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夏錢幣研究
- 牛達生
- 868字
- 2019-01-02 12:50:21
序二
◎唐石父
我國錢幣,為東方貨幣文化之鼻祖,其影響之廣泛、深遠,實超邁于西方貨幣文化。如此定論,并非言過其實。我國錢幣學,已綿延千余年,歷史悠久,足以傲居世界之首。
然而,研究之始,殆僅一“奇”字為之開端?!捌妗敝谌?,實受“求知欲”之所驅使,且此種欲望,永無滿足之時,人類文明,賴此乃得進步。否則,陶醉現狀,事事滿足,竟不覺其“奇”,了無求知之想,則無復有所追求。
回顧我國文化遲滯之因,竟必與此相關!社會諸多現象,幾無不如此者。竊思“奇”之一字,與“求知欲”云云者,若施之于學術研究,必將為促進研究之力量。此種力量,發自內心,“興至”便入“欲罷不能”之境。而此種境界,又絕非利祿、淫威所可致者。不然,學問之事,縱然紛紜多端,亦熟視無睹,置若罔聞,全以“無可、無不可”處之,又何足以研究乎!
錢幣之研究,雖歷有年所,而研究范圍,殆受時代之局限。即在30年代,恐也只涉及局部。明顯事例,有如炫奇斗異,成為時尚,動輒謂稀見、孤品。此所謂“奇”,又陷于購求,不涉研究之事。其人也,能成收藏家,猶未入研究之門也。至于契丹文大錢之披露(見《泉幣》十五期,民國31年11月出版),徒資笑柄。時遼陵出契丹文已十余年,竟不自覺其非。固然,不識契丹文,又何足怪!但僅憑臆想,便名之曰契丹文大錢,則強不知為知之矣!歷代學者對此,徒嘆奈何,實也無能為力,即西夏錢,又何莫不然。
民國初年,上虞羅福萇,少年英俊,獨識西夏文字。蓋自俄人科茲洛夫(П.К.Козлов)發掘黑水故城,掘獲夏漢對音字典《番漢合時掌中珠》以來,于西夏文字識讀,實多啟迪。羅氏識出西夏文錢四種,是為學者釋讀西夏文錢之始。后之人,熱衷于搜求西夏文錢者有之,深入系統研究西夏錢者,實未多覯。
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牛君達生,從事考古發掘,勤于西夏學之研究,尤于西夏錢幣之探討,致力為多。運用史料精華,又與實物相結合,撰為文章。無不基于整理舊譜,梳理諸說,辨其是非,乃至收集新出土資料,掇其英華,可謂集西夏錢幣研究之大成,為民族錢幣研究之新葩。比者,選編論文,輯為是書,囑余為序。辭不獲已,略申所見,以當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