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上(12)

「字林信報」云:茲友人于本月初七日自打狗仔致書來滬,其所傳述亦足以補前報之所未及也。據云:日來因天氣炎熱,且東人已將白黨番社內之最悍者攻潰敗去,現故暫為息戰,移駐重兵于瑯囗〈王喬〉之東;在島之對面仍屯留兵士三千人,在瑯囗〈王喬〉而又分屯哨兵于島內各處。自瑯囗〈王喬〉北三十里起,則聲勢聯絡,通島相應,行事甚有法度。至于窮追白黨社未免曠延時日,然亦仍在用法以圖漸進也。今番眾諸社皆請和,即中國所屬之鄉村--有數處亦請東人代為保護。至于華官之事,近來華兵已陸續而至,皆附本地船或火輪船以赴臺灣者也;并軍器、彈藥不少。相傳官兵今在島內者,不下二萬人。前往長河剿賊安民之三、四千兵,尚未至臺郡;蓋于彼田稻稔熟,欲乘機收獲也。福建所來之兵,執洋鎗者一半、執中國之火鎗者亦一半;臺灣士兵所執,則不過標箭而已。邇來臺灣府有中國兵船三艘,其一名「安浪」;相傳船上皆置有「革勒白」大炮云。

臺郡風聞

日本近有兵舶及官弁來滬,本館已列諸前報。茲悉赤松少將等已于十六日四點鐘答拜道憲,相見時彼此俱語言款洽,謙尊而光;惟于臺郡軍情,則皆未道及。蓋往來酬酢,本非酌議軍務時耳。又風聞該船上之東人傳曰:東洋與生番交戰,實祗二次;生番力莫能支,退入深山。東兵即將在外之村社焚毀殆盡,留營扼守。自通事議和后,水師皆已撤回;惟留陸軍三、四千人,亦并無鐵甲船在臺云。本館以為無鐵甲船之說,恐非真確;蓋前日西字日報明言其有鐵甲船在臺灣也。大抵東洋之人最好詭秘,故特播此謠傳以怠緩我中國之軍心,未可知也。抑臺灣海面夙稱險要,近岸之處常多暗礁,至夏時則旋風更甚,一或相遇,則無論巨艦艨艟,必遭傾覆;今東洋人或畏此風信,故暫將水師撤歸,而僅留陸隊駐札歟!然在鳳山縣出示安民,則竟非伐生番而與中國之屬地為難也?嗚呼!其謀不已顯然可見哉!

來稿(東洋杞憂生草)

余之客于滬上也久矣,每讀貴館「申報」,稱之不止也。然而至論我東洋征臺之事,何無稽之甚矣也!

夫生番之害我民,前后無算;其尤彰明較著者,前年殘殺吾屬島八重山島之民五十四民矣。其后四名,亦被奪掠。凡人之遭風而漂流也,恐救之尚不及;而彼生番者乘人之難而為盜、為賊,加之慘毒,殘忍無所不到也。嗚呼!其罪惡貫盈,有可赦之法乎?華官既知之而不理之,曰:『是度外之民,度外置而不問也』。故去年我朝副島大臣之在北京也,與總理衙門王大臣等議及之;王大臣等議定曰:『臺灣生番之罪,一委任之東朝處分,不肯支吾也』。夫兩大臣有約,既如此得其許允,是以重之泰山,而奉之以出生番問罪之師,于理為至當矣;又何不可乎!竊我東朝征臺之役,全與中華議而行之也。吾國豈敢猥動干戈,而失中華之和交,則反萬國之公法乎?今兩國之相交已非一朝,譬之如唇齒然也。而論者曰:『是東洋間隙也,是東洋侵吾屬地也』。何不察其實,而妄論此事乎!顧流言以動人心、讒說以惑君臣,或欲破兩國交和之道,抑難矣。聞現在柳原大臣已與潘欽使、沈道臺等于此屢次面商,相共盡歡;又與總理衙門公文往復,顧應兩國輯睦之事耳。但中華大巨選賢任才,使各得其職;豈信流言讒說而變和交,又廢前議之重事乎?

五月二十日(公歷七月初三日——即禮拜五)

臺灣近勢

自東人涉履臺灣以來,其先后各情,本館曾已陸續登錄,皆藉西人傳述;而西人又不通于華語及日本之言,則其傳述或不免有失確處。本館居心務求其實,纖細不遺;是以于月前曾經特派華友徑赴臺灣戰場,以記述諸事;一俟覆音郵至,則或能少補先時之所述,而軍情當更得詳確焉。

茲姑就各日報所得之耗,以總核近日臺灣之勢。蓋東兵多寡,傳者不一;大抵約有四千人,其內為兵者則三千五百名而已。各生番以其器藝之精、訓練之善,自覺不克與之敵,故少有不求和者;惟白黨一大社并別有數小社,勢若不共戴天。此東人所特與為讎,若不滅此而不可朝食焉。夫白黨境內最強極眾之社,既與東兵相角而不敵,且復為敵所乘;則惟有棄村墟、舍廬室而退入深山之巢窟,靜以待時矣。于是乎通島生番之各曠地,皆為東人蹂躪;且分駐小營以聯絡聲勢,為鎮守計。又設法將山內強悍之番人,皆漸次以歸服。然則其讎人經兩次敗績,焚其鄉、戮其眾,使余黨或皆饑餓于山內;在東人已可謂大示懲戒,而又復何求乎?乃不顧即撤兵,竟蓋造房屋而分設大營以扼守、發回戰艦而出示以該地為東洋所屬下;既與各生番結約,又于華村民議和。且更于國內復召募兵丁,每日操練,以加威于我國;則觀于此,東人侵據之謀業已告成,且又蠶食我中國王化之屬也。

東人在臺灣之勢如是;既據其地,猶稱欲與中國商議立約。其欲立何約?蓋不問而可知矣。所以中國民人念及此事,無不義憤塞胸,將圖一戰。然「兵兇戰危」,古人所戒;今之當事者既不加責言,而反視為緩圖,是實從權之道也。蓋既不能保萬全無失,則莫若暫為容忍。今日東兵自守于臺灣,即至后日亦仍不過在臺灣耳;即稍延緩,亦何妨礙!夫東人在臺灣,我國業經示戒;則我國與立定疆之約,又何為乎?若不立約,而東人猶或越境以鄙遠,則眾鄰國當共不平而必思所以止之也。

然在閭閻所望于上者,惟于整備后務,必實心以集事;水師事務,尤宜精益求精。若陸軍,與其用多而不精者,徒糜餉糈;不如少而精者之為得也。且不可以躁急,蓋勇于前者、怯于后,恐少緩而即生懈怠也。

五月二十三日(公歷七月初六日——即禮拜一)

橫濱消息

東洋橫濱西字報云:東洋之意,以為若挑動中國使其迫而交戰,誠非計之得也。揆之東洋嗣后之行為,則該報其能偵得東洋之確意歟!

西字報譯登總署移文

東洋西字日報將中國總理衙門于本年三月二十六日所移日本外務大臣之文,已譯錄于報內。其大意謂:曾經東洋使臣瑣意西馬說及臺灣生番獷悍不馴,東洋欲發員往彼以示懲儆,在華人務須善待東民;并無言及興師與戰之事。生番雖置諸王化之外,而其地究為中國所管轄也。今訝聞東人秣馬厲兵以征生番;果有其事,何以不先為商議乎?按此書于論臺灣一役,甚為重要;本館當于明日全行翻譯,以呈眾覽。惟所奇者,此系總理衙門初次之文,東人所佯為未接到者也。今西報既已錄及,將東人其又何以借口歟?

東洋統帶奏請增兵

日本京都相傳:統帶臺灣之日本將軍申奏于朝,請添發兵士五千人至臺。蓋以華兵陸續而至,欲為防御計也。

臺灣續信

東兵之屯臺灣,番眾退入深山,已列前報。今得悉番眾棄村社而退入山路之際,凡于要路之樹木,盡行砍倒,以絕進出;計倒樹之處,約有二、三里之遙。內外既隔,且鳥道崎嶇,萬難迂繞;番眾亦巧矣哉!并悉所倒之樹,俱大可數圍,系年久之紫檀、花梨等木。以如此佳植而委諸懸崖絕壑中,是誠大材小用矣;惜哉!

五月二十四日(公歷七月初七日——即禮拜二)

東洋水師不敵中國

本館于前日論及東洋水、陸二軍虛實,已兩次矣。其先,則謂日本有鐵甲船二艘;而鐵甲船名雖可懼,其實或亦不必多懾也。其次,則將東洋新來西人述東洋之軍事轉錄,且謂東洋鐵甲船若果系極精,在中國誠不如稍緩用兵;俟購得鐵甲船,然后興師問罪也。本館以為東人行軍實情,誠關緊要;于誤聽敵行成,或所相系。故不憚專心致志,務冀確得其詳。今幸得其底細,載列于下幅,以呈眾覽。

按東洋共有所謂戰艦僅四只、所謂炮船——即小者七只而已。戰船之內鐵甲船二艘:一名「里我氣我干」,此船即本館所先稱為「意俄輪馬魯」者;蓋以東人初稱以此名,而西人或有仍舊而呼之也。前述此船,水甑裂破;今知此非訛傳,且悉其修理亦須多延時日也。乃其要者,此船以曾取鐵甲船之名,西人多不察其實情,因而謂此船非中國所能敵;我國亦率然以為信,致沈欽使特具奏謂「非先購鐵甲船二艘,不足以當敵」。今知鐵甲僅厚四寸,且頭尾并無護甲;行駛于一點鐘時,不過九革納。如是,則實不足敵吾中國新造之一大船也。蓋四寸厚之鐵甲,雖能當曩年之炮,而不足當今日之精者。我船置炮多為革白勒炮,系當今之最精者也;船之駛行,又捷于東船二、三革納。我船可展轉自如,以精炮遠轟,而自立于不敗。至于其余鐵甲船,祗可在東洋扼險防口,不能出海;我國可置諸不論。此外戰艦一只亦衰敝,且駛海不過每點鐘六革納耳;亦無庸過慮!故東洋欲于海面敵我國,僅有戰艦二只、小炮船七只而已;其不克敵我國兩大船及二十余師船焉,明矣。誠哉,彼東人之虛張聲勢耳;惜哉,我中國輕信而不先為抗拒也!

然為今之計,似亦不難。蓋中國水師既強于東洋,便可隔斷臺灣、東洋兩路之來往,使東兵之在臺灣者孤立無援,則軍器、糈糧不久而自當告匱;我兵乘其敝而攻之,此一鼓可下也。所深望于我國之臣,不稍相讓;東人既大犯萬國相交之例以欺我國,則非我國明正其罪,不足以尊國體而示威于后日也。

總之,所列東洋水師事,其說誠實有可憑;既為可信之人所傳述,又為識水師事務者與其間而言焉。

津沽來炮

招商輪船局火船名「利源」者,自津門載有兩炮名「米太屢士」并彈藥頗多,蓋以資供于臺灣一役也。「字林新報」云:此炮原造諸金陵制造局,以無人顧惜,已多敝壞不整;相傳「利源」船將以兵器南行云。

東洋水師各船

今將東洋水師各戰艦、炮船開列于左;其各船之情形,系于英去年底察核而采錄,此后而復行檢點者也。計:

一、暗輪船,名「里我氣俄干」。長二百五十尺、寬三尺,入水十七尺半。其器機,可抵二百八十匹馬力。船身以木造成,除船頭、尾各十五尺無護甲者外,而船邊自水上三尺半、水下四尺,周繞以鐵板,板厚四寸。船上置有鐵炮十二尊,皆自炮口裝藥,而膛內亦有縲紋;其間炮膛經量五寸半者十尊、六寸半者二尊。此船駛海、每一點鐘不過九革納。因是,鐵甲不堪加厚。如與相若之木船,尚可為敵;與最平常之鐵甲船相較,尚不克相抵御也。

一、雙暗輪船,名「哥德次恩」;亦系鐵甲。其船頭并有銳鐵,足以觸沈敵船也。長一百五十八尺、寬二十七尺,入水十三尺;可抵三百匹馬力。極大之炮三尊,并小炮二尊。此船已敝舊,不克駛海遠行;所以東人于去年已不列諸水師戰船內也。然尚可用為防御一海口,故亦列于此章內。按是船則本自美國而購得者,故美國人呼為「士多尼瓦」。

一、「寧神干」,系暗輪木船。長二百零四尺、寬二十九尺,可抵二百五十匹馬力;入水十四尺。曾有鑄成鐵炮六尊,炮膛徑量五寸半;并「亞麥士得良」炮一尊,炮膛徑量七寸:系在炮后裝藥者。此船據傳駛海迅速,可稱適用之船也。

一、「粗古巴干」,系暗輪木船也。長一百九十七尺,寬二十九尺半,入水十五尺;足當二百匹馬力。有「亞麥士得良」鋼炮六尊,炮膛徑量五寸許;兼有鑄炮較大者二尊,并小銅炮為東人自制者二尊。此船相傳已敝舊,不合于用;駛海至疾,亦僅得六革納耳。

一、「加蘇加干」,系木頭明輪船。長二百四十三尺、寬二十七尺,入水十一尺。其機器,計當三百匹馬力。有五寸銅炮四尊并鐵炮二尊,又「弗白士」七寸炮一尊。

一、「河熟干」,暗輪炮船。長一百四十五尺、寬二十二尺,入水七尺半;可抵七十匹馬力。有「亞麥士得良」炮二尊,一七寸、一五寸半者;并鋼炮兩小尊。

一、「磨順干」,暗輪炮船。其丈尺,與先船相若。有「弗白士」七寸前裝炮一尊并「亞麥士得良」五寸半炮一尊,并較小者兩尊。

一、「太意氣的官干」,雙暗輪炮船。長一百三十二尺、寬二十二尺,入水七尺半;可抵六十匹馬力。置有六寸半鐵炮一尊、「克白勒」五寸半炮一尊、小鋼炮二尊。

一、「太尼的坡干」,其式與前船相同。置有「亞麥士得良」前裝六寸半炮二尊并「弗白士」鋼炮二小尊。

一、「思的干」,與先二船相彷佛。置有螺紋炮「即來弗」二尊,一六寸、一五寸者;并「亞麥士得良」炮二小尊。

一、「氣我大加他干」,小暗輪炮船;足抵四十匹馬力。置有五寸半前裝之前一尊小炮兩尊(?)。

共計戰船四艘、炮船七艘,合共則十一艘。鐵頭船「哥得次恩」,據可信者所報,誠難以駛行海面。至所謂鐵甲船「里我氣俄干」者,方行修葺水甑,須久延時日,始可告竣。其余各小炮船,相傳皆整齊,無甚敝壞。除以上各舟外,另有裝載兵士舟五、六艘,亦俱置炮;然聞內有二艘為帆船也。

五月二十五日(公歷七月初八日——即禮拜三)

東洋陸軍不足恃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苏尼特左旗| 安多县| 塔河县| 嘉义市| 华坪县| 屏边| 交城县| 浙江省| 蒙城县| 涟源市| 岑溪市| 永昌县| 彩票| 客服| 巫溪县| 仁寿县| 永兴县| 梅河口市| 三明市| 宝坻区| 中超| 台北县| 仙桃市| 丹巴县| 江安县| 富裕县| 麻江县| 蒙阴县| 彩票| 长宁县| 固安县| 高要市| 舟曲县| 沈丘县| 东丰县| 利川市| 昌吉市| 西畴县| 滕州市| 台江县| 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