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再,兼理臺灣府知府梁元桂接辦臺灣鹽務應完同治七、八兩年分新增額外課厘并補足鹽厘共銀三千五百三十兩零,先因完未足數、且較前短絀,當經奏請勒限滿兩個月追究;屆限無完,再行參辦在案。茲據福建鹽法道裕寬會同布政司潘霨以據該員梁元桂先后解完銀四千七百四十三兩二錢零,內除新增課厘銀三千五百三十兩零外,實收額外余銀一千二百一十三兩一錢零;所有前追銀兩,該員既能陸續解完,且核計尚有盈余。應請免予參追等情,具詳前來。臣等覆查無異,謹合詞附片陳明,伏乞圣鑒,敕部查照施行!謹奏。

奉朱批:『該部知道。欽此』。

閏六月初十日

閩督李(鶴年)奏海外要缺同知揀員升補折(六月十八日京報)

頭品頂戴閩浙總督兼署福州將軍臣李鶴年、福建巡撫王凱泰跪奏:為海外要缺同知揀員升補,恭折仰祈圣鑒事。

竊照福建臺灣府鹿仔港理番同知祝永青革職,遺缺系臺灣海外要缺,例應在外揀員調補。該同知分駐鹿仔港撫馭民番、稽查海口,均關緊要;非精明干練之員,弗克勝任。臣等督同布、按兩司在于內地現任、候補同知內逐加遴選,一時并無堪以調補之員,亦無回任應升之卓異人員。惟查有福清縣知縣石鳴韶年五十七歲,山西介休縣人,由增貢生報捐訓導,選授平陽府訓導;應咸豐戊午科本省鄉試中式舉人,于訓導任內保薦卓異,遵例捐足知縣,在任候選。同治元年,選授福建永安縣知縣,三年三月十二日到任;調補福清縣知縣,八年九月二十日到任。先后報捐同知升銜花翎,調署閩縣知縣;囗年分大計卓異,現調署泉州府廈防同知。臣等查該員石鳴韶才優守潔,辦事實心;在閩年久,歷任煩要各缺均能措置裕如,任內并無未結積案、欠解錢糧暨承緝盜案降革處分。以之升補臺灣府鹿仔港理番同知,洵堪勝任。惟調缺請升,與例稍有未符;第人地實在相需,例準聲明。合無仰懇天恩,俯念海外員缺緊要,準以卓異候升之福清縣知縣石鳴韶升補臺灣府鹿仔港理番同知,實于地方有裨。如蒙俞允,應同卓異之案并案給咨送部引見,恭候欽定。再,該員系由繁缺知縣初升同知,例免核計參罰。所遺福清縣系屬調缺,俟接準部覆,另行遴員調補。

據布、按兩司會詳前來,臣等謹合詞恭折由驛具奏,伏乞圣鑒,敕部核覆施行!謹奏。

奉朱批:『吏部議奏。欽此』。

七月十三日

譯西報論粵東派兵船赴北事

前錄粵東派撥之中國兵船一隊泛海北行,不知何往;旁觀者揆之,疑系供今年臺灣之役云云。今聞該兵船一隊計共十四艘,已經駛抵直界。傳聞將分遣大半至黃河口之天門關,聽候山東撫憲調撥遣用;其余,則從役于臺灣云。然此信尚無確據。又謂燕臺數日前有火船一艘出洋,聞系駛往高麗者;論者謂此船之至高麗,蓋懲其未獻之職貢也。

又疑系東洋使臣前議及失和之舉,或將遣使飭諭之耶!均未可知也。西報之言如此,姑譯之以俟知者。

八月十八日

諭旨(七月二十八日京報)

兵部將奏補江南漕標中營都司陸占魁、題補廣西提標前營守備陳勝發、福建平和營守備江瑛圖、臺灣鎮標左營守備林鴻鈞引見,奉旨:『均著照例準其補授。欽此』。

八月二十日

發兵赴臺灣信息

昨接福建來報云:聞津門官憲將不日調兵赴廈門,由廈門放海往臺灣,以為懲辦生番之舉。又聞該兵將沿路須經過閩省城云。

九月二十一日

釋擬征臺灣生番論(忝生榮陽氏稿)

前閱各處新聞紙報載,擬國家議征生番者;緣僅見生番之暴戾,未明悉臺灣之情形也。蓋人但知生番不除之為害,不知生番不除之為利焉。

夫臺灣地勢,區分前后;吾人所居者,惟山前西南沿海一帶耳。山后東北,全屬生番種類,不知凡幾;皆以數十百人集處一隅,穴土而居。冥頑野性,禽獸奚殊;日夜出沒不常,或潛跡茂林、或藏身穴窟、眈眈窺伺。吾人墾耕,必結隊以往。或稍離群、獨行山僻,適值其來,必遭殺害。臺地夙無虎豹,人遇生番,猶同虎噬;若糾眾持械追殺,則蹻捷如猱,望風奔走,莫敢相拒。如果國家有欲殄除之舉,不必勞雄兵猛將,糜費興師;祗須招募土人千余策而攻之,不難滅此而朝食也。然國家體上天好生之德,姑留其類者何也?蓋以臺灣地方亙長,民多強悍,山川險阻,盜賊紛紜,動輒嘯聚,擾攘不時;一被官軍追迫,輒縮入內山,扼險死據。以山中生番之殘酷,尚且如斯;茍將生番殲除凈盡,則深山窮谷官守不周,豈不反成賊藪哉!昔有臺灣道鎮某公,思維生番深為民害,曾經奏請興兵蕩掃;繼奉諭旨「寧為番窟,不為賊巢」,因之而止。不然,生番之患,非止一日,朝中豈無征滅之議,何至留于今日任其滋害中外生民乎!此中底細,有非外人所能深知者。又況誅戮過甚,民與番之怨愈深;赦免余殘,盜與番之交反固:恐為患尚不止如今日!誠諺所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

有心世道者,諒不以此言為河漢也!

閩督李(鶴年)奏琉球國夷人遭風到閩循例譯訊撫恤折(八月二十八日京報)

頭品頂戴閩浙總督臣李鶴年、福建巡撫王凱泰跪奏:為琉球國夷人遭風到閩,循例譯訊撫恤;恭折奏祈圣鑒事。

竊據署福防同知謝昌榮詳報:『同治十二年五月初九日,準臺防廳護送琉球國遭風難夷林廷芳等九名到省,當即安插館驛,妥為撫恤。一面飭傳該國留閩通事譯訊,據供:該難夷林廷芳是船主,蔡克秀、比嘉長濱、與那城具、志堅仲元、土城岸本都是水手,伊等一共九人,俱系琉球國那霸府人;駕坐小海船一只,裝載糧米往太平山島交納。本年四月初一月,由太平島開行,在洋陡遇颶風。十一日,隨風漂至臺灣瑯囗〈王喬〉海口,船只沖礁擊破。該難夷等鳧水上岸,誤入生番鄉內,均被生番拘留;幸經附近汛弁諭由土民楊天寶等備銀贖回,將伊等送到鳳山縣衙門轉送臺防廳安頓。并蒙給有衣食,由臺護送來省,現在館驛等供。暨據該國留閩通事周兆麟面稟:本屆進貢船只,即日揚帆回國;該難夷林廷芳等擬請附搭』等語。由布政使潘霨造冊詳請具奏前來。臣等查琉球國世守外藩,甚為恭順;該夷人等在洋遭風,情殊可憫!應自安插館驛之日起,每人日給米一升、鹽菜銀六厘;回國之日,另給行糧一個月,照例加賞物件折價給領,于存公銀內動支。事竣,造冊報銷。至該難夷等原船擊碎,已令附搭貢船回國。除將清冊送部外,臣等謹合詞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鑒!謹奏。

奉朱批:『知道了。欽此』。

九月二十二日

東洋征生番之議寢息

前東洋使臣阿可西馬之來中國也,以我朝廷臺灣生番烹食囗州民,故與議出師討罪,且定擬于今秋起兵矣。聞國家與議,此事已委之便宜自行。東洋先議兵從事,乃秉鈞者經已返位,新任操國政者以為此舉不免出招多事,故是役今寢息矣。

夫我國為東洋出師,既不免勞師動眾,又不免費餉需時;東洋之自為出師履我國屬地,亦殊有不合。今得兩免,實兩全之道也;幸甚!

九月二十三日

福建鄉試題名(節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平市| 昌江| 阿克陶县| 崇州市| 望奎县| 沂源县| 屏山县| 金川县| 比如县| 北海市| 南京市| 南城县| 濮阳县| 米易县| 常宁市| 宣汉县| 安丘市| 青岛市| 清水河县| 旌德县| 于都县| 二连浩特市| 资源县| 邹城市| 日喀则市| 四会市| 鱼台县| 荃湾区| 若尔盖县| 平顶山市| 大兴区| 团风县| 木兰县| 同德县| 磐安县| 万盛区| 正镶白旗| 虞城县| 马尔康县| 桑植县| 阳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