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在歷史與經濟之間(3)

晉商票號還有另一種企業文化——群體精神。商幫的“幫”字正在于同一商幫企業之間的合作與協調。山西人以“抱團”、“老鄉觀念強”著稱,晉商正是以地域為紐帶聯系在一起的(徽商是以血緣為紐帶聯系在一起的)一個松散商業集團。各個票號都是獨立的,相互之間也存在競爭,但它們之間又不乏合作與相互支持。這種群體精神在外地體現為會館的建立。會館是同鄉聚集的地方,不僅交流感情(思鄉之情),而且相互幫助。在今天所留下來的明清會館建筑中,山西晉商的會館是最氣派、最多的。在本地(總號所在地)則有行會,訂立成文的或相互默契的行規,進行自律。例如,由于犯錯誤而被一個票號開除者,其他票號不能錄用。這對提高職業經理人的職業道德起到了積極作用。票號中相互借貸,幫助同行渡過難關的事例在票號史上屢見不鮮。

任何一個成功的企業都有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票號的經驗又一次證明了這一點。

票號的啟示

票號存在的歷史不到一百年,真正的輝煌也就是三十多年。在當時歷史條件下,我們也不能希望票號成為現代企業,它有其本身無法克服的時代局限性和弱點。許多使它成功的因素也成為使它走向衰亡的因素。兩權分離下的全權授權經營使職業經理人得以最大發揮自己的才能,但離開了所有者的制約,也會出現今天所說的內部人控制問題。以封建倫理道德為基礎的制度和文化不能適應變化了的條件,使其中人治與保守的負面作用日益顯著。票號以政府業務為主,對政府的依附是它成功的條件之一,但也留下了隨清王朝滅亡而衰亡的隱患。我不準備深入探討票號衰亡的根源,如果不是苛求古人,值得注意的倒是票號給我們的啟示,尤其是在銀行被詐騙、內部人貪污案件突出的今天,這種啟示更值得注意。

在票號中盡管所有者(東家)并不參與經營管理,但并不等于不負責任,東家要用自己的財產承擔無限責任,就決定了他必須關心財產的使用,這個問題當時是靠認真選大掌柜來實現的。東家對票號的關心與控制還在于產權明晰。產權一直是困惑國有銀行的一個問題,由于所有者缺位,實際上缺乏真正對銀行資產負責的人。到2004年年底,有4000名左右的銀行從業者外逃,帶走資金500億美元。2005年銀行被詐騙,卷走資金又達十幾億,有誰為此承擔責任?如果這種事出現在票號,東家就破產了,所以,他要負責。今天的銀行缺乏一個真正負責的所有者,這正是產權不明晰的結果。所以,國有銀行的改革也應該與其他國企一樣,通過股份制來實現產權明晰。

票號的治理結構遠遠沒有達到現代企業的水平,但它適應了當時那個時代的實際情況。票號的制度當然不是我們今天銀行改革模仿的榜樣,但票號制度中所體現出的責權利一致、管理嚴格有效并認真實施的精神卻與建立有效公司治理結構的思路一致。具體做法無法仿效,但核心精神是應該學習的。試想一下,如果有一套有效的制度,個別銀行內部人能輕易地把幾個億,甚至十幾個億資金轉移到國外嗎?票號不許帶家眷上任或在當地結婚,有防止卷款逃跑的目的。這種對人身的限制今天不適用了。但總不能眼看著貪官把家先安在國外,有條不紊地為外逃做準備吧?我們銀行的哪些制度出了毛病,應該如何用制度來亡羊補牢,的確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一個高效的職業經理人隊伍是票號成功的保證。這支隊伍的建設靠制度,尤其是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也依靠思想道德建設。這是票號寶貴的經驗。也許票號的許多做法今天已經不適用,例如生活上的供給制以及把關公作為精神偶像。但其基本思路是正確的:物質激勵加精神激勵。我們所要做的是在現代條件下如何實現這兩種激勵并舉。我們缺乏的是票號中那一批敬業的職業經理人。但這些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制度的產物,造就這種人才的“原料”并不缺,缺的是如何把他們加工成材的制度與機制。在票號產生的相當長時間內,政府沒有任何管制,其建立不用審批、注冊,也沒有任何外部制度約束,甚至不納稅。

直至1906年,我國才有了第一部《銀行法》,這時票號已走向衰亡了。但票號在沒有外部硬性制約的情況下,自覺守信,嚴以律己,沒有引起重大擠兌、破產風潮,還促進了經濟發展,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票號這種自覺的自我約束也值得我們學習、深思。如何建立銀行和整個銀行業的自律也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問題,僅僅靠外部制約是不夠的,銀行要有自律意識。

現代銀行比票號復雜得多,但票號這位“鄉下祖父”的做法仍值得我們借鑒,越走近票號,你就越會覺得它是一筆可貴的精神遺產。

向晉商學習什么

輝煌500年的晉商是山西人的驕傲,但我們不能以阿Q“祖上富過”的心態作為自我安慰,而應該繼承和發揚晉商精神,在這個新時代再現晉商風采。因此,晉商精神是什么,我們應該如何繼承,就是新一代晉商必須了解的。

晉商精神是什么

對于晉商的輝煌,大家是一致承認的,但對于什么是晉商精神,學者的認知并不一樣。

許多學者認為,晉商的精神是勇于開拓、勤奮、誠信,等等。這些精神對晉商的成功的確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但并不是晉商獨有的精神,也不是晉商成功的關鍵。勇于開拓是許多國家和中國不同地區的人共有的精神。有迫于生活的壓力,也有追求更好生活的動力。中國歷史上有過多次移民潮,沿海一帶人民甚至到海外開拓,但有幾個成就了晉商一樣的事業?勤奮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幾乎所有到過中國的學者,甚至像亞當·斯密這樣沒來過中國的學者,對中國人的勤奮都交口稱贊,但舊中國依然沒有擺脫貧窮與落后。誠信是中國傳統道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這種誠信精神并沒有成為社會財富。美國社會學家福山指出,中國缺乏普遍的信任,晉商所具有的低層次有限信任,任何一個商幫都具有。這種種對晉商精神的概括都不能說錯,但都太泛泛化了。

我們所要尋找的晉商精神是晉商所獨有,其他商幫所沒有或不明顯的精神,是晉商成功最核心的因素。這種精神在我看來是制度創新和與時俱進。與中國其他商幫相比,晉商的企業制度是最完善的。任何一個企業的成功都要依靠制度,晉商能夠輝煌500年,尤其是產生了匯通天下的票號,依靠的也是制度。晉商的股份制已經體現了股權多元化和相對控股的特點。委托-代理關系下的全權授權經營,使優秀的職業經理人得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又避免了家族企業家族化管理的弊端。以身股制為中心的激勵制度,保證了高效率,至今仍不過時。企業內嚴格的管理制度減少了內部人的機會主義行為。中國的其他商幫也曾有過不同程度的輝煌,但有這套制度者,唯有晉商。

與晉商齊名的徽商在清道光、咸豐年間已經開始衰落了,但晉商在這一時期卻登上了事業的頂峰,其根本原因在于能否與時俱進。晉商和徽商都是以鹽業起家的,當清代嘉慶道光年間鹽業的壟斷被打破時,徽商就無可挽回地走向了衰亡。晉商在明代中期之后逐漸失去在鹽業中的優勢,首先轉向多元化經營,然后又轉向票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這正是晉商的與時俱進。晉商能根據不同的形勢,調整自己的經營方向,尤其在清道光年間抓住時機轉向票號,完成了一次成功的轉型。在一個變動的世界中,及時作調整,是任何一個企業成功的必由之路。晉商不愧識時務的俊杰,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做到了與時俱進。這句話說起來并不難,難的是實踐。晉商的成功正在于它做到了這一點。

當然,晉商還有許多值得學習的精神,但只有在制度創新和與時俱進的基礎上,其他精神才能發揮作用。

晉商的缺陷

今天我們談到晉商,更多說的是它成功的經驗與值得學習的精神,但同時也應該注意使晉商走向衰亡的內在缺陷。只有以這種態度來探討晉商精神,才具有現實意義。

在任何一個社會中,企業的成功都離不開政府。晉商和徽商的成功都得益于官商結合。但官商結合也埋下了晉商和徽商衰亡的種子。晉商票號的極大發展得益于匯兌官款和向政府的貸款,但當清政府滅亡后,票號的700萬兩政府借款化為泡影,這對晉商無疑是一個重大打擊。晉商在與政府的交往上有兩個問題:一是對政府的依賴性太強,企業要利用政府獲得政策支持,但同時要保持自己的獨立地位。晉商后期過分依賴政府,就會同政府綁定命運。在清末政局不穩的情況下,其風險就相當大了。二是晉商與政府的關系是通過個人交往、行賄等非制度化方式來建立和保持的,雖能這在當時的社會中是無可奈何的,但也使晉商付出了較大的代價,并增加了不確定性和風險。

晉商的成功得益于它對中國文化的改造和利用。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義輕利”改為“以義制利”是晉商成功的起點。傳統文化中的“等級觀念”、“誠信觀念”,都對晉商的成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應該承認,傳統文化中也有不利的一面。傳統文化講人治,晉商盡管有一套制度,但仍然沒有擺脫人治。在股東中不是由董事會根據制度作決策,而是由控股的大股東一人說了算。在經營中則是由大掌柜一人說了算。大股東選對了人,大掌柜經營得法,晉商就成功。大股東選錯了人,大掌柜經營失誤,晉商就失敗。票號沒有成功地轉向現代銀行,正在于掌權的大掌柜(如蔚泰厚的毛鴻翙)的竭力反對,這種大掌柜可以“一言興號,一言滅號”。人不可能不犯錯誤,由人興亦可由人亡,任何依靠人治的企業都難以基業長青。

傳統文化的另一個缺陷是保守,以自我為中心盲目排外。19世紀末20世紀初,外國資本大量進入中國市場,外資銀行在中國廣泛設立。晉商把自己的票號看得完美無缺,不知道“師夷之長”,學習外國銀行先進的制度、經營理念和管理方式,使它在與外國銀行的競爭中失利,并失去了走向現代銀行的機會。那些掌權的大掌柜們身居偏僻的山西內地,對世界的巨大變化幾乎一無所知,個別了解世界的晉商,如渠本翹,則無力改變晉商的整體保守心態。這時,晉商的衰亡就不可避免。晉商犯過不少錯誤,有許多失敗的教訓,究其根源還在于固守傳統觀念上。

新晉商的推陳出新

山西經濟的振興有賴于新一代晉商。新晉商不是歷史上晉商的“克隆”,是21世紀的企業家。但我們不能割斷歷史,新晉商應該從歷史上的晉商身上學習好的精神傳統,并克服先輩的缺點。根據我們對晉商經驗與教訓的分析,新晉商應該比歷史上的晉商有根本性突破。

首先,新晉商應該實現制度化決策與經營。許多民營企業是從家族企業起步的,這并不奇怪。但一旦企業做大之后必須擺脫家族制。晉商的股份制,家族企業非家族化管理,以及激勵機制和其他嚴格的管理制度,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當然,我們并不是要照搬晉商的做法,而是讓一個家族企業轉型為股份制企業,用法治代替人治。

其次,克服保守觀念,向全國學習,向世界學習。廣東、浙江等地民營企業的強大還在于得開放之利。總體上看,山西還是較為保守的,這種觀念阻礙了山西經濟發展,只有開放,才能與時俱進。山西許多民營企業產生于煤業,但煤不是取之不盡、開之不完的,要在適當的時候轉型——像晉商那樣由鹽轉向多元化,又轉向以票號為主。走出山西看全國,看世界,走出煤炭看其他行業,山西才有希望。

最后,要處理好與政府的關系。今天的新晉商仍需要政府的支持,利用政策機會,也應該與政府建立良好的關系,但我們不能像歷史上的晉商那樣與政府密不可分。企業發展最終靠自己,政府只作為若干外因之一發揮作用,不能說不重要,但并非決定性的。同時,我們要在發展本地經濟的共同利益基礎之上取得政府支持,不能用行賄等非法手段把官員“拿下”。晉商打通政府關節的許多手段在今天是不適用的。

山西的經濟需要新晉商,也一定能出現新晉商。我們研究晉商的意義在于為新晉商的形成提供一點思路。

賈府的經濟轉型

文學家看《紅樓夢》,把賈府視作一個封建大家庭,或稱贊其愛情永恒,或揭示其階級斗爭,或指責其鉤心斗角,或指出其興亡之道。從經濟學的角度看,賈府是一個經濟單位,愛情也好,斗爭也好,都是以經濟為基礎的。賈府的繁華是以計劃經濟體制為基礎的,賈府的衰落是經濟轉型失敗的結果。一部《紅樓夢》也折射出了今天所說的轉型經濟學的許多道理。

賈府興衰與計劃經濟

德國弗萊堡學派的創立者瓦爾特·歐肯把人類有史以來的經濟分為兩種理念類型:集中領導的經濟和交換經濟。市場經濟以前的一切經濟形態,無論是古埃及經濟、中國封建經濟,還是現代計劃經濟,在本質上都是集中領導的經濟,即我們現在所說的計劃經濟。正是在這種意義上,我把賈府看作計劃經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尼勒克县| 长丰县| 德昌县| 巩义市| 玛沁县| 焉耆| 鄂托克旗| 和龙市| 赣榆县| 迁西县| 叶城县| 尼木县| 上思县| 寻甸| 上杭县| 霍林郭勒市| 扬中市| 沐川县| 大名县| 城口县| 双牌县| 台安县| 武义县| 定南县| 增城市| 穆棱市| 金坛市| 中宁县| 鄂州市| 饶河县| 利川市| 阿拉善右旗| 玛纳斯县| 黄山市| 西和县| 昔阳县| 盘锦市| 丹巴县| 兴隆县| 长丰县| 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