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嫁接苗的培育
一、嫁接苗的特點和利用
嫁接是培育果樹苗的重要方法,是將植株的一個芽嫁接到另一植株的枝干或根上,使接口愈合長成新的植株,稱為嫁接。采用嫁接繁殖的苗木叫嫁接苗。用作嫁接的枝或芽稱為接穗(芽),承受接穗的部分稱為砧木。
嫁接苗利用最廣。它可以利用砧木的某些特性,如矮化、喬化、抗寒、抗旱、耐澇、耐鹽堿、抗病蟲等增強接穗品種的抗逆性和適應性,特別是矮化性有利于設施栽培,改進栽培方法,提高產量和品質。其次,接穗取自成熟階段、性狀穩定的優良植株,因此,保持了母本的優良性狀,結果早,可加快繁殖,另外還可以加快育種的選育速度。
二、嫁接成活的原理
1.嫁接愈合過程
嫁接時,砧木和接穗削面的表面,由于愈傷激素的作用,使傷口周圍的細胞生長和分裂,形成層細胞也加強活動,形成了愈傷組織,砧木和接穗愈傷組織的薄壁細胞相互連接。愈傷組織進一步分化,將砧木與接穗的形成層連接起來,逐漸分化,向內形成新的木質部,向外形成新的韌皮部,將兩者木質部的導管與韌皮部的篩管溝通,這樣輸導組織才能真正聯通。外部栓皮細胞相連。這樣才能真正愈合成一個新的植株。
2.影響嫁接成活的因素
(1)砧木與接穗的親和力(親緣關系的遠近)。
(2)砧木和接穗的質量。
(3)環境條件(溫濕度)。
(4)嫁接技術。
三、砧木的選擇
砧木選擇應本著砧木區域化的原則,選擇與接穗親和力強、對接穗生長結果有良好影響、適應栽培區的環境條件、對病蟲害有較強的抵抗力、容易大量繁殖的砧木種類。常見的砧木種類見表2-3。
表2-3 我國主要果樹的常用砧木及特性

四、接穗的采集與貯藏
接穗應從品種純正、品質優良,無檢疫性病蟲害,已達到結果年齡,豐產穩產的壯樹上采集。
春季嫁接用的接穗,可結合冬剪,選取外圍發育充實、芽眼飽滿、粗細適當的1年生營養枝,剪下的枝條分品種每25~50條為1捆,掛上標簽注明品種、數量、平放入冷窖內,埋上濕沙,枝條不要外露。窖內溫度控制在0℃~6℃。貯藏期間要定期檢查,防止干枯和霉壞。生長季節芽接用的接穗,應隨接隨采,一般選發育充實的外圍新梢,剪去葉片,保留葉柄,插于水桶中保濕。
需要外運的接穗,應掛好標簽,用鮮青苔或濕鋸屑填充,以保濕防干,用木箱或蒲包包好。
五、嫁接方法
1.芽接法
(1)“T”字形芽接
削接芽 在接芽上方0.5~1cm處橫切一刀,深達木質部,然后在芽的下方1~2cm處下刀,略傾斜向上推削到橫切口,用手捏住芽的兩側掰下帶葉柄的盾狀芽片,芽片不帶木質部。
切砧木 在砧木離地面3~5cm處,選擇光滑的部位作為芽接處。用刀在砧木上切一“T”字形切口,深達木質部,橫切口應寬于芽片,縱切口應短于芽片。

圖2-1 果樹“T”形芽接
插入及綁縛 撥開砧皮,將芽片順“T”形切口插入,使接芽上端與砧木橫切口緊密相接,用塑料帶自下而上綁緊,但要露出芽的葉柄。
“T”字形芽接的時期,一般為夏、秋季。要求接芽充實,皮層容易剝離,砧木達到芽接的粗度時即可。
(2)帶木質芽接法(嵌芽接)帶木質芽接是生產上常用的一種芽接法,嫁接成活率高,操作簡單。
削接芽 先在芽的上方0.8~1cm處向下豎削一刀,深達木質部,長約2cm然后在芽下方0.5~0.8cm處稍斜橫一刀,深達木質部,切口到第一切口底部,取下帶木質部芽片。
切砧木 在砧木上選擇適宜嫁接部位,根據接穗芽大小,在砧木上由上而下切一切口,切口長度比芽片稍長。
插入及綁縛 將芽片嵌貼在砧木切口,形成層對齊或至少一邊對齊,用塑料帶自下而上綁緊。

圖2-2 帶木質嵌芽接
嵌芽接的時期為春、夏、秋季,只要砧木已達到芽接要求粗度,接芽也已發育充實時,都可進行。嵌芽接時芽片一定要“寧小勿大,寧露勿蓋”。
2.枝接法
枝接法是生產中常用的方法,接穗為包含2個或2個以上芽的一段枝條的嫁接叫枝接。枝接苗具有生長快而健壯的特點,因而在果樹育苗上應用也較普遍。落葉果樹以早春砧木樹液開始流動而接穗尚未萌芽時為枝接最佳時期。枝接方法有切接、劈接、皮下接、腹接、舌接等,生產上常以切接、劈接、皮下接為多。枝接的方法步驟:切砧木、削接穗、插接穗和綁扎。
采用低砧枝接者,嫁接完后,需在接口處培土保濕,也可用塑料薄膜包扎。在春季寒冷地區,培土需高出接穗頂部。采用高砧枝接者,接好后需用塑料薄膜包扎接口周圍使成筒狀,筒高出接穗6~8cm,下部用塑料條扎緊,然后將筒口扎緊,以保持筒內溫濕度。
(1)劈接 砧木較粗時適用此法。一般把接穗接在低砧上的稱土接,接在高砧上的稱高接。

圖2-3 劈接
削接穗 剪取一枝段作接穗,在接穗基部削成兩個長約3~4cm的等長削面,使成楔形。削時應使削面一面稍厚,另一面稍薄,平滑整齊。然后在接穗削面以上留2~4芽剪斷。
切砧木 將砧木截去上部,削平斷面,用刀在砧木斷面中心劈“一”字形的垂直劈口,深度與接穗削面長度一致。
插入及綁縛 將削好的接穗插入劈口中,較厚的一側應在外面,注意使接穗和砧木形成層對齊密接,然后用塑料薄膜條把接合部綁緊包嚴實。
(2)切接 適用于細砧木。

圖2-4 切接
削接穗 在接穗下部兩側削兩個不等長的削面,長削面長約3cm,短削面長約1cm。然后在接穗削口以上留2~3芽剪斷。
切砧木 砧木應在欲嫁接部位選平滑處剪去上端,用刀在砧木斷面木質部靠近皮層2~3mm處垂直切下,切口長度與接穗長削面相同。
插入及綁縛 把接穗長削面與砧木相對插入,保證一邊的形成層對齊,然后用塑料薄膜條把接合部綁緊包嚴實。
(3)皮下接 皮下接是使用較廣的一種枝接方法,在砧木皮層易于離皮時采用。

1.削接穂 2.切砧木 3.插入接穗 4.綁縛
圖2-5 皮下接
削接穗 在接穗基部削一舌狀削面,長度約3~5cm,下端要薄,再在其背面基部削長約0.6~1cm的短削面。削完后剪斷接穗時,注意使頂端芽與長削面在同一側。
切砧木 截去砧木上部,用竹簽將皮層撐開,將接穗長削面面向砧木木質部插入,插入深度使長削面與砧木斷面齊平,也可將砧木皮層劃破,然后順傷口插入接穗。
最后用塑料薄膜條綁扎緊。
(4)腹接 腹接是在砧木腹部進行的一種枝接法。嫁接時不必剪砧。

圖2-6 腹接
削接穗將接穗基部削成具兩個不等長削面的斜楔形,長削面約3~5cm,短削面約1.5~2cm,較陡。削完后留2~3芽剪斷。
切砧木 砧木不必剪斷,在砧木需要嫁接的部位選平滑一側向下斜切一刀,長度與接穗削面長度相適應。
插入及綁縛 插入接穗時,使一側的形成層對齊,用塑料薄膜條包扎。
(5)舌接 舌接適宜于砧木與接穗粗度相當時。

1.接穗 2.砧木 3.接合狀
圖2-7 舌接
削接穗 在接穗下端從上向下,從一側向另一側,削一長度為3cm左右的長削面,在削面下端1/3處,向上切一長約2cm的切口。
切砧木 在砧木適當高度處,從下向上,從一側向另一側,削一長度為3cm的平直削面,在削面上端1/3處,向下切一長約2cm的切口。
插入與綁縛 將砧木與接穗2個削面與切口相對,相互插入對方的切口內,兩側或一側形成層對齊。用塑料條嚴密包扎接口。
六、嫁接苗的管理
1.芽接苗的管理
(1)檢查成活率和補接 嫁接后15天左右檢查成活情況。凡接芽新鮮、葉柄一觸即落者,表明嫁接已成活,應及時解綁,以免影響生長。一般“T”形芽接在嫁接后10~15天解綁,帶木質部芽接在接后20~30天解綁。若芽和葉柄干枯,不易脫落,表明沒有成活,應及時補接。
(2)培土防寒 冬季寒冷地區,秋末要及時對嫁接苗進行培土防寒,防止苗木凍害。
(3)剪砧、除萌 剪砧是為了促使接芽萌發將砧木在嫁接部位以上剪除。剪砧高度為接芽上部0.5~1.0cm,剪口要平滑。剪砧后要及時抹去砧木上的萌芽,一般需進行3~5次。
2.枝接后的管理
(1)除萌、抹芽 枝接后要及時抹去砧木上的萌芽,促進接芽萌發。同時抹除接穗上過多的萌芽,保留一個生長健壯的新梢。
(2)解綁、設立支柱 在技接后30天左右,嫁接傷口愈合后解綁。解綁后為防止接穗劈裂,及時設立支架固定接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