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飲食(6)
- 居家生活的500個魅力科學
- 火華
- 4998字
- 2016-03-01 10:16:17
在水里切洋蔥不會流淚
常下廚房的人都知道,切洋蔥的時,一股濃烈的氣味總是刺激著眼睛,讓人“淚流滿面”,很不舒服,也不雅觀。但是如果把洋蔥放在水里切,就不會出現這種現象了。這是什么原因呢?
洋蔥內含有一種叫做“丙硫醛氧化硫”的物質。當洋蔥切開后,這種物質迅速揮發出來,在人的眼睛里生成低濃度的亞硫酸,刺激人的眼球而摧人淚下。但丙硫醛氧化硫極易溶解于水,切洋蔥時,在身邊放一盆水,使丙硫醛氧化硫剛一揮發出來便被水溶解,進入眼內的丙硫醛氧化硫數量則相對減少,就會減輕流淚的程度。若將洋蔥放到水里用刀切,則完全可避免眼睛流淚。
另外,把洋蔥用薄一點的塑料袋裝好,放入冰箱冷凍室內,待洋蔥涼透但尚未結凍時,取出洋蔥,或者把洋蔥放微波爐稍微加熱幾秒鐘,經過這兩種方法處理的洋蔥皮好去,切起來也不刺眼;或是在通風口、水流下或在密閉容器內切洋蔥。實在不行還可以戴泳鏡。
科學健康的洗菜方法
蔬菜表面上的塵土用清水即能洗掉,但部分殘留在蔬菜里的農藥卻不能輕易除去。在飲食中而它又常常是殘害人體健康的“罪魁禍首”。如何才能清除掉它呢?方法有以下幾種:
(1)淡鹽水浸泡:一般蔬菜先用清水至少沖洗3至6遍,然后泡入淡鹽水中浸泡1小時,再用清水沖洗1遍。對包心類蔬菜,可先切開,放在入清水中浸泡2小時,再用清水沖洗,以清除殘留農藥。
(2)堿洗:先在水中放上一小撮堿粉、碳酸鈉,攪勻后再放入蔬菜,浸泡5至6分鐘,再用清水漂洗干凈。也可用小蘇打代替,但要適當延長浸泡時間到15分鐘左右。
(3)用日照消毒:陽光照射蔬菜會使蔬菜中部分殘留農藥被分解、破壞。據測定,蔬菜、水果在陽光下照射5分鐘,有機氯、有機汞農藥的殘留量會減少60%。
(4)用開水泡燙:在做青椒、菜花、豆角、芹菜等時,下鍋前最好先用開水燙一下,可清除90%的殘留農藥。
(5)用淘米水洗:淘米水屬于酸性,有機磷農藥遇酸性物質就會失去毒性。在淘米水中浸泡10分鐘左右,用清水洗干凈,就能使蔬菜殘留的農藥成分減少。
淡鹽水、堿、開水、日照、淘米水等都有較好的消毒與去污的作用,有效去除殘留的在蔬菜中的農藥。
吃土豆要先削皮
土豆,又稱馬鈴薯,是人們常吃的食物。中國糧食行業協會的有關專家提醒,吃土豆之前一定要削皮,否則可能引起中毒。
土豆里含有一種有毒的配糖生物堿——龍葵素,而且這些有毒化合物幾乎全部集中在土豆皮里。烹調帶皮的土豆會使這些有毒的純合物從土豆皮移向土豆果肉,即使把土豆帶皮煮熟后再剝皮,也可能把皮里約10%的配糖生物堿傳給貼近的果肉。
食用大劑量的配糖生物堿就會引起中毒,輕則口干、發麻、惡心、嘔吐、腹瀉,重則發生麻痹、抽筋、發燒、昏迷等癥狀,孕婦吃了有毒的土豆還可引起流產。
削掉土豆皮,可以去除集中在土豆皮里的配糖生物堿——龍葵素,以防吃土豆時中毒,保證飲食安全。
同樣,發芽的土豆中也含有龍葵堿,其含量最高達0.2~0.4以上時,就有發生中毒的可能,龍葵堿中毒的潛伏期為30分鐘至3小時,患者先有咽喉抓癢感及燒灼感,上腹部燒灼感或疼痛,其后出現胃腸炎癥狀,劇熱吐瀉,導致脫水,解質紊亂,血壓下降。引外,可此起頭暈、頭痛、輕度意識障礙,呼吸困難,重著可因心臟衰竭、呼吸麻痹而死亡。因此,發芽的土豆也不可食用。
另外,煮土豆如果火候太急,會造成土豆外層爛而內里生,只有用溫水文火煮,才能里外均勻熟爛。
如何去除辣味
平日里做菜,大家也許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切完辣椒后,手像被火燒了一樣疼,火辣火辣的。辣椒中產生辣味的物質是一種統稱為辣椒素的辣椒堿。切辣椒時,辣椒素沾在皮膚上,會使微血管擴張,導致皮膚發紅、發熱,并加速局部的代謝率。同時,還會刺激痛覺神經,這就是我們平時覺得燒手的原因。一般認為,這是由辣椒素使皮膚的神經末梢發生化學轉化而導致的。
這時,有些人會用冷水沖洗,但這只能稍微緩解疼痛,不能徹底解決問題。有時,即使手沒有疼痛,但稍一大意就會把辣椒素搞到自己眼睛里甚至是嬰、幼兒眼睛里。那么,怎樣快速、有效的去除手上的辣味呢?可以用涂抹酒精、食醋,熱水洗手等方法去除辣味。
這是因為辣椒堿可溶于乙醇及堿性水溶液中,但不溶于冷水。在工業中,提取辣椒中的辣椒堿就是用食用酒精作為浸取劑的。因此,根據這一原理,在生活中,可以采取涂抹酒精的辦法溶解手上的辣椒堿。切辣椒后,可用酒精棉球單方向擦手,然后用清水洗手,再擦干,連擦三遍至癥狀緩解即可。另外,還可用少量食醋洗手,這是因為,食醋中的主要成份是醋酸,可以和辣椒堿中和,除去辣味。如果沒有醫用酒精也沒有食醋,用熱水洗手也不錯,因為辣椒堿會在高溫下產生刺激性蒸發,雖然不如酒精和食醋,但效果比冷水要好。
要想從根源上解決這一問題,可在切辣椒時,可以用手指肚按著辣椒,而不是用指甲掐住辣椒,這樣,手就不容易被燒到了。
此外,如果吃了辣的東西,感覺火辣辣的,難以忍受時,就往嘴里放上少許鹽,含一下,吐掉,漱下口,辣可以得到緩解,也可先用清水漱一下口,再咀嚼一點干茶葉,口中辣味即可清除。
蒜臭味的3個“克星”
生活中,不少人都很怕吃大蒜,因為每次吃完,嘴里都會有一股蒜臭味,久久不散。尤其是在公共場合和一特殊的場合,會對我們的形象大打折扣。其實,我們身邊一些常見的東西,都是大蒜味的“克星”,可以解除這一煩惱。
牛奶:吃大蒜后的口氣難聞,喝一杯牛奶,大蒜臭味即可消除。牛奶中的蛋白質會與大蒜發生反應,就可以有效去除蒜味了。喝牛奶時,注意要小口慢咽,讓牛奶在口腔中多停留一會兒,而且最好喝溫牛奶,這樣效果會更好。
檸檬:性酸,味微苦,具有生津、止渴、祛暑的功效。可在一杯沸水里,加入一些薄荷,同時加上一些新鮮檸檬汁飲用,可去口臭。
柚子:性酸,味寒,可治納少、口淡,去胃中惡氣,解酒毒,消除飲酒后口中異味,有消食健脾、芳香除臭的功效。取新鮮柚子去皮食肉,細細嚼服。
不要將鮮牛奶冰凍
牛奶冰凍后,奶中的蛋白質、脂肪和乳糖等營養物質就會發生變化,出現明顯不均勻的分層現象。通常上層為含脂肪較多的松軟物質,中層是含大量蛋白質和乳糖的白色核心,下層則是乳固體物質和大部分蛋白質,而周圍是緊密而透明的冰晶體。這種冰凍的牛奶,待解凍后,可析出凝固狀沉淀物、上浮脂肪團,并出現異常氣味等,其營養價值也隨之下降。因此,存放牛奶的溫度,以不低于0~3℃為宜。
牛奶同時亦不適于高溫長時間加熱,冬天喝牛奶可以加熱到40-50度味道香濃且易于消化吸收。
啤酒不宜在冷凍室儲藏
曾在網絡上看到有人吃飯時從冷凍室里向外拿啤酒,酒瓶突然爆炸的事情,當事人炸到右手的血管和神經,雖然及時到醫院進行了縫合,但是仍有兩個手指失去了知覺。
啤酒瓶是怎么爆炸的呢?
據專家分析,啤酒整瓶放在冷凍室里冷凍,溫度驟變是導致啤酒瓶爆炸的一個重要原因。啤酒是經過氣體加壓制成的飲料。在冷凍中,由于體積膨脹造成進一步加壓,極易發生爆炸,給人們帶來不必要的傷害和損失。
啤酒冰鎮后飲用,別俱風味,是因為其最佳溫度保持在8~10攝氏度左右。在此溫度下,可以使啤酒的各種成份協調平衡,給人一種最佳的口感。但是啤酒不能冷凍保存。啤酒的冰點為~1.5攝氏度,冷凍的啤酒不僅不好喝,而且會破壞啤酒的營養成份。因為啤酒是一種含有高糖、高蛋白的營養飲料,存放溫度太低時,其中的蛋白質就會發生分解、游離,使酒液變渾,出現顆粒狀或絮狀蛋白沉積物。這不僅影響了啤酒的色、味,而且使其中的營養受到損害。
因此,在夏季,冰鎮啤酒的溫度最好是在8℃左右,最低也不能低于~1.5℃,即啤酒的冰點。以免影響啤酒的營養價值和避免酒瓶爆炸的危害。
不可低溫保存罐頭
在日常生活中,把罐頭放進冰箱里保存是大多數人的習慣。都以為這樣可以保證罐頭食品的質量和衛生。其實不然,這樣做雖然可以低溫保存食品,減少細菌的污染和繁殖,但是卻不能有效地防止另一種有害物質——鉛的攝入。
鉛是一種對人體非常有害的化學元素,如果人食用它超過了一定數量就會中毒。鉛中毒對人的血液、神經、泌尿、生殖等系統危害極大,能引起貧血、頭暈、乏力、惡心、嘔吐、腹絞痛等癥狀。根據美國食品及藥品管理局的分析,人們由飲食攝人的鉛量,有40%來自焊錫密封罐頭的焊鉛。除了罐頭制作過程中焊鉛封罐時混入微量鉛以外,食用者打開罐頭未吃完,封罐處被食物汁液腐蝕,致使游離的焊鉛混入食品,也是鉛含量增加的重要原因。
有人對25種罐頭食品,在冰箱里進行開罐后低溫保存實驗,結果發現,除了低酸性食物(如豬、牛、魚肉罐頭)的含鉛量無明顯變化外,其余的罐頭食品含鉛量都有明顯增加。其中,鉛量增加最多的是水果類罐頭,在開罐存放60天后,食品中的鉛含量增加了20倍左右。
因此,罐頭不宜放在冰箱里低溫保存,特別是開罐后的罐頭。最好的做法是,即買即食,即開即食,杜絕細菌和鉛的侵入,以保證飲食衛生與安全。
面包與餅干分開存放
為了方便,有多人都喜歡把食品分類存放,蔬菜類方一起,肉類放一起,點心放一起……其實這種方法是很不科學的。其實很多食品都不適合存放在一起,如面包與餅干就不宜一起存放。因為,面包含水分較多,餅干一般則是干而脆,兩者如果存放在一起,面包中的水分容易被吸收掉。所以,面包放在外面會變硬而餅干會變軟,面包含水量20%左右,放在外面會脫水,餅干含水量5%以下,會從空氣中吸收水份而變軟。如此一來,面包會變得干而硬,失去而原來的軟潤的口感;餅干也會因受潮失去酥脆之感。
另外,很多食物放在一起會發生反應,甚至產生毒素,危害人體健康。
食物存放三大錯誤
錯誤1:冰箱猶如保險箱
冰箱里溫度低,大多數人都以為存放食物是很安全的。然而衛生部門的一項調查顯示,一般家庭冰箱的細菌污染問題非常嚴重,其中經常存放生食品的下層部分,衛生合格率幾乎為零。大部分冰箱里面有大腸桿菌污染,不少兒童因為食用從冰箱中直接取出的食物而發生腹瀉等中毒癥狀。
正確處理:因為冰箱里經常會有食物的殘渣、湯水,含有大量的營養成分,一些耐冷的細菌就會在這里安家落戶。因此必須每星期對冰箱進行一次徹底的清洗消毒,但目前,能夠每周對冰箱進行清洗消毒的家庭幾乎為零。
錯誤2:各種食物混放在一起
在家庭生活中,各種食物胡亂塞進冰箱里的現象隨處可見。比如在一般家庭的冰箱里,往往堆著肉類、蔬菜、水果、腌制品、雞蛋等多種多樣的食品,包括吃剩的飯菜,也都是一起塞進冰箱。研究表明,食品混放極易造成交叉污染,滋生殺菌,引起中毒。
正確處理:一般家庭的食品存放,買回家后最好先分類處理,分別包裝密封再放進冰箱;生熟食品分格子存放,熟食放在上面。
錯誤3:冰箱成了儲藏室
一般家庭都把冰箱當作是儲藏室,把大量食品長時間存放在里面,有些蔬菜和肉類要吃好幾天,有些食品諸如速凍水餃、火腿腸等,甚至存放長達幾個月。而冰箱本身就是一大污染源,根據一項檢測顯示,肉類食品、熟食品、速凍食品在冰箱里存放不了多久,就會有大量細菌存在。
正確處理:這些食物在家庭冰箱里的存放時間最好不要超過4天,而且應及時清除存放時間太久或已變質的食品。
夏季如何讓食物不易變質
在炎炎夏季,我們經常碰到這種情況,吃剩下的飯菜,在冰箱里放的時間長了,很多都變味了,沒辦法,就只好倒掉。
在這里,我們教大家一個新方法:首先需要一個大一點的容器,接上水,再往里撒鹽。這里的關鍵是鹽水的濃度要高。然后,再將盛有剩飯菜的碗或飯盒放入其中,蓋上蓋子。
在這個方法里,是利用了鹽的殺菌功效,高濃度的鹽水可以保持容器內的空氣不被污染。
這樣,再將飯菜放入冰箱,就得到了雙重保護。幾天后拿出來看一看,肯定不會變質。當然,有一點顯而易見,這樣存放食物會浪費很多碗和容器,如果不是非常必要的食品,在夏天,還是盡量不要剩飯為好。
飲食誤區
不吃早餐害處多
早餐對人體的健康起著重要作用,如果經常不吃早餐,會使人體患多種疾病。
人經過一夜睡眠,早晨腸內食物已消化殆盡,急需補充。如果早餐吃不好,午飯必然是大增,造成胃腸道負擔過重,導致胃潰瘍、胃炎、消化不良等疾??;饑餓時血糖降低,會使大腦出現障礙,產生頭暈、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甚至影響大腦功能,導致智力下降。
人在空腹時體內膽汁中膽固醇的濃度特別高。在正常吃早餐的情況下,膽囊收縮,膽固醇隨著膽汁排出。如果不吃早餐,膽囊不收縮,長期下去就容易產生膽結石,會讓體內膽固醇增高;還會影響兒童發育,的身體所需熱能及各種營養供給不足,就容易引起營養不良,體重不足,出現無力型、“豆芽式”體型。
可見,不吃早餐對人體的危害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