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正月二十四日夜大雨,火燒雄官城民居十余家。十一月二十九日未刻,壽巖里大歷口災,毀民屋二百七十六間。攝縣通判金承蔭捐賑。十一月三十日,埂埕村災毀民屋,并拆毀一百三十七間。社神廟一座,燒斃女孩一口,棺柩二具。知縣劉辰駿捐恤。
十年九月十八日,梅南下瓦村災,毀民屋十九間。十月十一日夜,遷喬里官坑村災,毀民屋十九間,知縣裘思通捐恤。
十一年正月,彗星見,六月方滅。三月麻梨村災毀民屋五間。十三年四月二十二日亥時,壽巖里大歷口新街,洪水沖壞街道四丈五尺,損鋪屋七家,淹斃一人,知縣蘇渭生捐恤。十二月初九日夜,火燒開平坊民居,連拆毀三十余間,知縣陶敦和賑恤。
十五年三月初八日,吉田夏坑關帝廟災,延燒民居三十二間,知縣陶敦和賑恤。
七月初九日,大水高過城垛五丈。內大街水深丈余,毀民居四百余間,淹斃男婦三人。漳湖坂淹斃二人。各處橋梁盡圯。石壟坑山崩,壓壞民屋三十二間,斃男婦十四人,知縣陶敦和賑恤。
十五年夏,有大鳥,一足異狀,立於東山頭。
十六年,黃金山嶺下井鳴,聲如小鑼,合坊俱聞。次年春壬申,恩科謝純欽捷亞魁,時論以為響應在是。十月二十夜二更,道南書院地震,床物皆動。月雷擊大東門,民人沈麗彩死。十二月十三日,水南上坊曾子清家災,毀高樓,子清燒斃。
十七年,威遠樓災。三月初七日夜,蓼地災,延燒民居三百二十八間,知縣陶敦和賑恤。
十八年七月十四日酉刻,雷震延福門城樓,火墻崩塌,壓毀夫廠民居五間,壓斃驛夫民人五人,傷損者無算,知縣陶敦和捐恤。
十八年,西竺寺毀。
十九年三月二十六日戍刻,火燒府前坊民居三十余家,知縣陶敦和捐恤。
二十年八月初十日夜,火燒石官嶺章家,死者男婦四人,棺二具。八月十五日夜,火燒左三巷、鐵像堂兩坊,毀民屋百余間,延及延福門城樓柱,知縣陶敦和捐恤。
二十二年二月初五日,火燒聚奎坊吳鵬南屋一所。原游居敬宅。
二十三年,龜源村地震,屋瓦有聲。
二十四年三月十三日午,火燒五帝廟民居三十余所。是年夏秋之間,榕樹生煙,迷離如霧,煙縷直上,樹葉盡枯,以為必死,比年復榮,通城皆是,雖七十老人亦訝之!
二十五年四月初九日,鐵像堂災毀民居三十余間,知縣吳宜燮捐恤。六月初一日大風,府儀門傾倒,壓斃一人。開平坊舊庫墻倒,壓斃一人。鐵像堂坊新架屋倒,壓斃一人。八月十七日戌時,大歷后洋村三角坪,災毀民居一百二十余家,斃男婦十人。
二十七年六月二十五日,石垅坑火燒毀民居四十二間。十二月二十三夜,晏公廟火燒民居四十余家,知縣趙愛捐恤。
二十八年正月,西郊外興化寺毀。 月寶龜山民盧海妻,一產三女。九月初七日夜,水南下坊災,毀民居三十余家,棺柩一具,斃者一人。九月十八夜,晏公廟災坊,毀民居百余家,棺柩一具。十月二十五夜,左三巷坊災,毀民居二十余間。十二月十二日汶漿災,毀民居四十一間,知縣趙愛捐恤。
二十九年冬,小兒痘疫。十二月葛坪災。
三十年二月十五日,龍山野燒,延毀道南祠華表,及饗堂。閏二月初六日子時地震。日南山瓦廠災斃六人。三月二十八日,雷擊保福里漈頭,民人饒光節(jié)斃。夏饑,斗米三百二十文,知府傅爾泰、知縣衛(wèi)克堉發(fā)倉,并勸富戶平糶。
三十四年五月二十一日,南河漲,水淹漳湖坂,平街二尺余,漂流低田。
三十五年十月二十四日亥刻,四鶴橋坊災,毀民屋數(shù)十間。
普通嶺民人黃天裘妻嚴氏,一產三男。
三十七年三月三十夜,道前左三巷坊災,毀民廬九十五家。
六月初十日,王臺村災。
三十八年,田谷大熟,有一本雙穗者。
三十九年四月二十九日,三魁坊災,毀民屋六十余間,延及延福門城樓毀。冬,小兒痘疫。
四十年正月十一日,毀梅山寺坊曹姓屋一所。
四十一年三月十四日午刻,大風雨雹,民居多崩塌。縣東隅諸村,雨雹大如甌,擊斃牛羊。漈頭洋村災,毀農居十余灶,傷斃一人。
四十三年三月二十五夜,威武坊災,延燒民居房屋一百零四間。
四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西芹村災,毀民舍十五家,斃龔子和妻男女三人。是年寶龜山鄉(xiāng)崛當坊,后門井忽涌清泉過井,三日始止。秋間該鄉(xiāng)盧家元中舉,稱為吉兆。他年井復涌黃泉過井三日,續(xù)有虎患,人以為異!
四十五年五月初五日,朱地村火燒農居三十一間。十月十六日,王臺村災。
四十六年五月,云蓋里田地村災。八月十七日大風雨雹,屋瓦皆飛。
四十八年五月初二日,溪水大漲,自延福門,東迄小水門,西至左三坊,平街水滿二尺余,初四日始退。九月初一日下霜,田禾不實。
四十九年五月二十一日,東溪暴漲,漂流人畜房屋樹木,竟一日夜,浮尸狼藉。小瀛洲、大瀛洲二村,水高過屋,崩塌墻屋,不可勝計。米價昂,鄉(xiāng)村無覓糴處,剝樹皮,掘草根以食。外岐村,黃竹生米,民賴以療饑。
五十年十月初九,酒務巷坊災,毀民廬九十余所。
五十一年十月,水南坊災。
五十四年元旦,大雪盈尺。十一月,西芹火焚民居二十余間。
五十五年七月初一夜,開平坊火,延燒民房一百余間。十一月二十四夜,外岐村災,延燒民房八十七間。十二月初八日,道前左三坊災,延燒民居八十余所。
是年三月二十三日,西芹村出虎傷人。自是疊年為患,耕樵過客俱苦之!官募捕弩民設機阱,莫可如何?至嘉慶八年冬患息。計縣西長砂、上下開平、大內、大外等村,共被傷者四百余人。寶龜山鄉(xiāng),亦有虎患。
五十六年四月二十四日,大水冒城,平街盈丈,越三日方退。五月,斗米五百文。六月初三日暴雨,縣北大巖石孔涌泉,沖倒巖前數(shù)圍古樹十余株。半巖民居幾塌,村民以犬血制之,乃止。
五十七年四月初一日,王臺村災,毀民居一百六十余間。六月初二日,晏公廟坊災,毀民居數(shù)十間。初六日普庵堂災,毀及民居八十余間。
五十八年三月十四日,砂溪覆船,淹斃三十余人。
六十年六月,斗米價五百余。郡守袁秉直甫蒞任,出金建郡告糴并勸富戶平糶,民賴以安。
嘉慶元年五月,杜溪里,爐下村災。
二年八月二十四日,地震。
三年,埂埕村,雷斃江姓六歲子。
四年正月初二日夜災,毀府城隍廟前民屋數(shù)間。
四年正月初,夜火災,毀晏公廟。
五年,雷發(fā)外岐村河濱,震斃船梢一人。
七年,云蓋里,田地村災。
九年十二月二十四夜,道前左三巷坊災,延燒民舍一百二十余間。九月龍溪口村災,毀民廬七十余間。
十年五月,米價驟昂。延平府李堯棟勸民間殷戶平糶,縣令刁思卓續(xù)開倉平糶。
十二月,西芹村災,毀民房十余間。
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鐵像、衛(wèi)后、開平三坊災,毀民居二百九十余間。
十二年五月十五夜,府前坊災,延燒民廬八十余間。南平縣楊桂森賑恤。延燒西門城樓,南平縣楊捐俸重建。十月,西芹災,毀民房二十二所。十二月十九日,埂埕村災。
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衛(wèi)后坊葉宅庫墻傾倒,壓斃民人魏步乾一家妻室子女五口,文武官出資優(yōu)恤。四月,長安南里,下塘尾村,蒼筤竹生實如米,村民采取得十余石,熟而食之,咸以為瑞。閏五月初八日,戌時地震。七月城內地震。
二十三年七月十四日,城市廛災。
二十五年,無歲,斗米六百文。
道光元年九月二十七日,市廛災。
十四年五月大水,饑,斗米八百文。
咸豐五年四月十四日,府前坊災。
八年,饑,斗米七百八十文。四月初八日平糶,五月二十八日開義倉,六月十二日止。
同治元年二月十九夜,明翠閣災,八月重建。
三年,寶龜山火災,焚民屋四。
四年 月 日,西芹鄉(xiāng)華陽坊災,延燒民房及店十余棟。是年城饑,斗米六百六十文。五月二十八日平糶,至六月二十八日止。二十九日開義倉,七月十一日止。
八年十二月初五日,東山頭坊精忠廟災,毀古榕樹一大株,壓斃朱姓一孩。
九年七月十四日,火燒五尚同,呂姓一庫屋。三月二十八日,西芹街市災,毀庫屋一棟,店二十間。
十二年,更古鄉(xiāng)產一牛五足,牛頭一舉,足即搖動,放生於無量寺。
光緒二年五月,西溪大水,西門外民屋水浸數(shù)尺。延福門城基陷裂,城塌十余丈。米缺,價昂。
丁丑三年閏五月,東溪大水入城,鐵像坊至東門大街,水深數(shù)尺。父老傳聞,國初大水有童謠:“水流延平府”。因以延平府匾送,河水退,知府張國正仿行之。時米價昂,官開糶於天寧寺,運海米接濟。
八年秋,有年,斗米三百文。八月彗星見。十月,寶龜、北山鄉(xiāng)火災,盡毀民居二十余家。
九年五六月旱,西路十鄉(xiāng),詣玉皇閣求雨。七月旱,早稻歉收。十月大旱,山田冬稻無收。八月初二日午,三魁坊災,毀庫屋店六十余間。
十一年,有年,斗米二百八十文。
十二年七月十五日大雨,十八日大水入城,較丁丑年水高尺余,東溪漂流房屋無算。知府雷榜榮以延平府直匾加帽靴送,入河禳之,午刻水退。巡道恩良會同雷守、知縣秋嘉禾,捐米煮粥,用船載往西北門外,給遭水之不能爨者。
十三年二月二十八夜,威武坊災,東至邱宅門首,西至后所嶺尾。閩王廟邊火墻。四月初三初四兩夜,晝錦坊地震。八月初二夜,三魁坊災,即九年八月初二日午刻災處。八月三十日未刻,府前坊災,味蘭居煙店起,延燒至西城邊,毀民屋百余間,即咸豐五年四月十四日災處。
十四年正月十二夜,衛(wèi)撫倉坊中街災。七月初九日,天河坊土地嶺災。
十七年二月,酒務巷坊災,華光廟毀,延燒民廬四十余間。三月初五早,大風雨,東黑西紅,大木斯拔。
十八年十月二十三日,威武坊災,毀店屋五十余間,即十三年二月二十八日災處。西至后所嶺,東至葉宅墻邊。十一月二十三晚,化劍閣災。
十九年十二月初四日,鐵像坊災,自廟前東至延福門邊火墻。是年東連左三坊,添筑火墻一座,次年三月成。
二十年十二月,中和坊邱宅毀。羅勝巷王宅災。
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未刻交春時,天主堂葉宅災。
二十四年十月十二日,鐵像坊災,自火墻西至開平衛(wèi)后,毀民居二百余間。
二十五年十二月初六至初八日大雪,四山皆白,屋瓦積雪寸余。
二十六年正月初七夜大雪,四山皆白。六月初三日大水,先五月晦,連日大雨,初三夜子刻,泛漲入城,高丈余,府前鹿角架有水。東西兩溪,漂流房屋無算。時斗米八百文,十四日開義倉,平糶二十天。九月十五日早,白馬廟災。十二月初四日,龍山道南祠災。
二十八年六月初一日,縣學大成殿災,兩廡及名宦鄉(xiāng)賢祠盡毀。七月十三昧爽,西芹鄉(xiāng)大街災,毀店屋四十余間。
二十九年三月初十日傍晚,水東災。閏五月初七日,后所嶺尾葉宅災。
三十二年,丙午三月初四日黎明地震。六月十八日,茂地鄉(xiāng)水暴漲,溺斃男婦十人。上洋田畝崩塌甚多。是月蟲食松,鬣長數(shù)寸,樵者踏之足爛。斗米七百二十文。七月初一日,開義倉平糶。十二月二十九日,化劍閣樓亭災。
三十三年夏五月,斗米八百四十文。五月十八日,開義倉平糶,十日殷戶續(xù)糶。
十一月三十日,鎮(zhèn)口坊德勝廟災,毀民居十余間。先於十月十二日,北路汶漿鄉(xiāng),火毀六十二家。
三十四年五月初八日,水南上坊災,毀民房十六間。是冬,小孩痘疫多夭。十月,蓋頭鄉(xiāng)火災一十七家。
宣統(tǒng)二年五月二十一日下午,鐵像坊災,延燒設廳廟,六邑公館。東至道衙前,西至開平坊火墻,毀民廬一百二十三間。巡道彭述會同知府惲毓嘉,知縣王擴中各賑粥,發(fā)給災民,洋銀二百八十元,分極貧次貧賑之。是年夏四月彗星見。
宣統(tǒng)三年元旦昧爽,天大雷雨。
民國元年壬子一月一日未初,府育嬰堂前廳災。晏公廟左廂災。六月十八日,開義倉平糶,每斗三百八十文。
二年癸丑春三月,大雨雹。六月,斗米銀一元零,十二日,開義倉平糶,每斗四百文。
三年甲寅春正月十七日,馬站渡亭災。四月十七晚,西城外進賢坊災,毀民屋三間。
四年乙卯春二月,大雨雹。九月,蓋頭鄉(xiāng)火災,毀二十余家。五年,丙辰冬十二月二十日午,水南太保廟災。羅源里篁路等鄉(xiāng),冬有虎患數(shù)月,紙槽傭工被噬約有十余人。北路各鄉(xiāng)竹山,蟲食竹葉殆盡,竹多枯。是年冬旱,河水淺甚。
七年,戊午春正月初三日未初刻,地震墻屋動蕩,紂一分鐘止,城鄉(xiāng)皆同。
八年,己未夏六月初五日酉正一刻,地動,屋瓦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