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卷二(2)

成湯

【原文】黃帝之后也,姓子氏。初帝嚳次妃簡狄,見玄鳥墮卵而吞之,遂生契。

契事唐虞為司徒,教民有功,封于商,賜姓子氏。契生昭明,昭明生相土,相土生昌若,昌若生曹圉,曹圉生冥,冥生振,振生微,微生報丁,報丁生報乙,報乙生報丙,報丙生主壬,主壬生主癸,主癸生天乙,是為成湯。是時伊尹耕于有莘之野,湯使人以幣聘之,因說湯以伐夏救民之事,湯進伊尹于桀,桀不能用,伊尹復歸湯。

張居正講評:據史書記載,成湯是黃帝的后裔。黃帝的曾孫帝嚳有個妃子名叫簡狄,一次燕子從她面前飛過時,生了一個卵從天上掉了下來,她趕快撿起來吞了下去,這樣她就懷了孕,并生下了契。在堯舜時期,契曾任司徒,負責教化百姓,使百姓相親相愛,謙遜順從。帝舜很欣賞他,便封他為商丘地方的諸侯,賜姓子氏。其后契生昭明,昭明生相土,相土生昌若,昌若生曹圉,曹圉生冥,冥生振,振生微,微生報丁,報丁生報乙,報乙生報丙,報丙生主壬,主壬生主癸,主癸生天乙,天乙就是成湯。那時有個賢人叫作伊尹,精通堯舜的治國之道,不肯出來做官,隱居在有莘地方,以耕田為業。湯知道他很有才能,便派人帶著禮物去請他出來做官,前后三次才感動了伊尹,使他出來輔佐自己。伊尹見夏桀殘暴不仁,百姓苦不堪言,便勸說湯起兵伐夏以救民于水火,然而湯不忍心討伐夏,便將伊尹推薦給桀,以期望在伊尹的輔佐下,桀能幡然醒悟。然而桀執迷不悟,根本聽不進去伊尹的勸諫,于是伊尹又回來輔佐湯。

像伊尹這樣賢能的人,如果桀能重用,聽從勸諫,那就可以結束暴政,施行仁政,夏就可以復興而不至于滅亡了。由此可見,天下興亡的關鍵不在于有沒有賢能的人,而在于賢能的人能不能得到重用。桀不能重用賢能的人,夏滅亡了;湯重用了賢能的人,便得了天下,成為天子。賢能的人對于國家的重要性一至于斯。

【原文】桀殺直臣龍逢,眾莫敢直言,湯使人哭之。桀怒,囚湯于夏臺,已而得釋。

桀將亡,賢臣費昌歸湯。湯出見人張網四面,而祝之曰:“從天墜者,從地出者,從四方來者,皆罹吾網。”湯解其三面,止置一面,更祝曰“: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不用命者,乃入吾網。”漢南諸侯聞之,曰:“湯德及禽獸。”歸之者四十余國。

張居正講評:夏桀無道,不接受大臣們的直言勸諫,關龍逢是當時有名的賢臣,屢次犯言直諫,桀憤怒地處死了他,從此朝廷內再也沒有人敢進諫了。

當時,湯是夏桀統治下的眾多諸侯之一,他見龍逢以忠言進諫而被處死,心中很是悲傷,于是便派人悼念龍逢。桀知道這件事后大怒,便將湯抓起來囚禁在夏臺獄中,過了很久才將他釋放。那時候,天上出現了兩個太陽,星辰墜落,伊水和洛水干涸了,泰山崩塌。桀的大臣中有個賢臣名叫費昌,他看見天下出現這樣多的不祥征兆,知道夏遲早會被湯滅亡,于是便離開桀歸附湯去了。一天,湯在野外行走,看見有人四面張著羅網打獵,并且口里還祈禱說:“希望一切動物,無論是天上飛的,還是地上走的,水里游的,都進入我的網中。”湯聽見這些話,心中不忍,說道:“鳥獸雖然是微小,但它們也是有生命的,怎么能夠如此殘暴地將它們一網打盡呢。”于是,便讓人將三面的網解去,只留一面,又替他祈禱說:

“希望一切動物,無論是天上飛的,還是地上走的,水里游的,都自由自在地生活吧,如果有不愛惜生命的,就進入我的網中吧。”湯對于飛禽走獸等生物都這樣仁慈,對于老百姓的仁慈可想而知了。所以,當漢水南邊的諸侯們聽聞這件事以后,都稱頌說:“湯對生靈的愛惜,可謂到了極致了。微小如飛禽走獸的都謀其恩澤,人就更沒得說了。”這樣,前來歸附湯的有四十余個諸侯。

【原文】桀無道,暴戾殘虐萬姓,伊尹相湯伐桀,費昌為御,與桀戰于鳴條,桀師敗績,湯遂放桀于南巢。諸侯大會,湯退而就諸侯之位,曰:“天子唯有道者可以處之,可以治之。”三讓,諸侯皆推湯,于是即天子之位,都于亳。

張居正講評:夏桀殘暴無道,禍害百姓,伊尹見百姓苦不堪言,乃輔佐湯起兵討伐桀,以救百姓于水火。那時夏的賢臣費昌離開桀來歸附湯,湯便任命他為御戎的官職,負責駕馭湯乘坐的戰車。湯起兵后,雙方大戰于鳴條,也就是今天陜西夏縣西北。桀眾叛親離,被湯活捉,但湯并沒有處死他,而是將他放逐到了南巢,也就是今天安徽巢縣西南。當時,各地諸侯因湯的這一順應天命的義舉,都來朝拜他,要擁戴他為天子。湯不肯即位為天子,仍愿意為諸侯,說道:“我之所以討伐桀,只是為了為民除害而已,而天子之位,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擔任,不是我所能擔任的。”如此這般地你推我讓了三次,湯便不再推辭,即位為天子,改國號為商,以亳為都城,也就是今天河南偃師。

【原文】元年。湯既即位,反夏桀之事,以寬治民。除其邪虐,順民所喜,遠近歸之。乃改正朔,自夏之前,皆是建寅之月為正月,湯既革夏命,乃以建丑之月為正月,色尚白,牲用白,以白為徽號,服冠而縞衣。

張居正講評:成湯即位以后,對于桀所推行的暴政,全部予以推翻,以仁德治民,施行人們所喜好的政策,如輕徭役、薄賦稅等事。無論遠近的百姓都來歸附他,沒有人再記得什么夏朝了。于是,湯便著手改革夏朝的歷法,在夏以前,都以建寅之月也就是一月為一年的開始;湯既然滅亡夏朝,便以建丑之月也就是十二月為一年的開始。商朝崇尚白色,凡是祭祀時所用的牲畜,都選用白色皮毛的,軍旗、紋章等也用白色;其服飾以白色為最尊貴。

【原文】大旱七年,太史占之曰:“當以人禱。”湯曰:“吾所為請雨者,民也,若以人禱,吾請自當。”遂齋戒、剪發、斷爪、素車白馬、身嬰白茅,以身為犧,禱于桑林之野。祝曰:“無以余一人之不敏,傷民之命。”以六事自責曰:

“政不節歟?民失職歟?宮室崇歟?女謁盛歟?苞苴行歟?讒夫昌歟?”言未已,大雨方數千里。又以莊山之金鑄幣,救民之命,作樂曰《大濩》。

張居正講評:成湯的時候,曾經有七年的時間很少下雨,天下大旱。太史便上奏說:“天災流行,國家遭遇厄運,需要用人作為犧牲,祈禱于上天,才能降下雨來。”成湯說:“我之所以求雨,是為了救濟百姓,又怎么忍心殺人求雨呢?如果必須要以人做犧牲才能降雨,我寧可以自己為犧牲。”于是便齋戒沐浴,修身養性,剪去頭發、指甲,乘坐著裝飾簡單的白色馬車,身上披著白茅草,就像祭祀的犧牲一樣,到桑林之野也就是今河南鞏義魯莊一帶祭天。他向天祈禱說:“我不能恭敬地侍奉天,使天憤怒降下災害,太不明事理了。不過沒有好好侍奉天的人是我,與百姓無關,天如果要懲罰的話,應該只懲罰我一個人,不能因為我一個人的錯誤而降下這樣的災害,使百姓流離失所。”說完上面這些,便列舉了六項過失向上天請求懲罰:“上天不會無緣無故地降下災禍,如果降下,那么我們就一定有做得不到的地方,比方說:我發出的政令不能使百姓守節秉義;使百姓流離失所,無法生活;居住的宮殿過于高大、豪奢;宮中的后妃過多;賄賂、中飽私囊的人得以達到他們的目的;造謠生事的人繁多而禍害政事。如果這些事中有一件屬實,我愿意以身受罰。”成湯當時祈禱的話語,至誠至信,感動上天,話還沒說完,天就降下大雨,各地雨水充足。當時,天下大旱,百姓窮困,商業無從發展,成湯又用莊山(在四川滎經縣北)出產的銅,鑄造錢幣,供給民間使用,以解除百姓的窮苦。

因此旱災雖然持續了七年之久,但百姓卻也能勉強度日,不至于餓死,到后來天降大雨后,年年豐收,百姓歡樂,便制作了樂章《大濩》以紀念,以表彰湯能救護萬民,使他們安居樂業。從這兒可以看出來,水旱災害就算是在盛世也很難不發生,但只要作為君王的遇到災害時,知道有所敬畏,嚴于律己,誠心救災,也能化災為祥,轉危為安,就像上面提到的成湯的故事一樣。如果天變降下災禍仍不知道有所敬畏,看到百姓生活窮困,民不聊生,而不知道賑濟百姓,那么離亡國就不遠了。

注釋:

簡狄,是帝嚳的妃子。

玄鳥,是燕子,因為顏色為黑色,所以稱為玄鳥。

天乙,是成湯的名字。

伊尹,是湯的大臣。

有莘,是地名,在今陜西合陽縣東南。

龍逢,是夏桀時的大臣,姓關。

正月,是一年的第一個月,正原讀作“zhèng”,到秦始皇時,因秦始皇名政避諱讀作“zhēng”,遂成為慣例。建丑之月即夏歷的十二月,也是現在農歷的十二月。因為十二月每天黃昏五六點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著丑方,所以稱為建丑之月。一月斗柄指著寅方,是為建寅之月。

冠,是成湯制造的帽子的名字。

太史,是占卜天文的官。

苞苴,古人以禮物相送,必用草包裹著或用草盛著,叫作苞苴。

武丁

【原文】元年,武丁嗣立,恭默思道。小乙崩,武丁居喪三年不言。既免喪,亦不言,夢上帝賚以良弼,乃使人以形旁求于天下,得傅說于版筑之間,命以為相,進諫論列天下之事,君臣道合,政事修舉。

張居正講評:武丁即位以后,立志使國家興盛起來,恢復商湯時的盛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山县| 遵义市| 筠连县| 社会| 尼玛县| 襄城县| 社会| 四子王旗| 湖南省| 阿克陶县| 富宁县| 邻水| 米脂县| 珠海市| 淳化县| 中江县| 海口市| 洛扎县| 沅陵县| 济宁市| 林州市| 昌邑市| 涟水县| 东港市| 泾阳县| 安徽省| 论坛| 景谷| 重庆市| 深州市| 赫章县| 胶州市| 当雄县| 合江县| 扬州市| 县级市| 瑞昌市| 江达县| 南汇区| 昌乐县| 上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