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章 孟浩然(2)

其時的孟浩然,并非只因思鄉念友而潸然落淚。當時的孟浩然是因長安應試失敗,為排遣苦悶而出游吳越。但詩人只淡處著筆,只將這種復雜感情說成思鄉懷友,點到為止,并不刻意深挖。那淡淡的思念、淺淺的憂傷在詩人的筆下一揮而就,回味悠長。

【大師導讀】

“風鳴”二句旅況寥落,情景如繪。

——高步瀛《唐宋詩舉要》

孤舟夜泊,風景寂寥,因客路艱難,而憶舊游,是于無聊中作情話也。

——王文濡《唐詩評注讀本》

·宿業師山房期丁大不至

夕陽度西嶺,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

樵人歸欲盡,煙鳥棲初定。

之子期宿來,孤琴候蘿徑。

【賞析】

平凡之中見真奇是孟浩然詩歌的主要風格,此詩即為這方面的佳作之一。詩題中“業師”,指法名業的僧人。“師”是對僧人的尊稱。 “山房”,指僧舍。“丁大”,即詩人的友人丁鳳,排行老大,故稱“丁大”。詩人在僧人業師的僧房中等待友人丁大,久等未至,遂作此詩。詩中所寫之事雖平凡,然而筆墨所到處,卻詩畫結合,韻味非凡。

“夕陽度西嶺,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四句描繪了山寺周圍絕美的自然景觀。夕陽已經落下西邊的山頭,山谷暗淡下來。明月升起,照在松間,夜色微涼,陣陣清風。山澗里泉水潺潺,發出叮叮咚咚的清越之聲。這四句詩,用“夕陽”、“群壑”、“松月”、“風泉”等極具特征的自然物,描繪出一幅深秋日暮時分的山間水墨畫,畫面清麗幽深,美不勝收。這四句渲染出業師山房周圍清幽的環境,點明了時間的流逝,也表達出詩人此刻的閑適的心境和孤單的心緒。

“樵人歸欲盡,煙鳥棲初定”,外出砍柴之人已經悉數歸家,暮色之中的倦鳥也都已歸巢。這兩句承接前四句的靜景描寫,轉而到對動景的描寫,用“歸”“棲”二字烘托詩人山房外佇立等候的孤獨,表達了詩人等待友人的焦急心情。

到此,詩人僅僅對景物做了細致的描寫,絲毫未提到詩人等候友人,但已為末句中的點題埋下了伏筆。

尾句“之子期宿來,孤琴候蘿徑”點名詩旨,生動地刻畫出詩人“孤琴候蘿徑”的孤寂場面。明明已經約好夜宿山房,然而丁大良久未至,詩人心中不禁悵然若失,只能攜琴于松蘿小徑之中端坐,撫琴等候。這兩句表現了詩人渴望與友人相見的心情,以及友人良久未至的惆悵。傳達出詩人淡泊中略帶焦急的心緒,也渲染出幽深寂寥的山中景象。

孟浩然向來不作浮華之音,鮮少夸張渲染,平淡處見真意。縱觀全詩清新深幽,意境不凡,天真自然。沈德潛在《唐詩別裁集》評之為“山水清音,悠然自遠。”尤其是“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這兩句意境更佳。

【大師導讀】

此詩愈淡愈濃,景物滿眼,而清淡之趣更浮動,非寂寞者。

——劉辰翁《王孟詩評》

此詩中心在一“期”字。開首就寫傍晚,是顧到題目的“宿”字。“松月”、“風泉”是寫在將晚時所見所聞的風景。再用“歸樵”、“棲鳥",時間又進一層,并以陪襯丁大。用一“砍”字,猶有未盡歸意,還是希望他能如期而來,結果還是相信他“期宿來”,所以仍舊泡琴去等。不明言不來,而不來的意思已寫得十分透澈了。

——喻守真

·歲暮歸南山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發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賞析】

相傳,孟浩然在長安期間在唐明皇面前讀了這首《歲暮歸南山》。玄宗聽后生氣地說:“卿不求仕,而朕未棄卿,奈何誣我?”這首詩寫的曲折委婉,但是玄宗還是聽出了弦外之音,孟浩然的仕途徹底宣告失敗。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這兩句中“北闕”是指長安的帝宮。敝廬是詩人自己破落的園廬,這里是自謙的說法。這兩句的意思是:我已經停止去皇宮進奏章請求謁見,決定歸隱到南山破舊的草廬。一北一南,一個在繁華帝都,一個在幽靜的山林,前者代表出世后者代表歸隱。詩歌一開篇詩人便舉出相對的事物,可見心中諸多矛盾,心緒煩亂。一個“歸”字緊扣題目,寫出詩人的決意。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這兩句講的是失意的緣由:因為我缺少才華和能力而被明主遺棄,由于身體多病舊友也漸漸疏遠了我。“不才”是自謙的說法,實際上,詩人“為文三十載,閉門江漢陰”,得到張九齡、王維等人的賞識。長安應進士舉落第后孟浩然心情苦悶、懊惱,他想上書卻躊躇不定。懷才不遇的牢騷不易發作,說自己“不才”而遭“棄”這是委婉的說法,實際上是懷才而失遇,表達了千里馬難遇伯樂的苦悶。“明主”一詞含有奉承贊美的之意,似乎又在說有才而不用正是“不明之主”。這里有哀怨也有懇請,感情十分復雜。

而“多病故人疏”一句也很委婉,本意是表達對“故人”不能使圣主明察自己才能的幽怨之情,表面上卻說是因為自己“多病”而導致了故人的疏遠。字里行間,看盡世態炎涼,道出了自己窮困潦倒的窘境。

“白發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是詩人感嘆虛度年華、壯志難酬。這兩句的意思是,隨著時光的流逝頭上的白發催得人衰老,歲月也無情地以新春逼迫著舊歲消除。“青陽”即為春日。“白發”、“青陽”本無情,但詩人卻說是白發催促年華流逝,春天逼迫著舊的一年過去,表達自己不想一生布衣毫無作為卻又沒有任何辦法的無奈心情。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兩句抒發了詩人空虛寂寥的胸懷。意思是:我愁緒縈懷,徹夜無法入眠。抬頭看看窗前,松下一片皎潔的月光更令我覺得空虛。 前句的“愁不寐”寫出了詩人焦灼無奈的心態。后一句寫景與上句的感情交融,更好地烘托出詩人內心的空寂。“虛”字,表面上寫的是月光照耀下窗前的空虛,夜晚的靜謐空靈,而實際上也更反襯出心境的空虛。

孟浩然以此詩自斷仕途的說法未必可信,但不可否認的是,這首詩語言簡單、委婉曲折、內涵豐富,形成了悠遠深厚的藝術風格。

【大師導讀】

是其最得意之詩,亦其最失意之日,故為明皇誦之。

——劉辰翁《王孟詩評》

“休”字在唐詩里有兩種用法:(一)不要,等于莫字或勿字;(二)罷休,停止。這里(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是用第二義,意思是說:不用再向北闕去上書了,還是回到終南山簡陋的屋子里去居住一時。歸字是倒裝用,本該作“歸南山敝廬”。

——施蟄存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賞析】

詩人孟浩然,苦學多年,四十歲時,游長安,應進士舉不第。于是他給當時的丞相張九齡寫了這首《臨洞庭湖贈張丞相》,希望能夠得到丞相的引薦。這是一首投贈之作,但詩人沒有直表心意。他只寫自己身在煙波浩淼的洞庭,想渡水卻無舟楫的情況,進而發出臨淵羨魚的慨嘆。

全詩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前四句寫的是洞庭湖的秋景;后四句抒發詩人胸中的感情,委婉地表達了詩人的心意。其中“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兩句歷來被認為是描寫岳陽洞庭的佳句,千百年來為人們傳頌。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意為:初秋八月,湖水上漲,天空在幾乎與岸平齊的水面上形成迷茫的倒影,水天渾然一體。“平”字,表現出湖水上漲,欲溢出堤岸的氣勢。詩人起筆不凡,開篇便寫出了廣闊宏大的意境。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承接第一二句而來,寫云夢澤水氣蒸騰浩渺一片,洞庭湖波濤洶涌似乎要撼動岳陽城。句中的“云夢澤”實際是云澤和夢澤,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的地區。詩中的洞庭湖就是它南部的一角。“撼”字,把洶涌澎湃的洞庭湖水寫得十分傳神,并具有自己的意識,形象地表現了洞庭湖煙波浩渺、波瀾壯闊的氣勢。

前四句描寫洞庭湖秋景,意境壯美,后四句轉為抒情,表明心意。“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意為,我想渡這浩波飛蕩的洞庭水,卻因為找不到船和漿而感到十分苦惱,在這大唐盛世中,我依然悠閑地隱居于山林,實在感到有些不好意思。這兩句實際上是在向張丞相表明心跡,在這太平盛世,人人都出來為國家做貢獻,自己雖是隱士,對于出仕為官還是心向往之的,只不過就像渡河找不到船只和漿一樣,出仕也找不到門路。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是說,閑坐看著別人在河邊殷勤地垂釣,多想一展身手,施展才華,如今卻只能白白地羨慕被釣上來的魚。詩人巧妙地引用了《淮南子·說林訓》中的名句:“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并從中翻出新一層意義;同時“垂釣”之事也正好與前面所描寫的洞庭湖水照應。

詩歌從遠觀洞庭水寫到欲渡洞庭水再寫到釣魚之事,合情合理,層次分明,結構完整,一氣貫成,委婉地表達了詩人希望通過張九齡引薦,干一番事業的急切心情。但詩人在筆法上力求泯滅干謁的痕跡,措辭委婉,不卑不亢。在不失身份的前提下,用語得體,不落俗套。因此,本來是用來以求推介的洞庭湖水竟然被渲染的意境雄渾,蘊含著濃郁的詩意,所以,本詩也不失為一篇出色的山水詩。

【大師導讀】

起得混混稱題,而氣概橫絕。

——劉辰翁《唐詩品匯》

洞庭天下壯觀,騷人墨客題者眾矣,然終示若此詩頷聯一語氣象。

——蔡絳《西清詩話》

混混不落邊際,三、四愜當,渾若天成。

——陸時雍《唐詩鏡》

孟詩本自清淡,獨此聯氣勝,與少陵敵,胸中幾不可測。

——邢昉《唐風定》

前半望洞庭湖,后半贈張相公,只以望洞庭托意,不露干乞之痕。

——紀昀《瀛奎律髓刊誤》

“張丞相”是張九齡。上半首是寫洞庭湖,下半首卻是贈張丞相的話。第五句的“濟”字是一個關鍵性的字。濟字的本義是渡河越水,引申而有工作或事業成功的用法。孟浩然說“欲濟無舟楫”,表面上仍是在說洞庭湖。隱藏的意義卻是說:我要獲得一官半職,可是沒有人幫助我。他希望得到張九齡的薦舉、提拔,好比給他一條船,使他能渡過大湖。

——施蟄存

·夜歸鹿門歌

山寺鳴鐘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巖扉松徑長寂寥,唯有幽人獨來去。

【賞析】

“鹿門”是指鹿門山。它在漢江東岸、沔水南畔,與峴山隔江相望。孟浩然的園廬名為“南園”或“澗南園”,在襄陽城南郊外的峴山附近,位于漢江西岸,正好與鹿門山隔水而望。詩人早前便隱居在這里,直到四十歲赴長安謀仕不成,便南下游歷吳越。幾年后返回家鄉,繼續隱居生活,還在水陸數小時之遠的鹿門山特辟一住處,決意從此隱居不仕。這首詩寫的是“夜歸鹿門”一事,讀起來像一篇山水游記,表達了詩人對歸隱的人生理想和清高的隱逸志趣。

首聯兩句是記敘歸鹿門山一事。“山寺鳴鐘晝已昏”,點出詩人歸鹿門山的時間是在傍晚。天色已近黃昏,詩人乘船走于江上,聽見遠處傳來山寺報時的陣陣鐘響。“漁梁渡頭爭渡喧”寫詩人看見漁梁渡口上人們回家的喧鬧景象。“漁梁”是地名,詩人要去鹿門山必須從峴山南園渡漢江,經沔水口便可望見漁梁渡頭。這兩句中,遠處悠然的鐘聲和近處嘈雜的人聲形成鮮明的對比,以塵世喧鬧反襯山中的幽靜。

“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兩句又是對比,意為:人們隨著沙岸向村里奔去,我卻乘著小船回到了人跡罕至的鹿門山。眾人生活的村莊是嘈雜的塵世,詩人回歸的鹿門山卻是人世間靜謐超然的境界,也正是詩人身心的歸屬之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骅市| 铜鼓县| 罗定市| 淮滨县| 湖州市| 宣武区| 洛阳市| 甘孜县| 南京市| 枣阳市| 渭源县| 贵溪市| 色达县| 天峻县| 克拉玛依市| 离岛区| 新昌县| 铜梁县| 栾城县| 客服| 龙井市| 全南县| 寿光市| 昭通市| 嘉黎县| 榆中县| 育儿| 云林县| 家居| 于都县| 霍邱县| 灯塔市| 英超| 阿巴嘎旗| 克什克腾旗| 固安县| 宁蒗| 福泉市| 长岛县| 灵武市| 大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