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責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靈魂里

感恩才能盡責,負責才能心安

20世紀初在美國有一位意大利移民,他叫弗蘭克,經過艱辛的努力終于開辦了自己的一家小銀行。但天有不測風云,銀行遭搶劫,他破了產,儲戶失去了存款。當弗蘭克帶著自己的妻子和四個兒女從頭開始的時候,他決定償還那筆天文數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勸他:“你為什么要這樣做呢?這件事你是沒有責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許我沒有責任,但在道義上,我有責任,我應該還錢。”償還的代價是三十多年的艱苦生活,寄出最后一筆“債務”時,他輕嘆:“現在我終于無債一身輕了。”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責任,而給世界留下了一筆真正的財富。

弗蘭克做出這樣的決定,因為在他看來,只有擔負起這樣的責任,才能讓他心安,他的行為不能不讓我們敬仰!的確,有時候負責并不是一個甜美的字眼,它僅有的是巖石般的冷峻。負責要求你時時付出一切去呵護,而它給予你的,往往只是靈魂與肉體上感到的痛苦,這樣的一個十字架,我們為什么要背負呢?因為它最終帶給你的是人類的珍寶——人生價值體現于此。

懂得感恩的人,會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并勇敢地扛起它,無論對于自己還是對于社會都將是問心無愧的。人可以不偉大,人也可以清貧,但不可以沒有責任。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放棄肩上的責任,扛著它,就是扛著自己生命的信念。

家庭需要我們負責,因為責任讓家庭充滿愛;社會需要我們負責,因為責任能夠讓社會平安、穩健地發展;企業需要我們責任,因為責任讓企業更有凝聚力、戰斗力和競爭力。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生活中飾演不同的角色。無論一個人擔任何種職務,做什么樣的工作,他都應該懂得感恩,要對其他人負有責任,這是社會法則,這是道德法則,這還是心靈法則。

感恩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情懷,同時也是人生邁向成功的保證。而盡責是一種鄭重的責任感,更是一種對生活的負責。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會以負責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因為在他們而言,只有負責才能讓他們心安。

以感恩和負責的態度來對待你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并把它當成使命,你就能發掘出自己特有的能力,即使是煩悶、枯燥的工作,你也能從中感受到價值,在完成使命的同時,你的人生也會大放光彩。

一個有感恩心的員工,會執著而無私,敬業而忠誠,富有責任感和使命感;一個有著感恩心的員工,會把對工作對企業的感恩,轉化為勤奮工作、刻苦學習、奉獻企業的實際行動。

1994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出生在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的程軍榮,被招進中國人民解放軍某工廠,成為一名工人。

從農民到工人,程軍榮的感恩溢于言表,由此倍加珍惜自己的崗位,認真做好自己的裝卸工作。裝卸產品是力氣活,幾次搬運就氣喘吁吁,有的人就把產品扔到車上或指定地方,他則堅持輕搬輕放,別人干完活走了,他總是拿把掃帚將周圍清掃干凈。當時并沒有人要求他這樣做,但他認為這些都是自己的分內工作,應該把它干好。也許在別人眼里,一個普通工人沒必要這樣對工作如此負責,可程軍榮卻不這么看。在數十年中,程軍榮在不斷成長。

2004年,車間接到一批軍品球型螺母和螺圈的加工任務,精度要求非常高,球面配合只允許三絲的公差,而且是硬度高、黏性大的特殊型號不銹鋼材料,其加工難度可想而知。程軍榮二話沒說就從車間領導的手里接過圖紙。憑經驗,他一眼就認定這批任務必須在數控車床上進行加工。當時,這批任務很急,外購專用刀具根本來不及,他決定再次接受挑戰,自己手工磨制專用刀具。在一些人看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那些天,他幾乎是整天站在砂輪邊,一邊磨一邊琢磨,一天下來連鼻孔都是黑的,雙腿像是灌滿了鉛般地沉重。值得欣慰的是,他又一次憑借鍥而不舍的毅力磨制出了完全達到切削要求的專用刀具,圓滿完成了任務,及時保障了部隊的需求。

工廠改變了程軍榮的人生。多年來,程軍榮在自己的崗位上,刻苦鉆研、認真負責,攻克了一個又一個加工技術難題,成為工廠最年輕的工人技師。2008年,程軍榮光榮當選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一個文化程度并不高的工人,對工作心懷感恩,踏實負責地做好了自己的本分工作,卻繼而舞出了一段屬于自己的華章。

熱愛工作的人懂得:工作不僅僅是滿足他們生存的需要,也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它使人振作、充實、有活力、有朝氣。古人堅持“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勤勤懇懇地把工作做好,把它當做與生命意義密切相關的問題來看待。也正是如此,盡責的人一生都綻放著活力和光彩。

負責是一種自覺自發的行為。換句話說,竭盡全力把工作做好是你應有的行為,不需任何理由與贊美,這樣才對得起一切——自己、父母、社會、世界。在工作中安身立命,在完美中心安,這是一個人對自己、對社會負責的具體體現。

喚醒你的“職業三心”

責任心、榮譽心、職業良心是個人職業生涯中的必備品。缺少其中的任何一個,人的職業道德都會受損,職業形象也會大打折扣。

責任心,從本質上說是一種與生俱來的使命。榮譽心是盡職盡責,是去努力爭取社會對自己的認可,還有別人對自己的信任與尊重。職業良心,是對自己所負使命的忠誠和堅守,是一種人性的升華,是職業道德的核心。

從某種程度上說,對角色飾演的最大成功就是對責任的承擔。正是這一顆責任心,使我們在困難時能夠堅持,讓我們在成功時能夠保持冷靜,絕望時懂得不放棄,因為我們的努力和堅持不僅僅是為了自己,還為了別人。

榮譽心和職業良心,是個人對職業責任的自覺意識。勇于和樂于負責的人,必然會維護自身所在群體的榮譽,必然本著自己的良心做事,不會為了外在的利誘或者內心的迷茫困惑放棄自己的原則。

關于責任心、榮譽心和職業良心,有則讓人感動的小故事:

一天下午,日本東京奧達克余百貨公司的售貨員彬彬有禮地接待了一位來買唱機的女顧客。售貨員為她挑了一臺未啟封的“索尼”牌唱機。事后,售貨員清理商品時發現,原來錯將一個空心唱機貨樣賣給了那位美國女顧客,于是立即向公司警衛報告。警衛四處尋找那位女顧客,但不見蹤影。經理接到報告后,覺得事關顧客利益和公司信譽,非同小可,馬上召集有關人員研究。當時只知道那位女顧客叫基泰絲,是一位美國記者,還有她留下的一張“美國快遞公司”的名片。據此僅有的線索,奧達克余公司公關部連夜開始了一連串近乎大海撈針的尋找。先是打電話,向東京各大賓館查詢,毫無結果。后來又打國際長途,向紐約的“美國快遞公司”總部查詢,深夜接到回話,得知基泰絲父母在美國的電話號碼。接著,又給美國掛國際長途,找到了基泰絲的父母,進而打聽到基泰絲在東京的住址和電話號碼。幾個人忙了一夜,總共打了35個緊急電話。

第二天一早,奧達克余公司給基泰絲打了道歉電話。幾十分鐘后,奧達克余公司的副經理和提著大皮箱的公關人員,乘著一輛小轎車趕到基泰絲的住處。兩人進了客廳,見到基泰絲就深深鞠躬,表示歉意。除送來一臺新的合格的“索尼”唱機外,又加送著名唱片一張、蛋糕一盒和毛巾一套。接著副經理打開記事簿,宣讀了怎樣通宵達旦查詢基泰絲住址及電話號碼,及時糾正這一失誤的全部記錄。

這時,基泰絲深受感動,她坦率地陳述了買這臺唱機,是準備作為見面禮送給東京的外婆的。回到住所后,她打開唱機試用時發現,唱機沒有裝機心,根本不能用。當時,她火冒三丈,覺得自己上當受騙了,立即寫了一篇題為《笑臉背后的真面目》的批評稿,并準備第二天一早就到奧達克余公司興師問罪。沒想到,奧達克余公司糾正失誤如同救火,為了一臺唱機,花費了這么多的精力。這些做法,使基泰絲深為敬佩,她撕了批評稿,重寫了一篇題為《35次緊急電話》的特寫稿。

《35次緊急電話》稿件見報后,反響強烈,奧達克余公司因一心為顧客著想而聲名鵲起,門庭若市。

奧達克余公司成功地維護了自己的榮譽,也盡到了對顧客的責任。從事不同的行業,在不同的崗位上,童謠需要堅持自己的責任心、榮譽心和職業良心。

有位普通的醫生曾這樣說:“我很清楚自己在從事著怎樣的一份工作,更明白一時失誤會給別人帶來什么樣的傷害,所以一直兢兢業業地工作,在用責任心和良心去工作!因為知道農民生活的艱辛,所以從來不會大聲呵斥他們;因為知道看病的不易,所以從來不會用冷臉對待病人;因為知道得病的痛苦,所以從來不會拿病人一點點的藥品……”簡單的話語,卻在向我們傳達:無論從事何種行業,一定要堅持自己的“職業三心”。

2010年春節前夕,在歡度除夕的氛圍中,國人的目光集中到湖北武漢的某個農家小院。究竟發生了什么事,讓這戶普通的農家兄弟吸引了全國人民的關注?

2010年2月10日凌晨,南蘭高速路上發生重大車禍。為搶在大雪封路前給已回武漢的民工發工錢,武漢市黃陂區建筑商孫水林連夜從天津駕車回家,沒想到一家五口不幸在車禍中遇難。

在哥哥孫水林遭遇車禍后,雖然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但弟弟孫東林始終沒有忘記哥哥生前的心愿。除夕前一天,孫東林拿出哥哥遺留在事故車中的26萬元,又從銀行提取自己的6.6萬元,加上母親拿出的1萬元養老錢,發放到了60多名民工手上。孫東林說:“哥哥離世后,賬單多已不在,我也不知道該給每個民工發多少錢。我們讓民工們憑著良心領工錢,大家說多少錢,我們就給多少錢!”

哥哥發薪路上遭車禍,弟弟忍痛“接力”還工錢。這對被稱為“信義兄弟”信守的不僅是承諾,也是一個企業家對契約責任的履行。他們用誠信與負責之舉,贏得了國人的感動與尊敬。

一個有責任心、榮譽心和職業良心的人,即使在沒有社會監督的情況下,也能自覺地履行自身職責,積極熱情地為完成職責多做分外事。如果離開了良心的支持,沒有內在強烈要求,只是在外在壓力下和紀律約束下,不情愿甚至是被迫去履行職責,是很難做好自己工作的。

一名優秀的員工,一定是能夠擔當責任、時刻心存榮譽心和職業良心的員工。他們總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無愧于企業,無愧于他人,更無愧于自己。

沒有卑微的工作,只有不懂感恩的心靈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覺得自己能力不夠強,能成就一番事業的機會和概率微乎其微;有些人抱怨自己的工作得不到他人的重視,或者覺得自己的工作很瑣碎,很微不足道,無法給自己帶來金錢,更無法實現自己所謂的人生價值。

這是因為他們沒有正確地看待工作的緣故。對于一個饑餓的人來說,如果有人給他哪怕一小片干面包,他也會充滿感恩之情,而不會挑剔這面包不是山珍海味。面包解決饑餓問題,而工作能解決生存和發展的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講,二者并無本質區別。古羅馬斯多葛派哲學家們曾經說過:沒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態度。

曾經有這樣一個經典故事:

兩個年輕人一同尋找工作,一個是英國人,一個是猶太人。

一枚硬幣躺在地上,英國青年看也不看地走了過去,猶太青年卻激動地將它撿起。

英國青年對猶太青年的舉動露出鄙夷之色:一枚硬幣也撿,真沒出息!

猶太青年望著遠去的英國青年心生感慨:讓錢白白地從身邊溜走,真沒出息!

兩個人同時走進一家公司。公司很小,工作很累,工資也低,英國青年不屑一顧地走了,而猶太青年卻高興地留了下來。

幾年后,兩人在街上相遇,猶太青年已成了老板,而英國青年還在尋找工作。

英國青年對此不可理解,說:“你這么沒出息的人怎么能這么快地‘發’了?”

猶太青年說:“因為我沒有像你那樣紳士般地從一枚硬幣上邁過去。你連一枚硬幣都不要,怎么會發大財呢?”

那些看不起自己工作的人,實際上是人生的懦夫。如果一個人輕視他自己的工作,那么他就會將自己的工作做得一團糟。如果一個人認為他的工作辛苦、煩悶,那么他也絕不會做好工作,在這一工作崗位上也無法發揮他內在的特長。其實任何一種工作都有它存在的價值,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否保持一顆感恩的心。

“如果一個人是清潔工,那么他就應該像米開朗琪羅繪畫、像貝多芬譜曲、像莎士比亞寫詩那樣,以同樣的心情來清掃街道。他的工作如此出色,以至于天空和大地的居民都會對他注目贊美:‘瞧,這兒有一位偉大的清潔工,他的活兒干得真漂亮!’”這里是著名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說過的話。無論你貴為君主還是身為平民,都不要看不起自己的工作。如果你認為自己的勞動是卑賤的,那你就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

某小區有一位年輕帥氣的清潔工,他每天早晨拉著垃圾車經過小區樓下時,都會晃動手上的搖鈴,當樓里的居民提著垃圾袋走向他時,他總是微笑著,站在垃圾車旁,優雅地做個“請”的姿勢,就像在說“歡迎光臨”。

他總是打扮得很整潔,甚至時髦,干干凈凈,像是在做一件很體面、榮耀、驕傲的事。有時,人們會看見他用掃帚對準地上的煙蒂,擺出打高爾夫球的姿勢,一“桿”把煙蒂揮入距離兩三步遠的簸箕內,還一臉微笑……

大家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他正值青春年華。原先他在省城一家賓館里當迎賓先生,后來因為老父病重,便回老家照顧病人,同時兼職做了一名清潔工。

許多人都被他優雅、自信、有禮的言行所感動,每次倒垃圾時,都不忘說“謝謝”。對此,他很激動。他說他永遠不會看輕自己,但仍然在乎別人的尊重與肯定。

他不僅幫人們帶走了生活垃圾,也凈化了人們日漸蒙塵的內心。

工作好比是在栽種一棵蘋果樹,我們每天為它剪枝、修葉、澆水,等到了秋天,望著被果實壓彎的枝條,我們在品嘗酸甜的蘋果時,應當去感恩那棵樹,而非去感恩我們的辛勞。因為是樹給了我們收獲果實的機會,如果沒有了蘋果樹,那么我們想去澆水也無處可澆了,也不可能去吃到蘋果。

林清玄先生去朋友家做客,朋友說:“今天沒有好茶招待先生了。”林清玄說:“現在喝的這壺茶也很不錯啊。”朋友又說:“假如今天連茶都沒有怎么辦?”林先生笑笑說:“喝白開水也是一種享受啊。”

好茶與白開水、高雅和平凡的工作是一樣的,都是要先學會滿足再去參悟感恩的。感恩自己的工作,無須像拜佛還愿一樣感激流涕,只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哪怕只有一點點,都能使我們受用終生。要明白,我們在工作中的付出只是在回報工作帶給我們的幸福,僅此而已。

每天抽出一點時間,為自己目前所擁有的一切而感恩,為自己的工作而感謝上司,真誠地為身邊的每一個人祝福。感恩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它會增強你的個人魅力,讓你擁有神奇的力量,使你在人群中出類拔萃。當然,你要做的并不僅僅是感恩,你應該發揮出自己全部的潛能,把工作做得更出色。

履行責任:發自內心的感恩行為

企業是由每一個人組成的,大家有共同的目標和共同的利益。企業里的每一個人都負載著企業生死存亡、成敗興衰的責任,因此,無論職位高低都必須具有很強的責任感。然而進一步歸結起來,責任感本質上來自于感恩之心。

在一些企業中,之所以有不少員工沒有盡心盡力工作的精神,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將工作當成一件養家糊口的、不得不從事的差事,談不上什么榮譽感和使命感。甚至有很多員工認為,我出力,老板出錢,等價交換,誰也不欠誰的,誰也不用過分認真。對于能夠參與這份工作,沒有心存感恩,那么必然衍生不負責任的工作態度,因為,他始終沒有給自己找到一個認真負責的理由。

心存感恩的人則完全不同,他們把工作看成一種恩典,一種饋贈。因為接受了恩惠而感恩,所以更加負責任,因為更加負責任,可以使身邊的人感受因為他們負責而帶來的成果。他們也投入到“感恩—負責—感恩”這樣的循環中來。如此良性循環,工作中就會充滿愛,從而營造出和諧、美好的氛圍。

這樣的人,往往對于升職加薪不抱太多的奢望和苛求,但是又往往無求自得,成為職場中真正的勝利者。

李剛是一家大型滑雪娛樂公司的普通修理工,也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做什么事情都是盡心盡力。這家滑雪娛樂公司是全國首家引進人工造雪機,能在坡地上造雪的大型滑雪娛樂公司。有一天深夜,李剛出去巡夜,看見有一臺造雪機噴出的全是水,而不是雪,知道是造雪機的水量控制開關和水泵水壓開關因為不協調而出現了這種毛病。他趕忙跑到水泵坑邊,用手電筒一照,發現坑里的水快漫到了動力電源的開關口,若不趕快行動,將會發生動力電纜短路的問題,這種情況將會給公司帶來重大損失,甚至可能傷到許多人的性命。在這種情況下,他不顧個人安危,跳入水泵坑中,控制住了水泵閥門,防止了水的漫延。又穿著全身是水的衣服,把坑里的水排盡,重新啟動造雪機開始造雪。當許多同事趕過來幫忙的時候,他已經把問題處理妥當,這時候,他渾身顫抖得走不動路了。老板聞訊,連夜把他送入了醫院,他才不至于落下身體上的傷殘。

他的英勇行動,為公司避免了大量損失,他因此受到了公司的表揚和嘉獎。

事實證明,對于一個懂得感恩的人來說,履行責任只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每一個員工都有義務履行自己的職責和義務,這種履行是發自內心的感恩,這種員工才能夠得到企業的信任,才能夠獲得事業上的成功。

有一個學習計算機的年輕人大學畢業后,四處求職,暑假過去了,他依然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眼看身上的錢就要用完了。

有一天,報紙上登出一則招聘啟事,一家新成立的電腦公司需要招聘各種電腦技術人員20名,但需要經過考試。年輕人感覺到機會來了,他在報名后就潛心復習,后來終于在200多名報名者中脫穎而出。

在走上工作崗位后,年輕人才真正認識到自己的知識欠缺太多。公司每晚要留值班人員,家住本市的同事都不愿意值班,他就索性搬到單位住,包攬了所有值班任務。每晚9點關門后,他就在辦公室拼命鉆研電腦知識,比讀大學的時候還勤奮十倍,工作兩個月后,他就已經成為公司的技術骨干了。

這時,年輕人的生活依然是艱難的,試用期3個月每月只有幾百元的工資,勉強夠吃飯。可是這份工作來之不易,他懂得知足常樂的道理。他努力工作,表現得相當優秀。兩年后,他考取了國際和國內網絡工程師資格證書,成為一名網絡工程師,得到公司領導的器重和同事們的好評。幾年過去,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不到30歲的他就憑借出色的業績在這家公司擁有了很高的職位,并擁有一定股份,前景看好。當人們問起他的成功經驗時,年輕人謙虛地說:“其實也沒什么,就是我懂得感恩。我知道這份工作來之不易,于是我每天都用幾分鐘時間,為自己能有幸擁有眼前的這份工作而感恩,為自己能進這樣一家公司而感恩。這樣,我便有了前進的動力,再苦再累的活也難不倒我了。”

感恩就意味著責任,沒有責任感的學生是不懂感恩的學生,沒有責任感的老師是不懂感恩的老師,沒有責任感的員工是不懂感恩的員工。學習就要承擔學習的責任,工作就要盡心盡責。感恩讓人的內心萌生責任意識,責任意識讓每一個人表現得更加卓越。

在承擔責任的過程中,員工會把個人的得失看淡,而將精力放在應盡的責任上。責任就像一根繩子,拉著放任的心,歸入正位。沒有責任的人生是最危險的人生,也是最痛苦的人生。人生因責任而充實,因責任而幸福!

因為我們感恩,所以負責,因為別人負責,所以我們感恩!

越感恩越負責,感恩激發無限的工作能量

德國古典哲學家費爾巴哈說:“同情心、感恩心、愛心,使你成為一個人。”可見,感恩是人的基本情感。它滲透在生活的各個方面,拿工作來說,上級體恤下屬,而下屬為企業發展盡心盡力,就是感恩的一種體現。

現代社會已經進入了“心時代”,這是一個重視情感和精神享受的時代。事實證明,一切外在的約束都不一定會起到積極的效果,究竟什么才能成為激發員工的內動力呢?感恩!

感恩是由內而外的主動表達,它能幫人們在遭遇壓力和挫折時,堅守積極的心態,樂觀地看問題,更負責地投入工作。因此,感恩能激發負責精神。抱有感恩之心的人,不會找借口來搪塞自己的工作,他們會認為負責工作是一種幸福。

有位傳奇的“推銷英雄”比爾·波特,他只是美國成千上萬推銷員中的一員。與其他人相同的是,他只是在做普通的工作。與其他人不同的是,比爾出生時,大夫不慎用鑷子夾碎了他大腦的一部分,他長大后,人們都認為他的神志會有嚴重的缺陷和障礙,州福利機關將他定為“不適于雇用的人”,專家也認為他不適合去工作。

比爾去應聘工作時,幾乎每家公司都拒絕了他。但比爾沒有放棄,最后懷特金斯公司接納了他,讓他去波特蘭、奧根地區開展業務。雖然條件很艱苦,但畢竟自己被接納了,比爾立即答應了。

第一次上門推銷時,比爾猶豫了四次才鼓起勇氣按響門鈴,可這家人并沒有買他的商品,第二家、第三家也如此……但他并沒有放棄,比爾認為既然公司雇傭了他,那么,他就要對公司負責,這種責任意識推動他不斷去完成難以完成的任務。同時,比爾以對事業的必勝信心作為精神支柱,即使顧客對產品毫無興趣,甚至嘲笑他,他也不沮喪。最終,他不僅僅取得了成績,而且成績由小到大,節節攀升。

比爾每天花在工作和路上的時間共14個小時,等他晚上回到家時,已經筋疲力盡了,他的關節痛、偏頭痛也經常折磨著他。每隔幾周,他都要找印一份顧客訂貨清單,可他只有一只手是管用的,在別人看來非常簡單的工作,他卻要花去10個小時。

由于心中對顧客、對工作、對事業、對自己的必勝信心支撐著他,他什么苦都能承受。他負責的地區越來越多的門被他敲開,且都樂意購買他的商品,業績自然也不斷攀升。在他工作了24年時,他已經成為銷售技巧最好的推銷員。

1996年夏天,懷特金斯公司在全美建立了連鎖機構,比爾再也沒必要上門推銷了,但比爾卻成了懷特金斯公司的特殊“產品”。他是公司有史以來最優秀的推銷員、最成功的推銷員,公司向人們宣傳波特的事跡,塑造比爾的形象,這些都彰顯了公司的實力,公司還把公司有史以來第一份最高榮譽杰出貢獻獎頒給了比爾。

比爾·波特能夠成為“推銷英雄”,在于他感恩自己的工作機會,并用積極的負責態度投入工作中。他對公司和工作的熱愛,他的工作激情,彌補了他自身的生理缺陷造成的不足,讓他成為最優秀的推銷員。比爾的故事說明了只有感恩和負責才能讓能力最大限度地得到發揮。

只有當我們熱愛、感激我們所做的工作時,才能夠讓自己每天對工作認真負責、全力以赴,從而獲得更大的成功。

李思林大學畢業之后在一家保險公司做業務代表。這是一項很讓人頭痛的工作,因為很多人都對保險業務員敬而遠之,所以,李思林的工作開展起來很困難。

辦公室的其他業務員整天對自己的這份工作抱怨不停:“如果我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我肯定不會在這里待下去。”“那些投保的人,太可惡了,整天覺得自己上當了。”當然,這些人只能拿到最基本的薪水。

唯有李思林和他們不一樣。盡管李思林對現狀也不是很滿意,薪水不高,地位不高,但是李思林仍然感恩自己的工作,因為他知道,與其說是放棄工作,不如說是在放棄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沒人強迫你放棄自己,除非你主動為之。因為李思林還相信,努力是沒有錯誤的,努力還會讓平凡單調的生活富有樂趣。

于是,李思林主動去尋找客戶源。他熟記公司的各項業務情況,以及同類公司的業務,對比自己公司和其他同類公司的不同,讓客戶自己去選擇。雖然一些人很希望多了解一些保險方面的常識,但是他們對保險業務員的反感使他們在這方面的知識很欠缺。李思林知道這些情況之后,主動在社區里辦起“保險小常識”講座,免費講解。

人們對保險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對李思林有了好印象。這時,李思林再向這些人推銷保險業務,大家沒有反感,而是樂于接受。李思林的工作業績突飛猛進,當然薪水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李思林的成功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感恩激發負責精神,對自己的工作負責,這也是為什么李思林能獲得成功,而其他人卻碌碌無為的原因。

感恩是負責工作的動力源泉,感恩自己的工作,你就會發現,不知不覺中你正是在負責工作,而此時的你要比往常出色很多倍,會在平凡單調的工作中發現很多的樂趣,最重要的是自信心還會得到提升,因為會做得越來越好。

無論是什么工作,我們都可以保持著感恩的心態去做,因為感恩激發你工作中的負責精神。當你嘗試著對自己的工作負責的時候,你的生活會因此改變很多,你的工作也會出現一個嶄新的局面。嘗試著對自己的工作負責,這是一種工作態度的改變,這種改變會讓你重新發現生活的樂趣、工作的美妙。

勇于承擔責任,感恩的人不會忘了自己的使命

蜜蜂的天職是采花造蜜,貓的天職是抓捕老鼠,蜘蛛的天職是張網捕蟲,造物主對每個物種都有職責上的安排。人,作為萬物的靈長、天地的精英,同樣具有與生俱來的職責。人來到世上,并不是為了享受,而是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擔負生命的責任。

每一個人從出生那一天起,就擁有了作為社會和國家的一員應當擁有的權利,它不需要什么前提條件。但同時,我們不能忽視的是,權利因為責任而存在,在上天賦予我們權利的同時,也賦予了我們相應的責任,這也是不需要什么前提條件的。只有在履行責任的前提下,才可能充分享受權利,承擔責任是人的天職。

我們生活在一個由責任構建的社會中,親情締造的責任讓我們幸福,友情鏈接的責任讓我們感動,愛情構筑的責任讓我們忠誠。其實,任何人都不會忘了自己的使命——勇敢承擔起生命中的責任。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對年輕的父母帶著他們可愛的孩子去游玩,風景很美麗,他們也非常開心,一切都是美好的。然而他們不知道,災難正在一步一步逼近。

為了欣賞更美好的風光,他們一家一起坐上觀光的高空纜車。正當他們為美不勝收的美景而陶醉的時候,忽然纜車從高空墜落。

災難突然降臨下來,沒人認為還有人會生還,因為纜車離地面的距離太高了。然而,營救人員卻帶來唯一幸存者,一個兩三歲的小孩。

一位營救人員說:纜車墜落時,是他的父母將他托起,他的父母用自己的身軀阻擋了纜車墜落時致命的撞擊,這一擋真的將死亡擋在身上,孩子因此得救了。

所有在場的人無不為之肅然,他們不只是感動而且震撼。這就是父母,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舊沒忘記保護孩子的責任,在危難的瞬間,用自己的雙肩托起了孩子生命的新起點。

這就是責任,這是對負責的最好闡釋。因此,負責也是一種使命,是人生最根本的義務。負責能讓一個人充滿信念地生活,能讓家庭充滿愛,能讓社會平安、穩健地發展。守住責任,就守住了生命最高的價值,守住了人性的偉大和光輝。

任何一個懂得感恩的人,他一定不會忘了自己的使命——勇敢擔負起生命中的每次責任!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要承擔責任,責任是上天賦予的使命。把使命感和責任心融入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事業和人生必將因此而變得更加輝煌和壯闊。

負責是一種重要的人生態度,同時也是一種可貴的職業精神,無論在什么地方,無論做什么事情,那些能夠重視責任和使命、堅守自己職責的人,都將贏得別人的尊重。

電影《青春制造》是根據一汽職工王洪軍的真實故事改編的。王洪軍是誰?他是中國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的高級技工,他和車間里的普通工人沒有什么兩樣。的確,王洪軍身材不高,貌不驚人,他參加工作10多年,一直在一汽大眾焊裝車間一線工作。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普普通通的工人,卻有令人想不到的一番作為。

王洪軍畢業于一汽技工學校,1990年畢業后在一汽大眾焊裝車間做鈑金整修工。鈑金整修工作技術含量非常高,最初,公司的鈑金整修主要是由4個德國專家負責,中方員工打下手,遞遞工具,干點小活。王洪軍一邊打下手,一邊練“手”。他跑圖書館翻閱相關資料,到書店買專業書,自學熱處理、機械制圖、金屬工藝等專業知識,對照書本反復操練,經過幾個月苦練,終于修好了一臺車。經檢測鋼板厚度、結構尺寸等完全符合標準。王洪軍琢磨自己做工具,先后制作了Z型鉤、T型鉤、打板、多功能拔坑器等整修工具40多種2000多件,滿足了各種車型各類缺陷的修復要求。王洪軍在發明制作工具的同時,著手總結快捷有效的鈑金整修方法,創造出了47項123種非常實用又簡捷的轎車車身鈑金整修方法——“王洪軍轎車快速表面修復法”。

可以說,王洪軍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貢獻,而這不平凡的貢獻來自于他認真負責的精神。一長串榮譽足以證明他的輝煌:2006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7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08年12月獲第19屆“中國十大杰出青年”的稱號。

無論從事什么工作,都應認真對待,使自己樂在其中,那么即便是最平凡的工作,也能帶給你成就感。只有踏踏實實地做好現在的工作,提升自己的含金量,將負責精神徹底融入你的工作當中,你才能贏得未來。無論從事什么行業,只要你盡心盡力去做,最終一定會出類拔萃。

一個人所能取得的成就,完全取決于他對待工作的態度。一個人無論能力高低,崗位大小,只要能夠以一種負責的態度積極地投入自己的工作,就能夠做好自己的工作。相反,如果只是敷衍和應付自己的工作,再拿手的事情他會做得一團糟。

對工作負責,這是自己的使命。如果一個人希望自己一直有杰出的表現,就必須在心中種下責任的種子,讓責任感成為鞭策、激勵、監督自己的力量。把責任融進偉大的事業,在平凡的崗位上一樣能做出不平凡的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白县| 喀喇沁旗| 桐梓县| 丹棱县| 吴桥县| 甘泉县| 根河市| 宁夏| 尼勒克县| 浑源县| 镇赉县| 探索| 九龙城区| 苏尼特左旗| 涞源县| 汉源县| 滁州市| 斗六市| 灵宝市| 年辖:市辖区| 丹寨县| 定襄县| 昭苏县| 山丹县| 鄂伦春自治旗| 聂荣县| 安阳市| 抚远县| 和顺县| 西贡区| 丰城市| 余姚市| 明水县| 孝义市| 紫阳县| 灌阳县| 丰镇市| 镇原县| 静安区| 勐海县| 鞍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