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 述報法兵侵臺紀事殘輯
- 佚名
- 1252字
- 2015-12-30 09:34:17
十二月十一日
法人言法
西字報言:法國近日有一流人,查問東京情事若何?前在天津立約之福祿諾言曰:『我意不欲向中國索償兵費。蓋知中國所有銀錢,皆為官吏侵蝕;帑藏空虛,斷不能出巨款也。諒山之役,實因巴德諾脫在順化時向越王索取傳國印,越王不肯與,奉火焚之;致激成中、法之釁』。又有前駐華京之公使白君曰:『我法國力攻臺灣,殊非善策。中國失臺灣,毫無所損;我當并力以取東京土地,則中國必生畏懼。且中國與泰西各國皆不能輯睦,法國若不及早用兵,恐他國或先我著鞭,則法國之利,不免為他國所奪矣』!以上譯西報語,以法人言法事,固無怪其如此;朝菌安知晦朔,蟪蛄豈識春秋哉!
法報狂言
「滬報」謂:近日接到法國新聞紙,內有一則云:『中、法之事,轇轕多端;不識法廷將執意與中國決一勝負歟?抑釋兵戎而敦玉帛之好也。法國官場之主政者,齊言刻已向中國總署商議條約,不日即可復敦舊誼;然本館細心查究,不免斥其言之無稽而不解其言之何來也!僅以他處郵信及路透局電報作為證據,反復研考,而知中、法事無可和之勢,而中、法禍無可已之日也。兩國自相爭持,何須與邦介紹;彼勸解之人,保無護己之心重而助法之心輕歟!即德、法一役之后,他國僉以法國自將殄滅——府庫空虛、水陸不斷、百姓疲乏之種種情形,裝頭添尾,告之中國;彼其意果何居哉?不過欲藉此以博己之利而圖法人之損耳。今日時勢,亦復如此。法廷正宜奮其威武挾制中朝,俾待法國同于他國;若華人果自愿和,則可將此情徑達法廷,何庸他人作為說客!然果如此辦理,非進攻北京,無以懾華人之膽;非大費兵船、糧餉,無以壯法人之威!另有一策,其費省而所收之利則不相上下;策何在?吾請為執事者陳之。查臺灣、瓊洲,中國之富壤也;我法誠以重兵占之,一可以絕華人之商務,二可以阻華兵之飛渡海面以援越南。再于越南增添重兵,以期掃除華軍而逐之回境,以泄諒山之辱。法誠依此而行,則所費不過佛郎克二萬萬而已。臺灣添兵一萬名,瓊州另撥兵五千名,東京兵一萬五千名,三處土地皆可入法之版圖;事之集也,可翹足而待也。彼諸與國商務之于此,誠不免暫有阻滯之弊;然事定后,法人以所得之地開埠通商,其利何止倍蓰!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吾知各與國必無怨言也』。法報之言止此;其大言不慚、旁若無人之慨,令人生厭。然猶譯而登之,蓋以敬告中國,知法人之計之毒,不僅執拗無知之數執政也。
法帥電音
昨西貢總督接到法國提督孤拔電音,始知法人于十一月初四日曾將臺灣之圍暫行解散;后于二十二日,再復圍困。由此觀之,法人之圍也,倏聚倏散,行止無常。揣其意,亦不過藉此以挾制天朝索賠兵費而已。然虛聲恫喝,乃法人伎倆;中朝謀臣如雨、策士如云,何難覷破奸謀,徒使法人自笑其不智哉!
請纓效命
「超勇」、「揚威」兩兵船,前經中國大帥奏準會同南洋兵輪駛往閩江,作為援臺策應。日前起椗啟行,全船兵弁均已登岸辭行,人人皆有殺敵致果之心,統帥頗以為慰。兼有美國回華學生十余人,前曾習練兵船,同詣統帥麾下,自愿奮勇報效;經丁禹廷軍門各予嘉獎。旋派撥二生命隨兩艦赴臺援應,其余靜候另委他項差使,以備干城之選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