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垂直解體和網絡化的影響

產業組織垂直解體后,企業與企業之間形成介于企業和市場之間的一種網絡化交易與合作關系。垂直解體打破了原有產業的組織形式,而網絡化又整合了企業資源,在這一分一合之間就形成了“創造性破壞”的變革效果。參見 [美]約瑟夫·A·湯姆森、A.J.斯迪克蘭迪:《戰略管理:概念與案例》,10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這種變革形式在20世紀末期消費者需求多元化、市場環境快速變化、產品生命周期縮短等社會經濟環境下表現出了勃勃生機。而產業價值的增加一方面來自專業分工和市場靈活性帶來的效率提高,另一方面來自價值鏈和價值網絡所創造的價值放大,也就是通過不斷地在全球范圍內選擇成本更低的供應商,在價值網絡中不斷地提升利潤空間,進而轉化為產業領導企業的價值。例如香港利豐有限公司雖然在全球范圍內僅有2萬多名員工,然而通過對價值網絡的控制,利豐有限公司間接雇用了大約150萬名員工來為其服務,可以想象這150萬與2萬之間的價值比例。

(一)垂直解體和網絡化帶來了生產方式的轉變

在垂直一體化時代,企業之間的競爭主要取決于內部資源和技術的先進性。而在垂直解體的時代,企業擁有了外部資源環境的平臺,企業之間的競爭逐漸轉變為價值鏈和價值網上的競爭。在價值鏈上,企業沒有必要對每個環節事事親為,只需要將非核心環節外包給更專業的獨立企業,將業務范圍收縮到自己的核心領域,這樣,企業的競爭優勢不只體現在自身的核心業務,還表現為整個價值鏈的競爭力。領導企業通過垂直解體和網絡化的生產方式將低附加值的制造環節外包出去,剝離非核心業務并競爭性地選擇供應商,通過信息整合平臺優化配置,進而組成基于供應鏈的網絡聯盟。這樣一種組織形式更能發揮企業優勢,優化的資源配置不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經營績效,還可以靈活處理生產柔性。更重要的是,領導企業并沒有因為外包各個生產環節而失去市場份額的競爭性,反而借此增強了對市場的控制力。

(二)垂直解體和網絡化強化了國際分工格局

一般而言,價值鏈上游的研發和主要零部件的生產以及下游的銷售和售后服務的附加價值很高,而中游的組裝環節附加值最低。隨著產業可分性的增強,發達國家逐漸與發展中國家之間形成產業內甚至產品內分工格局,發達國家將附加值低的組裝環節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產業組織模式由垂直一體化向垂直解體和網絡化方向的演化,使得這種分工格局被進一步強化。而且,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價值鏈中價值的來源呈現出從有形活動向無形活動的轉變,價值鏈中游組裝環節的附加價值被進一步壓縮,發展中國家很容易陷入被剝削的境地。例如,沃爾瑪這樣的大型零售商,彪馬、耐克這樣的品牌制造商在發展中國家的采購額不斷上升,但它們同時將采購價格壓得非常低。在這種分工格局下,無論是發展中國家的單一企業、一個地區還是整個國家,賴以生存的基礎都非常脆弱,都很可能在具有更低成本、更高質量的競爭對手面前迅速衰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水县| 东乌| 永仁县| 无极县| 宁阳县| 黎川县| 平度市| 垦利县| 金门县| 社会| 吉林省| 崇州市| 宜春市| 枣庄市| 迭部县| 黄梅县| 临夏县| 马山县| 新乡市| 寻乌县| 伽师县| 阿勒泰市| 景东| 塔城市| 大足县| 九台市| 枣阳市| 东乡| 潼关县| 明光市| 抚州市| 南汇区| 正安县| 绥化市| 加查县| 巴东县| 永福县| 重庆市| 军事| 县级市| 泌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