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朱西杰臨證手記
  • 李衛強
  • 1571字
  • 2019-01-02 13:14:54

十、口腔潰瘍的免疫增效療法

口腔潰瘍也叫做復發性口瘡,俗稱“口瘡”,是一種常見的口腔黏膜病。據資料報道,20%左右的人患有口腔潰瘍,兒童、青壯年人和老人都可發生,其發病與季節無明顯關系。

口腔潰瘍常見于舌尖、舌邊、舌根、唇內、齒齦或兩頰黏膜處,初起先見小紅點,1~2天后形成黃豆大小的灰白色潰爛斑,少則1~2個,多則十幾個以上,都孤立存在。潰爛斑如發生在黏膜表層,痊愈后不留瘢痕。在發生口腔潰爛斑嚴重,傷及黏膜下層,愈合后就會留有瘢痕。在發病時,患者很少有發燒、不適等全身癥狀,一般不影響玩耍、學習或工作,因此不會引起患者的過分重視。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口腔潰瘍的發生,尤其是反復發生,與自身免疫功能一時降低或長期低下有直接關系。因此,口腔潰瘍常發生在患感冒、咽炎、腹瀉或其他疾病之后和患慢性病的過程中,如發生在使用激素、抗生素、免疫抑制劑之時。生活規律失常、飲食不調、消化不良、精神緊張、長期便秘、熬夜少眠、過度勞累等情況發生時,自身免疫力有所降低,也會導致口腔潰瘍。所以,在臨床上常常是采用維生素B或復合維生素治療不見效果,使用抗生素治療無明顯療效,潰瘍處涂藥粉也不能治愈,而且這些療法都不能防止口腔潰瘍反復發生。

現在既然認識到口腔潰瘍的反復發生與自身免疫功能降低有關,其治療就應采取增強自身免疫功能的措施。患者可以服用含有中藥甘草、枸杞活性多糖的制劑。植物多糖具有免疫原性,能顯著增強機體免疫力,可以與治療口腔潰瘍的常用方法聯合應用。同時,應避免可導致自身免疫力降低的因素,以從根本上防治口腔潰瘍。

附:中藥免疫增效含化散治療頑固性口腔潰瘍36例臨床分析

1.一般資料

36例患者中,男6例,女30例;年齡4~76歲,平均32歲;病程3~12年。36例均有反復發作史。

2.病例選擇

口腔潰瘍多處或一處,反復發作在10次以上,伴有局部不同程度的疼痛,尤以進食、說話或遇刺激性食物時加劇,甚者舌腮皆腫,湯水難進。

3.治療方法

藥物組成:兒茶8g、青果8g、冰片4g、仙靈脾8g、五倍子8g、仙茅8g、蜥蜴粉8g。

將上藥研末,過100目篩,混合均勻,備用。使用時取一小匙(約1g)撒于潰瘍處含化。每日3~4次(不超過6次),7日為1療程。服藥期間飲食以清淡為主,忌煙酒、辛辣刺激物。

4.近期療效

優(2日內疼痛緩解,3日內潰瘍愈合者)24例。良(3日內疼痛緩解,5日內潰瘍愈合者)6例。好轉(4日內疼痛緩解,7日內潰瘍愈合者)4例。無效(不論疼痛是否緩解,7日內潰瘍不愈合者)2例。近期總有效率94.44%。

5.遠期療效(隨訪2年)

優(年復發次數及病情均減輕80%以上者)10例。良(年復發次數及病情均減輕50%以上者)20例。好轉(年復發次數及病情減輕不足50%者)2例。無效(病情無改善者)4例。遠期總有效率為88.29%。

本方突破傳統理論中口腔潰瘍的病因多屬火(包括實火和虛火)的窠臼,結合中醫理論,如《素問·至真要大論》“諸痛癢瘡,皆屬于心”及《外臺秘要·口瘡方》中“心脾積熱,常患口瘡”的論述,重點突出了心(主神志)、脾(主憂思)在本病發病中的作用,認為本病的發生與自身免疫功能改變有關,本病的自身抗原激活了免疫系統,產生了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使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M、IgG高于正常;潰瘍周圍的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亦增加,應用免疫增效含化散,方中兒茶、青果、冰片外用止痛斂瘡、祛腐生肌,內服可清熱解毒;加用蜥蜴、仙靈脾、仙茅扶正固本,提高機體的免疫調節功能。內外合用,標本同治既可以使潰瘍早日痊愈,還可避免復發。

我們在臨床研究中共治療口腔潰瘍患者達200余例,發現對于初發患者,使用本方多能快速起效,因此對36例頑固性多次復發的患者治療后進行為期兩年的隨訪,近期有效率94.44%,遠期有效率88.29%,說明本方作用迅速、療效肯定,并有減少或防止潰瘍復發的功效。

同時,本方有兒茶之苦澀、五倍子之酸澀、冰片之清涼、蜥蜴之甘溫,酸苦甘涼合而為用,口感好,患者易于接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密市| 思南县| 白河县| 古蔺县| 新津县| 武城县| 仪陇县| 陆丰市| 攀枝花市| 乌什县| 轮台县| 昌平区| 阿坝| 景洪市| 阿拉尔市| 资源县| 新化县| 湖南省| 韶关市| 新化县| 吉林市| 肇州县| 兴安盟| 芷江| 锦屏县| 越西县| 响水县| 焉耆| 敦化市| 湄潭县| 靖宇县| 东平县| 通辽市| 巨野县| 商洛市| 彭水| 江山市| 清水县| 徐水县| 莱西市| 陇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