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如何從不幸中走出自我
- 讓自己成為上帝:自控決定成敗
- 劉燁
- 1147字
- 2016-03-04 17:08:20
不幸可以使一些人成為強者、英雄,也可以使一些人沉淪、墮落,甚至毀滅。關鍵取決于對不幸的態度。
幸運之神,不可能伴隨我們每一個人,因為上帝并不偏愛任何人。我們每個人都得經歷一些苦難,正如我們也經歷許多歡樂一樣。遲早,生活本身便會教我們明了:在受苦受難的經歷里,我們都是平等的。
克文頓太太有3個小孩,身體狀況都不好,因此很費一番苦心去照顧他們。不幸的是,他們的家庭醫師某一天又告訴她,說她的丈夫得了一種嚴重的心臟病,很可能隨時會病發身亡。
克文頓太太聽了醫師的話感到恐懼不已,并且開始擔憂。晚上不能入睡,沒多久便瘦了15磅,醫師認為克文頓太太是過于神經質。一天晚上,克文頓太太又睡不著覺,便自問自己這么擔驚受怕是否于事有補。到了第二天晚上,她開始計劃自己應該做些有用的事。由于她丈夫頗精于木工,能親手做出許多種家具,所以她要求丈夫替她做了個床頭小桌。丈夫答應了她,并且花了好幾個下午認真去做。克文頓太太注意到這工作帶給他極大的樂趣,于是過后,他又為朋友做了好幾件家具。
除此之外,她們還開辟了一片園地,開始種花種菜。她們把最好的收成都送給朋友,并盡量想出一些她們可以幫助別人的事來做。假如一時沒有什么事情,她們便坐下來討論有關種植果樹等種種計劃。
一日凌晨一點多的時候,她的丈夫突然病發去世。克文頓太太那時才體會到,其實最近這幾年,她們一直把這可怕的壓力放在一邊,過的卻是有生以來最快樂、最有意義的生活。她就是這樣面對悲劇,并盡力用最好的方式來接受它。
不幸可以使一些人成為強者、英雄,也可以使一些人沉淪、墮落,甚至毀滅。關鍵取決于對不幸的態度。克文頓太太用無比的勇氣來面對不幸,使她丈夫最后幾年的歲月過得快樂又有意義,而她本人也因此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
對于弱者而言,遭遇不幸就如同面對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而對于強者來講,遭遇不幸仿佛遇到更強大的挑戰,從而激發出更強大的潛能。因為在強者心目中,“人生來不是被打敗的”。絕美的風景,多在奇險的山川;絕壯的音樂,多是悲涼的韻調。
面對不幸的微笑,是生命潛流中綻放的朵朵浪花,它托起駛向希望彼岸的生命之舟。真正的強者,就是要笑對不幸。
只有笑對不幸才能從不幸中走出自我。
笑對不幸是一種積極豁達的人生態度。世間只有殘缺的身體,卻沒有殘缺的生命;生活中的拐杖輪椅,將成為人生翱翔的翅膀。
笑對不幸是一種悲壯之美。而惟獨這種悲壯之美才最為驚心動魄,震撼人心。正如大海的最美之處不在于其風和日麗,水天一色,而在于其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生命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幸福之旅,而是時時擺動在幸與不幸、沉與浮、光明與黑暗之間的模式里。我們不能像舵鳥一樣把頭埋在沙堆里面,拒絕面對各種麻煩,而麻煩也不會因此獲得解決。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不幸,而且會有各種各樣的不幸,微笑卻能助我們從不幸中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