘇東巨變后之所以不斷“靠近馬克思”,實質上是從解構主義立場出發為馬克思辯護,同時運用馬克思主義方法來旁證解構主義。在這一“聯姻”過程中,馬克思主義已被德里達在解構性的閱讀中重新書寫了,馬克思主義成為一種解構主義版本的馬克思主義……在一定意義上,一個完整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在這些不同的學派、學說和思潮中被肢解了。在當代,無論是西方馬克思主義,還是東歐新馬克思主義,抑或是蘇聯模式馬克思主義哲學都已經成為思想博物館的標本陳列于世,而不是興盛于世了。

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馬克思學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對我們擺脫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教條化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但過高評價它們,則會妨礙我們進一步的思考;籠統地談論國外馬克思主義、馬克思學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高度,無助于我們的研究工作,相反,倒有可能混淆它們內部的張力和沖突。國外馬克思主義、馬克思學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不乏深刻之處,同時也有許多誤讀、誤解乃至歪曲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思想。質言之,它們為我們重新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開啟了廣闊的語義空間,提示了種種可能的思路,具有積極的意義,但如果把它們當作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最高境界”“最佳視角”“終極真理”來仰視,不僅絲毫無益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而且會使我們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走向迷途。歷史已經證明,凡是以終極真理自詡的思想體系,如同希圖萬世一系的封建王朝一樣,無一不走向沒落。

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旨,如何從根本上和整體上把握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已經并繼續在做出積極的回答。中國馬克思主義者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所做的最大貢獻,就是使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就是使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與中國社會實踐相結合,與中國傳統哲學相結合,體現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性、時代性、民族性,使馬克思主義哲學成為具有中國特性、中國作風與中國氣派的哲學形態。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是中國馬克思主義者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指向,也是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第四種路徑。

哲學研究不能僅僅成為哲學家之間的“對話”,更不能成為哲學家個人的“自言自語”。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必須深入現實,超越現實。當代中國最大的現實就是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實踐活動把現代化、市場化和社會改革這三重重大的社會變遷濃縮在同一個時空中進行,構成了一場極其特殊、復雜、艱難,史無前例而又波瀾壯闊的偉大的社會變革,它必然會引起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哲學問題,必然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開辟一個廣闊的社會空間。關注這一現實,由此引發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民族形式和當代形態的思考與建構,反過來,以一種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引導現實運動,這是中國馬克思主義者應有的良心和使命。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者不辱使命,無論是從研究深度來說,還是就研究廣度而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都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章。

因此,我們編纂了《當代學者視野中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叢書。這套叢書是中央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課題《馬克思主義哲學》、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課題“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理論研究”、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創新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當代學者視野中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力求根據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當代性、廣泛性和學術性,按照當代西方、當代東歐和蘇聯、當代俄羅斯和當代中國四個角度,匯集了當代學者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種種解說和闡釋,使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當代境遇凸顯出來,使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時代課題的聯系多方面地顯示出來。這套叢書所選材料中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并不一致,它們之間的差別有時非常大甚至可能是對立的,但也正因為如此,這些研究材料的作用和意義就會是多重的,其中所包含的一致、差別和對立能夠為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提供不同的參考維度,提供較大的思考空間。我們并非完全同意這套叢書所選材料的觀點或結論,但我們不能不敬佩這些思想家在如此廣泛的領域里所進行的認真探索;我們未必非常欣賞由這些材料所構成的畫面,但它的斑斕五彩不能不在這一方面或那一點上燃起我們探索的激情。同時,透過這些觀點、學說和學派,我們會體驗到,在當代,沒有任何一種哲學思潮或哲學流派能夠取代馬克思主義哲學,這些思潮、學派走馬燈似的生命周期本身就是最好的證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確是“我們時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學”。當然,隨著自然科學的重大發現和社會生活的重大變化,馬克思主義哲學應當也必須研究新的課題,應當也必須改變自己的理論形式,應當也必須調整、充實和豐富自己的理論內容。但是,課題的更新,形式的改變,內容的豐富,應當也必須沿著馬克思開辟的方向進行,另謀“出路”是沒有出路的。在編纂《當代學者視野中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過程中,我們深深地體會到,馬克思仍然活著,馬克思與我們同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鼎市| 昌邑市| 贡嘎县| 凤冈县| 牙克石市| 天柱县| 巴彦淖尔市| 探索| 青浦区| 原阳县| 会泽县| 威海市| 牟定县| 图片| 尼木县| 远安县| 天等县| 驻马店市| 河源市| 揭东县| 句容市| 体育| 甘洛县| 铁岭市| 图片| 青岛市| 霸州市| 信丰县| 铜山县| 巧家县| 富平县| 龙海市| 永德县| 柳林县| 广水市| 衡南县| 涪陵区| 贵州省| 天全县| 康马县| 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