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自根苗的培育

由營養器官通過扦插、壓條、嫁接等無性繁殖方法獲得的苗木稱無性系苗木或營養系苗木。其中,采用扦插、壓條、分株和組織培養的苗木稱自根苗。自根苗的特點是:其一,它來自母體營養器官,其生長結果特性與母體一致,因而能穩定地保持母體性狀;其二,它的個體發育不是重新開始,而是母體發育的繼續,因而開花結果早,在果樹生產中應用廣泛。

一、扦插育苗

扦插育苗包括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兩種。

1.硬枝扦插

硬枝扦插是利用充分成熟的一年生枝條進行扦插育苗。方法簡單,成本低,以葡萄為例。

(1)插條準備與貯藏 插條采集一般結合冬季修剪進行。選擇品種純正、植株健壯、無病蟲害、芽體飽滿、節間較短、充實成熟的枝條做插條。采集的插條,每50根捆成一捆,標上標簽,用濕沙臨時埋好,防止失水。

插條沙藏的適宜溫度為0℃~5℃,沙子的濕度一般為手握成團,不滴水,放開后一觸即散為宜。貯藏溝要選擇地勢高燥、背陰、地下水位較低的地方。貯藏溝一般深80~100cm,寬100~150cm,長度根據種條多少而定。在溝底先鋪10cm左右的濕沙,平放一層種條,填充一層濕沙,邊填邊晃動種條,使種條中間充滿沙子,當沙子能覆蓋種條時,放入第二層種條,再填充沙子。每隔100cm放一直徑10cm左右的秸稈把,以利于通氣和降溫。至距地面20cm時,用沙土將溝填滿,以后隨著氣溫的逐漸降低,分兩次培土,培土高度高出地面20cm左右。注意要使秸稈露出地面。

(2)插條剪截 扦插之前,將種條取出,按每段2~3個芽(長度一般在15cm左右)剪截,頂芽要飽滿,在距頂芽上1~0.5cm處剪成平口,以減少傷口面積;下端在節下方0.5cm處剪,剪口呈馬耳形斜剪,增大傷口面積,有利于生根。剪好的插條每50根或100根捆成一捆,系上品種標簽,放在盛有清水的池或缸中浸泡12小時。浸水后的插條,進行催根處理。

(3)扦插前的催根處理 生產上促進生根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木條 2.電熱線 3.鐵釘 4.控溫儀 5.電熱床

圖2-8 電熱溫床催根—電熱線布置圖

①機械處理:新梢停止生長時,對于作插條的枝梢,在其基部環狀剝皮,使之積累較多營養物質和生長素,有利于插條生根。也可以在插條扦插前在插條下部刻劃4~6道縱傷口,深達木質部,有利于生根。

②加溫催根:早春扦插常因土溫過低而生根困難,可利用火炕增溫催根、電熱溫床催根,催根時插條的下端發根部位溫度控制在25℃左右,上端氣溫控制在10℃以下,有利于催根抑芽。

③藥劑處理:對不易生根的樹種、品種,采用藥劑處理促進生根。藥劑種類繁多,常用的促進插條生根的植物生長調節劑有吲哚丁酸(IBA)、吲哚乙酸(IAA)和萘乙酸(NAA)。一般硬枝扦插用0.5%~1% IBA侵插條的基部12~24小時,或用0.1%~0.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插條基部24小時。

圖2-9 葡萄硬枝扦插

(3)扦插方法 根據具體條件采用畦插或壟插。保證扦插畦或壟土質疏松、肥力好、排水方便。扦插前做好高畦或平畦,在畦上按50cm距離開一條扦插溝,溝深與插條長度一致,然后將插條按15cm的株距斜插在溝中,使插條上芽略高于畦面,然后覆土。覆土一半時在溝內灌水,待水滲下后,繼續覆土至插頭上部芽處為止。如當地春季較干旱,應增加覆土厚度,使覆土高于插條頂部2cm左右,這樣可以減少蒸發,保持濕度,有利于芽的萌發,當枝條上芽萌發時扒開土。在土壤黏重的地區,可起壟扦插,于溝內灌水,這樣有利于通風和增溫,有利于扦插成活。如用薄膜覆蓋,能增溫保濕,提高扦插成活率。

(4)扦插時間 硬枝露地扦插一般為15cm處的土壤溫度達到10℃以上時可進行扦插,北方地區一般在4月10~20日。扦插過早,溫度太低,不利于插條生根。

2.綠枝扦插

綠枝扦插是利用未木質化或半木質化的新梢在生長季節進行扦插育苗。

綠枝扦插比硬枝扦插容易生根,但對土壤和空氣濕度要求嚴格。因此,多用室內噴霧扦插繁殖,使插條周圍空氣的相對濕度較高。生產上應用綠枝扦插較多的有獼猴桃、葡萄等果樹。

1.硬枝扦插 2.綠枝扦插

圖2-10 葡萄扦插

方法是將扦插的新梢剪成5~6cm,上端離芽應稍遠,以防枯梢;插條上端保留1~3葉片,葉面積較大的可剪去葉片的一半,以減少蒸發;插條一般清晨采取,剪下后放在清水中,防止水分蒸發。扦插后注意遮陽保濕,防止日光直射;高溫干旱時,需在葉面上經常噴霧,降溫保濕。

3.扦插后管理

(1)插后澆水 壟插是一種提高葡萄成活率較好的育苗方法。壟插將葡萄條插在壟背上,第一芽處在壟背的表土下。插后在壟溝內澆水,保持壟溝上部土壤疏松,利于插條萌芽出土。枝條下端接近淺溝面,土溫高,通氣性好,生根快。一般壟插比平畦扦插成活率高,在生產中多為群眾所采用。春旱地區應適當澆水,以保持插條基部濕潤,有利于生根。5月上旬已成活的插條即有幼根出現,應勤澆薄施速效肥,做到肥水充分,促使幼苗旺長。

(2)立支柱、綁縛 直接扦插建園的幼苗,要及時設立支柱、綁縛固定。

(3)摘心 對發出的副梢留二葉摘心,至9月份對主梢頭摘心,使它加粗生長。

(4)及時防治病蟲害。

二、莖尖組織培養育苗

1.概念

采用植物體的器官、組織和細胞,通過無菌操作接種于人工配制的培養基上,在一定溫度和光照條件下,使之分化、生長發育為完整植株的方法,稱組織培養。供組織培養的材料稱外植體。果樹組織培養根據外植體材料不同可分為:莖尖培養、莖段培養、葉片培養和胚培養等。

2.特點和意義

利用組織培養方法繁殖果樹苗木,具有占地面積小、繁殖周期短、繁殖系數高和周年繁殖等特點。對于大量繁殖優良品種苗木、脫毒果樹苗木和砧木等具有重要意義。

3.組織培養繁殖的基本程序

利用莖尖分生組織進行組織培養繁殖苗木,在生產實際中應用較為廣泛,是果樹組織培養、快速繁殖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主要培育程序如下。

(1)培養基的準備 培養基是外植體賴以生長發育的基質,適宜的培養基是獲得組培成功的關鍵。培養基配方應根據不同樹種、外植體來源和所需營養成分進行配置。目前常用的培養基以MS營養基效果最好、應用最廣。

(2)外植體的采集 一般選擇較大的莖尖(主要用于快速繁殖),可以從果樹的莖蔓上取2cm以上的正在生長的頂梢;培養無毒苗,必須從無毒原種圃母本采集外植體。采集外植體時期以芽萌動前后為好,生長期間取材則以旺盛生長的新梢先端2~3cm為宜,休眠期可采成熟的一年生枝上飽滿芽為外植體。

(3)外植體的消毒 外植體能否徹底消毒去除雜菌,是組織培養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其消毒過程為:將外植體用自來水反復沖洗,用消毒劑消毒處理,用無菌水反復沖洗,用無菌濾紙吸干。常用的消毒劑有:氯化汞(0.1%~1%溶液,處理2~10分鐘),次氯化鈉(2%溶液,處理5~30分鐘),次氯化鈣(9%~10%溶液,處理5~30分鐘),溴水(1%~2%溶液,處理2~10分鐘)。

(4)初代培養(起始培養)屬于組織培養前期接種階段。外植體表面消毒除菌后,在無菌環境條件下切成小片(段),插入或貼放在培養基上進行初始培養。

(5)繼代培養 經過初始培養分化的叢生芽生長30~50天,對叢生芽切割分苗,轉換到新鮮培養基中,進行繼代培養和擴大繁殖。培養基成分與初始代培養基本相同。

(6)生根培養 切取在繼代培養中生長30天、長2cm左右的粗壯嫩梢,接種在生根培養基上,放置在培養室中培養。生根培養基多采用1/2MS、1/2B5、white、knop等含鹽量低的培養基,蔗糖用量減為1/2或1/4,并附加IAA、NAA等其中一種或幾種生長素。

4.組培苗的馴化和栽培

將生長的組培苗從試管中直接移栽于自然的環境中,常因外部環境條件變化太大造成成活困難。因此,移栽前需要通過馴化,提高組培苗適應變化的外界條件的能力。方法是:將組培苗從培養瓶中取出后,用自來水沖洗掉培養基,栽植于盛有經過烘干消毒培養土(蛭石)的營養缽中,將營養缽放置在人工控制室內,室內保持相對濕度在70%以上,溫度控制在16℃~20℃。經過馴化后的組培苗,移栽到室內栽培一段時間后再移到露地栽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右旗| 资源县| 锡林郭勒盟| 扎鲁特旗| 新余市| 息烽县| 高邑县| 中宁县| 佛坪县| 安康市| 祁连县| 镇原县| 于田县| 芷江| 巨野县| 赤壁市| 平顶山市| 蕲春县| 六安市| 柳州市| 台湾省| 枣庄市| 疏勒县| 盱眙县| 屯留县| 揭阳市| 五原县| 潼关县| 尤溪县| 镇远县| 彰化市| 古交市| 宜丰县| 名山县| 兖州市| 华池县| 彰化县| 平遥县| 大埔区| 定结县| 广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