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求人的話要有力,拒絕的話要委婉(1)

中國諺語

1.拒絕他人的三條原則

說話需要掌握一定的方式,尤其是拒絕別人的時候,更要注意說話的方式方法,既要把拒絕的意思表達清楚,又要把話說得婉轉動聽,讓別人接受的同時,還能體會到自己的為難之處。

生活中,總要面對各種各樣的人和事,其中,有許多積極的,也會有許多消極的;有符合自己意愿的,也有不符合自己意愿的;有我們贊成的,也有我們反對的;有我們樂意接受的,也有我們需要拒絕的。那么,究竟如何處理這些事情,就構成了我們日常生活的主要內容,并影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拒絕他人在這些問題中是我們應該加以重視的。因為如何拒絕他人不僅關乎塑造我們自身的良好形象,也對我們處理好與各種不同人之間的關系等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拒絕人的關鍵是掌握拒絕的技巧,那么到底應該如何拒絕他人呢?

(1)態度要誠懇

以誠懇的態度明確地說出自己不得不拒絕對方的理由,直到對方了解你是愛莫能助,這是一種最成功的拒絕方法。

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發生類似的事情。

李偉是班上成績一直很好的學生,也十分熱心幫助他人。近一段時間,每天放學后,他都會準時和另外兩個同學“隱姓埋名”地去幫助一位孤寡老人。一天放學后,他正準備出發,成績比較差的王波,拉著讓他講解一道數學題。他一看時間快到了,而且看到那道題很簡單,便說:“這道題這么簡單,你自己想吧,我還有事呢!”然后就走了。王波為此十分生氣,再也不理李偉了。雖然他不是有意的,但別人并不知道,而使同學討厭他,這樣就不值得了。拒絕時要以誠懇的態度,讓對方明白你拒絕的真正原因才行。

(2)語言溫和

當你說“不”前,要讓對方了解你之所以拒絕的苦衷和歉意,說話態度要誠懇,語言要溫和。

(3)盡量避免模模糊糊那一類的回答

如“我再考慮考慮”等,這種講法或許你自己認這是表示拒絕了,可是有所求的一方可能認為你真的在替他想辦法,這樣一來,反而耽誤了對方。所以,拒絕時不要使用語言含糊的字眼。

其實任何人都不希望“品嘗”被拒絕的滋味,也不愿將拒絕的話說出口,可是,迫于生活的需要又不得不說。此時,只能鍛煉自己把拒絕話說得更動聽,從而讓別人理解并接受自己的拒絕。

2.說話留余地,“歧義”拒絕他人

有人會問:在什么情況下可以拒絕他人?應該怎樣拒絕他人呢?怎樣做才能使自己不做違心的事,而又不影響友誼呢?這的確是人際交往中的一個重要的問題,也是拒絕他人時說話的藝術所在。

對于一個會說話的人來說,拒絕他人的技巧也不難掌握,諺語博大精深,意義深厚,所以人們只需運用話語中的歧義便能委婉、巧妙地拒絕他人,而且不會帶來尷尬的局面。

林肯任總統期間,一位朋友向他引薦某人為閣員。由于早就了解到該人品行不好,林肯一直沒有同意這件事。

后來,朋友生氣地問他:“很久之前就向你提了這件事,怎么到現在還沒有結果呢?”

林肯回答說:“我不喜歡他的那副‘長相’。”

朋友驚道:“什么!你未免太嚴厲了吧。長相是父母給的,也怨不得他呀!”

林肯說:“不,一個人一旦超過40歲,就應該為他那副‘長相’負責了。”

朋友當即明白了林肯的意思,再也沒有說什么。很顯然,林肯所說的“長相”和朋友所說的“長相”根本不是一回事。林肯巧妙地利用詞語的歧義性,道出了“這個人品行道德差,我不同意他做閣員”這句實話,既維護了朋友的面子,又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歧義”有時是一個詞,有時是一句話。

一位著名作家生病了,人們爭先恐后地來看望她,但她不愿意聽那些膩得如“吞了大碗肥肉”、重復了千百次的安慰話,于是在病房門口掛起了“謝絕探訪”的禁令。不僅如此,她還主動給一位要來看望她的朋友打電話:“聽說你要來看‘病’?”

“是,是,今晚就來看你。”朋友說。

“可是……我動手術的那個部位實在不方便讓你看到呀!”

朋友啞然失笑,放棄了前去看望的念頭。

像這樣用歧義拒絕他人的方法,不單單是領袖、作家的專利,普通人也同樣能夠使用,而且會有極佳的效果。

一對青年男女在一起工作,男孩對女孩產生了愛慕之情。女孩雖然能夠感受到男孩對她的依戀,但不想與他向男女朋友的方向發展,希望與他仍然保持純真的友情。

一天,男孩準備向女孩表白。女孩從他的表情中已經看了出來,提早做好了思想準備。

男孩:“我有一個問題想問你,你是不是喜歡……”

女孩:“哦!我喜歡你借給我的那本書,我已經看了兩遍了,還是意猶未盡。”

男孩:“你難道看不出來我喜歡……”

女孩:“我知道你也喜歡這類書,以后咱們交換一下學習心得吧。這樣可以互相促進。”

男孩:“你有沒有……”

女孩:“這么巧呀,我早就有這個想法了。”

男孩:“……”

這位女孩運用有歧義的話,三次截斷男孩的問話,使得男孩明白了她的想法,于是,不再問了。這比讓他直接問出來,而女孩當面予以拒絕,效果自然要好得多。

用歧義拒絕他人最關鍵的一步就是了解對方的心理,能夠“未聞全言而盡知其意”,然后再及時地應付,用對方話語中的歧義搪塞對方的要求,這樣不但能夠達到預期的目的,還不會傷到彼此之間的情意。

3.為拒絕的話找好理由

當朋友有求于你的時候,自然要竭盡全力地給予幫助。但如果是違背自己做人的原則,不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違背自己的價值觀念,可能陷入關系網,損害了自己的人格,助長虛榮心,庸俗的交易,違法犯罪的行為等情況時,就需要拒絕朋友的請求了。這時就要把拒絕的話大膽說出來,絕不能含糊其辭、拖泥帶水。

社交活動固然有好處,但過多的社交活動將會給生活平添煩惱。當你不想參加某些社交活動時,可以采取自我貶低的方法來拒絕。比如,朋友邀你一起去玩電游,你可以說:“我們都是好朋友了,說出來不怕你們笑話,我學了幾年一直玩兒得不像樣子,肯定會掃你們的興。為了不影響你們的興致,我還是不去為好。”

在同學聚會的時候,如果你確實不會喝酒,這時你可以說:“我是爸媽的乖兒子,在家里又沒有什么地位,要是喝了酒,回去后要么會被我爸揍一頓,要么會被我媽罵一頓,你們就饒了我吧。”

如果你是一個領導班子的成員之一,當有人托你辦事時,你可以說:“我們單位是集體領導,類似你這樣的情況,需要通過集體討論后才能決定。”

有時候同事請你幫他做一份難度很高的工作。如果接受的話,無疑會浪費掉自己很多時間,并且會違反公司的規定;如果不接受,又擔心得罪了同事,日后不好相處。這時該怎么辦呢?

有人會直接對同事說:“不行,不行,我沒時間。”這種拒絕方式無疑是最糟糕的;有人會推托說:“我能力不夠,其實小張更適合。”你說的這番話講給小張聽,自然又無形中得罪了小張;有人會說:“我真的忙不過來。你另尋他人吧!”理由雖然不錯,但只能用一次。如果連續用上兩三次,麻煩就來了。

說話是一門十分深奧的學問,尤其是拒絕別人的時候,更要注意說話的方式方法,既要把決絕的意思表達清楚,又要把話說得婉轉動聽,讓別人接受的同時,還能體會到自己的為難之處。

李明是個熱心腸的人,對待朋友的請求從來不拒絕,因此朋友遇到為難事時,總喜歡找他幫忙,李明也心甘情愿。有一天,一個朋友向他提出了一個非常令他為難的事情。朋友說:“李明幫個忙,我母親生病了,妻子身體又不好,家里急需要一筆錢,哥們只能找你幫忙了。”李明問:“你要多少?”“5萬塊!”朋友說。李明頓時感覺非常為難,5萬元不是一個小數目,更何況自己也沒有那么多。可是,朋友正處在困難時期,不幫忙顯然不夠朋友,幫吧,自己又心有余而力不足。李明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于是,他對朋友說:“你的處境我很理解,平時咱們相處的都比較好,我是什么樣的人你應該明白,如果我能幫忙的一定幫忙。可是,你一下要5萬塊,我確實有點為難,不能幫上忙,我感覺很不好意思。”朋友聽完李明的話后,說:“沒關系,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我的要求可能高了點,沒關系的,以后咱們還是好哥們。”

“不”這個字雖然好寫,音節也簡單,但拿到人與人之間,很多人或因為感情因素,或因為個性關系,或因為時勢所迫,無法把“不”說出來,因而吃了大虧。有的人,朋友向他借錢,他總是無法拒絕,怕說了“不”,傷了對方,更怕說了“不”,與對方日后出現隔閡。朋友深知他的老實,手頭不便就向他開口,當然有借有還的占大部分,但有借無還的也大有人在。

由此可見,雖然“不”字很難出口,但該說“不”時一定要有勇氣說,只是在說時必須說得巧,才不會傷害到別人的自尊心。要知道,人與人之間的尊重是相互的,你尊重了別人,別人也同樣會尊重你。

4.欲抑先揚,拒絕前先表示認可

欲抑先揚是一種“先承后轉”的方法,這也是一種力求避免正面表述,而采用間接拒絕他人的方法。先用肯定的口氣去贊賞別人的一些想法和要求,然后再來表達你需要拒絕的原因,這樣就不會直接傷害對方的感情、打擊對方的積極性,而且還能夠使對方很容易接受你,為自己留下一條退路。

在拒絕他人時,如果說話不講究分寸,不注意方式方法,很容易得罪人。所以要學會把握說話的深淺度,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欲抑先揚,在欲拒絕前先加以肯定,更容易讓人接受。

一般情況來說,你還可以采用下面一些話來表達你的拒絕之意。

“這真是一個好主意,只可惜由于……我們不能馬上采用它,等情況好了再說吧!”“這個主意太好了,但是如果只從眼下的這些條件來看,我們必須要放棄它,我想我們以后肯定是能夠用到它的。”“我知道你是一個體諒朋友的人,你如果對我不十分信任,認為我沒有能力做好這件事,那么你是不會找我的,但是我實在忙不過來了,下次如果有什么事情我一定會盡我的全力來支持你。”等等。

有的時候對方可能會很急于事成而相求,但是你確實又沒有時間,沒有辦法幫助他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對方的實際情況和他當時的心情,一定要避免使對方惱羞成怒,造成彼此的誤會。首先你可以表現出自己積極的態度,但是你只能換個時間辦理,而對方必須立即辦好的事,此時他就會另找他人了。

小玲是一個藝術團的小提琴手,她經常參加一些大型的演出活動。一次,一位朋友對她說:“我也很喜歡你的演奏,很想到劇院現場欣賞你演奏小提琴,只不過可惜售票處的票已經賣光了。”小玲手頭也沒有票,又不愿意在演出前為一張票勞神,這樣會影響情緒,不想答應他的要求。但是,她并沒有直接地拒絕他的話,她只是先承后轉,然后才把拒絕間接化了。她平靜地對朋友說:“遺憾得很,我手上也沒有票了。不過,在大廳里我有一個座位,如果你高興可以……”朋友非常高興地問道:“在哪里呀?”小玲答道:“不難找——就在小提琴后面。”

生活中,我們也許會遇見這種情況:當別人還未向你提出要求以前,你可能就知道對方的目的,但是你又沒有辦法拒絕他的要求,這時,你就可以采取“欲抑先揚”、“以攻為守”的方法來拒絕他的要求。

比如,當朋友找你借錢去賭博,你這個時候可以在對方說他的請求之前率先提出來自己的要求:“這么巧呀!正好碰到你,我正準備去找你借點錢……”

對方如果聽到你這么說話他自然就不會再向你開口借錢了,可能他還會懊悔自己到和尚廟借梳子——走錯門了呢!

一次,一個人向艾森豪威爾將軍問一個有關軍事機密的問題。

艾森豪威爾將軍作耳語狀說:“這是一個機密問題,你能替我保密嗎?”

那個人連忙說道:“我一定能!”

艾森豪威爾將軍回答道:“那我同樣也能!”

這一招“欲抑先揚”無論是什么人使用,都會非常靈驗,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也經常使用。

小李從一個朋友那里借了一架照相機,一邊走一邊擺弄著,途中遇到了小趙。小趙有個毛病,就是見了熟人有好玩兒的東西后,非得借去玩幾天不可。這次,他看見了小李手中的照相機,馬上便有了興致。盡管小李百般搪塞,小趙依然不肯放過。

小李靈機一動,故作姿態地說:“好吧,我可以借給你,不過我要你不要借給別人,你做得到嗎?”

小趙一聽,正合自己的意思,于是連忙說:“當然,當然。我一定做到的。”

“絕不失信!”小李追加一句。

“絕不失信,失信還怎么做人!”

此時,小李斬釘截鐵地說:“我也不能失信,因為我也答應過別人,不把這架照相機外借。”

聽到小李的這句話后,小趙目瞪口呆,不好意思再繼續糾纏下去。

運用巧妙的用語委婉地拒絕他人,不但能使對方心情舒暢,同時還給自己留個臺階,這樣就沖淡了彼此間由拒絕產生的尷尬和不快,對方不僅不會錯怪你,反而還會更加信任、欣賞你。

5.巧借類比拒絕,言在彼而意在此

在拒絕親朋好友的請求時,人們往往都愛找一些理由推托,但能推托一時卻推托不了一世,所以在無法幫忙的事情上,一定要明確且不生硬地表示拒絕,這時可以采取類比的方式以暗示法來達到拒絕的目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脂县| 浦江县| 江门市| 宁都县| 涿州市| 昌江| 开远市| 乐安县| 玉树县| 无极县| 汝州市| 武安市| 北海市| 婺源县| 长阳| 临清市| 仙居县| 黄梅县| 肥城市| 大兴区| 宁晋县| 大同县| 尼勒克县| 莱芜市| 孟连| 永定县| 淅川县| 灵台县| 白山市| 修文县| 土默特左旗| 青浦区| 江达县| 泽库县| 西青区| 阿拉善左旗| 剑川县| 内黄县| 台前县| 陇西县| 宜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