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邶風(fēng)(3)

【賞析】

古時女子無論身份如何,一旦嫁人,生活的核心就只有丈夫。丈夫在家,唯命是從;丈夫遠(yuǎn)行,則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對他的思念上,一草一木、一蟲一鳥都能勾起她們的無限愁思。《雄雉》詩中的主人公就被一只展翅欲飛的雄雉勾起了對離家丈夫的思念。

“雄雉于飛,泄泄其羽。”一只雄雉在主人公面前舒暢地拍打翅膀,振翅欲飛。詩中的少婦之所以由“雄雉”聯(lián)想到丈夫,原因有三:首先,這是一只形單影只的雄雉,身邊沒有雌雉的陪伴,這一景狀與分別兩地的夫妻何其相似;其次,雄雉展翅飛翔,是要離開女子所在之地,就好像丈夫當(dāng)時離開她一樣;再者,雉鳥性情耿介,古人常用其品性比喻君子,見到有君子之德的雄雉,思婦自然聯(lián)想到她那位有著君子品性的丈夫了。

可是丈夫遠(yuǎn)在他方,也許根本不知道家中妻子的思念,思婦也無法把思念之情對別人傾訴,所以,她只能憂傷地說:“我之懷矣,自詒伊阻。”她如此懷念夫君,不過是自尋離愁、空自悲傷。

雄雉此時已經(jīng)飛到空中,隨著鳴聲的消失,雄雉的身形也消失在思婦的視線里。“雄雉于飛,上下其音。展矣君子,實(shí)勞我心。”這由近而遠(yuǎn)、由大而小的啼叫和逐漸消失的雄雉之影,恰似當(dāng)初丈夫漸行漸遠(yuǎn),最后不見其形、不聞其聲的情形,“展矣君子,實(shí)勞我心”,“展”和“實(shí)”是強(qiáng)調(diào)之辭,極言思婦因為極度思念夫君,已經(jīng)身心疲憊。

雄雉已經(jīng)飛走,主人公的視點(diǎn)轉(zhuǎn)到了日月之上,“瞻彼日月,悠悠我思”,她時時盼望丈夫歸來,而在她的等待過程中,日月不知道升起落下了多少回。思婦悠悠的思念非但沒有隨著時日的消逝而減少,反而如日月一般長久。可是“道之云遠(yuǎn),曷云能來?”山高水遠(yuǎn),回來的道路阻隔重重,誰知道他哪天才能回來?

在詩的最后,主人公不再繼續(xù)抒發(fā)她的懷人之苦,而是換了一種教訓(xùn)和埋怨的語氣,大發(fā)內(nèi)心的不滿:“百爾君子,不知德行。”“不知德行”是女子對丈夫的指責(zé),但她并未直斥“君子”,而是將矛頭直指“百爾君子”,即包括丈夫在內(nèi)的所有統(tǒng)治者。接著,主人公又說:“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意思是,如果這些統(tǒng)治階層的人不貪、不妒,講仁義,不制造那么多攻伐,天下就不會有這么多人承受生離死別的痛苦了。

思念太久便心生怨恨,是人之常情,《雄雉》以細(xì)膩的心理描寫,一步步逐層深入地刻畫出思婦情緒的變化,真切地道出了癡心女子思之深、責(zé)之切的情感心理。

【大師導(dǎo)讀】

“實(shí)勞我心”、“悠悠我思”,從“自詒伊阻”生來,卻為末章含蓄起勢,此通篇結(jié)構(gòu)貫串處。

——清·牛運(yùn)震

篇法上虛下實(shí),前三章曼聲長吟,愁嘆之音也;后一章心懼語急,悚切之旨也。全詩皆為“不臧”而言,文陣單行直走。

——清·陳震

婦思其夫行役在外,悲其不能來,德音慰之。

——傅斯年

匏有苦葉

匏有苦葉①,濟(jì)有深涉②。深則厲③,淺則揭④。

有瀰濟(jì)盈⑤,有鷕雉鳴⑥。濟(jì)盈不濡軌⑦,雉鳴求其牡⑧。

雝雝鳴雁⑨,旭日始旦。士如歸妻⑩,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須我友。

【注釋】

①匏(páo):葫蘆之類的植物。苦:一說苦味,一說枯。意指葫蘆八月葉枯。

②濟(jì):此處指濟(jì)水。涉:渡口。

③厲:不解衣涉水。

④揭(qì):提起下衣渡水。

⑤瀰(mí):大水茫茫。

⑥鷕(yǎo):野雞的叫聲。

⑦濡:沾濕。軌:車軸的兩端。

⑧牡:雄性的野雞。

⑨雝雝(yōnɡ):大雁的和鳴之聲。

⑩歸妻:娶妻。

迨(dài):及,等到。泮(pàn):分,此處當(dāng)反釋為“合”。冰泮,指結(jié)冰。

招招:招喚的樣子。舟子:擺渡的船夫。

人涉:他人要渡河。卬(ánɡ):我。卬否:即我不渡河之意。

須:等待。

【賞析】

“匏”是葫蘆類的一種植物,味苦。到八月成熟之時,可以將中心的瓤挖去,當(dāng)作婚嫁之時的酒器。詩一開篇,以“匏有苦葉”起興,即有暗示婚嫁之意。正值秋季,葫蘆葉子干枯,內(nèi)部已然成熟。濟(jì)水邊上有一個渡口,不知是深是淺。“深則厲,淺則揭。”這是守候在渡口的女主人公對心上人的催促:“要是水深,就不解衣過河;水淺的話,就提起下衣涉渡過來。”簡簡單單六個字,恰切地寫出了女主人公的大膽性格和等候中的焦急心理。

“有瀰濟(jì)盈,有鷕雉鳴。濟(jì)盈不濡軌,雉鳴求其牡。”這四句也是女子對意中人的催促,語氣中頗含幽怨:“就算濟(jì)水豐盈得仿佛要漫過岸邊,你也可以趕著車兒過河,河水恐怕連車軸都不會漫過呢。”此時,岸邊草叢里的野雞叫得正歡,它們用自己的鳴叫聲呼喚著心儀的配偶,而在渡口等待心上人的主人公又何嘗不是如此?

“雍雍鳴雁”一句,寫天空中一行大雁一字排開,邊飛邊鳴。時光飛逝,轉(zhuǎn)眼就到冬天,嘶鳴的大雁似乎都在催促著姑娘早日完成婚嫁。古代習(xí)俗,當(dāng)冬天里河水結(jié)冰時,就要停辦婚嫁之事。這一習(xí)俗在《孔子家語》中有詳細(xì)記載:“霜降而婦功成,嫁娶者行焉;冰泮而農(nóng)業(yè)起,昏(婚)禮殺(止)于此。”因此,女子發(fā)自內(nèi)心地呼喚:“士如歸妻,迨冰未泮。”男子啊,你如果想娶妻,可一定要趕在冰還未結(jié)之時啊。這兩句將女子的急切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這時,萬頃碧波上出現(xiàn)了一只擺渡船,那必定是遠(yuǎn)方的歸客。船夫似乎對女子的萬般焦急早有察覺,老遠(yuǎn)就開始召喚:“有人嗎?快上船啊!”殊不知,這位姑娘并非上船而是等船。“不涉卬否,卬須我友。”聽到船夫的招呼,姑娘也焦急地解釋道:“我哪里是要上船啊,我是在這等我朋友呢。”

“人涉卬否”和“不涉卬否”這兩句,只改動一字,卻生動形象地再現(xiàn)了渡口對話的情景。一問一答,妙趣橫生。“卬須我友”一句,女子用朋友來掩飾等待情人的真實(shí)目的,答得含蓄而巧妙,這說明她性格雖大膽直率,卻也有著一份少女特有的嬌羞和矜持。

《匏有苦葉》截取一個情境,通過對話、心理描寫,生動再現(xiàn)了這位在渡口等候情人的女子焦灼而又喜悅的心情。作者沒有給出等待的結(jié)局,因此,最后女子究竟是等到了意中人,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緣,還是繼續(xù)著遙遙無期的祈盼,全在讀者的想象之中。

【大師導(dǎo)讀】

這詩近唐人后的古詩,平鋪直敘,散的,與以前往復(fù)沓踏之歌謠體不同。而且,這詩又是特殊的、個人的,慢慢變成近代的歌之形式了。

——聞一多

《匏有苦葉》中的渡頭風(fēng)物也都是清朗明亮,濟(jì)渡之車,求偶之雉,深厲淺揭涉水之人,生活中的平常,是人生也是天地自然中的平常。懷藏著自家溫暖的心事,便看得一切都很自然,都很美好。無須排擠什么,無須標(biāo)榜什么,心中的一點(diǎn)摯愛,一點(diǎn)溫存,就和這眼前景致一樣天經(jīng)地義。

——揚(yáng)之水

谷風(fēng)

習(xí)習(xí)谷風(fēng)①,以陰以雨。黽勉同心②,不宜有怒。采葑采菲③,無以下體④。德音莫違,及爾同死。

行道遲遲⑤,中心有違。不遠(yuǎn)伊邇⑥,薄送我畿⑦。誰謂荼苦⑧,其甘如薺⑨。宴爾新昏⑩,如兄如弟。

涇以渭濁,湜湜其沚。宴爾新昏,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發(fā)我笱。我躬不閱,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淺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黽勉求之。凡民有喪,匍匐救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為讎。既阻我德(21),賈用不售(22)。昔育恐育鞫(23),及爾顛覆(24)。既生既育,比予于毒(25)。

我有旨蓄(26),亦以御冬。宴爾新昏,以我御窮。有洸有潰(27),既詒我肄(28)。不念昔者,伊余來塈(29)。

【注釋】

①習(xí)習(xí):形容風(fēng)聲。谷風(fēng):來自山谷的風(fēng)。

②黽(mǐn)勉:勤勉,努力。

③葑(fēng):蔓菁,俗稱大頭菜,葉、根可食用。菲:蘿卜。

④以:用。下體:根。

⑤遲遲:遲緩。

⑥伊:是。邇:近。

⑦畿(jī):指門檻。

⑧荼(tú):苦菜。

⑨薺:甜菜。

⑩宴:快樂。昏:即“婚”。

湜湜(shí):水清見底的樣子。沚(zhǐ):水中小洲。

屑:潔。

梁:捕魚水壩。

發(fā):打開。笱(ɡǒu):魚簍。

躬:自身。閱:容納。

遑:來不及。恤(xù):憂,顧及。

方:筏子,此處作動詞用。

匍匐:手足伏地而行,此處指盡力。

能:乃。慉(xù):愛惜。

讎(chóu):同“仇”。

(21)阻:拒絕。

(22)賈(ɡǔ):賣。用:指貨物。不售:賣不出去。

(23)育恐:生于恐懼。育鞫(jū):生于困窮。

(24)顛覆:艱難,患難。

(25)于毒:毒蟲。

(26)旨:甘美。蓄:聚集。

(27)洸(ɡuānɡ)、潰(kuì):水流湍急的樣子,此處借喻人動怒。

(28)詒(yí):遺。肄(yì):勞苦的活計。

(29)伊:唯。來:語助詞。塈(jì):愛。

【賞析】

“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班婕妤的棄婦詩道出了后宮佳麗一旦人老珠黃就被冷落的殘酷現(xiàn)實(shí)。“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杜甫的棄婦詩言盡了花花公子見異思遷、喜新厭舊的嘴臉。而《邶風(fēng)·谷風(fēng)》則是一個女人遭棄后委屈的傾訴,讀起來更讓人寸斷肝腸。

《谷風(fēng)》一詩,如泣如訴地表達(dá)了女子心中的委屈,字里行間流露出女子渴望丈夫回心轉(zhuǎn)意的心情:她希望丈夫能夠重新發(fā)現(xiàn)自己的好。

從“昔育恐育鞠,及爾顛覆”一句可知,女主人公十分善良。她在丈夫最困苦的時期,不離不棄,在艱難的環(huán)境下與丈夫共創(chuàng)家業(yè)。“何有何亡,黽勉求之。凡民有喪,匍匐救之”,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女子都會想方設(shè)法去解決。不但在自家如此,她對鄰里也十分熱心,當(dāng)別人陷入困境之時,她總是盡最大的力量去幫助他們。

但是,正是這樣一位善良的女子,遭到了丈夫無情的背叛和拋棄,這就更加劇了女主人公身上的悲劇意味。“習(xí)習(xí)谷風(fēng),以陰以雨”,開篇以大風(fēng)和陰雨起興,喻指女子處境的凄涼。緊接著一句“采葑采菲,無以下體”,以蔓菁蘿卜的根莖被棄,來暗示丈夫的喜新厭舊。

本詩正是由此情境切入,非常巧妙地抓住了“新”與“舊”,“今”與“昔”的對比,從而為整首詩的抒情展開奠定了基礎(chǔ)。新婚燕爾的丈夫連與妻子最后的分別都不出門相送,“不遠(yuǎn)伊邇,薄送我畿”兩句,滿是絕情和冷淡,與“宴爾新昏,不我屑以”形成鮮明對比,更突出了被棄之人的愁苦,將哀怨的氣氛渲染得更加濃烈。

《谷風(fēng)》揭示了古代女子在婚姻中的弱勢地位。詩的開篇對風(fēng)雨交加的環(huán)境的描寫,創(chuàng)造出一種悲劇性的藝術(shù)氛圍,給全詩定下了悲哀的感情基調(diào)。從首章的“黽勉同心,不宜有怒”、“德音莫違,及爾同死”,到最后“不念昔者,伊余來塈”,全詩一唱三嘆、反復(fù)吟誦,表現(xiàn)棄婦的煩亂心緒和傷心絕望。

詩中所用比興不僅生動形象,而且極質(zhì)樸自然,毫不矯揉造作。“涇以渭濁,湜湜其濁”,是指涇水因渭水混入而變濁,但底部仍舊清澈,詩人以此來比喻女子遭丈夫污蔑也毫無損害的清白;“我有旨蓄”,女子把自己往日的辛勞比作御冬的“旨蓄”,控訴丈夫“以我御窮”。但她的口氣卻近乎哀求,因為她仍在期盼事情還有回旋的余地。這種責(zé)備中含著哀怨,控訴里又帶著柔婉的傾吐方式,似乎更符合人物心理的復(fù)雜化特征,因而也顯得更加真切,更有感染力。

【大師導(dǎo)讀】

就血胤論之,兄弟,天倫也。夫婦則人倫耳;是以友于骨肉之親當(dāng)過于刑于室家之好。新婚而“如兄如弟”,是結(jié)發(fā)而如連枝,人合而如天親也。

——錢鐘書

全詩六章,詳敘當(dāng)初為丈夫勤苦的勞動而如今被棄的痛苦與怨恨。其中有對薄情丈夫的斥責(zé),有對過去勉力治家的追憶、有舊人與新人苦樂的對比;這些都以賦的形式來表達(dá)。

——程俊英

這一首詩通篇是用順序的對照的手法,“今”“昔”對照,“新”“舊”對照,寫出她在被棄以后內(nèi)心的憤怒。

——張西堂

式微

式微,式微①,胡不歸?微君之故②,胡為乎中露③!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④,胡為乎泥中!

【注釋】

①微:(日光)衰微,黃昏或曰天黑。

②微:非。故:事。

③中露:即露中,露水之中。

④躬:身體。

【賞析】

“微”是衰微的意思。“式微”原來指國家或世族衰落,后也泛指事物的衰落。《式微》一詩文簡義豐,因此在流傳后世的過程中,不斷被賦予各種內(nèi)涵。比如,此詩常被后代隱逸之士用于表白意欲歸隱的心跡。隱士們在“歸”字上大做文章,表現(xiàn)自己返璞歸真、歸隱山林,遠(yuǎn)離喧囂的愿望。

綜合歷代學(xué)者的觀點(diǎn),對《式微》主旨的解析大致有三種:第一,黎侯被狄國驅(qū)逐,他無處安家便流亡在衛(wèi)國,寄人籬下,這首詩正是他的子民勸說他回到祖國的篇章;第二,衛(wèi)侯的女兒嫁給了黎國的莊公,哪曾想被娶過門之后做的不是正妻而是小妾,國人同情她,勸她回來,可她秉承婦道,忠貞不貳,誓將余生都奉獻(xiàn)給莊公,并作此詩以表心志;最后一種觀點(diǎn)認(rèn)為,此詩是苦于勞役的怨憤之語。

歷代學(xué)者多贊同第三種觀點(diǎn),認(rèn)為這個解釋最貼合詩意。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虎林市| 涪陵区| 越西县| 长治县| 苗栗市| 奉化市| 汉中市| 定南县| 穆棱市| 平遥县| 比如县| 宣恩县| 东港市| 白河县| 逊克县| 镇平县| 泸州市| 连城县| 大城县| 油尖旺区| 堆龙德庆县| 涡阳县| 巴林右旗| 新绛县| 曲阜市| 娄烦县| 揭东县| 集贤县| 英德市| 原平市| 兴业县| 鹤峰县| 周至县| 宁武县| 营山县| 凭祥市| 林西县| 衡南县| 阜南县| 兴文县| 鲁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