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小心你的性格毀了你(2)

自負性格:膨脹出來的敗局

有自負心理的人往往過高地估計個人的能力,失去自知之明。心高氣傲的人,有的自視過高,總愛抬高自己、貶低別人,把別人看得一無是處,總認為自己比別人強很多;有的固執己見,唯我獨尊,總是將自己的觀點強加于人,在明知別人正確時,也不愿意改變自己的態度或接受別人的觀點。自負的人一般很少關心別人,與他人關系疏遠。他們經常從自己的利益出發,不太顧及別人。不求于人時,對人缺少熱情,似乎人人都應為他服務,結果落得門庭冷落。

自負的人一般都有自負的資本,而這資本便是他優于他人的地方,但自負的人往往夸大自己優于他人的地方,看不到自身的短處和他人的長處。于是他們無限地自我膨脹,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他人。

每個人總是把自己看得很重要,但事實上,少了誰,事情往往可以做得一樣好。所以,自大的人歷來就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你要切記這樣一個道理:自大是失敗的前兆。小說《三國演義》里劉備的大將關羽,重義氣,忠心耿耿,勇猛過人,戰功赫赫,被人們尊稱為關公。但是他也有致命的弱點,那就是自負。劉備在成都自封蜀漢皇帝,把荊襄九郡的軍政大權交給關公,可是他不聽下屬的正確建議,又把荊州這片戰略要地給丟了。

自負的人通常是感性的,他們僅僅通過感覺、知覺、表象等認識的基本形式,對事物或形勢進行表面性的判斷,盲目地、自以為是地相信自己,最后的結果往往與預期的相去甚遠,甚或截然相反。比如呂布,這位《三國演義》里武將中當之無愧的佼佼者,就是個自負的典型。當曹操兵臨城下、敵眾我寡之際,此君仍在貂蟬面前沒心沒肺地狂妄叫囂著:“汝無憂慮。吾有畫戟、赤兔馬,誰敢近我?”

狂傲自負的人在人生的旅途中很容易因為小小的成功而自我膨脹,一旦自我膨脹,他便會很快迷失方向,而此時,失敗也就離他不遠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涌現出許多杰出的人物。麥克阿瑟就是一位值是讓人們記住的杰出的將軍。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曾這樣評價過麥克阿瑟:“麥克阿瑟是美國的一個巨人,一個體現了傳奇人物的一切矛盾和對比的傳奇式人物。他是善于思考的知識分子,又是威風凜凜、自負的軍人;他是專制者,又是民主主義者;他天生口才好,演說時感染力很強,丘吉爾式的雄辯可以鼓舞千百萬人——也使大多數自由派無招架之力。”

麥克阿瑟將門出生,他的父親曾經擔任入侵菲律賓的美軍司令。他畢業于美國著名的西點軍校。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麥克阿瑟擔任美軍第42師參謀長,晉升上校軍銜。他所在的師在歐洲戰場戰斗了大約4個月,因戰功卓著,成為赫赫有名的部隊。

1925年,麥克阿瑟被提升為少將,他是美國陸軍中最年輕的將軍。1930年,50歲的麥克阿瑟出任美國陸軍參謀長,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參謀長。他所創造的奇跡,更體現在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杰出表現。

在太平洋戰役中,他提出了獨特的“蛙跳戰術”,即向幾個重要目標的國家發動跳躍式進攻,集中兵力,打開一條通向日本東京的道路。當時,美國海軍作戰部部長歐內斯特·金和太平洋戰區司令尼米茲都不同意他的計劃。

麥克阿瑟沒有顧及自己的處境和上下級的關系,堅持他的“蛙跳戰術”,并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二戰后,麥克阿瑟對日本的政治、經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也取得了成就。

麥克阿瑟涉足政壇以來,他的自負個性使他與上級的關系及各屆總統的關系都不融洽。

二戰結束后,杜魯門總統盡管對麥克阿瑟印象不佳,但仍相當重用他,他由此成為日本的絕對統治者。在沒有經過華盛頓批準時,擅自將駐日美軍削減一半,杜魯門對此大為惱火,兩人關系極為緊張。戰爭結束后,杜魯門兩次邀請他回國參加慶典,均遭拒絕。

麥克阿瑟還自作主張,未和杜魯門打招呼,就去臺灣訪問。杜魯門非常氣憤,認為麥克阿瑟拋棄了他使臺灣中立化的政策。

1950年秋天,聯合國軍被堵在朝鮮半島東南角的釜山。假如麥克阿瑟對釜山發動進攻,他的軍隊必然遭受重大傷亡。他采取了攻其不備的戰術,突然從朝鮮半島的西海岸港口仁川登陸,并取得了成功。關于朝鮮戰爭的性質另需討論,這里僅就麥克阿瑟的戰術看,與他的自負的性格不無關系。

仁川登陸后,麥克阿瑟繼續擴大戰火,把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參戰,重創美軍。由于軍事上的失敗,杜魯門已經考慮停戰了,但麥克阿瑟認為杜魯門是“綏靖主義”,是“投降”,并公開指責他。

1951年4月,杜魯門下令撤銷麥克阿瑟的一切職務。

作為美國歷史上杰出的五星上將,麥克阿瑟當之無愧是優秀的人物。二戰中,他出任遠東盟軍統帥,以過人的膽識、堅強的意志,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戰績和榮譽。戰爭中,麥克阿瑟有叱咤風云、運籌帷幄的韜略,有臨危不懼、親臨戰場、出生入死的戰爭經歷。在實際工作中,他也有狂妄自大、唯我獨尊的一面。他的狂傲自負、恃才傲物使他很難處理好上下級的關系,以至最后斷送自己的前途。當他和艾森豪威爾一起競選美國總統時,應該說憑著他的經歷、戰績和他在美國人心目中的形象地位,他應該獲勝,但最終人們選擇了艾森豪威爾。從這點來看,人們更希望他們的總統是一位穩健的人物,他們放棄了因自負性格而不斷引起爭議的麥克阿瑟。

多疑性格:聰明反被聰明誤

多疑的性格具體表現為過度的神經過敏,凡事總是疑神疑鬼。喜歡猜疑的人特別注意留心外界和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別人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很可能琢磨半天,努力挖掘其中的“潛臺詞”,這樣便不能輕松自然地與人交往,久而久之不僅自己心情不好,也影響到人際關系。

多疑的人自身就是一種悲劇,因為他的多疑,他會在生活中完全地喪失自我,總是以別人為生活的重心,而且他總是會在一種不安寧的情緒狀況中徘徊,總是將事實都建立在自己的假想之上。這種人一般很難有真正的朋友,因為他們的多疑會讓和他們在一起的人感到巨大的壓力,并且還會伴隨著一種不確定的不安全感。當然,這從另一個方面來講也嚴重地影響到了疑心重性格人的人際關系交往。

有猜疑心的人,往往先在主觀上假定某一看法,然后把許多毫無聯系的現象都通過自己自認為合理的想像拉扯在一起,以此來證明自己看法的正確性。為了能達到這一目的,他們甚至能無中生有地制造出一些現象。最后是越猜越疑,越疑越猜。

正如英國思想家培根所說:“猜疑之心有如蝙蝠,它總是在黃昏中起飛。這種心情是迷陷人的,又是亂人心智的。它將最終導致一個人做錯事情。”回顧歷史,一代英雄曹操的身上就有猜疑這一典型性格。

曹操刺殺董卓不成,獨自一人騎馬逃出洛陽,飛奔譙郡,路經中牟縣時被擒。縣令陳宮慕曹操忠義,于是棄官與之一起逃亡。兩人行至成皋,投曹父故人呂伯奢家中求宿。

呂伯奢一見曹操,非常高興,又聽說其刺董卓未遂,正遭緝拿,更是欷歔良久。之后,轉身出門,命四個兒子殺豬宰羊,自己則去四里外的集上打酒。

由于刺董之事,曹操終日緊張,加上他生性多疑,所以就沒有真正靜下來過,即使在呂伯奢的客堂里,他依然兩耳高豎,坐立不寧。他剛喝完一杯茶,就聽到了嚯嚯的磨刀聲,側耳再聽,竟聽有人說:“馬上堵了門,別讓他跑了!”

多疑的曹操哪知道是在殺豬宰羊,他認為呂家人要報官殺害他,他心一橫,拔劍出門。“好一群不顧大義的小人!”呂伯奢的小孫子正在瞪目瞅他,曹操卻忽地一劍刺去,一股紅流噴在胸部。曹操沒有任何反應,仍是一劍一人地殺向后院。

提劍的曹操,見后院內呂伯奢的四個兒子正在捆豬,心中猛地一頓,知道自己殺錯了人,但仍擲劍砍去。又是四劍之后,曹操覺得自己的身體突然軟了下來,遂柱劍在地,閉目不語。良久,忽拔劍挺直,對天長笑:“寧負天下人,不讓一人負我!”笑畢,一劍砍斷馬韁,手抓馬鬃,躍身而上。

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領導法則相反,有些領導者對部屬全然不信任,疑神疑鬼,總擔心部屬內神通外鬼,擔心部屬奪權、造反、貪錢,不敢授權。于是,就像“防弊重于興利”的施政態度,人才再多,也是徒然。

有些領導者和干部之間,平日看似合作無間,實則互信基礎不穩,一旦患難危急,信賴感便破裂了,鑄下悲劇。三國時代的超級猛將呂布,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呂布,字奉先,可謂是三國前期的第一猛將,其先父早亡,曾拜荊州刺史丁原為義父。董卓為相國時,呂布被其重金收買,遂殺掉丁原歸順董卓,而后在曹操大敗董卓之后,又被曹操以同樣的方式收買,背叛董卓,投靠曹操。

建安三年(公元一九八年),呂布還在董卓手下時,雙方征戰,曹操親征呂布。呂布據守下邳城,雖曾多次突圍,但每戰必敗,被迫退守城內。呂布手下第一謀士陳宮獻計說:“曹操遠道而來,必然支撐不久。將軍您如果率領步、騎兵屯駐城外,我率領其余軍力防守城內。曹操攻打將軍,我就出城襲擊他的背后;曹操如果來攻城,將軍便由外率軍來救。如此互為犄角,互相呼應,不超過一個月,曹軍糧盡,我們再伺機反擊,必可破曹。”

依照陳宮的策略,城里城外兩相呼應,就像《孫子兵法》說的“常山之蛇”,“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這是突圍的上好計策,雖然冒險,卻不得不如此。

呂布同意,命陳宮和另一名大將高順守城,自己準備率騎兵出城,截擊曹操的糧食補給線。

奈何呂布的妻子有意見,她不放心讓陳宮、高順守城。她說:“陳宮、高順一向不和,將軍出城,兩人必然不能同心守城,萬一局勢生變(內斗),將軍要在哪里立足?”

一句話說得呂布心驚膽跳。呂夫人接著又提醒呂布:“當年曹操對陳宮,就像父母對懷抱中的幼子一樣,到頭來陳宮還舍棄曹操,前來投靠我們。你待陳宮之好,并未超過曹操,卻把整座城交給他,一旦有變,我還能再做你的妻子嗎?”

兩段話一段比一段驚悚,嚇得呂布取消出城計劃。起死回生的機會破滅,只能坐困城中,城破只是早晚的事。

正如《三國志》作者陳壽評價呂布:“雖驍勇,然無謀而多猜忌,不能制御其黨,但信諸將,諸將各異意自疑,故每戰多敗。”就因為呂布對部將有疑慮而放棄陳宮提出的突圍奇計,而不得不坐以待斃。由此可見疑心重在成就大事的過程中必將貽誤大事,再多的努力,在關鍵的時刻,只需一個“疑”字便前功盡棄。

孤僻性格:一把關閉心靈的銹鎖

在現代社會,交通、通訊越來越發達,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豐富多彩。但與此同時,卻有越來越多的人聲稱內心孤獨。他們也經常參加各種社交活動,甚至不落下任何一場聚會,哪里人多,哪里熱鬧,他們就把孤獨的自我淹沒在城市的燈紅酒綠之中,但是,他們的內心卻依然感到孤獨。

是的,孤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內心的孤獨有一天會讓一個人漸漸變得孤僻。

性格孤僻者的主要表現是不愿與人接觸,對周圍的人常有厭煩、鄙視或戒備的心理。這種人還常常表現出神經質的特點,其特征是做作和神經過敏。他總認為別人瞧不起他,所以凡事故意漠不關心,做出一付瞧不起人的樣子,使自己顯得氣勢凌人一些,其實內心很虛弱,很怕被別人刺傷,于是就把自己禁錮起來不與人交往。但一旦別人真的不理他時,他又認為自尊心受了傷害。由于這種人猜疑心極重,辦事喜歡獨往獨來,因而越發與別人格格不入。人際關系不良的結果,使他陷入孤獨、寂寞、抑郁之中。長此以往,還容易導致種種心身疾病。

人人都可能有孤獨的時候,但并非人人都能夠戰勝自己的孤獨感。

孤獨,并不單純是獨自生活,也不意味著就是獨來獨往。一個人獨處,可能并不感到孤獨;而置身于大庭廣眾,未必就沒有孤獨感產生。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孤獨呢?心理學家認為,真正的孤獨,往往產生于沒有情感和思想交流。事實上,不管你是已婚或是未婚,也不管你是置身于人群,或者是獨居一室,只要你對周圍的一切缺乏了解,和你身外的世界無法溝通,你就會體會到孤獨的滋味。

孤僻也是屬于自我封閉的一種,是指將自己與外界隔絕開來,很少甚至沒有社交活動,除了必要的工作、學習以外,大部分時間都活在自我的世界里,不與他人溝通。這樣的人通常很孤獨,害怕與人交往,朋友也相當少甚至沒有。他們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由于缺乏溝通和交流,他們總感覺沒有人能理解他,并常常會悶悶不樂,甚至走向抑郁。

因此,可以說,孤獨是一種思想上、情感上無以溝通、無倚無傍、無人理解與認同的感覺。一個人若常年被這樣一種性格左右,便會產生一種無人理解與認同的孤獨感,那么,就算他再有成就,他的一生都算不上是過得很幸福。

正如心理學家指出,這種自閉而不合群的性格,不僅有礙于和諧人際關系的建立,而且還會使人產生對生存的畏縮感,非常不利于身心健康。

主站蜘蛛池模板: 酒泉市| 舟曲县| 乡宁县| 鄂州市| 巩留县| 平湖市| 武隆县| 陵水| 万荣县| 新野县| 宁德市| 广河县| 德格县| 芒康县| 昭平县| 芦山县| 梁平县| 东方市| 新乡县| 西峡县| 齐齐哈尔市| 西华县| 新昌县| 克山县| 包头市| 惠安县| 铜陵市| 广宗县| 得荣县| 海城市| 永清县| 高台县| 惠东县| 舞阳县| 霍城县| 新河县| 桦南县| 巫山县| 札达县| 宝丰县| 漳州市|