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7章

  • 外臺秘要
  • 佚名
  • 4988字
  • 2015-12-29 09:34:19

防己(二兩) 葛根(三兩) 桂心 麻黃(去節各二兩) 甘草(炙) 防風 芍藥(各一兩) 生姜(四兩)上八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為三服。喑不能言皆療。忌海藻菘菜生蔥。

又方服淡竹瀝一斗。

又方白術(四兩切) 酒(二升)上二味合煮取一升。頓服之。忌桃李雀肉。

又方服荊瀝一升。

又方豉(五升綿裹) 吳茱萸(一升)上二味以水七升。同煮取三升。漸漸飲之。(并出第八卷中)備急陶隱居效驗方。療人卒中風??诓婚_。身不著席。大豆散方。

大豆(二升熬令焦) 干姜 椒(汗各三兩)上三味為散。酒服一錢匕。日一。汗出即瘥。大良。(文仲同)又方若口噤不開。大豆五升。熬令黃黑。以五升酒漬。開口灌之取汗。肘后同。(并出第二卷中)

風口方九首

病源風邪入于足陽明。手太陽之經。遇寒則筋急引頰。故使口 僻。言語不正。而目不能平視。診其脈浮而遲者可療。養生方云∶夜臥當耳勿得有孔。風入耳中。喜口 。(出第一卷中)廣濟療風著口面 語不多轉方。

生地黃汁(一升) 竹瀝(一升) 獨活(三兩切)上三味相和煎取一升。頓服之。未正更進藥一劑。無所忌。(出第一卷中)深師續命湯。療中風口僻噤諸疾。卒死不知人。補虛起死神方。

人參 木防己 麻黃(去節) 芍藥 芎 甘草(炙) 黃芩 白術(各一兩) 桂心防風(各二兩) 大附子(一枚炮) 生姜(五兩)上十二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為三服。不瘥復作。忌海藻菘菜豬肉生蔥桃李雀肉。

又療中風面目相引偏僻。牙車疼急。舌不得轉方。

牡蠣(熬) 礬石(燒令汁盡) 附子(炮) 灶中黃土上四味分等搗篩。以三歲雄雞冠血和藥。敷其急上。預持鑒及水著邊照。才欲復故便洗去血。不速去便過不復還也。(肘后范汪同出第九卷中)千金附子散。主中風手臂不仁口面僻方。

附子(炮) 桂心(各五兩) 細辛 防風 人參 干姜(各六兩)上六味搗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稍稍增之。忌豬肉冷水生蔥生菜。

又口 不正方。

取空青如豆一枚含之即愈。(范汪同)又療卒中風口 方。

以葦筒長五寸。以一頭刺耳孔中。四畔以面密塞之勿令泄氣。一頭納大豆一顆。并艾燒之令燃。灸七壯即瘥?;加揖淖??;甲缶挠?。(千金不傳)又方灸手交脈三壯。左灸右。右灸左。其煙如鼠屎形。橫安之。兩頭放火也。

又方炒大豆三升令焦。以酒三升淋取汁。頓服之。

又方大皂莢五兩去皮子下篩。以三年大醋和。右 涂左。左 涂右。干更涂。(并出第八卷中)

風失音不語方八首

病源喉嚨者。氣之所以上下也。會厭者聲之戶。舌者聲之機。唇者聲之扇也。風寒客于會厭之間。故卒然無音。皆由風邪所傷。故謂風失音不語。養生方云∶醉臥當風使人發喑。

(出廣濟療風失音不得語方。

羌活(十分) 甘草(炙) 人參(二分) 荊瀝 竹瀝 生地黃(汁各二升) 大附子(一枚炮八分)上七味切。諸藥納三汁中。煎取一升六合。去滓。分溫二服。未瘥。四五日更進一劑。

取微利。忌熱面海藻菘菜豬肉冷水蕪荑魚蒜粘食。(出第一卷中)深師防風陽。療中風兩目不開。不能言。短氣欲死方。

防風 甘草(炙) 黃芩 茯苓 當歸(各一兩) 杏仁(五十枚去兩仁尖皮) 秦艽(半兩) 生姜(五兩) 干棗(三十枚擘) 麻黃(二兩去節)上十味 咀。以清酒水共四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發汗。忌海藻菘菜大酢。

又四逆湯。療卒中風不能言。厥逆無脈手足拘急者方。

山茱萸 細辛 干姜(炙各一兩) 甘草(三兩炙) 麥門冬(一升去心)上五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為四服。忌海藻菘菜生蔥菜。(出第九卷中)肘后療卒不得語方。

以苦酒煮芥子。敷頸一周。以衣包之。一日一夕乃解。即瘥。(范汪千金同)又方煮大豆煎其汁。令如粘含之。亦但濃煮飲之。(并出第一卷中范汪同)千金厥失音論曰∶風寒之氣客于中。滯不能發。故喑不言。及喉疼失聲。皆風邪所為也。入臟皆能殺人。凡尸蹶如死。脈動如故。陽脈下墜。陰脈上爭。氣閉故也。療之方。

取灶突墨彈丸大。漿和飲之。

又方濃煮桂汁服之一升。覆取汗。亦可末佳著舌下。漸咽汁。忌生蔥。(范汪同)又方濃煮豉汁含之亦佳。(并出第八卷中)

風不得語方二首

病源脾脈絡胃夾咽。連舌本。散舌下。心之別脈系舌本。今心脾二臟受風邪。故舌強不得語也。(出第一卷中)救急療中風身體緩急??谀坎徽?。舌強不能語。奄奄忽忽。神情悶亂。諸風服之皆驗。

不令人虛。湯方。

麻黃(去節) 防己 黃芩 桂心 芍藥 甘草(炙各一兩) 防風 人參(各六分) 附子(一枚炮) 生姜(二兩)上十味切。以水九升。先煮麻黃三沸。去沫。納諸藥煮。取二升五合。去滓??崭狗譃槿7e相去十里。能言別服十劑。諸風悉愈。禁生冷及風勞酒。(出第六卷中千金有芎杏仁為十二味)古今錄驗療卒不得語方。

取人乳汁半合。以著美酒半升中合攪。分為再服。(肘后范汪同出第十卷中)

風身體手足不隨方二首

病源風身體手足不隨者。由體虛腠理開。風氣傷于脾胃之經絡也。足太陰為脾之經。脾與胃合。足陽明為胃之經。為水谷之海也。脾候身之肌肉。主為胃消行水谷之氣。以養身體四肢。脾氣弱則肌肉虛。受風邪所侵。故不能為胃通行水谷之氣。致四肢肌肉無所稟受。而風邪在經絡。搏于陽經。氣行則遲。關機緩縱。故令身體手足不隨也。診其脈。脾脈緩者為風痿。四肢不用。又心脈腎脈俱至。即難以言。九竅不通。四肢不舉。腎脈來多即死也。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于后。養生方導引法云。極力左右振兩臀。不息九通。

愈臀氣不已。愈臀痛勞倦風氣不隨?;季眯胁挥X痛癢。作種種形狀。又云∶偃臥合兩膝。布兩足。

生腰氣。床席必須平而且穩。正身仰臥。緩解衣帶。枕高三寸握固。握固者。必兩手。各自以四指把手拇指。舒臂令去身各五寸。兩腳豎指。相去五寸。安心定意。調和氣息。莫思余事。

意專念氣。徐徐漱醴泉。漱醴泉者。以舌舐略唇口牙齒。然后咽唾。徐徐以口吐氣。鼻引氣入喉。須微微緩作。不可卒急強作。待好調和。引氣吐氣。勿令自聞出入之聲。每引氣心心念送之。從腳趾頭使氣出。引氣五息六息。一出之為一息。數至十息。漸漸增益。能至百息二百息。病即除愈。不用食生菜及魚肥肉。大飽食后。喜怒憂恚。不得輒行氣。唯須向曉清靜時行氣佳。能愈萬病。(出第一卷中)千金療心虛寒。性氣反常。心手不隨。語聲冒昧。其所疾源。厲風損心。白術釀酒。補心志定氣方。

白術(切) 地骨根皮 荊實(各三升) 菊花上四味切。以水三石。煮取一石五斗。去滓。澄清取汁。釀米兩石。用曲如常法。以酒熟隨多少能飲。常取小小半醉。忌桃李。(出第八卷中)古今錄驗小續命湯。療中風入臟。身緩急不隨。不能語方。

麻黃(去節) 桂心(各三兩) 甘草(炙) 人參 芍藥 芎 黃芩 防風 當歸 石膏(各二兩碎綿裹) 白術(一兩) 生姜(五兩) 附子(二枚炮) 杏仁(三十枚去皮尖兩仁)上十四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若不瘥。可服三四劑。一方石膏三兩。忌海藻菘菜生蔥桃李豬肉。(出第四卷中)

風半身不隨方八首

病源風半身不隨者。脾胃氣弱。血氣偏虛。為風邪所乘故也。脾胃為水谷之海。水谷之精。

半身不隨也。診其脈寸口沉細。名陽中之陰??啾瘋粯贰郝勅寺?。少氣。時汗出。臂偏不舉。又寸口偏絕者。則不隨其兩手。盡絕者不可療。(出第一卷中)深師療風半身不隨??诓荒苎?。十物獨活湯方。

獨活(四兩) 桂心(五兩) 生葛根(八兩) 甘草(炙) 防風 當歸(各二兩) 生姜(十兩) 芍藥 附子(一兩炮) 半夏(一升洗)右藥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為三服。日三。大驗。忌海藻菘菜生蔥豬肉羊肉餳。

(出第九卷中)千金療卒暴風口面僻。半身不隨不轉。竹瀝湯方。

竹瀝(三升) 防風 防己 升麻 桂心 芎 羚羊角(屑各二兩) 麻黃(四兩去節)上八味切。以水四升。合竹瀝煮取二升半。分為三服。三日服一劑。常用。忌生蔥。(廣濟同集驗無羚羊角余同)又療心虛寒風。半身不隨。骨節離解。緩弱不用。便利無度??诿?斜。姜附湯方。

干姜 附子(炮各八兩) 麻黃(去節) 芎 桂心(各四兩)上五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三日一劑。忌豬肉生蔥冷水。(崔氏同)又療大風半身不隨方。

蠶砂(兩石)上一味熟蒸。作直袋三枚。各受七斗。即熱盛一袋著患處。如冷即取余袋。一依前法。

數數傳。(并出第八卷中)古今錄驗療大痹。一身不隨。或半身一手一臂。口不能言。習習不知人。不覺痛癢。續命湯方。

麻黃(三兩去節) 防風(二兩) 石膏(碎綿裹) 黃芩 干地黃 芎 當歸 甘草(炙各一兩)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雙仁) 桂心(二兩)上十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服一升日再服之。當汗出。氣下自覆。當慎護風寒。不可見風。并療上氣咳逆。面目大腫。但得伏不得臥更善。忌海藻菘菜生蔥蕪荑。

又獨活湯。療風。半身不隨??诓荒苷Z方。

獨活(四兩) 生葛根(半斤) 芍藥(三兩) 防風(二兩) 半夏(一斤洗) 桂心(五兩)當歸 附子(炮) 甘草(炙各二兩) 生姜(十兩)上十味切。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三升。服一升。日三。一方去半夏。用麻黃三兩去節。

忌羊肉餳生蔥海藻菘菜豬肉冷水等。

又八風續命湯。療半身不隨。手腳拘急。不得屈伸體冷?;虬V或智。身強直不語?;蛏蛩???裱圆豢擅麪?。或角弓反張?;蛴檬?。或不用食?;虼笮”悴焕?。皆療之方。

麻黃(八分去節) 人參 桂心 當歸 獨活 甘草(炙各三兩) 石膏(六分碎綿裹)黃芩干姜(各三分)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兩仁)上十味切。以井花水九升。煮取三升。分為二服。日二。覆令汗。汗解。食白糜慎風。

不汗復更服。唯汗得瘥。忌生蔥海藻菘菜。

又八風九州湯。療男子婦人寒冷不自愛護。當風解衣。汗出臥冷濕地。半身不隨。手足苦冷。或不隨?;蚋┭銮祀y。周身淫淫痹。四肢不收。狀如風狂。飲食損少方。

麻黃(四兩去節) 甘草(炙) 干姜 附子(炮) 防風 獨活(各三兩) 石膏(綿裹) 茯苓白術 芎 柴胡 當歸 人參(各二兩)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兩仁) 細辛(二兩)上十五味切。以水一斗。清酒五升漬三夜。煮取四升。分為三服。一日令盡。若病患羸瘦者肉雀肉。(并出第四卷中)

癱瘓風方四首

廣濟療癱瘓風及諸風。手足不隨。腰腳無力方。

驢皮膠(五兩炙令微起)上一味。先煮蔥豉粥一升別貯。又香淡豉二合。以水一升。煮豉去滓。納膠更煮六七沸。膠烊如餳。頓服之及暖。吃前蔥豉粥。任意多少。如吃令人嘔逆。頓服三四劑即止。風并瘥。忌熱面炙豬肉魚蒜。

又療熱風癱瘓常發者方。

羌活(二斤) 谷子(一升五合水中取沉者)上二味搗篩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稍加之。無忌。(并出第一卷中)文仲療癱瘓風方。

生地黃汁 淡竹瀝 荊瀝(各一升) 防風(四分) 獨活(八分) 附子(一枚中形正者炮)上六味切三味。以和地黃等汁。煮取半升。去滓??崭狗衷俜∨?。隔日一劑。若虛三日一劑。服可絕根。大神驗。忌豬肉蕪荑。(備急同出第八卷中)元侍郎希聲集療癱瘓風神驗方。

側子(一兩去皮) 五加白皮(四兩) 磁石(一斤綿裹) 甘菊花(一斤) 漢防己 羚羊角(屑) 杏仁(去皮仁(一升)防風 芎上十五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煎。取三升。分溫三服。相去十里久。將息取汗訖。敷粉勿當風。慎熱物及豬魚蒜酒。(出第一卷中)

風痱方三首

病源風痱之狀。身體無痛。四肢不收。神智不亂。一臂不隨者。風痱也。時能言者可治。不能言者不可治也。(出第一卷中)千金療風痱方。風痱者。卒不能語??卩?。手足不隨而不強直是也方。

伏龍肝(五升末) 冷水八升和攪。取其汁飲之能盡佳。(范汪同兼主中惡出第八卷中)古今錄驗西州續命湯。療中風痱。身體不自收。口不能語。冒昧不識人。不知痛處。但拘急中外皆痛。不得轉側。悉主之方。

麻黃(六兩去節) 石膏(四兩碎綿裹) 桂心 當歸 甘草(炙各二兩) 芎 干姜黃芩(各一兩)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兩仁)上九味切。以水一斗九升。先煮麻黃再沸。吹去沫。后下諸藥。煮取四升。初服一升。

稍能自覺者。勿熟眠也。可臥濃覆。小小汗出已。漸漸減衣。勿復大覆。不可。復服瘥。前服師胡洽集驗文仲肘后千金同)又續命湯。治中風痱。身體不能自收??诓荒苎?。冒昧不知人。不知痛處?;蚓屑辈坏棉D側。姚云與大續命同。兼療產婦大去血者。及老人小兒方。

甘草(炙) 桂心 當歸 人參 石膏(碎綿裹) 干姜(各二兩) 麻黃(三兩去節)芎(一兩)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兩仁)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服一升當小汗。薄覆脊。憑幾坐。汗出則愈。不更服。

病及用水升數煮取多少并同。汪云∶是仲景方。本欠兩味。(出第八卷中)

偏風方九首

病源偏風者。風邪偏客于身一邊也。人體有偏虛者。風邪乘虛而傷之。故為偏風也。其狀或不知痛癢?;蚓徔v。或痹痛是也。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于后。養生方導引側勢急挽之二七。去頭骨急強。頭風腦旋。喉痹。膊內冷注偏風。又云∶一足 地。一手向后長舒弩之。一手捉涌泉。急挽足。弩手挽一時。極勢左右換易二七。去上下偏風。陰氣不和。(廣濟療偏風。麻子湯方。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尔| 平乐县| 县级市| 德格县| 邛崃市| 乐平市| 大理市| 灵寿县| 宁明县| 阜康市| 安图县| 句容市| 获嘉县| 砚山县| 临沂市| 石家庄市| 界首市| 射洪县| 河南省| 万年县| 宿迁市| 天气| 青海省| 石泉县| 四会市| 临沭县| 公主岭市| 宜川县| 岳池县| 宾阳县| 吕梁市| 琼海市| 苏尼特左旗| 娱乐| 云南省| 宁都县| 石阡县| 苏尼特右旗| 西宁市| 根河市| 上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