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要想高成,先需低就(6)
- 低調做人有學問
- 王峰
- 4943字
- 2016-03-22 16:59:17
1972年,李嘉誠成立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先后在香港和加拿大溫哥華上市。
1974年5月,李嘉誠與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合作,成立怡東財務有限公司,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后任董事局主席。
1978年,李嘉誠收購青洲英泥公司40%的股份,出任該公司董事長。
1979年,李嘉誠購入英資財團和記黃埔有限公司22.29%股權,出任和黃董事局執行董事,2年后,擁有和黃40%股權,出任董事局主席,成為香港華人入主英資財團第一人。
1981年,李嘉誠捐款12億港元,創辦汕頭大學。
1985年,李嘉誠以29億港元收購34%的香港電燈公司股權。
1986年,李嘉誠以4.84億加幣獲得加拿大赫斯基石油有限公司43%股權。
1988年,李嘉誠與中信、大東電報局合作,成立亞洲衛星公司,還共同投資9.3億港元,購買了美國制造的“亞洲一號衛星”;
1988年4月,李嘉誠同鄭裕彤、李兆基、加拿大帝國銀行合組加拿大太平協和公司,以32億港元投得溫哥華世界博覽會舊址的發展權,興建萬博豪園。
1988年10月,李嘉誠全資收購青洲英泥公司,出任董事局主席。
1989年1月,李嘉誠獲得CBE(高級英帝國勛爵士)勛銜。
1991年12月,李嘉誠以4.48億港元購入美國紐約曼哈頓商業中心49%的權益。
1992年11月,李嘉誠的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投資28億人民幣,興建中國深圳對外貿易中心。
1993年,李嘉誠以5.25億美元將Hutchvision Limited(BVI)63.6%權益出售于新聞集團。
1994年,李嘉誠購入東方海外國際有限公司持有的菲力斯杜港25%的股權,自此擁有了此港的全部股權。
1995年,李嘉誠出售衛星電視36.4%股權于新聞集團。
1996年,李嘉誠宣布成立Orange plc 作為和記通訊(英國)集團的控股公司,以及將Orange plc 起碼25%的股份在倫敦紐約上市。
1996年12月,李嘉誠投資47億港元的深圳市鹽田港二期工程開工。
1999年3月,李嘉誠投資1.7億港元,收購廣東東莞7000畝土地,進軍珠江三角洲地區房地產。
1999年6月,李嘉誠于鄭裕彤合作,投資50億港元,發展中藥港項目。
1999年11月,李嘉誠的和記黃埔集團以澳幣35億元(約181.274億港元),標購澳洲南澳省電力公司的股權,首次進軍澳洲公用事業。
2000年1月,李嘉誠斥資30億港元成立匯網集團,為商業機構提供電子商務服務。
2000年2月,李嘉誠的香港長實集團以14億港元購得新加坡經禧閣,進軍新加坡地產市場。
……
李嘉誠從茶樓學徒做起,靠經營塑膠花立業,進而進軍房地產業,接著轉戰股市,收購眾多跨國企業,終于造就了一個龐大的“李氏王國”。他是香港歷史上首位“千億富翁”,香港《資本》雜志選他為香港十大最具權勢財經人物之首,美國《時代》雜志評選的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二十五位商界領袖中,李嘉誠位居第九。可是在這些炫目的成績背后,是李嘉誠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走出來的,他從一根幼苗成長為現在的參天大樹,并不是一下子就成功了的,而是因為他的根基扎的夠深,明白一步步前進,欲速則不達的道理。
為人如此,做事也是這樣;偉人如此,普通人也不例外;明白欲速則不達的道理,扎穩根基,踏踏實實,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10、耐心把冷板凳坐熱
每個人都企盼“一朝成名天下知”,渴望功成名就的輝煌,但在此之前,還需要有“十年寒窗無人問”的努力,有把冷板凳坐熱的耐心。放低姿態,平和心情,耐心尋找機會。
機遇就像天空一閃而過的流星,不是什么時候都有的。如果沒有充足的耐心,即使出現了機遇,也未必能把握住。
看看足球場上,有些人現在叱咤風云,風光無限,可是幾個月前也許他還在冷板凳上苦熬時光。每支球隊的人數大都是在20人左右,能夠上場的卻只有11人,其他的就是坐在板凳上等待機會的替補球員。在一場比賽中,這些板凳隊員有的只能上場幾分鐘,有的連上場的機會都沒有,即使一個賽季,一些替補也沒能上場幾分鐘。如此時光,可謂難熬之極。
人生就是這樣,不可能什么時候都是“場上的主力”,機遇也不可能時刻都有。很多時候,都得坐在冷冰冰的板凳上,等待著機遇的出現。
以前有一位經濟學院畢業的女大學生,在一家外貿公司里面當職員。這位女大學生基礎扎實,很有才學,漂亮能干,剛進公司時就很受老板賞識,人際關系處理的也很到位,同事都很喜歡她。但不知是怎么回事,在沒犯什么錯誤的情況下,被“冷凍”起來。整整一年多的時間,老板從未過問她的情況,也不交給她重要的工作,只是讓她干一些不起眼的事情,對于公司來說簡直是可有可無。但這個女孩并沒有放棄努力,也從未抱怨過,更沒有因為自己是科班出身、專業對口,而向領導討個說法,她只是認為自已還是個新員工,做不起眼的工作,坐“冷板凳”是應該的。終于,一年后,老板找她談話了,不但肯定了她一年多來默默無聞工作的成績,還依據她的實際能力為她晉升了職位。
這是一個坐冷板凳的例子,可她沒有放棄,用耐心、盡責的表現獲得了領導的賞識。每個人都不希望坐冷板凳,可是世事難料,如果沒有耐心,急于求成,難保會四處碰壁。而耐心做好眼前的事情,興許就能把握走向成功的機會。
每個人都抱怨命運的不公,埋怨自己沒有獲得良好的發展機會,但是事實上,如果對所做的每件事情進行細致地分析,也許會發現,機會不是沒有,只是在不自覺中把它浪費掉了。成功不只是需要熱忱的干勁,還需要充足的耐心。
也許人們在逛商場的時候,經常會發現這樣的情景:
一位顧客想要買一款諾基亞手機,他面前的柜臺出售的是三星手機,而柜臺后的售貨員對他并不怎么熱情。這位顧客對商場環境似乎不太熟悉,所以他轉了一圈之后又回到了這里。眼前的這位售貨員當然知道諾基亞的柜臺在哪,可是他只是很不耐煩的指了一個方向就繼續跟朋友聊天,雖然這位顧客已經很禮貌的問過幾遍了,售貨員依然沒答理他,最后也只是冷冰冰地說:“問那邊的售貨員吧,他會告訴你怎么走的。”而這期間,這個售貨員跟朋友討論的無非是商場的不足或業績不好等等。
與此相反的是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雨天的下午,有位老太太走進某市的一家大型百貨公司,漫無目的地在商場里面閑逛,很顯然是副不打算買東西的神態。這里大多數的售貨員只對她瞧上一眼,然后就自顧自地整理貨架上的商品,也有少數人禮貌地問了老太太一聲,在確定老太太只是進來避雨之后就不再說話了。最后,一位年輕的男售貨員看到了她,先主動地向她打招呼,并很有禮貌地問她,是否有需要他服務的地方。這位老太太依舊說,她只是進來躲雨,并不打算買任何東西。這個年輕人并沒有因此而冷落她,還主動和她聊天,以顯示他確實歡迎她。當她離去時,這個年輕人還陪她到公司門口,替她把傘撐開,真誠地提醒老太太雨天路上要小心。向這個年輕人要了一張名片后,老太太就徑自走了。
過了很長時間,這個年輕人幾乎都忘了這件事情。突然有一天,他被公司老板叫進辦公室,老板給了他一封信,正是那位老太太寫來的。原來這位老太太是一位著名企業家的母親,過去也是一位成功的商業人士。現在他們公司跟這家百貨公司有業務上的來往,就直接要求這家百貨公司的老板派這個年輕人前往。這項業務的交易金額數目巨大,本來這個年輕人是根本不可能參與的。但老太太說:“有如此耐心對待顧客的職員,才是做好這個工作的最佳人選。”這個年輕人如果不是耐心地接待這位不想買東西的老太太,那么,他也許永遠都不會獲得這個極佳的晉升機會。
境況不好時,也有機會,就看人們如何去把握。就像那兩個售貨員,都處在較低的位置上,最終,是耐心決定了他們能否抓住機會獲得成功。
不管一個人的才學多么出眾,運氣有多么好,也不可能一輩子都一帆風順,也有身處困境,坐冷板凳的時候。雖然很多時候是外部因素,但也不能排除本身的原因。當長時間坐在冷板凳上的時候,就應該仔細地分析一下,看看有什么原因。一般來說,都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
(1)曾經犯過重大過錯。現在的人都比較現實,競爭也很激烈,很多時候一點錯誤都不能犯,尤其是在關鍵事情上,更不能出錯,否則很可能讓上司和領導失去信心,因為你的錯誤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利益,他們當然不希望再次冒險。
(2)確實是自身能力有限,不過還沒有壞到被開除的程度。
(3)公司的考驗。公司有時候很看好一個人,但是又不完全放心,就故意讓他無事可做,一方面觀察他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訓練他的耐心。因為人有時候光有能力的不夠的,還需要有堅強的毅力,持久的耐心。
(4)公司內部人事斗爭的影響。只要有人就會有競爭,所以有時候很可能莫名其妙地就會受到牽連,坐上了冷板凳。
(5)上司的個人好惡。也許因為什么小事情,也許什么原因都沒有,反正就是看你不順眼,所以你就被“冷凍”了。
另外,還有其他種種原因,總之,坐冷板凳是有原因的,也可能是自身的問題,也可能是別人的原因。但是既然已經在冷板凳上了,自然不能坐以待斃,除了耐心尋找機會,還應該做到下面幾點:
(1)努力學習,積極提高個人能力。在冷板凳上,就有了更多的時間,正是提高能力,學習知識的大好時機。等水平提高了,機遇一來,自然就有了表現的空間。
(2)更加敬業。努力工作,一點也不疏忽。雖然你的工作不起眼,但是端正的態度也能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而且,已經處在冷板凳上了,更不能給別人留下什么把柄。
(3)忍耐。耐心地把冷板凳坐熱,寂寞、不解、委屈、失望等等情緒要克制,這本身就是對自己性格的磨練,韓信能忍胯下之辱,何況我們面對的僅僅是冷板凳。
(4)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這個時候更應該降低姿態,謙卑做人,處理好同事領導間的關系,不要顯得忿忿不平,不要拿過去的輝煌說事,低調地對待每個人。
坐在冷板凳上,耐心地分析原因,努力地提高自己,低調地為人處事,總有把冷板凳坐熱的時候。今朝的蟄伏會讓明天飛的更高,耐得嚴寒方有梅花的傲雪芬芳。
11、沉著應對,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
遇到危險,沉著應對可化險為夷。面對意外,冷靜處理能轉危為安。很多時候,沉著、冷靜、低調的心態不僅僅能脫離險境、減小損失,還可以把事情做的更好。
做到低調有耐心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為面對危險,處于困境的時候,每個人都會不由自主的產生恐懼、急躁的心理,但是這樣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使得事情變得更為糟糕。沉著面對,冷靜處理,往往能夠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個奴仆面對主人免不了要戰戰兢兢,尤其這個主人性格粗暴的時候更是如此;一個小孩面對無知也不講理的莽漢,肯定是如履薄冰。如果把這兩種情況合在一起,一個仆人家的小女孩遭遇她粗暴無知的主人,結果如何呢?
事情發生在美國,那時候奴隸制度還沒有被廢除,很多農場主都擁有奴隸,而奴隸,尤其黑人奴隸,是沒有一丁點地位的。大衛的叔父就是個農莊的莊主,擁有不少的黑奴。一天下午,大衛和叔父在磨坊里磨麥,正當他們磨得氣喘吁吁的時候,磨房的門被靜靜地推開了,一名黑奴的女兒走了進來。叔父回頭看了看,語氣非常惡劣地問她:“什么事”?
那女孩聲音清脆地回答:“我媽讓我向您要五毛錢。”
“不行!你回去!”叔叔連原因都不想問,就直接很粗暴地回答。
“是。”女孩回答的很干脆,可是仍舊站在原地,一點要離開的意思也沒有。
叔叔只顧埋頭專心地工作,根本沒察覺她還站在那兒,好不容易再次抬起了頭才看到女孩還靜靜地候在門口,他火一下就上來了,很不客氣地趕她:“我叫你回去,你聽不懂呀!再不走,我讓你好看。”
女孩依舊只應了聲:“是。”卻仍然動也不動地站在那里。
這下真把叔叔氣得火冒三丈,重重地放下手頭的一袋麥子,順手抓了身邊一把秤柄,臉色鐵青地往門口的小女孩走去。大衛看了看叔叔那副難看的臉色,想到他一貫的脾性,再想想整個事件的過程,料到一定會發生嚴重的事情,很為小女孩捏了把汗。
然而,那個黑人小女孩卻沒有一點害怕的樣子,不等叔叔走近,反先迎著叔叔朝前走了一步,無畏的眼神眨也不眨地仰視著兇惡的主人,斬釘截鐵地說道:“我媽無論如何都要拿到五毛錢!”
局勢一變,叔叔整個愣住了,細細地端詳小女孩的臉,緩緩地放下了手中的秤柄,從口袋里掏出五毛錢給了女孩。
女孩一邊拿錢,一邊直直地瞪著被打敗了的對手,泰然自如地一步步往門口退去。等她完全走出磨房,垂頭喪氣的叔叔一屁股坐在木椅上,好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望著窗外,似乎還沒搞清楚剛才究竟發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