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如何在嘲笑當中認可自我
- 讓自己成為上帝:自控決定成敗
- 劉燁
- 1025字
- 2016-03-04 17:08:20
嘲笑是意志的大蠹,嘲笑是事業的天敵,嘲笑是前進的羈絆;而成功的花環只屬于那些面對嘲笑而嗤之以鼻的人,屬于那些面對嘲笑奮進的人!
當你的某種新奇思想不為別人所理解時,當你的發明創造遭到失敗時,當你的學習不得進展時……往往會遭到冷嘲熱諷。此時,你是把受嘲之恥化為發憤之勇,變短為長,把知識的缺陷作為鉆研的突破口,由此開掘出一條通道呢?還是把受嘲之恥釀成頹廢之毒,嫉長護短,把知識的缺陷看作攔路虎,由此而止步不前呢?面對嘲笑,如何在嘲笑當中認可自我?
歷史是一面鏡子。讓歷史老人幫我們找到答案吧。
英國工人史蒂文生制造了第一輛用蒸汽機作動力的火車,只能拖30噸煤,每小時走4英里,聲音也很大。有人嘲笑他,說他的車子雖然不用馬來拉,但是吼叫起來比幾千匹馬還要吵鬧。史蒂文生在嘲笑聲中沒有后退,而把嘲笑當作覺醒的激素,奮進的路標,攀登的階梯。他認真總結了教訓,又用了11年時間,終于制造成功了第一輛客、貨運蒸汽機車,時速已達12英里。
焦耳關于能量守恒的思想,開始也遭到專家們的嘲笑,但他卻堅持不懈,堅持試驗達30年之久,最后取得勝利。
我國清末學者朱起鳳,曾在一個書院里教書,因為沒有搞清楚“首施兩端”與“首鼠兩端”可以通用,都是猶豫不決的意思,而誤判了一個學生的作文,遭到全書院的嘲笑。后來,他發憤讀書,專門收集這類詞語30000多條,分類編排,博舉例證,加以注釋,編成一部有300多萬字的大型詞書《辭通》。
與此相反,德國偉大的能量守恒思想奠基人邁爾,在極其不公平的世俗偏見包圍之下,在一片可憐可悲的嘲笑聲中,他失去了理智,走上了絕路。一顆科學明星還沒來得及閃爍就殞落了。
英國青年紐蘭茲在門捷列夫周期律發表前3年就已經發現了元素周期律,由于別人的嘲笑,他放棄了對元素周期律的研究,鑄成了不可彌補的大錯。
歷史事實作出了旗幟鮮明的回答:嘲笑是意志的大蠹,嘲笑是事業的天敵,嘲笑是前進的羈絆;而成功的花環只屬于那些面對嘲笑而嗤之以鼻的人,屬于那些面對嘲笑奮進的人!
許多時候我們都要面對這樣的難題:那就是同事和朋友總是嘲笑自己,該怎么辦?
這個問題應該這樣解決:
首先,嘲笑分兩種,一種是善意的,一種是惡意的。
對待善意的嘲笑可以一笑而過,不要計較。
對待惡意的嘲笑要靈活對待:
(1)要看嘲笑你的人是本著什么意圖,如果是有口無心的人可以少加反駁,不要激動。
(2)如果是有某種企圖攻擊你,你要首先想象自己有那些地方得罪他再解決也不遲。
總之,面對嘲笑不要急,一定要抓住根本,再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