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應鏈增值(“從實踐到理論”企業管理叢書·利豐系列)
- 鄭艷玲
- 855字
- 2019-11-29 22:33:09
三、中國供應鏈管理服務化的運營特點
在供應鏈管理服務化拓展的過程中,有的供應鏈管理服務型企業主要著眼于物流環節,有的重點是融資服務,有的優勢在于品牌經營,更多的則是覆蓋了除制造生產以外的全產業鏈。但歸結起來,供應鏈管理服務型企業在基本運營模式上具有以下共同特點:
第一,企業的核心資產主要是信息、人力、網絡等“軟要素”。供應鏈管理服務型企業介于制造型企業和生產性服務企業之間,在資產構成上具有獨特性。與前者相比,它往往并不擁有龐大的廠房和機器設備;與后者相比,它很多時候并不需要從事細分的倉儲、融資或運輸等服務。它的核心資產,更多體現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本行業商業及人脈網絡的整合、相關信息資源的占有和梳理、企業生產環節的管理優化等方面。
第二,核心競爭力體現為如何更有效地整合優化現有供應鏈。供應鏈管理服務型企業不直接參與生產,其核心競爭力在于盡可能降低整個供應鏈的交易成本。降低交易成本的關鍵則是通過利用全球化的商業網絡,優化原材料采購、產品設計、生產管理、貿易融資、檢驗驗收、分類包裝、報關清算、物流配送等專業化服務。因此,供應鏈管理的關鍵是各環節之間信息的高度集成與共享,保障各環節在整體管理環境中協作經營和協調運作,以加快整個供應鏈的運作速度和資金流轉。
第三,利潤主要來源于提供增值服務所收取的傭金,或者資源整合過程中帶來的一些增值等。例如,有的供應鏈管理服務型企業通過創建供應鏈管理電子商務平臺,向客戶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用;有的通過為客戶提供供應鏈融資服務,獲取其中的利差和進出口結匯匯差;有的則通過整合本行業內中小制造企業的生產實力,將其與自身的品牌資源、信息化管理資源和渠道資源相結合,擴大產品出口的價格提升空間,獲取收益。
供應鏈管理服務化運營的基礎業務并不復雜,通關、運輸、倉儲、結算等服務技術含量并不高,但供應鏈管理之所以能將這些平常業務“集成整合”后轉化為高附加值的供應鏈管理服務,主要是因為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服務商將解決方案設計理念創造性地注入服務產品,使其成為知識含量極高的增值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