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科幻經典(1859-1937)(共9冊)
- (英)柯南·道爾 (西)恩里克·加斯帕 (英)愛德華·鮑沃爾·立頓
- 7436字
- 2018-12-29 17:11:00
第二章 星際旅行
我一邊思索著我的母星球,一邊繼續往外太空飛翔。我朝著東邊高速行進,地球明顯在縮小,慢慢退向遠方,看起來似乎在我的下面旋轉。地球上所有的可見地貌都向西轉動,現在,中大西洋轉到了地球東部邊緣,那兒正是日落時分,然后是夜晚。在我看來不過幾分鐘的時間,地球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半月。很快,它變成了一個輪廓模糊的新月,它旁邊是一顆微小卻輪廓分明的衛星。
我大吃一驚,很快就意識到我一定在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高速向前推進。我飛得太快了,仿佛置身于一場不間斷的流星雨中。直到快跟我并駕齊驅的時候,我才看得到星星。這些星星的光芒不過是對陽光的反射,就像光束一樣只是光輝一現,跟坐在特快列車中向外看到的路燈一樣。很多星星朝我一頭撞過來,但是都沒有對我產生影響。一塊跟房子一般大的不規則大石頭著實嚇到我了。我眼睜睜地看著這個發著光的大家伙在我眼前膨脹變大,說時遲,那時快,我剛看到那家伙崎嶇不平的表面,就立刻被它吞噬了。或者更確切地說,我推斷出它想必是吞噬了我。但是,我飛行的速度太快了,剛剛意識到它要撞上來了,我就超過了它,并把這塊石頭遠遠地甩在后面。
很快,地球看起來就跟一顆星星一般大了。我說很快,但是我現在對時間的概念非常模糊,幾分鐘或是幾小時,甚至是幾天、幾星期,在現在看來并無差別。
就在我努力理清思路,想搞清楚現在到底什么情況的時候,卻發現自己早已飛過了火星的軌道,正在急速穿越小行星帶。好多小行星離我相當近,看起來就像是許多大顆的星星橫貫星群。其中的一兩顆呈現凸圓狀,然后馬上變成新月形,消失在我的身后。
已經能看到木星遠遠地在我前方,它越來越亮,在恒星間變換著位置。這顆巨行星現在看起來像一個碟子,很快就比正在逐漸變小的太陽大了。它的四顆主要衛星像是四顆小珠子飄浮在它的旁邊。因為有云層的存在,木星表面看起來像極了條條斑斑的熏肉。云層像霧一樣把它整個籠罩起來。現在我跟木星幾乎肩并肩了,隨后超越了它。由于木星的大氣層非常厚,所以黑夜和白晝互相交融,并沒有明顯的界限。我注意到在它的東面以及沒有被照亮的那個半球上遍布著模糊的紅光,這些可能是火山爆發向上投射到密實云層的光亮。
幾分鐘后,也可能是幾年后,木星又變成了一顆星星的樣子,不久就消失在雖然已減弱但仍然耀眼的太陽光里。我飛行的路線附近已看不到別的外行星了,不過我很快就明白過來,一定是因為這里甚至已經遠離冥王星的軌道了。太陽在我的身后逐漸暗淡,現在不過是一顆最為明亮的星星而已。
終于,我有時間來擔憂苦惱了。除了滿天繁星,我現在什么都看不到。我所熟悉的北斗七星、仙后座、獵戶座、昴宿星團都遠遠地嘲笑著我。現在,太陽不過是那些亮星中的一顆。一切如故。我是不是注定要像這樣,變成一個沒有實體的視點,永遠懸浮在太空中了?我是不是已經死了?這是對我這輩子碌碌無為的懲罰嗎?這是對我企圖遠離人世紛爭、遠離激情、遠離偏見的固執己見的懲罰嗎?
我的腦海中又艱難地浮現出在郊外山巔的情景。我看到了我們的家,門沒有關,走廊的燈光映出一個身影,來到院子里。她站在那兒,朝著大路的方向東張西望了一會兒,然后又回到屋里。但是這些不過是我的想象。事實上,我能看到的除了星星還是星星。
過了一會兒,我發現太陽和它周圍的所有星星都變得紅紅的,而天空另一端的星星則是冰藍冰藍的。我的頭腦中很快迸出關于這個奇異現象的解釋。我依然在飛行,而且因為速度過快的緣故,連光都開始影響到我的飛行了。因為光波趕上我的時間要比平常更久,所以變成了比正常速度緩慢的光脈沖作用在我的身上,我看到的星星就發出紅光。而那些在我前頭迎著我的光脈沖則被擠壓縮短了,所以看起來是藍色的。
很快,我正后方的星星愈發紅了,而正前方的星星則發出紫羅蘭般的光芒,天幕變得瑰麗奇幻。我身后閃爍著紅寶石,前面璀璨著紫水晶。紅寶石的周圍,點點黃玉閃閃發光,紫水晶邊上,顆顆藍寶石耀眼奪目。我的兩邊,星星的顏色較淺,是我熟悉的鉆石白。因為我以一個幾乎跟銀河系平行的角度飛行,所以我看到的環狀銀河兩端銀白,前方的那段是紫色的,身后是紅色的。現在,緊挨我前后的星星變得暗淡,緊接著就消失了,天空中留下兩個沒有星星的空洞,每個洞的周邊都是彩色的星星帶。顯然我又加快了速度。現在靠肉眼已經無法看到從我前后射來的星光了。
我還在不斷加速,前后兩個裝點著彩色流蘇的無星區域還在繼續不斷地蠶食我身邊跟我并駕齊驅的星星地帶。我現在感覺到了運動。由于我的經過,近一點的星星似乎在朝著遠處的星星背景漂移。這樣的漂移在不斷加速,直到在某個瞬間,整個可見的天空都布滿了星星飛馳而產生的光線條。緊接著,所有的一切都無影無蹤了。想必是我的速度和星星相比顯得太快了,來自星星的光已經不能對我產生任何正常效應了。
雖然我現在的速度可能高過光速,但我似乎在一口凝滯的深井底部飄浮。一望無際的黑暗毫無特色可言,一切感覺的缺失,所有的這些都令我恐懼,但我不知道是否可以把正在經歷的厭惡和不祥的預感稱為“恐懼”,因為我的身體并沒有感覺恐懼,因為我并沒有出現戰栗、出汗、氣喘、心悸等生理反應。我現在孤苦伶仃,我開始自我憐憫,我渴望回家,我渴望再次見到那最熟悉的臉孔。在我的腦海中,我看到了她,她雙眉微蹙,難掩焦慮,坐在壁爐邊做著針線活兒。我不禁懷疑自己是不是躺在石楠花上死去了?早晨,人們會發現我的軀體嗎?她會如何應對這重大變故呢?她一定會非常勇敢,但是她會相當悲慟。
雖然我們的社會微不足道,但是仍然為人們所珍愛,我也極力反對從其中脫離出來,但我明白我體內的某些東西,我最本質的精神,讓我堅定起意志,我不能退縮,我要把這次神奇的太空旅行堅持到底。雖然我渴望冒險,但這從來,哪怕只有一秒鐘,也沒有動搖我對熟悉的人類世界的向往。我是非常戀家的人,我絕不會自尋危險、自尋苦惱。但是命運垂青于我,賜予我這次機會,這種想法戰勝了我的怯懦,我不僅可以去宇宙的最深處一探究竟,而且還有機會去發現生命和心智在星辰間究竟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我現在求知若渴,除了對于探險的渴望,更主要的是我渴望了解人類的意義,或者說宇宙間所有有靈生物的意義。這筆屬于人類的樸素財富,這朵盛開在荒蕪的現代文明中,象征著春天的雛菊促使我欣然接受這次離奇的冒險;因為,我可能會發現整個宇宙不僅僅遍布著宇宙塵埃,到處都存在著發育不良的生物,而且在干枯的地球荒地之外,發現一個鮮花盛開的世界。
人類會不會如他偶爾所希望的那樣,真的是宇宙精神的一個生長點,至少從暫時性的角度來說是呢?抑或,人類不過是千千萬萬的生長點中的一個而已?或者,人類之于宇宙不過如鼠蟻之于大教堂?人類最本真的功能是什么呢?是力量?是智慧?是愛?是崇拜?還是所有的這一切?還是,對宇宙來說,人類的功能、人類的目的都是毫無意義的?我想要回答這一連串的嚴肅問題。同時,我也必須學著更清楚地了解、更公正地面對(所以我愿意承擔)那些只消一瞥就能讓我們崇拜的東西。
對于妄自尊大的自己來說,我現在并不是一個孤立的個體、一個渴望著張揚自我的生命,而是一個人類的特使,不,是有生命的人類社會發送出來的用來與太空中的其他生命進行接觸的一個探索器官,一個觸角。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地前進,即使那意味著我要拋妻棄子,過早地終結在地球上的蜉蝣生命。我必須前進。某天,即便是在星際間旅行數個世紀之后,我也必將以某種方式回歸。
如今我真的已經結束了那次匪夷所思的冒險回到了地球,當我回過頭來審視自己那個無比興奮的時刻,我吃驚于自己的反差:一方面,我渴望給他人傳遞我的精神財富,可實際上,我對人類所做的貢獻少之又少。這樣的失敗可能是因為雖然我的的確確接受了冒險的挑戰,但是我心里明白,我是有所保留地接受的。現在我承認,恐懼以及對舒適的渴望減退了我熠熠閃光的意志。我那無比堅定的決心終究是脆弱的,我那搖擺的勇氣常常屈服于對于母星球的向往。在旅途中,我一次又一次感覺到,因為自身膽小呆板的天性,我與一些大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失之交臂。
整個旅途中的所見所聞,即使在當時,也只有一小部分是可以為我所理解的。我應當說,我的天然稟賦曾獲得過超越人類的外星生物的援助。現在,我再次站到了生我養我的星球上,我失去了援助,因此無法調動出曾應擁有的全部深層次洞察力。所以我關于人類有史以來最深遠的太空探索的記錄,也變得如同精神錯亂的人因受某種無法理解的影響而吐出的胡言亂語一樣不甚可靠。
繼續回到我的故事中來。我究竟花了多少時間來做內心的爭辯已經不得而知,但是就在我做出決定后不久,絕對的黑暗中再次現出星光。很顯然,我停了下來,因為在任何一個角度我都可以看到星星,而且它們的顏色跟平時見到的一樣。
但是,我的身上發生了一種神秘的變化。我很快發現,僅僅通過想要接近星星的意念,我就可以靠近它,而且以一種比正常光更快的速度。我非常清楚,這在物理上是行不通的。科學家們向我們保證,高于光速的運動是無意義的。所以我推測,我一定是只在精神層面進行運動,并非一種物理現象,這樣我才可以無須借助物理意義上的運動而獲得連續的視角。此外,很顯然,星星發出的光并非正常物理意義上的光;因為我注意到自己在以新方式高速飛行時,星光的顏色并沒有受到什么影響。不管我飛得多快,雖然所有的星光看起來都比正常的亮度要高一些,更帶有色彩感,但依然保持著鉆石白的色調。
剛剛想明白了行進的新動力,我便無比興奮,馬上開始運用它。我告訴自己:我在進行一次星際航行,一次超自然的探究;但是我對地球的渴望扭曲了我的目標。其結果是,我的注意力不由自主地全部集中在搜尋行星,特別是那些類地行星上了。
我隨機選擇了一個方向,朝著比周邊星星都要亮的一顆星星飛去。我的速度是如此之快,離我較近的小星星像流星雨一樣從我身邊滑過。我逼近一顆大恒星,但是感受不到它的熱度。雖然它通亮耀眼,但我視力出奇的好,依然能在它斑駁的表面上看到大量的巨大黑子,每一個黑子都像一個陷阱,能吞噬掉十幾個地球。在恒星的邊緣,色球的耀斑像是熊熊燃燒的樹木,也像是羽毛,更像燃燒著的史前怪物,或踮腳走著,或在飛翔,所有的這一切共存在對它們來說太小的星球上。耀斑之外,日冕的光暈逐漸滲入周圍的黑暗中。我繞著這顆恒星做雙曲線飛行,焦急地尋找著它的行星,但是一無所獲。我不死心,再次來來回回、不厭其煩地反復仔細搜尋。因為位于恒星軌道遠端的類地行星很小,很容易就錯過了。但是除了流星和一些無實體的彗星外,我仍然一無所獲。這太讓人失望了,因為這顆恒星跟我所熟知的太陽恰好就是同一類的天體。其實我之前曾偷偷地希冀不僅會發現一個行星,說不定還能發現另一個地球呢。
我又一次掉頭撲進茫茫空間之海中,向著不遠處的另一顆星星飛去。我又一次失望了。我靠近的是另一個孤獨的火爐。這顆星星周圍同樣沒有存在著生命的行星繞著它轉。
我急切地從一顆星星飛向另一顆,仿佛一只尋主心切的流浪狗。我從這兒趕到那兒,想要找到一顆帶有行星的恒星,在它的行星中有一個可以成為我的歸宿。我找了一顆又一顆,但是對于更多的星星,我都不屑去搜索,因為我一眼就看出來,它們太大了,太單薄了,太年輕了,不可能像太陽一樣成為地球的照明物。有一些是比木星軌道還要大的龐然大物,微微呈現出隱隱約約的紅色;另一些則更小,更有限,比太陽亮千倍,卻是藍色的。我聽人說過,我們的太陽是一顆中型恒星,但是我現在發現的年輕恒星的數量遠比那些正在萎縮的黃色中年恒星多得多。看來我是誤入年輕恒星的聚集區域了。
我注意到了大量的塵埃云,都有星群那么大,遮蔽了恒星的光流,我只能躲著它們;我還看到了發散著淡淡白光的氣體束,有時是自身在發光,有時則反射恒星的光芒。這些珍珠般的云團內常常隱匿著好些個模模糊糊的光斑,它們是未來恒星的胚胎。我漫不經心地瞥著許多或成雙成對的雙星,或三個一組四個一群的三合星、四合星
,其中的恒星個頭幾乎相當,互相圍繞地跳著華爾茲。有一次,僅有一次,我遇上了一對非常罕見的雙星,它的伴星不會比地球大,但主星卻相當之大,而且出奇的亮。我發現我們的星系到處都有垂死的恒星,暗自燃燒著;到處都有帶著外殼的死亡恒星。我直到快撞上了才看到它們,借助整個天空反射的光,我才能看到它們依稀發著光。我從來沒有太靠近它們,因為它們對于我瘋狂尋找地球樣的行星毫無裨益。而且,因為它們預示著普遍意義上的死亡,所以讓我渾身打了個激靈。但令人安慰的是,死亡恒星并不多。
我沒有找到行星。我非常清楚兩顆或更多恒星的靠攏才能生成行星,這樣的概率必然非常低。我跟自己說,在一個星系中,帶有行星的恒星一定非常罕見,就好像在沙灘的沙中尋找寶石一樣難。我遇上這么一顆的概率有多大呢?我開始失去信心了。蒼茫無際的黑暗荒原和空洞洞的火光啊,稀稀疏疏地閃著點點星光的無限空虛啊,整個宇宙的巨大徒勞啊,這一切都可憎地壓迫著我。現在,由于痛苦的增加,我的飛行能量開始失效了。要想在星星之間挪動半步,我都得使出吃奶的勁,但是依然在慢下來,更加慢了。我馬上就意識到我像一只蒼蠅標本一樣被牢牢釘在空間中動不了了;無比孤獨,這是永恒的孤單。是的,這是屬于我一個人的地獄。
我振作了一下。我提醒自己:雖然這是我的宿命,但是這沒什么大不了的。地球沒有我照樣轉動。即使宇宙中沒有別的生命世界了,地球上仍然有生命,而且可能會覺醒,成為更至善至美的生物。雖然我離開了我的母星球,但是,那個我深愛著的世界是真實的。而且,我的整個冒險就是一個奇跡,如果繼續這么神奇下去,我說不定會撞見另一個地球。我記起來了,這是一次重要的漫游朝圣之旅,我是人類派去外星的使者。
我的勇氣又回來了,同時回來的還有我的飛行能量。顯然,只有充沛的精力和超然的心智才是驅動力。我剛才的自怨自艾和對地球的向往阻礙了能量的釋放。
我決定去這個星系別的地方看看,別處說不定有更多年長的恒星,有行星的機會更大一些。我朝著遠處群星簇居的地方飛去。這個斑斑點點的光球模模糊糊的,其中的恒星光線非常暗淡,我由此猜測它一定離我很遠。我在黑暗中飛啊飛。雖然我心無旁騖,無心搜索行進過程中兩邊的星星,但是我飛了好久也不見一顆星星,好讓我看到它是碟子狀的。天際的光線像是遠方航船上的燈光一樣,遠遠地射過來,從我身邊掠過。我這一路航行,沒有一點兒時間的概念,不知飛了多久,我發現自己身處一片廣袤的沙漠,看不到恒星,這是兩片流星之間的間隙,也是這個星系中的一條裂縫。銀河圍繞著我,從任何一個角度看都有遙遠恒星的星際塵埃,但是除了我的目標——那團遙遠的星簇外,那兒就沒有比較明亮的光了。
這幅陌生的太空景象讓我煩心,因為我想到我離家越來越遠了。在比銀河系盡頭的星星更遠的地方,想到那些微小的點都是一個個河外星系,比銀河最深的凹陷處還要遠百倍千倍,這幾乎都是一種安慰;撇開我的輕率魯莽,撇開我的神奇旅行,想到我仍然在銀河系中,在一個宇宙小細胞里,她,我的朋友,也仍然活在這個小細胞里。順便提一句,我因為能看到如此之多的河外星系而驚詫不已,最大的那個顏色蒼白,散布著云團,比地球上看到的月亮還大。
不管我怎么飛,那些遙遠星系看起來永遠都是那么大,而和它們相比,我可以看清前方的那團星簇在逐漸擴大了。在我飛過流星間的空隙不久,那團星簇赫然呈現在我的眼前,如同一團閃光的巨大云朵。我現在正穿越星星較密集的區域,緊接著,星簇在我面前展開,簇擁在一起的星光把我眼前的天空都遮住了。如同航船在靠近港口的時候會遇見別的船只一樣,我接近一顆又一顆恒星,與它們一一擦身而過。當我鉆進星簇中心的時候,我所看見的恒星比這一路上見到的任何地方都多。天空的每個方向都閃耀著恒星,好多都比在地球上看到的金星更亮。我感受到了一個橫越大洋的旅人,在夜晚時分順利停靠在港灣,發現自己被大都市的霓虹燈所包圍而萌生的喜出望外。在這個滿是星星的地方,我告訴自己,一定有很多恒星靠攏過,一定生成了很多行星系。我又開始尋找像太陽一樣處于中年的恒星。迄今為止,我經過的都是些年輕的巨星,有整個太陽系那么大。在一通搜索之后,我發現了好幾個很有可能的恒星,但是都沒有發現行星。我發現了好多雙星和三合星,勾勒著它們無法估算的軌道;我還發現了大片大片的氣體,新的恒星就在其中冷凝。最后,終于,我發現了一個行星系。我難抑心中的希望,在這些行星間繞著圈。但是它們都比木星還要大,所有的行星都熾熱無比。我又一次忙忙碌碌地從一顆恒星找到另一顆。我一定找了幾千顆,但全是白費力氣。我孤獨地離開了星簇,像是生病了一樣。星簇在我的身后漸漸變小,最后成為一個沮喪的球,閃爍著露珠般的光。在我的前方,整片的黑暗遮蔽了銀河的一部分,遮蔽了周圍的星星,只有在我和朦朧的黑暗之間還有幾點星光。氣體云也可能是塵埃云背后閃爍的星光給它鑲了一層邊,照亮了它翻騰的邊緣。這樣的景象感動了我,不禁又讓我自憐起來。在家時的多少個夜晚,我看到天上的黑云也是如此,邊緣被月光照亮,像鑲了一條銀邊一樣。但是,我對面的這片云不僅可以吞沒整個世界,吞沒無數的行星系,也可以吞沒所有的星群。
我又失去了勇氣。我悲哀地合上眼,想要把這無邊無際阻擋在視線之外。但是我沒有眼睛,也沒有眼瞼。我是一個沒有實體、漫游著的視點。我試圖想象我家的內部布置,窗簾拉上了,爐火在舞蹈。我企圖說服自己,這些令人恐懼的黑暗、距離、空洞的熾熱都只不過是一場夢,我現在正在壁爐邊打盹,而且隨時都可能會醒來,她會放下手中的針線活兒,探過身,撫摸我一下,朝我微笑。但是,我仍是星星的囚徒。
雖然我已經精疲力竭,但還是再次出發去搜索。我在星星中徘徊了可能有幾天,或許是幾年,也可能是萬古之后,幸運女神或者別的守護之靈把我引導到一顆類似太陽的恒星邊上。從中心向外看,隨著我的移動,我瞥見了一個小小的光點,在布滿圖案的天空中運動。當我急速向它飛去的時候,我看到了另一個光點,接著又是一個。這是一個跟太陽系真的非常相似的行星系。因為執拗于人類的標準,所以我在這些行星中挑了一顆跟地球最像的。當它圓形的身軀在我眼前或者說下方慢慢浮現的時候,我覺得它看起來太像地球了。它的大氣明顯沒有地球大氣那么密實,因為能夠清楚地看到它的大陸和海洋。
跟在地球上一樣,深色的海中倒映著燦爛的太陽。在海洋和山脈的上空,到處都飄著白色的束狀云,群山也跟我的母星球上一樣,是綠色和棕色間雜的。但是在這樣的高度,我看到的綠色更加鮮麗,比地球上的植被更偏藍色。我同時也注意到,在這個星球上,海洋的面積少于陸地,大陸的中心地區基本上都覆蓋著奶油白的燦燦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