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明于選擇,智于放棄(3)

從前,有一對鄰居,一家是土生土長的農民夫婦,他們每天早出晚歸,辛勤勞作,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另一家是家財萬貫的富翁,他整日生怕自己的錢財被盜,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有一天,富翁對農民說:“我瞧見你們每天那么辛苦,實在太累了,干脆我送給你們一包銀子吧。你們以后的生活便沒有了后顧之憂。”于是富翁便送給了農民一包銀子。農民夫婦拿到銀子后,剛開始是萬分高興,人家都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但是這一回夫妻倆可是幸運至極了,竟然有人白白送給自己那么多的銀子。從此以后,夫婦倆便過起了無憂無慮的日子。但是好景不長,他們并不習慣這樣的日子,他們整日也為自己的銀子存放到何處而發愁。今天放在這兒,覺得不放心;明天放在那里,又覺得不妥。這時他們才覺得有錢的日子還沒有以前沒錢時過得輕松。經過慎重考慮,夫婦決定將銀子還給那位富翁。從此,他們的生活恢復了昔日的平靜。

農民夫婦放棄了以前早出晚歸的生活,開始衣食無憂。這對于他們來講,一定是夢寐以求的愿望。但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時間一長他們又有了有錢人的煩惱:如何存錢。與其整日惶恐不安,不如以前清靜淡然。

面對外面的眾多誘惑,有的人眼花繚亂,失去了自我,進行一些不切實際的投資,結果既浪費了金錢,又耗費了時間。要想自己的人生有所收獲,事業有所成就,就不能被社會上的誘惑纏身,不能使心里的煩惱太雜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要清楚自己的現狀。“渴不飲盜泉水,熱不息惡木陰。”只有簡化自己的人生,適當地有所放棄,控制住自己的欲望,才能在社會上立于不敗之地,贏得別人的尊敬。

清末漢族重臣曾國藩率領的湘軍在與太平軍的戰斗中屢屢得勝,為此曾國藩被封為一等侯爵。在滿族統治的清朝,對于一個漢族大臣來講,這是一個莫大的榮譽。但是曾國藩并沒有因此而居功自傲,目中無人。他意識到自己的權力過大必然會遭到朝廷的警覺,于是他開始削弱兵權,使自己始終受到朝廷的信任。然而許多曾經立下汗馬功勛的歷史梟雄都沒能逃脫“狡兔死,走狗烹”的命運,而曾國藩之所以沒能重蹈覆轍,就是因為他沒有被權力所迷惑,懂得萬事有度的道理。在清朝黑暗腐朽的官場,曾國藩深知自己得到更多的名利,就會遭到更多人的妒忌。只有適當放棄,明哲保身,才能在動蕩沒落的王朝中立足,從而保全自己。

柳宗元是我國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柳河東集》中寫了這樣一篇題為《蜉蝂傳》的文章。其中蜉蝂是一種很會背東西的小蟲子,它在爬行時每當遇到東西,便總要撿起來,背上它。時間一長,他的背上背的東西會越來越重,即使身心疲憊,它依舊不停地往背上加東西。蜉蝂的脊背非常粗糙,東西堆積在上面散落不了。這樣,蜉蝂終于被重負壓得倒在地上爬不起來了。有人覺得它可憐,便將它背上的東西取下來。然而它只要一息尚存,便會繼續努力。它不停地背上東西,哪怕仆倒在地也在所不辭,直到奄奄一息即將死去時它才會停止。

人的欲望就像蜉蝂,不停地“背”,為自己施加壓力。“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欲望是填不滿的無底洞,一旦發展至貪婪成性,就會在欲望中沉淪,迷失方向。它會使人為了達到目標千方百計,不擇手段,有時甚至做出傷天害理、罪不可恕的事情來。社會上凡是犯罪的人,無不是欲望的手下敗將。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希特勒為了納粹的統治,大量屠殺猶太人,悍然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造成了20世紀人類最大的災難。

欲望是深不可填的無底之洞,永無止境;是突如其來的洪水猛獸,難以抵擋。唯有真正止滅欲望后,束縛才會被解開,隨之而來的才是真正的平和。

曼谷有一座寺廟,住持為索提那克法師。有一天,寺院里來了一位氣宇不凡的施主。他向索提那克請教如何清除自己心中的欲望。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法師竟然讓他來修剪已經修剪成型的灌木,并且將灌木修剪成鳥的形狀。當他不費吹灰之力將灌木修剪好后,法師又約他每10天來修剪一次。當施主將灌木修剪成了一只初具規模的鳥時,法師問他是否知曉消除欲望的良方。但施主仍然沒能頓悟法師的用意。他只是說每次修剪之時,他會心神氣定,心無牽掛。然而一旦回到平日的生活,欲望就會依舊冒出來。當鳥修剪得完全成型的時候,法師又問了施主同樣的問題,而他的回答依然如故。這時索提那克法師語重心長地對施主說:“施主,你知道為什么當初我建議你來修剪樹木嗎?我只是希望你每次修剪前,都能發現,原來剪去的部分,又會重新長出來。這就像我們的欲望,你別指望完全消除。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把它修剪得更美觀。放任欲望,它就會像這滿坡瘋長的灌木,丑陋不堪。但是,經常修剪,就能成為一道悅目的風景。對于名利,只要取之有道,用之有道,利己惠人,它就不應該被看做是心靈的枷鎖。”這時,施主恍然大悟。原來施主是當地有名的商界大亨,當時遇到了生意上的難題,所以來寺廟尋求解脫。

當年法國人從莫斯科撤走后,一位農夫和一位商人在街上四處尋覓有價值的財物。經過苦苦尋找,他們發現了一大堆未被燒焦的羊毛,于是兩人一分為二,各分一半捆在自己的背上。在回家的路上,他們又發現了一些布匹,農夫扔掉了身上沉重的羊毛,選了一些自己可以扛動的優質的布匹;而貪婪的商人舍不得丟棄農夫扔下的布匹,將農夫所丟下的羊毛和剩余的布匹全部撿起來,盡管沉重的東西讓他舉步維艱,行動遲緩,但是他仍然舍不得扔棄背上價值便宜的東西。在不遠的路上,他們又發現了一些銀質的餐具,農夫將布匹扔掉,撿了些較好的銀器背上,商人盡管看著眼饞,卻因沉重的羊毛和布匹實在太重壓得他無法彎腰而作罷。隨后天公不作美,突降大雨,商人饑寒交迫,再加上身上的羊毛和布匹被雨水淋濕了,在重壓之下,他踉蹌著摔倒在泥濘當中;而農夫卻一身輕松地回家了。他變賣了銀餐具,生活富足起來。

大千世界,萬種誘惑,若想都要,累死你我。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人若止欲,輕松相隨。一個人可以為了自己的目標而不斷奮斗,但是他要量力而行,擇精而擔,追求的目標要適可而止,一旦有朝一日成為難以擺脫的包袱,那他就會整日被功名利祿所羈絆,難以自拔。

8.舍棄廣博,以求專精

很多人終其一生碌碌無為,其原因就在于他們目標不專一。成功屬于那些鍥而不舍、頑強拼搏的勇士,因此任何人只有舍棄雜而多的目標,集中精力專在一個目標上下功夫,這樣才會有朝一日有所成就。

《伊索寓言》中有這樣一則故事:一位老人有兩個女兒,分別嫁給了菜農和陶工。

有一天,父親到菜農家看望女兒,他關心地問女兒最近生活過得是否順心。女兒說告訴父親,自己家里一切很好,就是最近天氣干旱,希望天公作美,多多下雨,這樣蔬菜才能長得更快更好。不久他又來到陶工家里,他同樣問女兒過得如何,女兒也是說什么都不缺,但她希望的是陽光充足,天高氣爽,這樣陶器會干得更快。這時父親無奈地對女兒說道:“你盼望陽光明媚。而你的妹妹期待陰雨連綿,那么我又為誰祈求呢?”

這則小故事意在說明一個人如果同時想做兩件事,那么他會一事無成。

一只獵狗同時追趕幾只野兔,必然一只也抓不到;一個人同時追求數個目標,必然一個也不會實現。要想做好一件事,就必須專注于一個目標,心無旁騖、矢志不渝去為之努力。

旅日棋王林海峰曾在一段時間內心浮氣躁,難以靜下心來下棋。于是他特意請教吳清源老先生來幫助自己。吳老知曉后,將“不搏二兔”四個字送給海峰。

“不搏二兔”,即不能同時追兩只兔子。如果一個人一次抓一只兔子都實屬不易,那么同時抓兩只兔子更是天方夜譚,無從談起。所以只有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他才會在某一領域獨領風騷,有所建樹。

萬科集團是房地產行業的一面旗幟。1984年創建之初,它主要做的是以進口日本產品為主的電器儀器,后來萬科陸續開始向服裝、手表、飲料行業等進軍。可以說,萬科雖小,五臟俱全,涉及到各個行業,連創始人王石都說,除了黃賭毒和軍火不做之外,萬科基本都涉及到了。

1994年,由于宏觀調控和熊市,萬科多元化的發展模式受到了阻礙,公司開始出現資金環流的惡性循環,幾乎陷入危機之中。這時,王石意識到自己今后發展的不易,他果斷放棄了萬科多元化的發展計劃,而是進行資源重組。

2001年王石紛紛出售了萬科的許多非核心行業,從此一心一意做起房地產生意。經過近幾年的發展,萬科已經在房地產擁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歷來廣博與專精猶如一對矛盾的統一體,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當我看準了一個目標,并相信這個目標能給我帶來巨大的利潤時,我就從其他目標轉移過來,把精力和資金都集中在這個大目標上。”金融大鱷索羅斯不僅這樣說,更是這樣做。這也是他躋身于業界佼佼者的原因。面對變幻莫測的金融市場,索羅斯不像有些人那樣四處亂投,他總是慎重選擇,將有限的精力和資金都專注于一個目標上來。如果目標太多,就不會以足夠的精力來投資,其注定會失敗。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在回答自己成功的首要因素時說道:“每個人整天都在做事情。倘若你早上7點起床、晚上11點睡覺,做事就做了整整16個小時。其中大部分人一定一直在做一些事情,不同的是:他們做很多很多事情,而我只做一件。如果你們將這些事情用在一件事情上、一個方向上。一定會取得成功。”偉人的經歷意在說明世界上那些能力一般卻一直堅持的人們往往比那些能力很強卻不善堅持的人們更有建樹。

“欲多則心散,心散則志哀,志哀則思不達。”太多的目標只會分散人的精力,但是這并不是說,一個人生下來就一直只做一件事情。這是相對而言的,社會上有很多“天才”人物只會一味地學習,連最起碼的自立能力都沒有,所以他們經常鬧出穿上別人的鞋去上課之類的笑話來。

嚴永明被人們視為“天才少年”,他的求學經歷便是佐證:他8歲上中學,13歲上大學,17歲考取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然而,這些常人眼里的奇跡竟然是在讓人匪夷所思的家庭教育中創造的。嚴永明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由母親全權負責,甚至連吃飯都得喂。母親實行的“全包”政策只能導致嚴永明連最起碼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沒有。

上中科院后,由于他不能自理生活,嚴永明只得做出了退學的準備。一個人首先應該具備最起碼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自己洗衣服、做早點等,如果連以上的事情都做不到,那么即使他智商過人,他也不能為社會創造財富,只能成為社會的負擔。

文學家韓愈在《師說》中寫道:“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一個人只有掌握一技之長,才能在社會中立足。然而事實上很多人是知曉很多卻無一而精。究其原因,這與我們的教育體制有很大關系。雖然我們的教育意在推廣素質教育,培養全面型人才,但本質上我們仍以“分數”來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應試教育仍然盛行。

這樣的話,我們的學生整天會面臨著繁重的學習任務,而忽視社會實踐教育的做法只能培養出只會學“書本知識”的學生。我們的學生通常講起話來口若懸河、頭頭是道,做起事來卻笨手笨腳,錯誤百出。因此高學歷并不能代表高能力,有些高學歷的碩士、博士,事實上還不如那些掌握一技之長的初高中生。

近代著名史學家梁啟超在《敬業與樂業》一文中開門見山闡述了“敬業”的重要性。“‘主一無適便是敬。’用現在的話講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一個人,首先要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全心全意將其做好。一個辦事三心二意的人只能是一事無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職業沒有高低,人人地位平等。所以一個人若想成功,關鍵是盡早明確自己選擇的行業。

一個人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他都應該掌握一門技能,以此來自食其力。這就需要他聚精會神去努力,持之以恒去堅持。

9.以退為進是人生的策略

面臨困難,勇往直前固然可貴,然而以退為進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人生策略。“以退為進,進退自如;以守為攻,攻守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滄海橫流中永立于不敗之地。

歷史上“馮諼買義”的典故家喻戶曉,是千古流傳的美談。戰國時代,齊國孟嘗君有三千門客,馮諼只是其中之一。有一次,馮諼受孟嘗君的委派,前去薛城收債。臨行辭別時,馮諼問孟嘗君:“先生需要買哪些東西?”孟嘗君答道:“先生看我家里缺什么,就買些什么吧!”于是馮諼驅車來到薛城,他召集所有欠款的市民,一一核對了債務賬目。當核對完畢后,馮諼并沒有要求欠款人還錢,他臨時決定,以孟嘗君的名義將欠款全部免去,同時他還當眾燒毀了所有債契。百姓見狀,感激不已,皆呼萬歲。

主站蜘蛛池模板: 烟台市| 白朗县| 商丘市| 平舆县| 类乌齐县| 凉城县| 棋牌| 广丰县| 黄骅市| 望城县| 赣榆县| 鹤壁市| 柘城县| 札达县| 城固县| 德阳市| 齐河县| 运城市| 河池市| 沐川县| 尚志市| 乐至县| 台湾省| 章丘市| 政和县| 郁南县| 长治市| 绵阳市| 吐鲁番市| 南京市| 罗田县| 光泽县| 天峻县| 北安市| 惠东县| 柳林县| 丘北县| 晋中市| 南丹县| 津南区| 呈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