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署閩浙總督文(煜)等奏臺灣府屬之淡水、噶瑪蘭二廳人文日盛懇恩分別增廣學額添設學校折(五月十九日京報)

福州將軍兼署閩浙總督臣文煜、福建巡撫臣王凱泰跪奏:為臺灣府屬之淡水、噶瑪蘭二廳人文日盛,懇恩分別增廣學額、添設學校以廣登進;恭折具奏,仰祈圣鑒事。

竊照臺灣府屬之淡水廳自雍正元年建設廳治,應試童生先系附入彰化縣考試;迄嘉慶二十一年間奏準設學,即以彰化縣學訓導移設淡水廳。其所屬童生歸廳考試,額進文生六名,廩、增生各補取四名,四年一貢;又額進武生二名。噶瑪蘭廳系嘉慶十五年歸入版圖,并無學額,文童向在淡水六名之中分進一名;續準酌加二名,以五名分給淡童、以三名分給蘭童,廩增生亦酌加二名,于淡、蘭二廳附生內考補。嗣因該二廳紳商士民歷年捐輸軍餉,咸豐八年間經前任臺灣道裕鐸奏準:淡水廳永遠加廣文武學額各二名、噶瑪蘭廳永遠加廣文武學額各一名。溯自淡水廳設學以來及噶瑪蘭附入并取,迄今五十余年;生齒日繁,人文漸盛。據臺灣道、府轉據前署淡水同知陳培桂、署噶瑪蘭通判王文棨查得淡水廳屬煙戶大小丁口共有四十二萬零,較前計多十四余萬口;內應試文童六百余名,初學作文者二百三、四十名。請將淡水廳學援照彰化縣學之例,將原設訓導改為教諭;歲、科兩試,均照彰化縣學定額取進。噶瑪蘭廳學援照淡水廳學之例,設立訓導一員;歲、科兩試,均照淡水廳學定額取進:由福建藩、臬兩司核詳請奏前來。

臣等查臺灣府屬淡水、噶瑪蘭二廳戶口既已日繁,人文亦較前日盛,應俟文童多至倍蓰,自宜增廣學額、添設學校以興文教而勵人材。擬請俯如該道、府等所議:淡水廳學援照彰化縣學之例,將原設訓導改為教諭。歲、科兩試,均照彰化縣學原定額進文生一十五名,另加淡屬奏定永遠加廣二名,共取進一十七名;廩、增貢生各補取一十五名,二年一貢。每試武生,亦照彰化縣學原額取進八名,加淡水永遠廣額二名,共取進十名。噶瑪蘭廳援照淡水廳之例,另設訓導一員。歲、科兩試,各取進文生八名,另加蘭屬奏定永遠廣額一名,共取進九名;廩、增生各補取六名,四年一貢。每試武生,亦照淡水廳原額取進二名,加蘭屬永遠廣額一名,共取進三名:各歸各廳考取。至撥進府學,仍由臺灣道于三廳、四縣臨時酌取勻撥,即與內地福州府屬十縣酌撥相同,毋庸預定。所有淡水廳學改設教諭、噶瑪蘭廳添設訓導應換應給各鈐記,并請敕下禮部分鑄頒發啟用,以昭信守。噶瑪蘭廳現請添設訓導應給俸廉、廩膳及歲貢旗匾、鄉飲酒醴等項,請照「淡水廳志」額編數目,每年應額編銀一百四十二兩八錢九分二厘五毫,即在該廳額征余租項下分別支解造銷。其應行添建文廟、學署并祭樂各器,概由就地方官紳士庶捐辦,將來免予造冊報銷。尚有未盡事宜,請俟覆準后再由臺灣道、府分飭籌議詳辦。

除咨部查照外,合將淡水、噶瑪蘭二廳學請增廣學額、增設學校緣由,臣等謹會同福建學政臣孫毓汶合詞恭折具奏;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鑒!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禮部議奏。欽此』。

六月十三日

赫稅務司到申

前錄總稅務司赫公德前往瓊州辦理海南開埠通商事宜,因中有章程數端未臻妥協;而粵督瑞節相所定條例,又嫌煩多。是以停開,必須籌商北京總理衙門方能定奪。赫公遂回香港,旋駕坐「凌風」炮船遍游汕頭、廈門、臺灣、福州、寧波等埠,歷觀各通商口岸之情形并各海關之條例焉。茲于昨日已抵滬瀆,不日將旋往津門;想海南之役,當即可以定議矣。各商均拭目俟之。

六月十八日

五月分教職單(節取五月二十六日京報)

訓導:福建尤溪朱元發,邵武;政和李重曜,臺灣:俱拔。

七月初二日

署閩浙總督文(煜)、福建巡撫王(凱泰)奏陸路提督循例渡臺校閱營伍稽查地方折(六月初九日京報)

福州將軍兼署閩浙總督臣文煜、福建巡撫臣王凱泰跪奏:為陸路提督循例渡臺校閱營伍,稽查地方;恭折具奏,仰祈圣鑒事。

竊臣等恭查乾隆五十三年三月內欽奉上諭:『臺灣孤懸海外,遠隔重洋;民情刁悍,奸徒易于滋事。嗣后著該省將軍、督、撫、提督分年輪值一人前渡臺灣,實力稽查整頓。倘有骫法貪黷等情,據實參辦』等因,欽此。又于嘉慶十一年三月內奉上諭:『嗣后該省將軍、總督、巡撫及水陸兩提督均著自本年為始,輪次親赴臺灣將該處營汛操防等事逐一認真詳細察核,事竣后專折奏報』等因,欽此。又于嘉慶十五年五月二十九日奉上諭:『臺灣窵處海外,俱系漳、泉、粵民人雜處,素性強悍;總須有大員前往巡閱。嗣后每隔二年,著輪赴臺灣巡查一次,用資彈壓』等因,欽此。歷經欽遵辦理在案。自道光二十七年前督臣劉韻珂赴臺巡閱,后以辦理軍務、繼因裁改營制,各前任將軍、督、撫臣皆未克渡臺;僅于同治六年間,商由水師提督臣李成謀前往查閱一次。

伏思臺灣系海外要區,民情刁悍,時虞生事。且臺灣水、陸各營自裁兵加餉以后,雖迭次講求訓練;而重洋遠隔,稽察難周,尚恐舊習未除。本年亟應遵奉諭旨輪巡,用資彈壓整頓;當經臣等緘商陸路提督臣江長貴輪值赴臺,稽查校閱。接準覆函,擬即由廈門乘坐輪船東渡。現又會咨該提督:于抵臺后,將地方營汛操防等事察看整飭;如各營員弁有庸劣不職及與臺地不宜者,查明移會撤參,以靖巖疆而明武備。

除到臺查閱情形由該提督自行陳奏外,所有本年陸路提督渡臺查閱緣由,臣等謹合詞恭折具奏;伏乞圣鑒!謹奏。

奉旨:『知道了。欽此』

署閩浙總督文(煜)、福建巡撫王(凱泰)奏福建臺灣淡水同知及永春州知州、福建府海防同知篆務委員署理片

文煜等片:

再,署福建臺灣淡水同知周式濂,現經調省另候差委;所遺淡水同知篆務,查有現署永春州事、準升福防同知向燾才識明練,堪以調署。遞遺永春州知州篆務,查有向署福防同知事、本任邵軍同知張夢元練達有識,堪以調署。其福州府海防同知篆務,并查有本任永春州知州翁學本實心任事,堪以委令署理。該員等任內并無承緝盜案將屆四參限滿以及經征錢糧處分,據福建藩、臬兩司會詳請奏前來。除批飭遵照外,臣等謹附片陳明,伏乞圣鑒!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知道了。欽此』

署閩浙總督文(煜)奏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李鴻高革職嚴拿訊辦片

文煜片:

再,閩省臺、內水陸各營自裁兵加餉、就餉練兵以來,迭經檄飭認真整頓,加意訓練,革除攤扣積弊,以肅營伍在案。茲據署福建臺灣鎮總兵林宜華轉據署臺灣水師協副將唐守贊稟稱:『該標左營守備李鴻高私收兵丁貼費、混扣兵餉,并將事故兵缺延不開報,冒銷銀米歸入私囊。其接收前任署守備文光里移交截曠等銀,屢飭盤收公柜,違抗不遵。又查該員前在代辦左營守備任內有侵欠營項,飭提延不繳完。請即撤任參辦』。正在核辦間,又據唐守贊以該員李鴻高抗不交卸、帶印脫逃,稟請通飭查拿前來。臣查守備李鴻高膽敢扣克兵餉、私收兵丁貼費,且前有虧短營項延不繳完,已屬藐玩。迨由臺灣鎮委員赴營接署,復敢抗不交卸、帶印脫逃,尤屬荒謬異常。相應請旨將福建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李鴻高革職嚴拿訊辦,以儆官邪。

除通飭查拿外,臣謹附片陳請,伏乞圣鑒訓示!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李鴻高著即行革職,嚴拿務獲,按律懲辦。該部知道。欽此』。

七月初四日

署閩浙總督文(煜)、福建巡撫王(凱泰)奏運津米石全完折(六月十二日京報)

福州將軍兼署閩浙總督臣文煜、福建巡撫王凱泰跪奏:為運津米石全完,恭折附驛馳奏,仰祈圣鑒事。

竊上年十二月間,奉旨采購閩米四萬石運津濟賑。當經臣等籌議分赴臺、滬趕辦,并提撥閩海關四成洋稅銀五萬兩,余在續征稅厘撥應;奏奉諭旨允準在案。臣等伏查臺灣本系產米之區,時值收成歉薄;加以粵東缺米,赴臺購運者而滬米率多運粵(?),價值漸形騰貴:采辦均費周章。各該委員設法搜羅,隨購隨運,計買臺米一萬石,又上海等處米——多牙戶為之居奇——三萬石,共四萬石。自本年正月十九日起、至四月初十日止,閱時未及三月,一律抵津交收清楚,均系干圓潔凈,幸無貽誤要需。至運米系用「萬年清」、「伏波」、「安瀾」等號官廠輪船分批裝兌,間因不敷;旋轉由滬添雇洋船運往,以副直省春賑之期。給過價腳等項,另容一并核實報銷。其在事各員辦理妥速,著有勞績;可否擇尤酌保以示鼓勵之處?出自高厚恩施。

據委員丁嘉瑋等報由布政使潘霨會同船政提調、準署臺灣道夏獻綸詳請核奏前來;除咨部外,臣等謹合詞恭折馳奏,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鑒訓示!

再,福州將軍系臣文煜本任,毋庸會銜,合并陳明;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著準其擇尤酌保,毋許冒濫。欽此』。

七月十八日

署閩浙總督文(煜)奏福建臺灣道夏獻綸因船政局務難易生手遵旨遴員署理片(六月二十六日京報)

文煜等片:

再,福建臺灣道缺,先奉諭旨:著夏獻綸署理。嗣經總理船政、前江西巡臣沈葆楨以船政未便驟易生手,附片奏請飭令夏獻綸暫緩交卸渡臺;欽奉上諭:『船政經理需員,而臺灣道員缺亦關緊要,夏獻綸應否暫緩赴任、抑或另行遴員接署?著文煜等會商具奏』等因,欽此。臣等遵即與沈葆楨會商:現在船政事宜難易生手,應令夏獻綸暫緩東渡;俟本年十二月間沈葆楨服闋到工,再飭夏獻綸赴任。惟臺灣道員缺緊要,應先遵旨遴員署理。查有現署興泉永道潘駿章年富力強、明白諳練,署任以來,辦理洋務尚臻妥協;堪以暫行調署。其現署臺灣道定保,飭回興泉永道本任,以專責成。潘駿章未到臺灣以前,先飭臺灣府知府周懋琦暫行兼護道篆,以便定保交卸內渡。除分飭遵照外,臣等謹附片具奏,伏乞圣鑒!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知道了。欽此』。

八月十四日

上諭(七月二十三日京報)

上諭:『文煜奏「懇請陛見」一折,文煜著俟李鶴年到任后,再行來京陛見。福州將軍,即著李鶴年兼署。欽此』。

八月二十八日

上諭(八月十一日京報)

上諭:『江長貴奏「校閱臺、澎營伍,請將庸劣各弁分別懲處」一折,福建署舺艋營陸路守備、留閩補用守備陳世恩,居心貪詐,聲名平常;著即行革職。臺灣城守營截缺外委劉光升,弓馬生疏;北路中營額外陳登輝、北路右營額外黃遇云,弓馬平庸:均著斥革。臺灣水師協標中營把總林勝標,步射無準;著開缺候補。噶瑪蘭營外委吳得全,馬射不穩;著降為額外。余著照所議辦理。該部知道。欽此』。

九月初八日

上諭(八月二十日京報)

上諭:『李成謀著調補長江水師提督,福建水師提督著彭楚漢補授。欽此』。

十月十五日

琉球商人為臺灣生番殺害

日本信息云:琉球國近有差使往見日本國王,求其援手;謂其國有六十人民航海為商者,于臺灣內地為生番野人殺其五十有六。彼國勢力孤窮,特懇日本王雪其冤屈。而日本官聞之,特發炮船四艘往將野人以事剿滅云。日本西字日報所言如此。但琉球一國為中國附庸,且臺灣又為中國疆土,使果該國人民慘罹不測,自當奏聞中國,滅此朝食;胡為舍近圖遠,而乞拯于日本國君!此事實有不可解者。或傳聞之誤,抑未可知也。

十月二十二日

記玉山奇石

老城近圣里陸其忠,從舅氏賈,避臺灣者數年。近歸帆珠海,壓裝有玉一座。形如小山,而巖洞畢具;兩人對坐巖前,其間樵徑延宛、懸崖深邃,令觀者如置身千巖萬壑間。出示親友,莫不嘖嘖然羨之。或叩之曰:『韞藏乎,抑待價也』?陸曰:『小人無懷璧其罪,吾安用此以貲戾哉!亦惟以易數畝薄田可矣』。親友知其出沽,凡嗜玩器而不吝重貲者皆引之往閱;而瑕疵之者亦復不一其詞,酬價者率不越五百金以上。陸曰:『以是區區者而予畀,予亦何必作大腹之賈哉』!是玉固臺灣中玉山之產,經良工琢制者;而惜乎不遇波斯胡也!自是有愿酬至千金者,而陸仍揮塵卻之。有候補明府王公見之,以為希世珍也;具一千五百金相易,于九月二十八日已成事矣。

按臺灣玉山在萬山中,獨高遠;望如積雪。遍山皆美玉,生番不知;外人又畏生番,莫敢近,故獲之者甚鮮也。每遇晴霽,遙盼山中瑩然可愛。又有名銀山者,積鏹皆大錠;不知何代所藏。欲入取者,輒迷不能出。前有臺廈道王公曾命仆挽牛車,隨樵人往;既至,積資如山,恣取滿車,迷不能出洞。盡棄之,乃獲途出。后人見可望、可即而不能取攜,遂無復有過而問者矣。以上皆陸其忠所經見而以告親友者(附錄香港「中外新聞」)。

十二月初二日

臺灣大旱

昨接西人于月前由臺灣發來信云:臺灣今年不雨者數月,旱魃為虐,年歲大荒;禾苗概成焦黑,牛馬皆縱田中。饑民之弱者,轉于溝壑;強者求食不得,多隨無賴流為盜賊,隨地剽掠,至相戒不敢獨行。地方官已照會英領事曉諭西人,勿往僻地游玩。蓋恐遇饑民,或被侵奪,甚且戕其性命也。頃廈門已到米船四只,聞系東洋所來者;聊以拯一時之急,究難敷用。今官憲已設法平糶,不使奸商貪利昂價云。

十二月十八日

上諭(十一月十六日京報)

上諭:『李鴻章奏:請留提督,緩赴新任等語。新授福建水師提督彭楚漢,在直隸總兵任內統帶練軍,未能遽易生手;著準其暫緩赴任,仍當署大名鎮總兵以資鎮撫。所有福建水師提督,著李鶴年揀員奏請署理。欽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湖县| 江口县| 兴山县| 凤凰县| 三河市| 横峰县| 黑水县| 乌拉特后旗| 广宗县| 青冈县| 大田县| 临沭县| 武城县| 兰西县| 荥经县| 绥宁县| 云浮市| 广东省| 铅山县| 敖汉旗| 平顺县| 兴和县| 茂名市| 武宣县| 花垣县| 化隆| 浦县| 体育| 盐边县| 日土县| 黑龙江省| 哈密市| 北安市| 枣阳市| 罗田县| 疏附县| 榆社县| 黄平县| 洛川县| 乌拉特中旗| 余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