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沒有上帝是可悲的!
不信仰者要嘲笑信仰者嗎?誰才應該被嘲笑呢?然而,后一種人并不嘲笑前一種人,而只是可憐他們。
不信仰者的希望就像是風中飄揚的茸毛,就像是被浪拍起的泡沫,就像是被風吹散的煙霧,就像是對往日客人的回憶。
從那些看到自己沒有信仰而陷于悲傷的人的身上,我們看到上帝并沒有照亮他們。
一共有三種人,那些找到了上帝并為上帝服務的人;那些沒有找到上帝而一心要尋找上帝的人;其余是那些沒有找到上帝,活著也不去尋找上帝的人。第一種人是有理性的、快樂的人,最后一種人是愚蠢的、不幸的人,兩者之間是既不幸福也沒有理性的人。
認識上帝與熱愛上帝相距甚遠。
大地沒有一樣東西不顯示人的可悲和上帝的仁慈,要么是人沒有上帝是可悲的,要么是人有了上帝的幸福。
沒有耶穌基督,世界將不復存在,因為要是那樣的話,世界要么將會毀滅,要么成為地獄。
沒有耶穌基督,人類就一定會處在邪惡和悲慘之中;有了耶穌基督,人類就能脫離邪惡和悲慘的境地。我們一切德行和幸福全都在神那里。離開了神,我們就只有惡了,只有可悲、愚昧、死亡和絕望。
《傳道書》指明,人類沒有上帝是完全無知的,而且不可避免地處在悲慘的境地里。
人們鄙視宗教,他們仇恨宗教,他們害怕宗教是真的。要糾正這一點,首先就必須指明宗教絕不違反理智;指明它是可敬的,使人加以尊敬;然后使之可愛,使人愿望它是真的;最后則指明它的確是真的。
可敬,是因為它充分了解人類;可愛,是因為它允諾了真正的美好。
上帝愿意救贖人類,為那些尋求他的人打開拯救之門。但人們卻使自己不值得一救,所以上帝由于某些人的頑固,便拒絕給予他們那些恩賜,這同情本來就不應屬于他們。如果上帝愿意克服他們的頑固的話,他只要向他們清楚地彰顯自己,叫他們無法懷疑他本質的真實就可以了。就像世界末日會出現的那樣,伴隨著雷聲轟鳴、大地震動,死的人會復生,最盲目的人也會看到上帝。
上帝愿意在他的仁慈降臨之前顯現自己,但不是以這種方式,因為,既然這么多人使得自己配不上他的仁慈,那么,上帝就愿意讓他們損失那份他們并不想要的利益。因此,如果上帝明顯地以一種神圣的方式展露自身,并能讓所有人完全信服,那便是不合適的。但是,如果他以如此隱蔽的方式出現,使得他不能被那些真誠地尋求他的人認識,也是不合適的;他愿意讓自己被那些人認識。因此,他愿意對那些全心全意尋找他的人公開地顯現自己,而對那些全力逃避他的人隱藏自己,他就是在這樣調節人對他的認識,使自己的標志能為那些尋求他的人見到,并讓不尋求他的人看不見。他給那些一心渴望見到他的人足夠的光明,而給不想見到他的人無邊的黑暗。
賞析
“人沒有上帝是可悲的”。它出自十七世紀大科學家、大思想家帕斯卡爾的筆下,且在他的代表作《思想錄》之中,而該書又被法國大文豪伏爾泰稱為“法國第一部散文杰作”。這就不能不令人深思:帕斯卡爾怎么了,竟口出如此狂言,抑或真理?
帕斯卡爾的看法在許多現代人看來早已過時,他們不僅不覺得不信上帝有什么可悲,反而倒覺得信上帝的人才是可悲的,名之為迷信、心靈空虛或缺少精神依托,心靈的這種狀態,不是可悲一語所能道盡。
人是可悲的,最可悲的是人認識不到自己的可悲,反而以為自己偉大、高明。讀《思想錄》,帕斯卡爾能幫助我們從精神的噩夢中蘇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