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柯爾施(5)

對馬克思主義和哲學的問題的新的考察,看起來也將是這種重建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否定的判斷從一開始就是清楚的。第二國際的大多數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對哲學問題的極度輕視,僅僅是喪失馬克思主義運動的實踐的、革命的特征的部分表現,這種喪失在辯證唯物主義的生動原則在追隨者的庸俗馬克思主義中的同時衰敗上找到了它的一般表現。我們已經提到過,馬克思和恩格斯他們自己總是否認科學社會主義還是哲學。但是,考慮到其根源,很容易無可辯駁地表明,對于革命的辯證法家馬克思和恩格斯來說,哲學的對立面所意謂的東西,根本不同于后來的庸俗馬克思主義者所意謂的東西。希法亭和第二國際的其他大多數馬克思主義者所做的,不過是要求超出階級差別,進行公平的、純粹的、理論的研究。正確地來理解,馬克思主義和恩格斯的科學社會主義與那些資產階級社會的純粹科學(經濟學、歷史學或社會學)之間,比之它與第三等級的革命運動曾經在其中找到了他們的最高的理論表現的哲學之間,有著更為巨大的差別。因此,最近的馬克思主義者已被幾個眾所周知的馬克思的詞句和恩格斯后來的幾個詞句所迷惑,把馬克思主義廢除哲學解釋為用抽象的和非辯證的實證科學的體系去取代這種哲學。人們只能對這些馬克思主義者的洞察力之低感到驚奇。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與全部資產階級的哲學和科學之間的真正矛盾,完全在于科學社會主義是革命過程的理論表現,這個過程將隨著這些資產階級哲學和科學的全部廢除,以及在它們之中找到了其意識形態表現的物質關系的廢除而終結。

為了恢復被其追隨者敗壞和庸俗化了的馬克思理論的正確和充分的意義,對馬克思主義和哲學問題的再考察,甚至在理論水平上也是必需的。然而,正如馬克思主義和國家的問題一樣,這個理論任務也真正產生于革命實踐的需要和壓力。在奪取了政權以后的革命轉變時期,無產階級必須在意識形態領域完成一定的革命任務,不亞于在政治和經濟領域完成的任務——這些任務永遠是相互作用著的。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必須再次成為《共產黨宣言》的作者所描述的東西——不是作為一個簡單的回復,而是作為一個辯證的發展:一種關于包括整個社會一切領域的社會革命的理論。因此,我們以辯證唯物主義的方式必須解決的不僅是“國家對于社會革命和社會革命對于國家的關系問題”(列寧語),而且還有“意識形態對于社會革命和社會革命對于意識形態的問題”。在無產階級革命前的時期里回避這些問題,會導致機會主義,并在馬克思主義內部造成危機,正像第二國際回避國家與革命的問題導致了機會主義并的確在馬克思主義的陣營內引起了危機一樣。在這些轉變時期的意識形態問題上沒有明確的立場,在無產階級奪取了國家政權后的時期里,可能會有災難性的政治后果。因為理論上的庸俗和混亂嚴重地妨礙迅速而有力地解決當時在意識形態領域產生的問題。無產階級革命對意識形態的關系的主要問題,同無產階級的革命專政的政治問題一樣,被社會民主黨的理論家們所忽視。因此,在這個新的革命斗爭時期,它必須被重新提出,并且必須恢復正確的——辯證的和革命的——原初的馬克思主義觀。這個任務只能夠通過首先考察引導馬克思和恩格斯注意意識形態問題的這樣一個問題來解決:哲學是如何關聯于無產階級的社會革命的,無產階級的社會革命是如何關聯于哲學的?對這個問題的一個回答由馬克思和恩格斯所提出,并且可以從馬克思的唯物辯證法中推演出來。它將引導我們到一個更大的問題上:一般地說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是如何關聯于意識形態的?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學社會主義對哲學的關系是什么?“毫無關系”,庸俗馬克思主義回答說。在這個意義上,正是馬克思主義的新唯物主義和科學的觀點駁斥和取代了舊唯心主義的哲學觀點。所有的哲學觀念和思辨,因此被證明是不真實的——空洞的,仍然作為一種迷信糾纏著少數人頭腦的幻想;保持這樣的幻想對統治階級有著具體的實在利益。一旦資本主義被推翻,這些幻想的殘余也將即刻隨著消失。

一個人只須思考一下這種哲學方法的全部膚淺性,像我們已經試圖做的那樣,立刻就會明白,這樣一種對哲學問題的解決辦法,與馬克思的現代辯證唯物主義精神毫無共同之處。它屬于那樣一個時代,在那個時代里,“資產階級蠢才中的天才”邊沁在他的《百科全書》中用“參看迷信的見解”這樣的按語去解釋“宗教”一詞。這就是17世紀和18世紀所創造的氣氛的一部分,這種氣氛鼓舞歐根·杜林寫道,在根據他的計劃來構造的未來社會中,將不存在宗教崇拜;因為正確理解的社會的共同體將禁止宗教魔術的一切道具,同時也將除去這些迷信的一切基本組成部分。[16]現代的或辯證的唯物主義世界觀——根據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說法,新的唯一科學的世界觀——看待這些問題時,完全不同于那種對于諸如宗教和哲學這類意識形態現象的膚淺的、唯理主義的否定方式。為了直接表明這種比較,可以這樣說,對現代辯證唯物主義來說,重要的是,在理論上要把哲學和其他意識形態體系當作現實來把握,并且在實踐上這樣對待它們。在他們的早期,馬克思和恩格斯由反對哲學的現實性開始了他們的全部革命活動;我們將表明,盡管后來他們的確從根本上轉變了他們關于在整個意識形態內哲學的意識形態是如何相關于其他形式的觀點,但是,他們總是把意識形態——包括哲學——當作具體的現實而不是空洞的幻想來對待的。

在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和恩格斯開始了他們的革命斗爭——最初在理論的和哲學的水平上,為的是那個處在不是同整個現存社會的“后果發生片面矛盾,而是同它的前提發生矛盾”的階級的解放。他們確信,他們正在攻擊現存社會秩序的一個極其重要的部分。在1842年寫的《第179號〈科倫日報〉社論》一文中,馬克思已經表述過“哲學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就如同人腦雖然不存在胃里,但也不在人體之外一樣”。他后來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重復了這一點:“現存的哲學本身就屬于這個世界,而且是這個世界的補充,雖然是觀念的補充。”15年之后,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里,馬克思說,在那本著作里,他最終完成了向他后來的唯物主義立場的轉變。恰恰當辯證法家馬克思實現了從唯心主義到唯物主義的轉變之時,他明確了這一點:當時德國這個丟棄了哲學的實踐派,犯了一個像不譴責哲學的理論派一樣的大錯誤。后者相信,它能夠從純粹哲學的觀點,即依靠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從哲學派生出來的命題(更像拉薩爾后來求助于費希特所做的那樣),來同德國社會的現實進行斗爭。它忘記了這個哲學觀點本身是這個占統治地位的德國社會的組成部分。但是,實踐派也基本上受到了同樣的限制,因為它相信,“只要扭過頭去,背朝著它,嘟囔幾句陳腐的氣話,哲學的否定就實現了”。它也不認為“哲學是德國現實的組成部分”。理論派錯誤地相信,“不消滅哲學本身,就可以使哲學變成現實”。實踐派犯了一個類似的錯誤,它企圖不在理論中實現哲學,換言之,“不把哲學作為現實來把握,就企圖在實踐中消滅它”。

在什么意義上馬克思(還有恩格斯,他在同一時期經歷了同樣的發展——就像他和馬克思后來經常說明的那樣)已經真正地超越了他在學生年代的純粹哲學的觀點,這是很清楚的;但是,人們也能夠看到這個過程本身仍然如何具有哲學的特征。我們之所以可以談論超越哲學觀點,理由有三條。首先,馬克思在這里的理論觀點,不是部分地反對全部現存德國哲學的結論,而是完全反對它的前提(對馬克思和恩格斯兩個人來說,這種哲學總是最充分地為黑格爾所代表的)。其次,馬克思反對的恰恰不是僅僅作為現存世界的頭腦或者觀念上的補充的哲學,而是整個現存世界。再次,最重要的,這個反對不僅是在理論上的,而且也是實踐上和行動上的。“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的最后一條就是這樣宣告的。然而,這個對純粹哲學觀點的一般超越,自然混合著哲學的特征。一旦人們意識到這種新的無產階級科學在其理論特征上與先前的哲學的區別如何之小(即使馬克思用它作為一個在其方向和目標上有根本區別的體系來取代資產階級唯心主義的哲學),這一點就很清楚了。德國唯心主義,甚至在理論水平上,也總想成為一種不只是理論或哲學的東西。從它同資產階級革命的關系(前面討論過)來看,這一點是容易理解的。我們將在以后的著作中進一步研究這個問題。這種傾向在黑格爾的先驅者們——康德、謝林,尤其是費希特身上是典型的。雖然黑格爾自己顯然已顛倒了它。但他在事實上也分派給哲學一個超出理論領域之外,并在一定意義上是實踐的任務。這個任務當然并不要去改變世界,像馬克思所主張的那樣,而毋寧說是要借助概念和理解力,使作為自我意識的精神之理性與作為實際現實之理性得到和解。從康德到黑格爾的德國唯心主義,當它肯定了這個普遍的作用(這個無論如何被通俗地認為是任何哲學的實質的東西)時,它沒有不再是哲學。與此相類似,僅僅因為馬克思的唯物主義理論具有不只是理論的,而且也是實踐的和革命的目的,就說它不再是哲學,這是不正確的。相反地,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辯證唯物主義按其基本性質來說,是徹頭徹尾的哲學,就像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的11條中和在其他出版過和沒出版過的那個時期的著作中系統地闡述的那樣。它是一種革命的哲學,它的任務是以一個特殊的領域——哲學——里的戰斗來參加在社會的一切領域里進行的反對整個現存秩序的革命斗爭。最后,它的目的在于把消滅哲學作為消滅整個資產階級社會現實的一個部分,哲學是這個現實的觀念上的構成部分。用馬克思的話來說就是:“不在現實中實現哲學,就不能消滅哲學。”因此,當馬克思和恩格斯從黑格爾的辯證唯心主義前進到辯證唯物主義的時候,十分清楚,哲學的消滅對他們來說并不意味著簡單地拋棄哲學。甚至在考慮到他們后來的立場時,把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成為唯物主義者之前是辯證法家這一點作為穩固的起點,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人們忘記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從一開始就是辯證的唯物主義,那么,他們的唯物主義的意義就以一種災難性的和無可挽回的方式被歪曲了。與費爾巴哈的抽象—科學的唯物主義和所有其他抽象的唯物主義——無論是早期的還是晚期的,也不管是資產階級的還是庸俗馬克思主義的——相對照,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首先是歷史的和辯證的唯物主義。換言之,它是這樣一種唯物主義,它的理論認識了社會和歷史的整體,而它的實踐則顛覆了這個整體。因此,對于馬克思和恩格斯來說,在他們的唯物主義的發展過程中,哲學成為社會—歷史過程的一個較之開始時不重要的組成部分,這是可能的,而且在事實上也的確是如此。但是,真正的辯證唯物主義的歷史觀(肯定地說,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主義)不可能不認為哲學意識形態,或者一般的意識形態是一般的社會—歷史現實的一個實在的組成部分——一個必須在唯物主義理論中把握住并由唯物主義實踐消滅的現實部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茶陵县| 阳城县| 柘荣县| 海门市| 新郑市| 乌鲁木齐市| 宁远县| 盐城市| 蕉岭县| 揭阳市| 清镇市| 三穗县| 腾冲县| 鄄城县| 绥棱县| 百色市| 阿拉善盟| 汽车| 邯郸市| 泾阳县| 山丹县| 溧阳市| 苍梧县| 禄丰县| 虞城县| 航空| 黑山县| 永兴县| 尼勒克县| 万盛区| 博乐市| 云霄县| 叙永县| 陆丰市| 崇文区| 明溪县| 金门县| 菏泽市| 荣成市| 公安县| 德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