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總報告(1)

金融危機背景下的寧夏文化發展

布青滬,魯忠慧,李喆

2009年的寧夏文化是在應對金融危機沖擊的環境中發展的。

2008年秋,驚濤駭浪般地兇猛撲來的世界金融危機是繼20世紀20年代末爆發的世界最大的經濟危機之后又一場最大的經濟方面的危機,它對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又深刻的影響。文化從來都是和經濟聯系在一起的,尤其是當代社會經濟和文化的聯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緊密,經濟文化化、文化經濟化不斷向前推進。經濟作為文化的物質基礎,它出現的重大變故,必然同時使文化受到強烈震蕩,而文化作為人們改造主觀世界的能力和成果,也一定要竭力回應經濟危機對自己的挑戰,以滿足維系社會生存、促進人類發展的需要,更提升自己在世界萬物中極獨特的品質。2009年寧夏的精神文化、文化事業、文化產業不僅都經受了金融危機沖擊的嚴峻考驗,而且真正做到了“化危為機”,以此為新契機,有了長足的新發展。這是應該欣慰地記載下來,并且認真加以總結的。

一、寧夏在金融危機沖擊中的信心與智慧

2009年是中國進入新世紀后經濟最為困難的一年,近百年不遇的世界金融“海嘯”在驟然沖擊寧夏經濟社會生活的同時,對寧夏人的發展信心也形成了巨大的壓力,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提出的跨越式發展的目標與藍圖僅僅實施了一年多就遇到了未曾預料到的如此嚴重的挑戰,寧夏人的勇氣和智慧面臨著嚴峻考驗。而只有始終堅定信心,不斷激發出攻堅克難的精神動力,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性,化危為機,奮力拼搏,才能成功抗擊金融危機的影響,向著美好的未來疾跑。寧夏人在2009年增長了見識,經受了考驗,不僅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而且其精神世界進一步豐富,自信自強更加顯現。

(一)堅定“比黃金和貨幣還寶貴的”信心

溫家寶總理在動員全國人民應對金融危機沖擊的一系列講話中屢屢強調信心的重要,提出“信心比黃金和貨幣還寶貴”的著名論斷。堅定信心當然含有政治的意義,更是市場經濟規律使然。在預期理念支配人們選擇的現代市場經濟中,有著信心的未來預期必然引導人們采取積極生活、努力進取的行動。金融危機在一定程度上是信用危機和信心危機。國際社會有人深刻指出,“我們唯一要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危機之所以成為難關,就在于信心的喪失。在應對危機的關鍵時刻,堅定信心最為重要。領導人有信心,才能大膽謀略,千方百計、及時果斷地帶領人民應對危機。消費者有信心,才能大膽消費,保持和擴大市場需求;企業經營人有信心,才能大膽投資,堅持和新上建設項目。人民群眾有信心,才能維護社會穩定,發展才有新希望。

2008年第四季度,寧夏工業突遭金融危機重創,全區20%規模以上企業停產半停產,電石、鐵合金企業紛紛停產,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由當年8月的18.3%,驟降到11月的-4.4%;不少人失去工作,區內待崗失業的和從東南沿海返鄉的農民工、城鎮居民達4萬多人;加上不知金融危機何時見底,一些人一度感到生活恐慌,更多的人對來年的經濟心中沒底,不知所措。然而,2009年總體上寧夏人信心提振,信心堅強,少數曾經驚慌的人也較快地恢復了信心。這一年,截至11月底,全區累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9億元,同比增長18.9%,高于全國3.6個百分點,充分表明了消費者的信心。全年全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20億元,增長30%以上,充分顯示了投資經營者的信心。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220億元,增長11%以上,將提前一年全面完成自治區“十一五”規劃主要發展目標,提前兩年基本完成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確定的主要發展目標,更是顯現了寧夏各級黨委政府抵御危機的堅強信心和本領。而寧夏各族群眾和諧相處、安居樂業,則是全社會滿懷信心的生動體現。

比黃金和貨幣還寶貴的信心來自哪里?

信心首先來自自治區黨委、政府對于形勢的正確判斷和對中央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一攬子”計劃及各項決策部署的堅決貫徹。新年伊始,自治區“兩會”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明確提出:金融和經濟的大危機孕育著新的大希望和大機遇,我們一定要堅定必勝信心,搶抓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機遇、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帶來的歷史機遇、優化經濟結構的調整機遇、沿海地區產業西移北上的轉移機遇、反周期低成本建設項目的擴張機遇,大膽開拓創新,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在領導機關的堅強領導下,全區上下全力以赴保增長,齊心協力擴內需,積極主動調結構,堅持不懈惠民生,特別是緊緊抓住了“保工業增長”和“保投資較快增長”這兩個環節,使當年寧夏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好于年初預期,取得了應對金融危機沖擊的階段性勝利。

信心又來自各級黨委、政府迅速而有效地為企業和困難群體排憂解難,領導者的行動和實效使處在困難中的人們看到渡過難關的希望。自治區果斷出臺了促進工業生產回升的10條政策,力促企業開工率、產品銷售率雙提升,電力負荷、鐵路運量雙恢復。各地各部門也迅速出臺配套辦法,“一戶一策”地盯住一戶戶企業抓落實,從而提高了企業對經濟回升的預期,有力地遏制了工業經濟大幅度下滑的態勢,并且逐月持續回升。而農村農業的好形勢和市場物價的雙穩定,則為保增長提供了基礎支撐。針對就業壓力陡增的形勢,自治區加大工作力度,結合實際調整出臺和實施幫助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政策措施,使2萬余名普通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占畢業生總量2.2萬人的91.7%。及時出臺調整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和社會保險費“一核銷、一免除”等政策措施,幫助企業減負擔、渡難關,有效地做到了保企業、保崗位、保就業。自治區在全國率先以地方立法強力推進全民創業,通過創業帶動了就業。當年國家統計局在銀川進行的寧夏失業率調查結果僅為2.2%。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則通過與區內重點工程單位簽訂用工目標責任書,擴大區內轉移就業規模等政策措施,解決返鄉農民工的就業問題,全年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6.7萬人。

信心還來自宣傳輿論正確導向,使廣大群眾面對危機影響,做到心中不亂。這一年全區新聞領域將引導人們振奮精神、增強信心,把應對金融危機沖擊和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營造良好氛圍作為工作著力點,積極組織經濟形勢的宣傳報道,全方位、多層次地宣傳和解讀中央和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各項政策措施。對于經濟困難不回避,實事求是地向人們解疑釋惑,但是絕不渲染,更防止炒作。對于經濟取得的成就則大張旗鼓地開展系列宣傳戰役和深度報道,以鼓舞人心和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僅自治區一級的新聞媒體就組織了“寧冬首批項目開工建設”“固原重點項目大會戰”“靈武羊絨產業積極應對金融危機”“賀蘭縣科學發展觀典型”等一系列集中采訪活動;策劃組織了打造“黃河金岸”的宣傳報道,召開宣傳文化系統現場會,為“黃河金岸”建設鼓勁造勢、凝心聚力。

信心從根本上說來自寧夏干部群眾對社會主義祖國堅實基礎的信賴和對寧夏發展美好未來的信念。人們親身感受到雖然金融危機沖擊嚴重,但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態勢沒有發生根本變化,在世界各國經濟增長中仍然處在前列;我國經濟發展的優勢條件沒有發生根本變化,改革開放30年的持續發展為我國打下了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的堅實物質基礎;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的趨勢沒有發生根本變化,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依然強勁,尤其是慶祝新中國華誕60周年的北京天安門廣場閱兵和群眾游行等一系列歡慶活動,向世界展示了社會主義中國的欣欣向榮和中華民族的團結一心,寧夏人由衷地感到激動和驕傲。而這次金融危機卻是從持續百年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引發的,鮮明的對比之下,寧夏人怎能不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有信心,對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有信心,對中華民族有信心。正是對祖國的無比信賴成為寧夏人信心的堅定源泉。

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以來,特別是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以來,寧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地人贊嘆寧夏的發展,即使是在深受金融危機沖擊的2009年,來到寧夏的或者對寧夏有更多了解的外地人無不感慨寧夏的變化。已經具備了跨越式發展基礎的寧夏人,雖然仍然是厚道樸實,不尚張揚,但是暗藏在內心的自信卻不斷增強——一定要走出寧夏特色的科學發展道路,和全國人民同步進入幸福的全面小康社會,絕不讓金融危機造成的暫時困難阻攔前進的步伐!

(二)在反思、學習中增添推進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的智慧困難促人奮進,問題逼人深思。2009年的寧夏不僅取得了應對金融危機沖擊的階段性勝利,而且在這一年的實踐中形成了新認識,積累了新經驗,進一步深化和完善了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思路。這是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

新年伊始有關專家課題組的咨詢報告就提出,寧夏經濟的嚴峻形勢,既是外部環境和條件發生變化所致,更有寧夏經濟內部因素的原因,內部因素產生更為關鍵的作用,外部影響進一步暴露了經濟內部的問題,而經濟內部的問題放大了影響效應。年底的全區經濟工作會議在總結回顧當年的實踐時深刻指出:經濟危機使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寧夏經濟發展中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包括經濟發展內生動力不足、經濟結構矛盾依然突出、區域經濟發展不夠協調等。尤其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的任務還十分艱巨,農業產業化水平偏低,加工轉化和升值提效的潛力遠未發揮出來;工業產品結構單一,資源性低端產品比重大,產業鏈條短,規模化生產和集約化經營水平不高;服務業發展緩慢,增速已連續8年低于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速度。經濟結構不合理是制約寧夏經濟科學發展的癥結所在,抓住了它就抓住了寧夏轉變到科學發展軌道,實現跨越式發展的要害。在這之前召開的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十屆十次全委(擴大)會議明確指出,要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作為經濟工作的重大戰略任務,突出重點,明確主攻方向,兼顧當前和長遠,真正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有機統一起來。

經濟結構調整的重點是做大做強戰略主導產業,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著力培育新興產業。對寧夏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進一步升華,形成了從寧夏實際出發,推動科學發展的更為清晰的思路。

尤為可貴的是,領導機關的新認識是建立在全區各地、各單位共產黨組織深化科學發展認識的新基礎之上的。從2008年9月開始,按照黨中央的統一部署,寧夏各級黨組織分三批開展了歷時一年半的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先后有30萬名領導干部和黨員群眾投入到學習實踐活動中。廣大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干部認真學習科學發展觀,聽取群眾意見,反思經驗教訓,梳理發展思路,僅在前兩批就形成調研報告4600多篇,大家不僅對自己所在地區、單位的科學發展深化了認識,而且進一步形成了全區科學發展的共識。黨員干部普遍認為,寧夏這樣一個經濟欠發達的小省區,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走科學發展之路:在發展的思想觀念上,一定要立足我區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較低層次,仍處于攻堅克難、爬坡追趕的發展階段的實際,克服盲目樂觀和小進即滿、小富即安的傾向,克服強調客觀、畏難發愁的思想,克服作風漂浮、脫離實際的傾向,克服群眾觀念不強、關心群眾疾苦不夠的傾向;在發展的方式方法上,必須進一步轉變單純追求速度、不顧資源環境代價的做法,進一步轉變小農經濟、小打小鬧、標準不高的做法,進一步轉變自我封閉的做法,進一步轉變傳統粗放經營的做法;在發展的目標任務上,一定要圍繞建設經濟繁榮、環境優美、民族團結、社會和諧、人民富裕的新寧夏的目標,著力破解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的難題,著力破解發展活力不強、結構不優的難題,著力破解城鄉發展不協調的難題,著力破解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難題;在發展的體制機制上,必須要切實解決影響和制約推動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激發活力的干部業績考核機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的財稅分配機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的資源配置機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改善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約束機制;在發展的組織保障上,一定要大力提升決策力,大力提升執行力,大力提升創造力,大力提升公信力,大力提升親和力,不斷加強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的執政能力建設。這次大規模的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以及發展觀念和思路的新收獲,十分難得,是寧夏人這一年學習提高的最重要表現,它為今后寧夏的科學發展創造了不可或缺的思想條件。

2009年寧夏人對開創各族人民團結進步、和諧發展新局面也有了刻骨銘心的新認識。新認識是在一種特殊的對比、反思和事實教育中得到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乐县| 奈曼旗| 兖州市| 炎陵县| 苍溪县| 潼关县| 宝鸡市| 隆子县| 曲沃县| 枝江市| 镇雄县| 汉阴县| 称多县| 成安县| 五寨县| 紫云| 博乐市| 庆城县| 凤山县| 莱西市| 辽宁省| 龙井市| 永和县| 英山县| 长岛县| 明光市| 西藏| 安陆市| 淳化县| 东台市| 城口县| 尉犁县| 阿拉尔市| 蒙阴县| 得荣县| 和静县| 遵化市| 泌阳县| 宽甸| 水城县| 泸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